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巷间小食肆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巷间小食肆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作者:岁尽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12 07:08:41 来源:文学城

永宁三年,除夕。

街巷里各家都趁着天色尚亮,为今夜的守岁忙活着。

小院里也正冉冉升起炊烟,宋姝正在炖煮鸡汤,正所谓“冬馄饨,年馎饦”,馎饦是除夕夜饭桌上必不可缺的主食。

寻常百姓家平日里做馎饦或用菜羹,或用清汤,但一至年节,就会宰上一些鸡鸭鱼,用肉汤来打底。而正巧前两日,阿公在路上遇见一阿翁挑了几只乡下散养鸡来卖,便牵了几只回来,但买完后,阿公直至今日还在念叨开封物什昂贵。

宋姝听了心里也有些难受,她们到开封才知,在蔡州打听的房价,实则为开封偏巷。御街附近房宅价值数十万贯,而城内稍偏些的也要四五千,至于郊县,虽是一两千贯,但进城烦琐。

不过,船到桥头自然直。

只见她将鸡清理干净,除去会生腥的地方,用姜盐给鸡身揉搓腌制,只需稍等片刻,血水就会慢慢渗出至碗,接着用清水清洗,直至无杂物溢出。随后宋姝鸡剁成大块,伴着老姜,热水下锅,用文火熬上一个时辰,期间不时地瓢去浮沫。煨上小会儿,再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

这是应阿公的要求,尽量保留原味,做清汤。

趁这时,她又开始揉面,面团需醒发两次,再掐成小段浸入水中,等一刻钟,面段就会变得光滑细腻。取出一段放置手心,另一只手的拇指用力摁下,上下来回搓动几回就成了片状。待其余面段皆处理好后便等汤熟。

两个时辰后,锅里飘出鸡汤浓郁的鲜味。掀开锅盖,袅袅雾气散开,此时的鸡汤清透鲜香,取出三碗撒入葱,然后将面片下锅,熟后捞出放入鸡汤,当然,锅中剩下的也要装碗上桌。

宋阿公闻味寻来,看到碗中鸡汤不似往常自个做的那般浑浊,汤上也不见油沫,暗暗点头,今日要多喝上几碗,瞧着就不会腻味。

巷道里人声鼎沸,爆炸声响不断,各家宅前也挂满红灯笼,但宋姝姐弟还在守孝,因而这胡宅前仍是空空荡荡,不过,宅里却是其乐融融。

三人将菜品放置供桌前,待祭拜后再转到饭桌上,只独留一份清蒸鲈鱼。

至于这鱼,宋姝本也要顺手端回桌上,但被宋阿公拦住,道这是年年有余。宋姝一愣,仔细翻找记忆才想起,这时人们也讲究这个,只不同的是要将整盘鱼都留过夜。

宋姝没挣扎,不舍地看了眼方回头坐下。另一侧的宋修然瞧着桌上林林总总的菜肴,皱着眉头纠结,不知先吃哪个才好。

而宋阿公则是目的明确,第一口便是鸡汤,醇香的汤汁顺着喉咙而下,暖意便氤氲在胃中。虽汤上泛着油亮,但尝不出一丝腻味,再夹过鸡块,炖软的鸡肉不糟不烂,紧致浓厚,最后嚼上一片馎饦,面片浸在鸡汤中,裹了一身的鲜意,化于齿间,吃得宋阿公忍不住眯着眼,仿若置身丛林。

吃完整整一碗馎饦,宋阿公还意犹未尽,口中还回荡着余香。

另一边,宋姝见阿弟还在眉眼纠结,便做主给他来上一块香酥鸭,自己则是夹上一大筷的白灼生菜。毕竟,这不是普通的生菜叶,而是她对新年满满的期盼。

生菜,即生财。

香酥鸭与烤鸭做法不同,先煮后炸,这样熟透的鸭子就能在油中将料香炸入骨中,吃到最后,啃骨头也能啃出别一番酥味。

做香酥鸭需得选肥嫩的鸭子,将鸭背劈开两半洗净,两侧各砍上几刀以便入味,接着用盐和黄酒腌制去腥,再加入八角、草果等香料,和少不了的葱蒜香油抹匀,然后隔水小火蒸上一个半时辰。最后去除鸭上的小料,沥干后放入油中热炸,至表皮红润便可取出上桌。

宋修然吃着满嘴都是油,这块还未吃尽,眼就定在盘上选下一块了。

鸭块外酥里嫩,撕开皮肉时,还能见少许鸭油从内里嗞出,吃进嘴里则会溅散在口中,这便是选肥鸭的好处。鸭肉由油裹着才不易变柴,再加之鸭皮被炸得焦焦脆脆,虽也放了不少花椒,但吃进嘴里辣而不燥,麻而不木,刺激味蕾,诱着人恨不得将整盘吃下。

