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阁臣 > 第15章 第十五章:熟人

小阁臣 第15章 第十五章:熟人

作者:故宅骑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4 15:56:31 来源:文学城

赵东阳有些无处可去。

偌大的华亭,他没有家。也不想去秦楼楚馆,听莺莺燕燕阿谀奉承。

赵东阳想来想去,还是先低头了。——他买了一大堆珠钗、牛肉鸡鸭鱼还有各类米面油。打算去临溪镇探望认错。

小闺女嘛,脾气大一点。他个做长辈的难不成还真和那小丫头较气?

本来他就一年难回华亭几次。儿女妻子都不在身边。来华亭就是没完没了的交际、聚会。回到客栈又冷冰冰的。

难得有个可心的去处。他还把人得罪了。

赵东阳叹了口气,解开荷包正打算付钱。奉命而来的章景同、孟宜辉一个箭步冲上来。一个付钱,一个拦人。

孟宜辉劝赵东阳:“赵先生我这小兄弟做得不对。你就让给他个表现的机会吧。”

章景同热情的认错,街边解荷包,一边对赵东阳道:“赵先生是同景先前莽撞了。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原谅同景先前的不懂事。”

赵东阳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小大伙子抢了小二的活计,手脚麻利的给他把东西装上车。还热情的要给他当车夫。

“不不不,不必了。”赵东阳到底和人家小姑娘男女有别。并不愿意让孟宜辉、章询这样的小辈知道他去了临溪镇。

人家小姑娘还未出嫁,清清白白。尽管他把人家当可心的女儿。可世人的嘴毒似砒霜。若是和他扯上什么关系,蒋姑娘还要不要名声了?

为了刻意避嫌。

赵东阳赶走了二人后,还在客栈休息了一晚。次日天刚黎明,就自己驾车去了农庄。

焦俞一路跟踪,回去把事情报给章景同。

章景同掰开咸鸭蛋刚挑了一筷子,闻言道:“这么说赵东阳在临溪县养了个外室?”

“算不上临溪县。大少爷你也去过那里。那里地处华亭,只是自古以来就和临溪同名。高师爷就住在那里。”

焦俞摸着后脑勺说:“是不是外室就不知道了。只听说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也不知是他的女儿,还是养的小妾。”

“我一听说人家是孤女,就没敢细细打听。这些事我一个男人家不好问。若是大公子想知道,我叫上兰婆子去周围打听打听。”

临溪县,独居孤女?

环俞越听越皱眉,等用完膳出去找焦俞问:“……难不成你和我之前去的是一个地方?”

两人面面相觑,互相一交底才知道。原来他们两次碰上的都是同一个人。——且正是那日主仆三人在田间见的那位少女。

焦俞问:“那你回来怎么没给大公子禀这件事?”

环俞也很难办,“我上次不知趣,你也说我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好端端的给大公子提这个做什么。”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焦俞一想也是。兰婆子不过是个做饭的婆子,她去探望女儿也好,去探望前东家也好。只要没卖大公子身边的消息。轮不到他们管。

环俞好端端的在大公子提什么漂亮少女,怎么看怎么怪。

“那你说,我要不要给大少爷提一提这件事呢?”焦俞摸着下巴思索。

环俞问他:“你想提什么?是那姑娘长的漂亮,还是那姑娘大公子先前遇见过?”

焦俞立即反应过来他犯蠢了。

赵东阳的小妾/女儿,漂不漂亮和大公子有什么关系?提他们遇见过做什么。

这不是添事吗。

*

蒋英德正坐在妹妹这涮羊肉。听见赵东阳来了,第一反应就是上蹿下跳的藏。

蒋八姑娘好笑道:“你怕个什么劲。赵先生又不会把你怎么样。”

就是因为赵东阳不会对他怎么样,蒋英德才害怕好不好!

