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夫郎不想做炮灰 > 第11章 五更街

小夫郎不想做炮灰 第11章 五更街

作者:天下为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6 00:38:07 来源:文学城

伏峰县,五更街,文序一手抱着墩墩,一手举着串糖葫芦,身旁的青石手里还拿着不少吃的,全都是文序哄墩墩时答应的东西。

小家伙话说得不顺溜,记性倒是意外地好,少买一样他就开始瘪嘴,看着小家伙通红的眼睛,文序到底没好意思赖账。

走在前面的牙人等文序把东西都买好后,才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宅子外,一边开门一边介绍:“文公子,这条街基本上都是县里学子们租住的地方,离主街远又清净,来往人员也简单,这屋子坐北朝南,家什都是现成的,要不是屋主人搬去了府城,这么好的宅子肯定不出租的,就是这租金贵了些,主人家要一月三两的租金,不议价。”

牙人带着文序一行人在宅子里逛了一下,加上一间厨房和两间茅房,前后一共八间,前院还有一口井供住在这里的人取水,他们三个人住这二进的宅子确实挺宽敞。

不过一个月三两,一年就是三十六两,要是再添个二三十两,足够在村里盖一座二进的宅子了。

牙人看到文序不说话,又道:“黄爷让我带您看宅子,我肯定不敢胡乱叫价的,我们牙行属于官家的,屋主与我们牙行签订的文书还在县衙备了案,您要求远离主街,来往人员简单又清净,除了这处之外还有另一处,不过那边估计你不会满意。”

文序不置可否:“你先说说。”

“另一处宅子在寻风街的后面,一月只需二两,周围住的大多是走镖的人,有镖局在倒也算安全,不过那边虽然人口简单,但是平日里人不多,那边的人大部分时间都跑镖去了,没什么人气。”牙人这番话已经够客气了,但是文序也听出了点东西。

没什么人气,说明住在那边的人大多没成家,导致镖师出门押镖后家里没人,而在古代,未成家的镖师大多都有一些喝酒或者逛青楼的习惯,兴致来了带个把人回家过夜也是常事。

他一个哥儿,带着青石一个半大的少年,还跟着一个三岁的墩墩,住在那边确实不太合适。

文序又看了一遍宅子,最后还是定下这里,一次□□了半年的租金,看在黄六顺的面子上,牙人免去了手续费,文序当天就带着青石和墩墩搬了进来。

屋子上一任租客刚走不久,牙行那边的人半个月前才打扫过,所以他们搬进来后,也没什么需要打扫的,文序去买了两床新被子,正在院子里晒着,青石去买中午做饭的食材。

墩墩坐在院子里,美滋滋吃着糖葫芦,文序看过来的时候他就甜甜地叫一声“夫夫”,一点也没有今早嚎啕大哭的样子,这次文序还是没敢再次纠正这个称呼。

等青石买菜回来,文序带着墩墩在厨房外眼巴巴看着,他以后要外出跑商,肯定要留青石和墩墩在家,所以是时候锻炼青石的做饭技能了。

最后青石硬着头皮做出一锅水煮的炖菜,只加了盐的菜虽然卖相差了点,但至少味道还行。

饭桌上,文序一边吃饭一边叨叨:“你看,本公子就说嫁给枭王错不了,之前卖了马的三百二十两银子,我塞给他三百两银子在军中打点,他又给塞回来了,生怕咱们在外边吃苦呢。”

青石埋头吃饭,偶尔给墩墩夹菜,闻言默默点头。嫁给枭王好不好他不知道,公子没丢下他自己走就行。

虽然这个公子很有主见,但是也太大意了。以前梁夫人请女先生教导小姐的时候,公子去偷学了几天,学会了食不言寝不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类的话,如今这个公子倒不拘束,下次他要提醒一下公子,以后出门在外还是得注意一点。

文序不知道青石在想什么,还在感叹枭王这个人他没选错,刚才打开包袱,从衣服夹层抖出这三张银票的时候,他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明明对方一个人在军中更需要花钱打点才能过得舒服些,却还是把银票留给了他,虽然很大原因是因为墩墩在他这边。

也怪不得皇上能拿捏顾明野,在自己看不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只要在不顺着皇上的心意,估计下人一个疏忽,这个三岁的小娃娃就没了。

吃过午饭后文序让青石带着墩墩去午休,他打算自己出门逛逛,既然决定做倒买倒卖的商人,总要知道一个地方的特产,也要知道一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这样买入的货物才能卖出价。

大盛地图有些奇怪,伏峰县的边城属于北边,关外便是虎视眈眈的匈奴,可是又圈了一大片的草原进来,这里还有不少匈奴人与汉人交易。

聚集在大盛版图里的游牧民族也不叫匈奴,叫关外人,平时他们在城墙外的草原放牛羊,还有专门的士兵在草原上巡逻,到了晚上就在士兵的护卫下把牛羊赶回城墙内,每天安安稳稳过日子,每年都老老实实缴税,与那伙热爱抢掠又不愿意遵守规矩的匈奴有些差别。

