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相思赋 > 第23章 第 23 章

相思赋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九歌2024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30 08:57:25 来源:文学城

陆子衿回到吟春园时,夫人们正于凉亭中小憩,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陆韩氏见她归来,神色间略带遗憾,轻声说道:“子衿,方才唐家二公子前来题字,你们恰好错过了。”

陆子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然的浅笑,语气随意:“这有何可惜?我反倒钟情那片海棠花,如诗如画,真叫人流连忘返。若不是来韦家做客,我真想在那儿坐上一整天。”

陆韩氏轻嗔地瞥她一眼,低声道:“你就不好奇那在北境一战名震天下的少年郎?”

陆子衿神色认真,目光透着敬重:“我自然崇敬那些守卫北境、护百姓安危的将士。至于这位少年郎,我亦钦佩有加。不过他是英雄,我觉着远观便好。”说着,她目光转向唐夫人,眼中满是好奇,“我倒是对唐夫人很感兴趣,听闻吉安侯能有今日成就,多亏了她。她的人生,想必有许多精彩故事。”

陆韩氏看着她,无奈又宠溺地笑了:“你啊,总是和别人不一样。”

陆子衿俏皮地瞥了陆韩氏一眼,小声嘟囔:“我就是我,才不愿随波逐流呢。”

陆韩氏笑着转换话题:“韦家小姐似乎对你颇有好感,方才还问起你呢。”

陆子衿抬眼朝韦懿的方向望去,恰好与韦懿的目光相遇,两人相视一笑,眸光中尽是友善。

郑墨瑶瞧见这一幕,眉头微蹙,看向韦懿,轻声提醒:“林家那个外甥女,你还是少与她往来。我瞧她心思深沉,你可得小心,别被她算计了。”

韦懿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语气笃定:“姐姐放心,我心里有数。”

郑墨瑶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你向来聪慧,一点就通。你今日举止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十分得体,我婆母对你印象颇佳。”

韦懿嘴角含笑,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糕点轻轻放在郑墨瑶面前,柔声说道:“姐姐的情谊,我都记在心里。”

“只要你能嫁入唐家,日后你我便能相互照应,也有个伴儿。”郑墨瑶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韦懿闻言,微微低头,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

不一会儿,唐昭儿手捧着两株兰花款步走来。那白兰花瓣洁白如玉,修长的叶片错落有致,宛如精心雕琢的翡翠。微风拂过,兰花轻轻摇曳,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韦懿环顾四周,未寻到唐瑾川的身影,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失落。郑墨瑶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笑着看向唐昭儿,问道:“姐姐,怎么不见二弟?”

唐昭儿将兰花轻轻交给侍女,款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嘴角带着一抹笑意解释道:“他呀,脸皮薄,面对诸位夫人和小姐,总有些不自在,怕场面尴尬。我想着他一个男子留在此处也不太合适,便让他去别苑了。”说罢,她看向韦郑氏,微微欠身,“未曾提前告知夫人,还望夫人莫怪。”

韦郑氏笑意盈盈,温和地说:“无妨,他想去哪儿便由他去吧,别让咱们给拘束了。”

赏花过后,韦郑氏又精心安排了晚膳。席间,韦懿应众人要求,轻抚琴弦,弹奏了几曲。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引得众人阵阵赞叹。

夜幕渐渐降临,唐夫人率先起身告辞。紧接着,各家夫人也纷纷向韦郑氏道别。

马车缓缓行驶在街头,车轮滚动,发出沉闷的声响。林夫人轻轻拍着陆子衿的手,略显失望地说:“我算是看明白了,今日这赏花会,分明是为韦家小姐而办,咱们不过是陪衬罢了。”

“韦家似乎对唐家二公子十分中意。”陆韩氏轻声说道,她虽话语不多,但目光敏锐,总能洞悉一二。

“是唐瑾川吗?”陆玄卿忍不住插话。

林夫人点点头,感慨道:“除了他还能有谁?唐夫人这个儿子确实出众,生得仪表堂堂,待人接物又温和有礼,还文武双全,实在是难得。什么时候咱们子衿也能寻得这样一位如意郎君,我也就安心了。”

陆子衿无奈地笑了笑:“舅母又开始了,见谁都觉得好,仿佛谁都能做咱家的如意女婿。”

“我这还不是盼着你能嫁个好人家?别人有的,我也想让你有。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子女日后能安乐无忧呢?”林夫人语重心长地说。

陆子衿依偎在林夫人怀中,像个撒娇的孩子:“我自然知道舅母是为我好,可姻缘之事讲究你情我愿,两情相悦才能美满。若是一厢情愿,说不定便是苦难的开端。”

陆韩氏也在一旁安慰林夫人:“以咱们子衿的才貌,还怕找不到称心如意的郎君?说不定子衿的如意郎君,比唐瑾川还要出众呢。”

陆玄卿看着她们,笑着说:“你们急什么?该来的总会来。万一哪天妹妹嫁了人,我怕你们会舍不得。”

林夫人听了这话,想到陆子衿日后出嫁的场景,心中陡然涌起一股不舍,紧紧抱着陆子衿:“我既想给你寻个好归宿,可一想到你要离开我,还真是舍不得。算了算了,你还是在我身边多留两年吧。”