这如果是他的父亲,他挨顿打,再撒个娇事情就过了。

可偏偏赵东阳和蒋英德没有任何关系。赵东阳若是对他生疏了,两个人就是陌生人。

“他怎么来了。难不成是听见我骂他了?”临溪可真是地邪。蒋英德赌咒发誓,天地良心!他不过是跟着妹妹议论了两句赵东阳,虽然不是什么坏话。可也不是能见得人的。

蒋英德想来想去,顺着后门溜了。——乡下宽庄大院的就是这点好。悄无声息的躲出去,谁也发现不了。

赵东阳清了清嗓子,在门外喊:“小八啊。快来开门,我来给你添菜来了。”

煮火锅就是这点不好。隔着门外都能闻见飘香。蒋八姑娘让二丫把蒋英德的碗筷和凳子都收了。自己去开门。

赵东阳看见一张清丽的俏脸,双眸纯净不见生气。大步阔首的往里走,笑呵呵道:“大老远的就闻到了。吃什么呢,给我也添双筷子。”

二丫手脚麻利,赵东阳进来前就收拾好了。她拘束的看了眼蒋八姑娘。

蒋八姑娘颔首,示意她去吧。

赵东阳和小八对桌而坐,二丫轻手轻脚的把碗筷放在赵东阳面前。赵东阳挟了一大筷子羊肉下进锅里,状似无意道:“过两天我要回兵营一趟。”

“哦。”蒋八姑娘没什么反应。

赵东阳摇了摇头,只好又说:“尹丰身边的那个孟德春精明的很。他不肯上船,非让王将军拿出诚意来。我这次回兵营是去取陇东真实兵员名册的。”

“昨夜尹大人也派身边的钱师爷来找我了。也说了要名册的事,还说王家若是拿出诚意。从今往后他们就是一体的。也不必分你的我的,互相遮掩便是……文官方面会向皇上承认陇东兵营的人口,并在户籍鱼鳞册上动手脚。陇东粮仓给朝廷检查后也会尽数放给兵所。”

“以后两家就是一家人了。等到朝廷开战,全国的粮食都会往陇东汇总。战争损耗大,那时候陇东官仓再借机填仓不迟。你帮我来我帮你,官场嘛不就是这么回事。”

赵东阳余光觑着蒋八姑娘。

蒋八姑娘还是没什么反应。见赵东阳一直盯着自己,反而岔开话题道:“伯父要添饭吗?”

“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没啊。”

蒋八姑娘道:“我不过是乡间孤女。一不能科举,二不能朝考。三识不得达官显贵。父母兄长皆是平常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赵先生说了我只当耳旁有个说书的,听听乐子。并没有什么想要说的。”

赵东阳放下筷子长叹:“到底还是和我置气啊。”他索性漱口正色,开门见山的问:“小八,你到底再生什么气。为何你这次如此反常。”

“反常?何为反常。”

蒋八姑娘平静如水道:“赵先生要行龌龊之事。还大方的不避人。是个正常人都想不通,何来的反常?”

“尤其是我一想到。赵先生不瞒我、敢倾诉的原因。是因为我无依无靠,是个孤女。我就更觉得自己可恨了。原本,这些事先生做了会像个石头一样压在心上,纠缠的您日夜难寐。可现在好了,因为我的存在,您可以卸下担子。把这些负罪的事说出来,自己毫无压力、愧疚。”

“赵先生,我觉得我在助纣为虐。”蒋八姑娘抿了嘴,说:“先生让我心里很不舒服。实不相瞒,我甚至找了兄长来。满心怨怼的想着,‘你觉得你说出来我也坏不了您的事,我偏要破坏给你看看。’可兄长叫来了。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叫他了吃了顿饭,就送他走了。”

“为什么?”赵东阳明知故问。

蒋八姑娘心疼的道:“忽然明白了,忠君之事效忠其命的道理罢了。先生是这盘棋的执行人,不是对弈人。事情能到先生这一步,就几乎已经定局。”

“我想,背后对弈的那个人甚至不是王将军。”

