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笑看飞客戒与否 >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玉城篇·祭海佳节

午夜,长断背着行李,偷偷的翻下了窗,来到那条僻静的小路上,林中传来两声鸟鸣,是师弟们传来的信号。

他跑的飞快,刚出山门,就看见悬月阁上灯火通明,定是阁主发现了他的行踪,好不容易跑到山脚,留给他的马匹不知去往了何处,他只好继续狂奔。

就这样,逃到一半,他忽然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这条路线,是师弟给他的,按他的话说,这条路通往的是城门,可这么一看,仿佛并不是如此。

他翻到对面,只见上面写着:回家路线。

长断沉默了很久。

而另一边,正有人为找不到自己的回家路线图而抓耳挠腮,痛不欲生。

长断走到那条僻静的小路上,发现这是个鸟不拉屎的山村,藏匿在山中不说,好路更是没几条。

他拖着满身泥泞从坑里爬了起来,看着眼前的重重山脉,他叹了口气。

两日后,长断匆匆赶回玉城,骑着快马在长街奔腾。

前方人潮汹涌,实在难行,他只好弃马而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后,他穿过街巷,直奔万福堂而去。

万福堂内明灯高照,里内却空无一人,长断正觉困惑,便看到陆鸣拿着木棍跑来。

“二哥!二哥!!不好了不好了……”

他抓住长断的胳膊,摇个不停。

“怎么了?”

“大哥他……他……他出事了…”

见他语无伦次的样子,长断也顾不上多问,急忙奔向陆鸣所指的方向。

赶到城门处时,谢钺和应星站在门下,两人眉间皆有愁色,看到长断赶来,谢钺上前一步,说道:“兄长匆匆赶回,我等本不该劳烦兄长的,可是……此事实在难办。”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哥哥去往闻风堂中时,不知说了什么,竟被扣押在那,李义士也没有办法,多次交涉无果,素堂主说了,如若归来,让兄长亲自去见她一面。”

应星抱着手臂,叹了口气,说道:“真够难缠的,如果不是她开了这个要求,也不用你一回来就忙里忙外的。”

“无妨,你们在此等候,我去去就回。”

他刚想转身,就听见身后的陆鸣大声喊道:“二哥,走上面那条路更快。”

长断想了想,觉得他所言甚是,便跑向城楼。

来到城楼上时,他抬起眼帘,竟见到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一时间恍然失神,心中颤动。

“引书?”

他不解的看向引书,忽而发觉他正在用一种极其柔和的目光打量自己。

“你……”

他刚想开口,便见引书走了过来,他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第一个问题。”

引书低下头,说道:“历尽艰辛,却很值得。”

“第二个。”

引书抬起眼帘,注视着他的面庞,说道:“相貌甚佳,俊美异常。”

………………

不知想到了什么,引书深呼吸了一口气,看得出,他心中格外忐忑,却还是鼓起勇气将最后一个问题说了出来。

“最后一个问题。”

他上前一步,直视着长断的双眼。

“长断,我…心悦于你。”

一阵轰鸣声在长断耳边响起,如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一般,他看着眼前之人,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他既不相信引书会出现在这里,更不相信方才表明心意的人是他。

城中烟火骤响,点明了整个夜空,烟火纷纷落下的瞬间,长断用颤动的声音问了一句。

“此言……可当真?”

不知是否因为他的目光太过炽热,亦或是太过紧张,引书避开了他的目光,过了一会,他微微点头,“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在长断注意不到的地方,他偷偷捏着袖子,整颗心都似被揪起来那般难熬。

“你若是无意……”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股温热便瞬间将他包裹起来,他眸光一动,诧异的愣了许久,直到那抹幽香涌入鼻腔,他才回过神来。

长断的胸膛格外结实,发丝处仍留有余香,闻着格外安心,仿佛能安慰他那颗忐忑的心,让他不再心存疑虑。

引书闭上双眼,静静的听着他的心跳声。

城门下,几个孩童正在玩闹,他们手中提着灯笼和花灯,嘴上还唱着几句童谣。

“入海仪式快到了,快走!去晚了可就等不着了!!”

孩童们笑着跑向前方,嘴里还在议论着方才在摊位上看到的小玩意。

“这次我得好好许个愿,许什么好呢……就许双亲安康吧!”红衣孩童说道。

“你傻啊,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蓝衣孩童鼓了鼓掌。

“对啊!多亏你提醒我……”

“别说了,快跑,入海式就在前面!”