不过由于关外匈奴过于凶残,前朝还有匈奴险些破关的经历,而从繁华之地来到边城也路途遥远,还容易遇上马贼,鲜少有商人会带着银子来这边采购,大多是从南边买了一堆货物,雇上几队镖师,一路上浩浩荡荡,亮明旗号过来的。

文序在辽风府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心里就有了这些想法。

北地这边除了官商外,大多数人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户,没多少人愿意改成商籍,皇商更是只出了一位,且只保留了一年的名头,这位商人被设计失去皇商名头后,气得放话再也不与北地之外的人做生意,底下的小商户自然纷纷响应。

而官商所经营的只有盐铁这些民众用得到但是又必须被官府管控的东西,每一笔交易都是有定量的。

这就导致边城的东西鲜少出现在其他府城,所以不仅南边的东西在这里受欢迎,这边的东西在南边更加紧俏。

文序没银子这边开店经商,自然不用顾虑那些同仇敌忾的大商人,他只打算从这边买点关外的东西卖到南边,赚点养家糊口的钱。

在街上逛了一阵子,他看上了一些以绿松红玛瑙制成的饰品,无论何时,女人爱美的心是不会变的,第一趟肯定得带些除了北地之外几乎看不到的东西。

文序逛了一圈,最后走进一家小店里,坐在里边的女子立刻迎了上来:“郎君要买什么饰品?我这耳坠链子都是用足银打的,保证好看!”

“你这里接定制吗?”

“定制?”女人转头看向旁边正在打银的丈夫,又转头看向文序,“是定婚饰吗?”

除去日常戴的饰品,也只有成亲用的首饰需要特别定制,像一些多子多福的石榴和虾,或者鸳鸯和并蒂莲之类的,都是需要雕刻的。

女子看到文序左耳垂上的哥儿痣还未穿耳洞,以为他还是个待嫁的哥儿。

“不是,是我出图纸,你们按我的图纸制作样式。”文序耐心解释道,“我需要用银,你们就用银,我需要用金,你们就用金,我需要配什么样的珠宝,你们就按着我的图纸配,可以吗?”

女子没看到图纸,不知道文序口中的样式难不难,也没有一口应下,“要不郎君先拿出图纸给我夫君看看,他能打我们就接,您看如何?”

旁边的男人沉默点头,一副全凭媳妇做主的模样,文序对这家夫妻店的感官又好了些,他点了点头:“可以,等过几日我带图纸来,如果你们能接,我们当场签契约。”

女子连连点头:“好的。”

听这位郎君话里的意思,金银和珠宝都用店里边的,再加上工费,她们夫妻俩还有得赚。

谈好之后,文序转头去了布庄,他要买一些衣服,不止他和青石,还有墩墩和顾明野的。

出嫁时他只带了几身衣服,青石也只带了一套换洗的常服,当时想着成亲后还能在上京城呆那么一两天时间,再不行还可以让青石在他成亲当晚溜出枭王府买,谁知他还没进门,顾明野就走了。

不过这对叔侄两更惨,一套换洗的衣服都没能带出王府,除了一架轮椅外,两人两手空空地离开,还是在化城驿站的时候他让青石去买了两身衣服,叔侄俩才有衣服换。

如今银子都在他手里,顾明野那边肯定要他买过去,对方才有得用,不说衣服,就连药都得买了一并送过去。

文序在布庄里给青石和墩墩各买了三套棉布的春衣,又看上了一件鸦青色的长袍,据说是用绢纱剪裁制作的,面料细腻挺括,很受读书人的喜欢,只是挂在墙上的这套在剪裁时多裁了一点,制成成衣后比较长,来买的人没有合身的,所以才剩下。

“这衣服的料子早就卖光了,只是读书人羸弱,身材撑不起这套成衣。郎君要是想买,原价十两的衣服,折价八两卖给您如何?”掌柜说起来也犯愁。

除去达官显贵才能穿的绫罗绸缎之外,绢纱的料子已经是很好的了,当时他想着北地的人高大,所以特意裁大了点,结果却忘了这种布料寻常人家买不起,买得起的又是吃得大腹便便的富人。

也只有稍有家底的读书人买得起,穿着也风度翩翩,可是读书人又少有这么高大壮实的身材,这件用来展示布料的衣服,到最后居然也只能展示了。

要价八两的衣服,文序眼睛眨也不眨就买下了,没别的,就是觉得这件衣服很适合他男人,衣服长点也没什么,反正顾明野坐在轮椅上,衣摆往上拉一点就行。

等掌柜把衣服都用油纸包好,文序才抱着一摞衣服往五更街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回想着他给顾明野买的药够吃多久,当时辽风府的大夫说最少需要喝半年的药才能把底子养回来。

一副药就得一两,一天光药钱就花去三两,当时他只给顾明野买了十天的药,到时候等喝完了,顾明野再让军营里的军医按方子抓,结果对方把三百两偷偷塞到他这里了,后面肯定没银子抓药了。

正好到时候他买了药,连同衣服一起给对方送过去,顺便告诉对方他们的落脚处,还能带墩墩去给对方看一看。

文序一路琢磨着回到五更街,却在街口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