蒋八姑娘想明白这些,就觉得自己气的很没必要了。没要赵东阳也有孙东阳,没有王匡德也有李匡德。陇东军所的将军多如牛毛,师爷更是不计其数。

到了这一步,谁能都完成最后一步棋。

赵东阳听了哑然失笑,他大笑几声。喟然承认道:“是。所以我在前前后后想了几夜之后。还是选择做了。即是忠君,也是尽职。”所以他哪怕苦闷不堪,也甘之如饴。

不过这次在华亭县委实让他惊讶。孟德春、还有孟德春身边那个章询。两人一唱一和的,把他拱到了高架上。

尹丰也出人意料。竟然愿意和王将军一起,互相遮掩应付朝廷。

虽然这件事并不是松衡远最终的态度。

但出师首捷,让赵东阳多少还是看到点希望。

蒋八姑娘翻着赵东阳送来成山的礼物,大多数是吃食。其中还有两批上好的杭绸彩布。她惊讶的问道:“先生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多破费啊。”

“又不是我破费。”

赵东阳摸着胡子哈哈大笑道:“这些都是孟德春手下那个学生买的。我还没来得及付银子,让他给抢了先。”

赵东阳摸着那两匹上好的彩绸道:“明年这时候,你就能穿鲜艳点了。”蒋六爷到底做了她十几年的父亲,蒋家可以不认她。她却不能不戴孝。

蒋八姑娘警觉道:“你又想给我保媒了?”

赵东阳一愣,大笑道:“哪有!瞧你……你看你,你看看你。好好好,我之前看见孟德春身边那个学生的时候,确实想给你保媒。不过没成啊。人家小伙子在家里订亲了。好的男人都有主儿了。”

子女除服后就可以谈婚论嫁了。

蒋六爷去世的时候蒋八姑娘才十四岁。当时蒋家却是想让她百日内出嫁了。赵东阳却不想看着蒋八嫁给半截身子入土的松衡远。——哪怕松衡远贵为甘肃布政使。

在问过蒋八的意思后。赵东阳想办法搞黄了这件事。没想到这一耽误,把蒋八姑娘耽误到农庄去了。

这对蒋八是非常不利的。首先她是妾生,其次她不是蒋家女儿。蒋六爷又早死,换句话说她没有得力的娘家。可以说除了好颜色,蒋八一无所有。

想要找一个好一点的婆家实在艰难。如不然。赵东阳也不可能盯上一个外乡人。

那章询为人上进,长的英俊。孟德春又愿意提拔。虽然是外乡人,却是大家族出身。若是他愿意娶蒋八。赵东阳也不介意提拔他。

谁说蒋八没有娘家?他赵东阳就可以做她半个父亲嘛!

只可惜,下手晚了。章询在家乡订亲了。可惜那么个俊俏的好儿郎。又正正好家中不受宠,可以上门。唉,小小年纪订亲那么早做什么,功业未立的……

不过这些,松衡远没打算和蒋八多说。

赵东阳在蒋八这里又逗留了几日,临行前拜访过林仁圃后。就出发回军营了。

然后在赵东阳走后不久,蒋八姑娘却收到了一份大礼。

焦俞和环俞各自抱着一摞锦色礼盒,站在蒋家小院门口。

蒋八姑娘认识环俞,连忙让他们进来。两人却纷纷道不进去了。把礼物放下,恭恭敬敬送上一张章询的拜帖。让她帮忙转交。然后便走了。

“二丫,快来帮忙搬进去。”蒋八姑娘看着眼前的锦盒,有些哭笑不得。

憨二丫身形如球,却手脚麻利。一个箭步冲上来,把东西搬回去房间后。随手打开两个盒子,却发现里面都是些珠钗耳环。而且处处可见接近正红的品红色。耳铛上必镶嵌玛瑙、红宝石。

珠钗环饰上必有鸳鸯正金。底下几个褐色锦盒里显然还是送给赵东阳的东西。如虎鞭等物的骨头,一看就是滋-阴-壮-阳的。

二丫不认识这是什么。吓的差点扔了盒子:“这是谁啊,怎么还给你送截骨头啊?”二丫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胆战心惊的问:“这是谁的骨头啊。”

“老虎的。”

蒋八姑娘随口一答,打开一个长匣。匣子里面是一个线绣的观音菩萨。绣像本身没有什么稀奇,绣娘工艺精湛没什么可奇怪。

可这幅绣像稀罕就稀罕在。观音的衣服、手饰都是真的,量体裁衣。针脚非常细腻。连玉镯子都是半截埋绣,借着衣服遮挡。乍一看,仿佛活灵活现似的。

观音的耳铛也是上好的珍珠和玛瑙镶嵌。连观音的玉净瓶也是半个瓷器镶嵌在‘墙’上一样。可把画布翻到后面。后面装裱着黑布,看不出任何凸出的痕迹。

憨二丫屏着气看着眼前的东西。喃喃的问:“这看起来好贵。这是谁送的啊?”