长断瞥向前方,只见烟火之下,万灯长明,随后便是一阵极为响亮的丝乐之声,乐声环绕着整个玉城,连城门处的他们都听得见。

“今日…是祭海节?”

引书点了点头,他闷在长断怀里,发不出一点声音,眼看半刻过去,他仍然没有松手的意思,引书忍不住咳了两声。

长断似才发觉那样,立马松开了手,两人相视无言,面上羞红,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而在城门之下,几人正坐在地上讨论起上面的情况。

“累死我了,大哥可真够有钱的,整个玉城的烟火都被他买完了。”

“哥哥出手阔绰,只是不知道,兄长他……”

应星听到他二人的谈话,忽然冷笑一声。

“何故发笑?”谢钺瞥向他。

“你们多虑了吧,以师兄的心境,真怕他跪下来,痛哭流涕的求引书师兄再说一遍。”

“不至于吧。”陆鸣挠了挠头。

应星没回答他,摊了摊手,表示解释原因是件多余的事。

过了一会,素河带着一帮点负责点烟花的门人回来了,看着上面并肩而立的两人,她笑着拍了拍身旁门人的肩膀,说道:“看到没,这两人一旦说开了,比谁都如胶似漆。”

门人捂着嘴,乐呵呵的坐在一边。

半晌,李熠也来到了城门下,他拿着一堆花灯,说道:“入海式就快到了,万福堂的人正在百花台上等候,不知楼主和长断公子何时下来?”

应星眼皮都没抬一下,便道:“一时半会下不来,他俩现在可顾不上什么祭海节,这节那节的,哪怕天塌下来,师兄都会说‘无妨,你我一同度过’。”

陆鸣听完,摇了摇头,抢谢钺一步道:“不不,按照二哥的性格,他会说‘引书,你先走,切勿惦念于我,能与你相识一场是我毕生之幸!’,然后安然赴死。”

“不过,哥哥定不会抛弃他,会说‘你以为你死了我就好受了吗?我告诉你,我绝不会抛下你!’。”谢钺说道。

李熠摸了摸脑袋,深深的叹了口气。

“楼主他……应当不会如此。”

在众人疑问的目光中,李熠道:“他会什么都不说。”

众人听完,竟有一种这才是真言的感觉,立马点头赞叹。

城门之上,长断和引书一脸无奈的看向他们,两人的发丝随风飘动,长断收回目光,看着引书的侧脸,灯火并不多,但足矣看得清他的表情。

他趴在石杆上,眉间浮出一丝笑意,整个人也松快了不少。

“引书,我从前从未想过,能与你站在这里,听到你说……”长断捂着半张脸,好用来掩饰自己的紧张。

“听到你说,心悦于我。”

引书看向他,说道:“我以为,你对我无意。”

似乎是想到了一直以来的别扭,他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不过现在想来,是我多心了。”

“长断,我想知道,你对我动心,是何时?”

听到这个问题,长断认真的想了想,而后应答:“石梅坡时。”

“那个我被仇恨所蒙蔽的晚上。”

大概是觉得意外,引书很长时间都没有开口说话。

“可是,后来,我听到你说,与我只是朋友……”

“…………”

引书沉默片刻,问道:“何时?”

“出了盛雪楼后,你我饮酒的那一天。”

“想必……”引书叹了口气,用无奈的表情看向长断,他伸出两根手指,在长断头上点了一下,“是我喝醉了,说的全是胡话。”

长断愣了半天,在引书缩回手的时候及时握住了他的手腕,两人对上视线。

他笑了笑,说道:“是我犯傻了。”

引书见他笑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引书,祭海节一年一遇,你我即将离开玉城,要不要去瞧瞧看?”

“好。”

引书走下楼梯,长断跟在后面,他看着引书的发带,晃动之时,也牵引着他的思绪。

两人下了城楼,并肩而行,像是未曾发觉他人那样,始终将目光落在身旁之人的脸上,偶尔谈起从前,两人便会同时笑起,互相挤兑对方几句。

看着他们这幅悠然自得,乐不可支的样子,众人纷纷摇头。

“哎呀,看来不需要我们了呢,二哥也真是的……一点不避着人。”陆鸣靠在壁上,略带欣慰的低笑一声。

“哥哥和兄长,真是羡煞旁人。”谢钺拍了拍手,心中装满了对他们二人的祝福。

应星没说话,默默的往前走了几步。

“师傅,你干嘛去?”

