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咸鱼嫁纨绔[重生] > 第30章 第三十章

咸鱼嫁纨绔[重生] 第30章 第三十章

作者:南风小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6-04 23:36:22 来源:文学城

四月下旬,天气愈渐炎热,经过五日的药熏,孟城残存的邪煞之气基本除尽,只是这满城里残垣断壁破败不堪,若想重建需得朝廷下拨巨额方才得以恢复原态。

疫棚中每日依旧有百姓不断死去,但好在没有疫民病情,疫棚也逐渐空了下来,遗憾的是此行有三名太医的局医士死于瘟疫感染,并飞羽营一百二十八位铁血儿郎一同埋葬在这方土地。

顾嬴这几日持续高热,间或呕吐不止,最严重时连神智也不清醒了,嘴里总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胡话,好在熬了七个日夜后,郑冗总算将他的病情稳住,再每日施以针灸,不日便痊愈。

除孟县之外,其余各地的灾疫也相继得到控制,如今全部事情已了,晏翎便揣着那本账簿与众人启程返京。

县令陈文生和左司郎中杜恩远于大火当晚失踪,他二人想必觉得这把大火定能免除太后的后顾之忧,这才信心满满地离去。殊不知野火不尽、春风燎原,举世皆恶的落水狗也有反咬之时。

晏翎回京那日正值五月初二,端午在即,盛京城内佳节气氛浓烈,四处可见售卖艾草松明雄黄等物的商贩,各大茶肆酒楼也相继推出口味繁盛的香粽,就连艾水茶和雄黄酒也成了时下备受青睐的饮品。

这几日内侍出宫采购了良多陈艾、松明及菖蒲,如今分发至各宫,用以招百福、驱五毒、辟邪祟。

近来天气酷热,奉安宫已经用上了冰块纳凉,太后正吃着鲜香软糯的粽子,见肖安迈入殿中,当即屏退殿中的宫婢和内侍,对肖安道:“这是御膳房刚送过来的蜜枣粽,你且尝尝。”

肖安净手后在她身侧坐下,不紧不慢地剥掉粽衣,折下一截带有蜜枣的粽肉送至太后嘴边:“最甜的一口当由太后品鉴。”

太后嗔笑一声:“就数你最会讨哀家欢心。”话毕咬下他手中的蜜枣粽肉,舌尖状似无意地勾了勾他的指腹。

肖安眸光一暗,很快便收手,神色变得异常沉凝:“淮安王回京了。”

“咳咳……”太后咽得过于急促,一口粘糯的粽肉卡在喉间,叫她咳出了几滴眼泪,肖安见状立马倒上温水送与她服下。

太后红着眼问他:“你方才说谁回来了?晏翎?”见对方沉吟不语,她又道,“孟城那场火居然没有烧死他?为何哀家对此毫不知情?!”

“臣也是今日才知晓,淮安王和柳家的小侯爷都已返京,和顾嬴一起回来的。”

“顾嬴……”太后眉梢紧蹙,“陛下瞒着哀家把顾嬴派去,想利用他二人旧时的交情将人带回来。呵,我这位陛下现如今越来越会做事儿了。”

肖安道:“此番陛下派往孟县的转运司判官和转运使皆是虢相的人,若非他们瞒下淮安王尚存人世的消息,臣定能事先派人埋伏在他返京的途中,绝不会让他有命活着回来。”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刘相可知晏翎回京一事?”

“知道。”

太后问道:“纵火之人万不能留。晏翎虽然交了兵权,但朝中仍有不少人效忠他,若他以此事做文章,刘相和哀家都会有麻烦。”

肖安笑了笑,又挑出一颗蜜枣喂进太后嘴里:“所有与太后为敌之人,臣必涤除殆尽。”

清居殿。

奉元帝得知晏翎归京之事后喜不自胜:“他平安就好,平安就好……武鸣,传朕旨意,让淮安王速速入宫。”

武鸣颔首,笑着应道:“微臣领旨。”

“等等!”

不待武鸣转身,奉元帝又叫住了他:“此行舟车劳顿,且天气又极其炎热,朕怕他身子吃不消,先让他在府上修养一番,初四那日朕设家宴,再宣他赴宴即可。另外——朕准他随时可入宫探望承槿。”

武鸣怔了怔,道:“可是,太后她……”

“太后那边有朕担着,你只管去宣旨即可。”

武鸣了然一笑:“是。”

片刻后,奉元帝又问道:“‘琳琅水榭居’进展如何了?”

武鸣:“臣每隔两日便会与欧阳尚书对接,现如今地基已全部拓完,待木材运往京中即可动工。”

“这都快一个月了,怎么木材还没运来?”

