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夫郎不想做炮灰 > 第9章 伏峰县

小夫郎不想做炮灰 第9章 伏峰县

作者:天下为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4 01:18:22 来源:文学城

顾明野说不清自己对文序是什么感觉,但他知道,这一路以来,对方衣不解带地照顾他,每次他醒来,都能听到对方担忧的询问。

或许对方是担心他死了,所以自己也性命不保,但是顾明野知道,与他成亲,是文序自己的选择。

在他已经失势的情况下,不存在威逼利诱,不存在阴谋诡计,对方拿了属于枭王妃的赐婚圣旨,骑着骏马一路飞驰,和他在十里离亭外拜了天地。

一个出身乡野,就算曾经走到高位,也已经失去权柄的残废,有什么值得对方算计的呢?

似乎就这么默认了,说开之后,两人总算有了些夫夫之间该有的亲昵,至少顾明野无事时也会主动去握自家夫郎的手了。

一行人在辽风府休息了几天后,顾明野的身体总算缓过来一些,文序也不得不在士兵的催促下出发。

一路日夜兼程,总算赶在三月期限的前两天到了伏峰县外,文序抱着墩墩下车,看着坐在车上的男人,心头发堵,他再三确认:“我昨晚说的你都记住了吧?”

马车里的男人笑着应下:“记住了,你们照顾好自己。”

药包放在哪里,衣物放在哪里,昨晚文序拉着他的手一一摸了个遍,不厌其烦地跟他说车上的什么地方放了什么东西。

其实他很想告诉青年不必担心,他到了军营反而不受掣肘,可惜车架被那二十个人围住,他不能说,就连写在青年手心里都不敢,怕对方在旁人面前露了马脚。

自从那人把名号从天临改成盛天后,顾明野就知道这人的心思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单纯,结果低调了将近三年时间,甚至差点没了命。

如今好不容易才降低盛天帝的杀心,带着墩墩全须全尾离开了上京城,他不敢在这个时候出任何差池。

文序压下不舍,叮嘱道:“你有事就让人捎口信过来,我就在伏峰县的榆树村落脚。”

男人含笑应道:“好。”

士兵又来催了,文序只能让墩墩跟顾明野道了个别就退开,目送车架驶向边境。

他们在这里下车,而顾明野还要多走半天才能抵达军营。

墩墩懵懂地看着车架远去,他没有闹,一路上叔叔都在跟他说,他们要分开一段时间,还让他听叔夫的话。

即使一开始不理解,顾明野说久了,墩墩也就懂了。

但是直到这一天的到来,墩墩还是忍不住,小家伙搂住文序的脖子,默默流眼泪:“夫夫,叔叔。”

文序拍了拍小家伙的后背安慰道:“别哭,以后叔夫会带你去见他的。”

他已经问清楚了,顾明野行动不便,到军营里做的也是文书的活。虽然不知道一个目不能视的人可以做什么,但是顾明野让他不必担心,他就信对方一回。

对方好歹也是行伍出身,还当了几年王爷的人,应该不至于孤立无援。

收拾好情绪,文序便抱着墩墩,带着青石朝伏峰县的大门走去。

进了县里也不多耽搁,从路人嘴里问清楚县衙位置后,就带着枭王印鉴去了一趟县衙。

顾明野说边境小县城消息闭塞,而且山高皇帝远,被安排来这边当官的,基本上都是朝中无人可靠,身后无势可仗的,对方只接到消息说枭王要来这边的军营呆一年,具体为什么来,来做什么,对方肯定不知道,也没有门路去打探朝中的动向。

文序按顾明野教他的话,求见了县令,说枭王带着圣令来边城办事,自己是随行人员,需要在离北大营最近的榆树村落脚,果不其然得到了对方的郑重对待。

不过他没有说自己是枭王的王夫。

在一个小县城里,王夫的身份太惹眼了,趋炎附势的人会把他高高架起,到时候没有实权和倚仗的自己难免身不由己。

尤其他刚刚随着枭王来到边城,保不齐就有皇帝的人暗中跟着,而且他之后还要赚点钱生活,无论如何,文序也不敢打着枭王夫的名号行事。

他直言赶时间,要早点落脚,年过半百的县太爷也没敢硬留,一路送他们到县衙门口,还叫来一个官差带他们去榆树村。

一身常服的张县令拱手作揖,“您在此地落脚,有事尽可来找下官。”

文序微微点头:“谢过张大人的好意,不过圣上有令,枭王也有要事在身,我作为随行人员,自然低调一点比较好。”