“他也说了,一年一遇,你们不去我还要去。”

“想不到你还会凑这个热闹。”谢钺淡淡说了句。

“我可不似你,如此古板。”

应星说完,径直向长街而去。

李熠抱着花灯,没说什么,也跟了上去。

“那走吧!我们也去瞧瞧!”

陆鸣跑了起来,边跑边摇着手里的烟花棒。

“等等我!”

谢钺跑在后面,路过李熠时,还抢了他怀中的一盏花灯。

“你小子,怎么如此心急?”

“唉,那咱们也去看看吧。”素河轻笑一声,抬起手,示意身后门人跟上。

“祭海节可真美啊,好久没见城中这么热闹了。”

“是啊,真是百年一遇的美景……”

“看那边!还有舞狮的呢!!”

素河虽觉得聒噪,却还是挤进了人堆了,她与一人擦肩而过时,忽然觉得有些熟悉,回头看去,只瞧见了一抹淡绿色。

那戴着斗笠的女子身后跟着两个孩童,正围着她旁边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

素河收回目光,红唇轻扬,没有上前去搅扰她们。

“我要这个花灯,李熠哥哥,能把这个兔子莲花灯给我吗?”陆鸣眨了眨大眼睛,十分乖巧的盯着李熠。

“拿去吧。”李熠把兔子莲花灯递给他。

“师傅,你不放花灯吗?据说,在祭海节这天,把花灯放入海中,许下心愿,定有回响。”

“我只相信我自己。”

听到应星的回答,李熠还是把手里的花灯分给了他一盏。

“小子,这种时候图个吉利便好,偶尔也松懈一些吧。”

应星愣了一下,突然对上了长断的眼神,见他正对自己笑着,应星脸上闪过一丝绯色,立马接过了那盏花灯。

乐声渐止,百花随风落下,飘入那万灯之中,与此同时,高台之上,几名女子纷纷现身,身穿舞衣,华美至极,金丝织就花瓣,彩缎制成披帛,似朵朵鲜花于夜色之下绽放。

每个女子身上的花形不同,想来定是花了时间挑选考量,鼓声阵阵,琴声悠扬,衣袖飞舞之间,身姿利落却不失柔美,一举一动间,恍如身在天官,令人沉醉其中。

几人认得出,跳舞的女子是万福堂的人。

一舞跳完,台下掌声雷动,周围尽是赞颂之词,更有文人墨客当场作诗。

女子们下了百花台,便挤到了人群里,来到素河旁边后,几人对上视线,东华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待会我宴请大家,来万福堂一聚!”

素河“啧”了一声,拿开了她的手,说道:“不是你掌勺就好。”

“怎么可能,我请了专门的厨子。”

袭月捧着花灯,笑道:“素堂主似乎未带花灯,恰好我这里多准备了一盏,便赠予素堂主。”

“你会这么好心?”

袭月从背后把那盏花灯取出的时候,素河才明白,她对袭月的印象果然没错。

那是一盏金猪模样的花灯。

“衣服做的不错,是紫荆的手艺吧。”

话音未落,紫荆就跳了出来,举着手大喊“是我是我”,素河撇了她一眼,立马站到最前面等候入海式开场。

不过多时,一阵悠扬的曲声传来,入海式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悄然开场。

看着花灯渐入海中,由百盏变为千盏,又由千盏变为万盏,一时间灯火辉煌,照彻江海。

他心中动容,却第一时间内看向了引书,不知不觉的,他的手指轻轻勾住了引书的指尖,感知到对方的体温时,引书也及时牵住了对方。

两人缓缓蹲下,闭上双眼,许下了同样的心愿。

这一次,他们并未许下什么关乎世间的心愿,而是,想把最先感受到的东西放大,尽全力捕捉那一点温热,放肆的满足自己的私心。

看着两人的花灯结伴飘远,他们看向了彼此,眼眸中印出灯火,柔情万种也不足以形容两人的目光。

“谁把这两人推到海里?”身后的陌生男人咬牙切齿的说了句。

“人家情比金坚,天作之合,我看你是嫉妒了吧,不爱看滚一边去。”红衣女子推了一把刚才的陌生男子,一脸得意的看了他一眼。

“嘁,大过节的,不和你计较。”

“这话应该我说吧,大过节的,沾染了晦气真是烦躁。”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陆鸣一把推开两人,说道:“大过节的,来都来了,别闹了。”

“有什么等节后再说,别扫兴啊。”

“也是。”

“说的对。”

两人冷哼一声,各自走开。

“该我放灯了,你们也快来啊!”