蒋八姑娘笑了笑,也觉得巧的不得了。她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兰嬷嬷的东家。赵先生提过的那个章询章公子。”

“他为什么要给你送礼啊?”

蒋八姑娘很快就想明白了。她哭笑不得:“我猜他是把我当做赵先生的外室、红颜知己了。”

二丫立即就愤怒了,登时掀翻了首饰盘。眼看着那名贵的玉饰要落地。蒋八姑娘眼疾手快的逮住,好悬没吓死:“……二丫你做什么呢!你知不知道这些东西摔了,你家姑娘把自己卖了都赔不起。”

二丫涨的脸色通红,又羞又气,“他竟然把你当成,当成!”

“那有什么。他又不知道。”蒋八姑娘并不为此事生气,合上匣子开始琢磨怎么把东西送回去。

人不知则敬。若是她有求于赵东阳时,发现赵东阳经常光临某个独居妙龄孤女的住所,她也会误会。

对蒋八姑娘来说,若是章询对她了如指掌更可怕。

“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被窥视的话,那可就不是一两句解释就能解决的。

蒋八姑娘一个人独居。最忌讳这些。

思来想去。蒋八姑娘叫来蒋英德帮忙把东西还回去。

兰妈妈是被蒋英德托付给他的朋友的。既然是三哥的朋友,这些东西由三哥代还。由三哥解释是最好不过的。

蒋英德很快来了。

彼时蒋八姑娘正在欣赏章询的名帖。大约是南边学子出身的原因,章询写的一手极好的馆阁体。字体架构严瑾而闲适,看起来并不紧绷。

他的名帖上也异常简洁:浙江桐庐人士举子上章下询字同景谨拜。

时人写名帖多喜吹嘘。恨不得将自己的身家姓名,祖辈荣耀,所有头衔一股脑的写上去。

好衬托自己家世不凡,地位尊崇。又有诸多功绩。快把我敬着。

章询的名帖上却只简单写了写自己的籍贯、功名。没有父母亲族,甚至连自己在孟德春手下做事也不提。

明明赵东阳提起他的时候,分明说过孟德春很欣赏自己这个学生。

蒋八姑娘把名帖和礼单递给兄长,好奇地问:“哥哥。这个章询是什么人啊,你怎么会和他认识?”

“什么章询章询,你姑娘家出口怎么这么脏呢。”直呼其名是为大不敬……算了!他也不值得人尊敬。

蒋英德眼神阴沉,正恨的章询牙痒痒。不高兴的说:“一个臭外乡的。真他娘不懂事。我不是早和他说过我妹妹独居在乡下吗。他是怎么搞的,怎么能把你当赵东阳的小妾。”

瞧瞧这东西送的。哪一样不是讨好小妾的。

妾室不能穿红。他送的衣服首饰就处处带红。这么会钻营人心。

蒋英德恨不得把这些都是全他娘的给砸了。

“你瞧你,跟他生什么气。”蒋八姑娘眉眼宛然,恬静平常道:“你也说了他是外乡来的。难道他对我了如指掌你就高兴了?我一个人独居在乡下,你也不觉得不安全。”

这倒也是。

蒋英德气消了一半,还是哼哼的说:“反正我饶不了他。不管怎么说,他就不能这么对你!”

蒋家八姑娘笑道:“哥哥你可别了。我的兰妈妈还在人家手里讨生活呢。你若是为难了他,我可要心疼死了。”说完,她又忍不住扑哧笑了。

怎么这么巧呢。天下小的仿佛只剩了他一个人似的。

自幼照顾她的兰嬷嬷,如今在给这个章公子当做饭婆子。

疼她爱她的兄长和这个人又脾气相投的兄弟。

连赵先生都和这个人打过交道。蒋八姑娘一时感到好神奇。这也太有缘分了!