宋阿公从怀中取出帕子轻拭嘴角,然后转向宋姝道,“阿珠,日后你若要开饭肆,这道鸭子定要放上食单。”

宋姝笑弯了眼,心想,这确实是个好主意,香酥鸭所需的香料不少,他人就是想复刻也摸不透所有料,是做不出一模一样的。

宋修然好不易啃完手中鸭块,举筷要复夹时,眼前又飘来一团“雪球”,不过这个,他一眼便认出是阿姐曾在蔡州做过的珍珠雪丸。

“来,一人一颗,愿我们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团团圆圆!”宋修然将筷插入丸中,应声道,说完,便将丸子一口塞入嘴中,吓得阿公连声喊道,“慢些吃,不急不急。”

宋姝吃完馎饦便起身往外走,桌上两人好奇地看向她的背影。宋修然只见他阿姐从灶间取了把小刀来,将鸭骨剔去,鸭肉片好蘸上少许蒸鸭时留下的汤汁和醋,与五“生菜”一同放入春饼中卷起。瞧着瞧着,他眼中就闪出兴奋。

宋姝知晓阿弟不喜吃全“生菜”的春盘,做香酥鸭时便心生此意。春盘是除夕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传统菜式,从前是五辛盘,传至今,百姓们会将五辛菜换成五样自个喜爱的菜蔬,洗净后就摆在盘中,待吃完馎饦就卷上一些。吃春盘也寓意着咬春、迎春,因此,尽管宋修然对此有所抗拒,但仍要被哄着吃下。

待年夜饭吃罢,阿公递来两个荷包,一边给一边说着“岁岁平安”。

宋姝接过属于自己的这份,打开一看,共有十五枚铜钱,这是时下的习俗,压岁钱按年岁大小给。

宋修然珍惜地摸着他的小铜板,扑倒阿公怀里撒娇,说着明年就能有七枚了。

皎洁的明月悬挂夜空中,柔和的月光散落大地,与街边挂满流光溢彩的花灯交相辉映。随着夜风,繁星飘向小院上空,藏在夜幕中悄悄地偷看小娘子笑靥如花。

宋姝本想去街上看灯会、驱傩,但随后想到还在孝期,就抛开了这想法,带着阿弟在家中守岁。

夜风习习,宋姝踩着矮椅在树上挂小灯,身后的阿弟在独自耍着蹴鞠。挂完灯,小院也被昏黄的烛光照得透亮,宋姝去灶间沏来一壶茶,坐到阿公身旁。

“阿珠,这宅子还买吗?”宋阿公有些犹豫的开口,这几日他们一直在打听,若要买,怕是要倾家之力,但明日就开年,有些事还是要尽早定下。

听到这话,宋姝闷闷不乐地趴在桌上,从果盘中拿出一个橘子在桌上来回滚动,试图将百事吉里的福气都滚入她怀里。

宋阿公见她不吭声,过了片刻才道,“是阿公扫兴了?”

宋姝忙摇摇头,道,“阿公,我只是想着在开封买个宅子都这般难了,食肆..”

“那你不想做了?”

“怎么会!”宋姝直起身喊道,她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易言弃的人,只是事难两全,宅子铺子只能取其一。

一只小手默默覆上了她的手,宋姝低头,对上阿弟的笑眼,嘴角也不由自主地随他上扬,这孩子也不知何时走来的,怀里抱着他心爱的蹴鞠。宋姝眼神飘忽,觉着气氛有些沉闷,便抱着阿弟,假意哭诉道,“阿竫,阿姐好穷,买不起房宅。”

宋修然对银钱的认知,来源于他的那些小玩意儿。听完这话,他先是看了眼怀中的蹴鞠,接着将它塞入阿姐怀里,然后转身就往内室跑。

宋姝发懵,这是让她把蹴鞠再卖了填补房钱的意思?

前日,宋姝带着他在街上游逛,见他频频回头,就停下脚步,顺着他的视线后望,只见两个大汉在角球铺前,顶着蹴鞠耍玩,四周的人群时不时发出喝彩声。

宋姝顿时明了,带着他绕进铺子。店家笑眯眯地迎上前介绍,夸了半天才道出各工艺样式的价钱。她心中有些纠结,这些蹴鞠是由动物皮制成,料钱工艺一瞧就不便宜,但看着阿弟眨巴着清澈的眼,便转身结账,只那微颤的手和前几日在八仙园子的阿公如出一辙。

随后,阿弟抱着木匣子走来递与她,宋姝一打开,里边全是往年长辈赠予他的物件银钱,都是小零小碎的,并不多,连阿公今日给的荷包也在其中。

宋姝笑着笑着,眼睫上就沾了泪珠,然后拉过他细细解释。孩子都是心思敏感的,若是有事不与他们说,但面上又藏不住忧思,他们便会立马察觉。

宋修然听完,侧头问道,“买不起铺子,那为甚不租呢?”