谢钺和应星跟了上去,三人默契的蹲了下来,一齐将手中花灯放入海中。

片刻过去,三人睁开眼睛。

“许了什么愿?”陆鸣问道。

“海晏河清,你们呢?”谢钺看向两人。

“康健无忧。”陆鸣瞥向应星,“师傅呢?”

应星已然起身,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

说罢,就不见了人影。

素河瞧了一眼三人,也带着门人放下了花灯,身后万福堂的几人趁着挤到素河旁边,也在同一时间放下了花灯。

“你们……胡闹。”

“素河姐姐生起气来,真是骇人。”

“就是就是,咋们还是快回去吃饭吧。”

“就是,别忘了叫上断公子他们。”

“走了走了!”

“饿死了,我回去可以吃掉一头牛!”

几人玩笑着离开了人群,这时,东华停下脚步,回头看了过去。

“素河,愣在那干嘛,等着我给你下贴啊。”

素河撇了撇嘴,虽心有不快,却还是动了双腿,跟了上去。

酒过三巡,已至三更,众人喝的尽兴后便闲谈起来。

“长断公子,引书公子,东华在此谢过二位,还有前来相助的各位义士们,若不是有列为相助,平反之日遥遥无期。”

“诸位,谢过。”

说罢,她饮下满满的一杯酒。

“堂主客气了,我等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倒不如说,城中有各位这等良善之辈,才是城中百姓之幸,若给如此,当不会如此顺利。”长断说道。

“这里,断某也敬各位一杯。”

素河摆了摆手,说道:“这杯我承不起,毕竟收了书公子这么多好处。”

引书笑了笑,说道:“金银之物,并不完全是打动素堂主的东西,再者,素堂主劳累多日,费劲筹谋,花些金银算不了什么。”

东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眼下风波已停,两位想必已经有了新的打算,不知你们将要去往何处?”

“若无变故,当是沂洲。”长断说道。

东华点了点头,将早已准备好的谢礼拿出,最显眼的莫过于那晃眼的两箱白银了。

“这些薄礼,是我等为了答谢各位的相助之情,还请各位不要推辞。”

“此前东华对各位有所疑虑,可经此一事,东华意识到,在这江湖之上,仍有一股清流存于世间,倒让我心生了几分期待。”

“往后的局势,看来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各位,若遇到难处,随时传信过来,只要我帮得上,必会鼎力相助!”

长断点了点头,收下了那些谢礼。

“堂主所言,叫人心中生快,我也相信,这玉城有堂主这般热血之人坐镇,定会焕然一新,大改风气。”

“既然尘埃落定,我二人也不便久留,约定好了明日启程,此去一别,心中难免不舍。”

“不过,相信在不久以后,定有重逢之日,把酒言欢之时。”

“断公子所言甚是,姐妹们也准备了谢礼,都是一些吃食,路上也好填饱肚子。”袭月把食盒推到几人面前。

看着面前这大分量的食盒,几人瞬间目瞪口呆。

“这……”

“不知道各位喜欢吃什么,所以多做了些。”袭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谢过袭月姑娘。”

素河摆了摆手,说道:“我可什么都没送,你们这样让我怎么过得去?”

袭月叹了口气,略带委屈的说道:“是啊,素河姐姐还是这么粗心大意呢。”

“你……算了,大过节的,不和你计较。”素河撇了撇嘴,表面上这么说,实则气的手指都在发颤,若不是现在还有人看着,她定会暴起,指着袭月要大战三百回合。

墙角海棠花落下,烛火也暗了下去,在众人的欢笑声中,城中灯火尽灭,百姓们也进入了梦乡。

纱窗之上,明月清冽,空中不见一丝阴霾。

想来这如霜般的月华,定会驱散城中的尘埃,清明之日,它朝必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