只可惜男女有别。他们是没机会认识了。

不然她真想见见,这个一个处处和她身边有交集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蒋英德听了没好气道:“长什么样子?两个鼻子一个眼,吓不死你。”

蒋八姑娘笑倒在床上。

如伏地海棠般花枝乱颤。

蒋英德起身道:“多大了,还没个姑娘样子。”他收回视线,突然觉得不合适了。到底是隔了房的兄妹,妹妹渐渐大了。已经有女儿的娇俏之色了。他们还同屋而坐,有点……

蒋英德起身告辞。

蒋八姑娘却突然喊住他:“三哥等等。我还有一事拜托你。”

“什么事?”

蒋八姑娘犹豫了片刻,还是开了口:“这次的事算你那个朋友对不住我。我到底是个未嫁的女孩子。他这样子侮我名声。我罚他做一件事,这件事就当他赔礼扯清了。”

“好啊!”蒋英德眼睛一亮,一蹦三尺高。摩拳擦掌的说:“罚他一件事。这个主意好!我正想着怎么收拾他带劲呢。”

蒋八姑娘笑了笑,道:“别收拾了。他现在不是在孟德春身边做事吗。自古钱谷和刑名两染,你让他帮我盯一件案子。”

“什么案子?妹妹你什么时候惹上案子了。”

“不是我!三哥你别着急。你听我说完。”

蒋八姑娘并不吝啬说实话。她道:“我搬来华亭后。有幸识得一家人。”

“去年冬月他们家的长子进城学账,很是刻苦朴实。我搬来的时候,整个临溪镇的百姓都知道我是被蒋家抛弃的。他们却丝毫不嫌弃我是妾生,又是母亲带着肚子嫁进蒋家的。”

“农忙的时候他们还来帮我务农。平日地头里种了什么菜,都要来给我送两份。所图所求不过是我识字,我这里有书。想让借给他们罢了。他们想让自己的儿子跟着我读书。又怕男女大嫌,就把女儿托在我这。我教了妹妹之后,妹妹回去教哥哥。”

“就这么好的一家人。把地租给蒋家世仆徐家后,徐家仗势欺人。贪了他们的地。还在争执中弄伤了那个学账长子的手。不能再捉笔,以至于被师傅退了回来。”

“徐家占了他们的地。盖了青砖大瓦房,还要讨回自己当初的押金二千七百钱。气的那家的父亲带着义愤填膺的相邻推了房。房子倒的时候,屋子里明明空无一人。”

“过了两天徐家的老头哭天喊地的去报官。说王家庄的推房塌死了人。他的儿子儿媳孙女都毙了命。如今尸体也不见了。想来是王家庄的人怕是偷偷把人搬走弃尸了。”

“因着临溪县先位置特殊。临溪县和华亭县官府都来了人。华亭县官府看见残垣断壁上有血迹,认定了徐老头的说辞。临溪县的人却在检查了废墟和乱坟岗、沿路河流后。认为抛尸一事不成立。两边官府还没争出个所以然来。徐老头在华亭县立了案。”

呵,华亭县!

蒋八姑娘冷面道:“徐家这么做不就是因为他们是蒋家的家仆。把案子立到华亭,会得到官府的偏帮……我不愿看着此事这么下去。先前一直找高师爷想把这案子挪到临溪县来。却不成。”

“后来又想着三哥和杜卫良相识,想让你帮帮忙……可那杜卫良向来不是个喂得饱的人。我也怕三哥一个处不好,得罪了杜卫良又被伯父禁足,出不来了。反倒打草惊蛇。”

“这个章公子既然是借了你光的在华亭县某的职。我就想借他的力使一使,看看能不能把这件事翻案。”

蒋八姑娘想着若是可以。有她三哥的情面在,若是可以。这个姓章的比杜师爷好打发。再不济,他有错误会她在先。就当是赔礼道歉,也不会狮子大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