“是极!是极!”张大人的腰更弯了。

这位刚考上进士就被分配到伏峰县,一呆就是大半辈子的张大人,能像文丞相一样从前朝的官做到今朝,可见伏峰县县令这个官职有多不遭人待见。

边关重地,离军营最近的县衙,县令居然是前朝的官,要不是听护送的士兵说张县令在位期间从无差错,文序都要怀疑盛天帝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了。

不过如今盛天帝登基都五年了,也没看到安排人过来这边,估计无法调任的张县令也十分苦闷。

这边被忽视得有多彻底,文序如今也看出来了。

眼看时间已过晌午,文序不再逗留,登上官差牵来的驴车,从县衙出发。

榆树村已经是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村庄,但是单凭双腿也得走上一个多时辰。县城外的路并不平坦,青石抱着墩墩坐在旁边,被颠得昏昏欲,等驴车出县衙后走了一段大路,紧接着又转到了一条小路上,

与此同时,大片大片的旱田出现在小路两边,田里已经有不少人在耕种,看到路上有驴车经过,还伸长脖子看稀奇,村子里的大牲口除了牛之外,也就车把式家里有一头小毛驴。

文序打算做个跑商,带着墩墩,南来北往肯定不现实,但是从府城到县城再到周围村落,还是可以规划一下的。所以听到这名叫黄六顺的官差说村子到县城需要走上个十里地后,就计划买一辆驴车。

黄六顺介绍道:“买这些大牲口得等到十五大集的时候,平日里骡马市都没什么好牲口,您十五那天早早出发到县城,去骡马市买就成。”

文序算了一下,今天已经初十,离十五也不远了,便又问道:“寻常一头骡子贵吗?”

黄六顺:“买一头驴五六两就差不多了,骡子就贵些,得七八两。”

文序不由纳罕,骡子和驴的用途都差不多,怎么差了二两银子这么多?大概是看出他的疑惑,黄六顺解释道:“骡子是驴和马杂交出来的,体格耐力都不错,价格就贵了点。”

文序懂了,贵就贵在骡子比驴大一些,且有马的血统,毕竟一匹壮年的马,可是能卖最少二百两银子的。

趁着这段时间,他又打探了一些各个行当的消息,黄六顺不疑有他,只当贵人没体验过平头百姓的生活,也知无不言细细说来。

文序穿到这个世界这么久,所空缺的生活常识也被这个有意讨好的官差一一填补。

想起当时他得知民间马匹很少见时的惊讶,被顾明野笑着说他“贵少爷不知柴米油盐事”时的尴尬,文序摇了摇头。

他不是不知柴米油盐事,是不知道这个不存在历史上,甚至不存在的他那个时空里的大盛朝的风土人情。

顾明野说盛天帝多半会让探子盯着他那边,所以文序这边可以放心做自己的买卖,不用束手束脚,也不用怕被人打扰。

不过文序却觉得不一定,盛天帝可能不关心他这几文钱的买卖,但是保不齐会有其他人捣乱,他又不可能举着“我是枭王夫”的旗子做买卖。

而且做生意也有讲究,他一个不懂大盛朝风土人情的外来者,在不能问身边人的情况下,肯定没办法选一个合适的买卖。

所以文序想来想去,觉得做个倒买倒卖的跑商就不错,这样不仅能子最快速度见识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也能迅速让他融入这个生活环境。

只不过要做跑商的话,青石能帮上他,墩墩倒不适合跟着他东奔西跑,正当他寻思该怎么安排这个小娃娃时,黄六顺开口说目的地到了。

榆树村是个拥有几十户人家的杂姓村,按当下父母尚在不分家的习俗,除了嫁出去的哥儿女子外,无论儿子多大,是否成亲,都要跟父母住在一起。

文序看着错落而建的土屋大院,大概也能猜出一户人家最少住了五口人。

此时已经四月初,但是北方的天气却还带着寒意,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小院的烟囱里还有灰烟冒出。

文序记得烧麦秸秆就是这种黑灰色的烟,此时留在村子里的,大概是没办法劳作的老人或者需要打理家务的妇女,还能听到屋子里传来孩子嬉闹的笑声。

驴车走进村子,驴子咴咴的叫声引得在家的村民们从大门和院墙内探出头来,发现来人是个穿官服的,又立刻把脑袋缩了回去。

黄六顺仿佛习惯了被人这么看,头也不回,径直驾着驴车往一处砖瓦房走去。

“贵人稍等。”他朝文序道了一声,便跳下驴车大步走到砖瓦房外,用力拍起了院门。

“毛村长!毛村长在家吗!”

木板门被拍得哐哐作响,院里传来兵荒马乱的声音,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来了来了!是隔壁村的六顺吧?”

