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寡妇逃荒种田记 > 第21章 第 21 章

小寡妇逃荒种田记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一只鹅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1 13:45:01 来源:文学城

四五解差,二十几个囚犯,再有五十来个逃荒的流民,组成了一个还算庞大的队伍。

流民们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竟然能与官差同行。且那官差还认了虞小娘子作妹子,虞小娘子又最是照顾他们,想来这陆大人定然也会照顾他们一二。

起码有了陆大人在,他们再也不怕遇见匪寇了。

囚犯们脚上都带着脚镣,本就走得慢。是以虞薇念一行五十几人的加入,并不会耽误他们赶路的进程。

小陈解差领头,囚犯们走在队伍中间,流民们走在最后。

一路上,众人问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幽州的事。

陆解差也是热心,知无不答。

在听到陆解差说那地苦寒人烟稀少时,众人一时说不出心中感受,是无奈,还是安慰。

“虽说那地界苦寒,但起码还能有条活路,总比上京去,饿死在路上强。”老刘头此言发自肺腑。

胡老爷子觉得老刘头说的对,点着头道:“只愁命短不愁穷!只要有条命在,他就有盼头。再说咱们有手有脚的,只要那地方能让咱们入城,能收留咱们,怎么着,咱们都会有口饭吃。”

“老人家说的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命在,什么都能慢慢谋!”

尽管陆解差一再保证,只要不是那好吃懒做的,到了东北定会有条活路。但流民似乎还是不放心,追着问道:“陆大人,咱们到了您说的那个,什么……辽……什么的”

“辽阳县!”

“对对对,辽阳!咱们到了辽阳,真的可以落户?那县衙的人,肯给咱们发户籍文书?”

陆解差无奈的笑了笑,看在阿念妹子的面上,还是耐心的解释着:“幽州不比关内!那地界,最缺的就是人!只要别儿个肯,衙门里的是巴不得别儿个都去落户!”

“朝廷每年征收赋税,各地都有着规定。地方人少了,没人种地做生意,收不上来税,地方官员可是要吃瓜落的!所以啊,只要你们到了辽阳,不用你们开口,县衙也会主动给你发户籍文书的!”

听了陆解差这么一解释,众人总算是放下心来。

落户幽州的事得到了解惑,心中没了担忧,连脚下的步子都变得格外轻快。

但虞薇念又起了心事。

都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于辽阳,她算是初步了解了个大概。但那位未来的父母官……

在昨儿个夜里,她可是听陆大哥说,那辽阳县的县令,出身世家。

一个世家子弟,又怎会去那种苦寒之地做县令?

莫不是有什么故事?

亦或者说,那辽阳的县令是否有什么忌讳。别多时候无知,冲撞了可就不好了。

到底是一县之父母官,虞薇念也不好直接打听别儿个的八卦,便旁敲侧击起来。

可陆解差是谁?是虞薇念的结义大哥!妹子有疑惑,他当然事无巨细的为妹子解惑。

于是,虞薇念对辽阳那位县令的身世,知道了个大概。

辽阳县的县令姓韩,乃是京中承勇候府的嫡子,他的母亲更是出自陈国公府。

能有如此家世的,说句含着金汤匙出生也不为过。

侯府的嫡子,又有着国公府的外祖家,自是锦衣玉食的长大,然后袭承爵位。

然,承勇候宠妾灭妻,更是将养在外头的外室和外室子接进府里。

若只是这些,也就罢了。

更离谱的是,承勇候声称外室所生的孩子在前,乃是长子,理应封为世子,日后承他的爵位。

不过一个侯府的爵位,韩县令根本不稀罕,奈何他的母亲得知自己被丈夫背叛,一时气急攻心,竟撒手人寰。

也是从那时起,韩县令写了断绝书,与承勇候断绝了父子关系。

离了候府的韩县令也不曾投靠外祖家,而是在当年的科举中取得了二甲第一名的名次。

按照常规,传胪入翰林院,从庶吉士做起,再是编修,入六部,说不定将来还能入内阁。

然而承勇候因韩县令写断绝书一事,觉得丢了脸面。即便那人是他亲儿子,他还是勾结左相给韩县令使了绊子。

最终,韩县令未能入翰林院,而是来了这偏远苦寒之地,做了个小小县令。

“韩县令的外祖不是陈国公吗?难道堂堂国公府,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亲外孙被人欺辱陷害?”