陆韩氏看着林夫人,又看看陆玄卿,两人相视而笑。

次日,阳光明媚,郑墨瑶迈着轻快的步伐前往唐夫人居住的明月堂。一路上,她脑海中都在盘算着韦懿的事情。她心想,若是韦懿真能嫁入唐家,自己身为唐家长媳,背后有荥阳郑氏做靠山,天盛韦氏又与自己沾亲带故,那自己在唐家的地位,自然是稳固无比。想到这儿,她心中满是欢喜,连脚步都变得格外轻盈。

郑墨瑶来到唐夫人的居所时,尹妈妈正在为唐夫人梳理头发,唐昭儿则在一旁精心挑选着翡翠玉簪。那簪子上雕刻着精美的镂空花纹,呈现出藤蔓缠绕树木的形状,簪身还镂空刻着一行小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唐夫人看着簪子,眼中满是温柔的回忆,轻声对唐昭儿说:“这枚簪子,还是我生你的时候,你阿爷送我的,一晃都快二十年了。”

唐昭儿小心翼翼地将簪子插入唐夫人的发髻中,笑着说:“这是阿爷对阿娘的一片深情。听说阿爷为了买到这枚簪子,费了不少心思呢。”

“打造这枚簪子的匠人,每年只做五支簪子。因其技艺精湛,簪子备受追捧,谁能得到一支,都能高兴一整年。”唐夫人站起身,唐昭儿连忙搀扶着她,一同朝着花厅走去。

“那时我也羡慕旁人有这样的簪子,你阿爷知道我的心思后,二话不说就去了匠人家中。只可惜,匠人手中的簪子早已售罄。在你阿爷的再三恳求下,匠人才破例花了三个月时间,打造了这枚簪子。”

唐夫人在花厅落座,侍女端来精致的茶点,轻轻放在她面前。

“阿爷对阿娘的这份心意,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阿娘如此珍视这枚簪子。”唐昭儿在唐夫人身旁坐下,“苏漾若是也能像阿爷这般细心就好了。”

唐夫人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看向唐昭儿,笑着说:“漾儿已经是我见过最细心的男儿了。你要什么,他哪次没满足你?倒是你,动不动就对他呼来喝去,我都替他委屈。”

“阿娘,您怎么越发向着他了。他欺负我的时候,阿娘怕是不知道吧。”唐昭儿在唐夫人面前,像个任性的小姑娘,毫无顾忌。

“你是什么性子,我还能不清楚?你可要好好珍惜漾儿。男人即便再爱你、再纵容你,你也得顾及他的颜面,别把他的让步当作懦弱。若不是因为爱你,他的心可硬着呢。”唐夫人放下茶杯,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以后别再因为一点小矛盾,就到我这儿抱怨。漾儿这样的女婿,我可宝贝着呢。”

“阿娘现在一口一个漾儿,倒比我还亲近。”唐昭儿嘴上虽在抱怨,可心里却满是甜蜜。她与苏漾成婚数年,苏漾处处迁就她,对她也是关怀备至。她能如此任性,又何尝不是因为丈夫给了她足够的宠爱和底气。

“夫妻之间,小吵小闹要适可而止,别总是使小性子。任何人的热情都是有限度的,一旦耗尽,就难以挽回了。”唐夫人语重心长地劝慰着,唐昭儿明白,母亲是希望自己珍惜眼前的幸福。

“是,阿娘,我记下了。”唐昭儿乖巧地应道。

这时,侍女走进房间,恭敬地回禀:“夫人,万姨娘、少夫人来了。”

唐夫人坐直身子,轻声说:“让她们进来吧。”

房门外,万姨娘看向身旁的郑墨瑶,轻声问道:“少夫人今日心情不错,看来韦家花会的事,如你所愿了?”

郑墨瑶脸上洋溢着笑容,得意地说:“幸好有姨娘提点,咱们唐家怕是要办喜事了。”

万姨娘看着郑墨瑶掩饰不住的喜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心想:唐夫人是个心思缜密、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事情哪有这么容易就定下来?嘴上却说道:“哦?是吗?那可真是可喜可贺,唐家好久都没这么热闹过了。”

侍女走上前,向万姨娘和郑墨瑶行礼后说道:“夫人请万姨娘、少夫人进去。”

郑墨瑶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朝着房间里走去,丝毫没有礼让身旁的万姨娘。万姨娘虽是唐明淮的妾室,但论辈分,也是郑墨瑶的长辈。郑墨瑶这般无视她,显然是没把她放在眼里。万姨娘心中虽有不满,但还是强忍着。

彩月见状,不满地瞪了郑墨瑶一眼,却被万姨娘眼神制止。万姨娘心里清楚,郑墨瑶自从嫁入唐家,过河拆桥的事可没少做。她得意时便趾高气扬,失意时就低头示弱,两面三刀,把别人当傻子耍,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万姨娘深吸一口气,稳住情绪,抬步走进花厅。

郑墨瑶向唐夫人、唐昭儿行礼后,在一侧坐下。万姨娘向唐夫人行礼,唐昭儿也起身向万姨娘回礼,随后坐回原位。万姨娘则在唐夫人另一侧落座。

尹妈妈连忙招呼侍女们为万姨娘和郑墨瑶奉上茶点。

万姨娘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天盛城有名望的人家都去了韦家,可真是给足了韦家面子。”

“的确是一场难得的盛会,好几年都没见过这般热闹的场面了。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静姝公主诞辰,宫中特地为她设宴席庆祝呢。”唐昭儿语气平淡,对这样的场面,她早已见怪不怪。

郑墨瑶话中有话地说:“听说赏花会结束后,好多人家都去姑母家求亲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