随着话音落下,紧闭的院门打开,穿着粗布薄袄的老者走了出来。

“我就说声音听着是你,还真是!”老者熟稔地拍了拍黄六顺的肩膀,朗声道:“怎么了?是县令大人有什么吩咐吗?怎么不让我们村的木头过来?”

黄六顺老实道:“杨大哥在府衙上差,县令大人就让我跑一趟了。”

此时毛村长也看到了驴车上的一大两小,大的那个穿着细棉布的棉袍,唇红齿白的模样好生俊俏,右边耳垂上的哥儿痣分外明显,身后还坐着俩孩子,正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瞌睡呢。

毛村长不明所以:“这是?”

文序立刻上前,朝对方作揖:“老丈你好,我想在榆树村落脚,所以请这位黄官爷带我过来一趟。”

毛村长眼里的光暗了些:“不是落户?”

文序摇了摇头,落户可是需要户籍的,按计划,在文思敏成亲后,文丞相会把他从族谱中剔除,他的户籍文书也会被送到枭王府。

所以他如今没有户籍文书,也没有身份证明,能用的只有一枚代表枭王的印信,毕竟除了皇上,还有哪个官员有资格给皇亲国戚开户籍证明呢?

一年后他还要跟着枭王去封地,所以现在他只是想找个落脚点,做点小买卖罢了。

在大盛,除了在某处长久生活需要户籍落户,就是收赋税前时候会进行人口核查,其他时候对户籍管理并不太严格。

看到他摇头,毛村长脸色沉了下来,连连摆手:“那不行,不是落户的人,我们村子不收。”

有人在村子里落户,是他年底去县太爷那边汇报时的事情之一,而且落户的人会被官府核查是做什么的,是种田人还是手艺人,是做买卖的还是读书人,这种人来历清白,才敢让对方落户到村子里。

也只有这种被记录在案的人,才不敢在村子里胡来,不然一旦犯事潜逃,官府按着户籍记录一抓一个准。

毛村长看着文序一个哥儿带着两个孩子,身边也没个男人,总觉得对方不是个安分的。

长得这么好看,别把村里男人的心都勾走了,到时候村里人为他打起来,作为村长的自己也脸上无光。

文序来到这个世界三个月,大部分时间不是用在赶路上,就是围着枭王这个病人转,对这里的规矩知之甚少,听到村长拒绝也不敢插嘴多问,任由黄六顺和村长交涉。

可惜毛村长是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做了大半辈子的村长,实在不敢让一个外来人在村子里暂住,倒不是怕文序在他的地盘能起什么坏心思,主要是怕文序能勾起村里人的歪心思。

每个村子都有几个游手好闲的泼皮,要是这个哥儿在村里出了事,肯定不会同意村里的处置办法,要是闹到县太爷那里,可真是丢脸丢到县城里了!

所以任凭黄六顺怎么说,哪怕搬出县太爷来,毛村长也不松口,一个劲说文序不是在这里落户的,村里人粗手粗脚惯了,要是起了冲突,他也不好护着县太爷的贵人。

眼看天就要黑了,文序也不想看二人磨嘴皮子,便开口道:“官爷,既然村长有自己的顾虑,也别为难他了,麻烦你再带我们回到县里吧。”

得了这句话,黄六顺瞬间松了口气。

他们这边民风彪悍,人人都敢举着菜刀杀敌,就连在这边当了大半辈子官的县太爷,也不敢强压着这边的村长,不然对方能纠集起一村的人找麻烦。

这一趟无功而返,黄六顺回到县里后,立刻带着文序到了一家酒楼里,还说这是他家亲戚开的,让文序尽管在这边住,不收钱。

看着掌柜面露难色,文序也没有拒绝黄六顺的好意,只是抱着墩墩笑道:“我打算在县城里落脚,不知官爷明天有没有空,带我去看看哪里有空房子出租的?”

之前是他想得太过简单,只想着村里人淳朴,却忘了在古代,这些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有多排外。

反倒是县城府城会好一些,至少在这里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外来经商的人,对外人的接受程度宽容一些。

黄六顺忙不迭点头:“有空有空!明天您醒来后差店小二去衙门找我,我带着牙人过来,定会给您寻一处称心的屋子!”

文序点了点头:“那明天就麻烦你了。”

事情说完,他也不想多呆,随着店小二上了二楼的客房,青石抱着包裹跟在后面,看到在主子怀里睡得香甜的墩墩,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从公子出嫁,到一路来到边城,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厮似乎懂了以后的处境,一路上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稳重,直到现在,得知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伏峰县落脚,才显露出稚气的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