陆解差笑的意味深长:“豪门世家里养出来的,哪个不是城府极深?京中传言,韩县令这一招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日后……”

日后会如何,谁也不知。

不过听完了韩县令的故事,虞薇念只觉得这些所谓的豪门世家,破事真多。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要她说,什么豪门,什么世家,都不如做个农民种地自在。

听完韩县令的故事,众人也出了宜丰境内,进了庆阳地界。

庆阳,多山地。

“翼州境内多山,有了谢兄弟在,日后我是有口福咯!”除了认作虞薇念做妹子,对于谢惟安与徐四二人,陆解差也甚是欣赏。特别是谢惟安那一手猎野物的本事。

谢惟安惶恐,忙弓了身子:“陆大人抬举!”

“阿念唤我兄长,你便也唤我陆大哥便是!”

“是,陆大哥……”

“哈哈哈哈……”

山涧里,陆解差的笑声响彻山谷,荡气回肠。

也不知是不是与解差们同行的缘故,一路上所遇之人,竟无一人嫌弃驱赶他们。

如此走了近两个月,终于出了翼州,到了永平府的扶宁。

时间,也到了十一月。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十一月初六,艳阳高照,是个难得的大晴天。陆解差提议在出关前多买些粮食备上,以免天寒地冻的,到时候寻不到野菜来充饥。

入城时,虞薇念跟着一道去的。陆解差不放心,派了陈解差跟着。

因着是边关第一城,各地的行商们都聚集于此,所以就算是寒冬腊月的天,扶宁市城大街上依旧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

街道两边摆满了摊位,卖吃食的,卖皮毛的,卖山珍野货的,还卖小玩意儿的,真真是琳琅满目,卖什么的都有。

而所卖的商品也是来自各地,有关内的,也有关外的,还有来自西域蕃邦的。

这是虞薇念自穿越以来第一次进城。一入城,听着商贩们的吆喝声,看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虞薇念跟个乡下土包子似的,每经过一个摊位前,都会驻足观看。

这看看,那瞧瞧的,见着什么都觉着新奇。

看着虞薇念好奇的模样,谢惟安有些不解。

要说离阳虽不比江南富庶,但比起边关之地,繁荣程度是丝毫不差的。离阳城里的好些铺子里,经营的好物都是来自京城与江南之地。虞薇念也算是出身高门,离阳的铺子,不说十成十,但至少有一大半,她都是逛过的。

可怎么到了这会儿,她倒是像什么都没见过似的。

仔细一想,谢惟安觉着,大抵是脱离城镇太久了,阿念才会是这般表现。

瞥见不远处的烧饼铺子,谢惟安嘱咐徐四多照看着些虞薇念,而后裹了裹身上破旧的袄子,一头扎进寒风里。

等他再回来时,手中拿着几个烧饼,只是烧饼早已没了出锅时的热气。

从山匪身上搜来的钱,和卖半扇野猪的钱,都在虞薇念身上。这些钱,是用来买粮食的。至于这烧饼,虞薇念知道,是他拿卖鹿的钱买的。

“我都快有一年没吃过烧饼了,还是第一次觉得,一个烧饼竟然也能这么香!”张天成嚼着冷掉的烧饼,眼眶里蓄着泪。

若是以前,就是刚出炉的肉馅烧饼摆在他眼前,他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

可如今,一个无馅的素烧饼,在他吃来,只觉得比那山珍还要美味。

虞薇念也撕下了一小块,又将余下的包好,藏进怀里。

咬上一小口细细嚼着,虽不如刚出炉时那般酥脆,但嚼劲十足,浓浓的麦香味与芝麻香交织,在口中蔓延开来,充斥着整个口腔。

几人边吃着烧饼,边往粮铺的方向走。

突然,在路过一家花鸟铺子时,被摆在门口的一株挂有红果的植物吸引。

那花盆里种的植物,正是朝天椒。

原主的记忆里,此时的中原之地尚未出现辣椒种植。看着那盆快被风干的辣椒,虞薇念大喜过望,连带着眼里都泛起了光。

整了整身上的旧袄子,抹顺了头发,虞薇念半倾着身子朝铺子里头张望。见有个伙计正搬着花盆往这边来,忙问道:“小哥,这盆里是个什么花?”