宋姝不是未想过租,只是阿弟以后要科考,若不能在开封落户,他就只能回蔡州府考州试。宋阿公也明白这点,因此两人才有所顾虑,如能在三年内赚够银子,到时再买宅子也不妨事,但这做生意,赚头是猜不透的。

宋姝不敢赌。

宅子里静了下来,宋修然左看看右看看,不敢继续言语。

“阿珠,先租个铺子。”宋阿公缓缓言道,“买了宅子也一样要想法子谋生,你的手艺好,阿公信你。”

“我也信阿姐!”

宋姝听了默不作语,将双手徐徐靠近炉火,眼睫微微一颤,将泪珠抖落。

过了许久,宋姝决心抛开矫情,站起身喊道,“好!”。

这一声,不是应和他们的话,而是为激起心底的斗志。她不能畏缩,他们三人排除万难方到的开封,若此时因这心生退意,那之前的努力就成了打水漂。

三人互相看着,突然笑开,先前的沉闷一扫而尽。

次日,姐弟俩站在门前换桃符、贴门神,喝着屠苏酒迎新春。

也许正是这股春意扫来了喜庆,春假后第二日,宋姝带着阿弟造访席夫子回来,就见房牙在厅堂里与阿公交谈。

“小娘子这就回来了?”房牙见着宋姝忙起身见礼。

宋姝将街上买来的物什递与阿弟,然后上前坐在阿公身旁,问道,“可是有好消息?”

“可不是,您之前托我寻的宅子,我累了几处才上门来。只宋老道你们又打算改租铺肆,刚巧,我正说着上行街要转手的那家酒肆呢。”

宋姝转头看向阿公,见他点点头,便道,“那您接着说。”

房牙稳着语调继续道,“我也不和您二位说虚的,开封做生意,找铺子难,开铺子更难。那家酒肆只守着本,菜式本就寻常,开酒肆,但酒却没个新意,不像得胜楼一季一新。这几年生意愈发的差,现在偶去的都是些老客,每月赚的银两还不够这铺肆赁钱的。但您放心,这位置是不差的,离这儿也不过半里远。掌柜的急着转手,我觉着,价钱还能压一压。”

宋姝听到后面几句就懂了,这宅子和御街就隔着几条街巷,而离这仅半里远,还临街,那赁钱自然不低。至于压价,房牙嘴里说出的话都得虚三分,不能全信。因而,她又开口问道,“只这一家?”

房牙听此也习以为常,货比三家,这租赁买卖也一样。于是他笑着和宋姝说,“还有一家,是个园子,您可知八仙园子?这位置虽不如它,也小上许多,但内里修葺的可不比八仙园子差,往日食客也不少。您若是租了,也不用大动,直接用就可。且这园子之前是前后两座小宅打通的,您三人住在后院还能少一份赁宅子的钱。”

“那缘何要卖?”宋阿公抓住房牙刻意避开的点追问道。

“这园子主人啊,原是个米商的小妾,后来那米商犯了事,去岁被一同流放至儋州牢城。不过您莫忧心,这房契不在那妾名下。”

房牙说罢看着对面二人,见他们盯着自个不开口,讪讪地继续道,“这米商搭上了征粮的路子,买通人,送去陈米糙米混着的粮,听说往年也这般干过,只这次出了事。军里好些人吃坏了身子才被告回京,派人去彻查才东窗事发。况这富商家中的事儿是一箩筐都不够装,那妾哄着米商送园子,但放在爹娘名下,这般大妇也不会知晓,赚的银钱又能进自个儿腰包。现知晓这园子主人腌臜事的也不多,所以这妾的爹娘才急着转手,生怕哪天传开,这园子连租都租不出去,毕竟这害得可是戍卫边境的兵将。现在呀,哪怕租出去,明面上换个东家也好过闭门空着。”

如此,祖孙二人才缓缓点头,附耳低语商量了会,宋阿公才道,“那便辛苦您明日带我们去看看。”

房牙喜笑颜开,他们这行不怕主顾不买,就怕连看都不愿看。

等宋阿公送走房牙回来,两人又坐在厅堂里聊着。

“阿珠,席夫子那边可顺?”

宋姝等人走了这才放轻松,边活动筋骨边道,“我把陆通判的信交与他,才看完他便让我们不要担心,过几日带着阿竫去书院就行。”

说完,宋姝又想起了梅娘子,感慨道,“不曾想,阿娘阿爹的好友待我们竟比亲人还善。”

宋阿公点头赞同,随即又问,“两处宅子你可有想法?”

“看看嘛,若是好,也不是不行。现要不是主家有难处,怕是少有人愿转铺肆。”

宋阿公也是这般想,两人就等明日去看看。

馎饦,参考《齐民要术》,“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