听到有生意上门,伙计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过来接待,结果一抬头,就看见门口站着几个……

该怎么形容呢?

伙计想了半天,却不知该如何形容。

门口那几人虽算不得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却也是好不到哪去。虽说收拾的还算干净,但身上的袄子却破旧的不成样子。

这样的人,怕是连肚子都填不饱,又怎么会有闲钱来买花花草草?

伙计正要赶人,忽然瞥见几人身后还站着个年轻人,身上穿得是衙门的差服。看样子,像是与这几人相识。

伙计怕得罪人,瞬间变了脸色,堆着笑殷勤的答道:“此乃灯笼果,又名红喜果。您看,这几个红果果,多红艳,多喜庆?”

“您别看它现在杆子光秃秃的,刚入秋那会儿,可是枝叶翠绿,再配上红色的喜果,别提有多好看多喜庆。咱们榆城,但凡家中有个喜事的,都会买上几盆摆上!”

小伙计将一盆红辣椒夸的是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上无。

众人面色平淡,觉得伙计在吹嘘,毕竟那盆植物一点也不起眼。

只有虞薇念知道,就当下这个时代而言,辣椒还真是金贵。想到此,嘴角不知觉的扬了扬,瞬间又恢复如常。

做伙计的,最是懂得察言观色。

即便虞薇念在极力掩饰,伙计依旧还是能看的出来,虞薇念对这盆红喜果似乎起了兴趣,忙堆笑道:“几位客官在别的地方肯定没见过这个。别说别的地儿了,就是咱们榆城,卖红喜果的,也只咱们一家!”

“不瞒几位客官,此物产自爪哇国,是那蕃邦的胡商从爪哇国带回了西域,又从西域带到了咱们扶宁。统共就那么一小把的种子,全被咱们掌柜的给买了来。”

伙计说的口干舌燥,见虞薇念并没有要买的意思,最后干脆道:“几位客官若是喜欢,这盆红喜果二十文的价卖您,另外,铺子里还有些种子,我托大做个主,全部送您!”

一盆朝天椒二十文,再加一把辣椒种子,就跟白捡钱一样。

这可是朝天椒啊,虞薇念甚至已经想到了未来的生财之路。

搓了搓手,正准备问有没有辣椒种子时,就听伙计又道:“几位客官,要不这样,今日开门第一单生意,我再给您几个优惠,十八文,怎么样?就当交个朋友,做您几个的回头生意。”

“哈……”虞薇念刚要大笑,意识到还在人铺子里,忙掩了嘴。

虞薇念心道,估摸着是辣椒当盆景不好卖,所以这伙计才这般卖力的推销。

虞薇念猜的确实不错。

另外伙计也说了谎。

这辣椒的种子,确实是由西域的胡商带进扶宁。只不过种子并非铺子掌柜所买,而是胡商送与这间铺子东家的。此铺的东家除了这间花草铺子,还有一家皮毛铺子和药材铺,做得多是胡商的生意。

那胡商有没有告知辣椒的用途,东家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他也是在数月以后,才想起了辣椒种子这回事,便交给了花草铺子的掌柜,让他种种看。

结果种出来的朝天椒,花小不艳又无半丝香气。只有那果子在入秋时会变得通红无比,还算好看。

于是掌柜的便给其取名红喜果,以此来做噱头。

奈何辣椒为一年生植物,又无特别之处,所以并没有什么人购买。

今年统共就种了五盆,二十文卖了一盆,有三盆已经枯死。最后一盆的叶子落了个精光,杆子光秃秃的,如今就摆在门口,依旧无人问津。

掌柜的说了,若是谁能将其卖出去,卖出多少的价,那钱都是他自个儿的。所以在听到虞薇念几人打听起红喜果,他才这般卖力的推荐,甚至还要送他们种子。

反正那种子掌柜也打算扔了的,不如拿来做个顺水人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