“工部众位大人皆是按陛下的旨意采购优质红木,且云南山路崎岖,木工每日开采的木料受限,这才耽搁了不少时间,想必不日就能运回。”

奉元帝面上渐渐露出几分喜色:“诸卿功不可没,若能及早竣工,朕有重赏。”

*

昔日晏翎离京时知情者甚少,如今悄无声息地回到盛京,亦未引起多大的关注,反倒是孟县焚城、数万百姓死于大火之中的事在朝野中引起了莫大的轰动。

初三早朝时,御史中丞顾嬴将孟县之事一一上奏,并取出一本黄皮账簿,将账簿内容于中庭之上宣于奉元帝及诸公:“今次陛下命户部调拨九十八万两白银用于淮南道赈灾之用,其中孟县可得十九万六千两,余下由安庆府、泽县、庆阳县、涪恩县各得。然而银饷自户部拨出时便只有七十六万两,送往孟县常平司时仅十万两,后经常平司各吏对接,至转运司时只余五万两。”

顾嬴合上账簿,面色泰然:“论理,五万白银至少能购置几千服药草,然而孟县百姓却只喝上了几口药汁,以致疫情四散、尸横遍野。孟县转运司判官暨左司郎中杜恩远与县令陈文生勾结,妄图以焚城之法清除疫源!臣与太医局提举郑冗奉旨赴往淮南道赈灾抚民,囿于孟城火海,蒙淮安王和小信霆侯搭救方可脱身,可是城中百姓活命者仅千人。

“贪墨国银,是为不忠;构陷同僚,是为不义;戕害百姓,是为不仁。此等奸佞不除,大梁国祚难以延绵!”

顾嬴一道弹劾之言震惊四野,就连奉元帝也没料到孟县竟然发生过焚城之事,一时间恼羞成怒:“荒唐,简直荒唐!杜恩远何在!”

待漏院点卯的官员立马回应道:“杜朗中今日身子不适,告病家中未能早朝。”

“病得这么巧?”奉元帝十指扣上龙椅扶手,手背青筋暴起——

晏翎困在孟县一事他是知情的,是故那日虢藩入宫恳请他调派朝臣前往孟县援灾时他没有任何犹豫,甚至委派了虢相的两名学生亲自赴往孟县,可他没想到杜恩远竟胆大到焚城,甚至想要杀害一国亲王。

——不,杜恩远没这个胆子,他只是个从五品的左司郎中,纵然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戕害万民、戕害国亲。如此说来,必是有人指使。

奉元帝愕然,微微侧首,用余光瞥来一眼珠帘后方的那道身影……

须臾后,他忽然笑道:“杜恩远残害百姓、构陷同僚,以致国之亲王身陷囹圄,太后以为此人应当如何处置?”

太后淡声道:“左司郎此举天人共愤,当革职问斩。”

“朕认为杜恩远必是受人指使才敢如斯大胆,若不严加盘审,恐难令人信服。”

刘玄师抬眸,看向珠帘处。

太后道:“陛下深思熟虑,哀家甚是欣慰。”

奉元帝不过是抱着试探的态度问话,却没料到她的反应如此淡定,想必肖安早已替她解决了后顾之忧。思及此,奉元帝无声哂笑,片刻后又道:“贪墨赈灾银饷于国于理皆难容忍,此案便交由刑部受理,务必将涉案人员全部伏诛!”

那本账簿上没有言明是何人贪墨了灾银,但字字句句都指明了此事与刘玄师等人脱不了干系,刘玄师这些年捞的油水足以买下几座城池,堪堪的富可敌国。

从前奉元帝没有掌权,对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现在不同了…

他需要敲山震虎,以儆效尤。

朝堂之上风波诡谲,信霆侯府却是一片祥和宁静。

自回府后,柳长风便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厨房内,将这半月以来腹肚所受之苦尽数弥补回来。

院中的枇杷皆已熟透,柳长风命人将其摘下捣碎后熬成果酱,再涂至面包片上食用,甘甜爽口、鲜香怡人,饶是不爱甜食的晏翎也忍不住多吃了两口。

听闻辛乐之并未返回师门,待用过早膳后,晏翎便与柳长风回到王府,与他小聚了一番。

柳长风不禁好奇:“大表哥你怎么还赖在京城不走啊?”

辛乐之挑衅道:“我深得王爷宠爱,怎舍得就此离去?”

“诡计多端。”

“小肚鸡肠。”

他二人颇有兴致,你一言我一语的,倒真像是在争风吃醋。

晏翎掐了掐眉心,问道:“此前你说要回武陵山,为何没有回去?”

辛乐之缓缓敛去笑意,低头嘬了一口清茶:“京中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过惯了舒服日子,自然不想回去了。”

晏翎定定地看着他:“你还在暗查刘玄师?”

“没有。”

晏翎只看他的神色便知他在说谎,却也没有拆穿他。

辛乐之抬眼,想起今日在茶楼得到的消息,问道:“听说有人在孟城放了一把火,想要置你于死地——可是晏煦的旨意?”

“不是,”晏翎垂眸,状似沉思,“他这次反而救了我。”

辛乐之惊诧不已:“他?皇帝?救你?”

晏翎不想谈论此事,遂将话锋一转:“每年端午前夕护城河都有龙舟比赛,你们可有兴趣前往一观?”

辛乐之轻轻叹息着:“我年纪大了不爱凑热闹,你们俩去吧。”

晏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回想起上一世自己死亡时正是他现在这个年纪,如此说来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离开王府后,马车往护城河行去。

盛京的街市喧嚣繁华,四周粽香艾浓,并着茶楼酒肆迎客童子的吆喝声,无不彰显佳节气氛。

街道两侧的小摊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泥人和木雕玉饰等物,玲琅满目、应接不暇。晏翎被马车外面的喧嚣吸引,忍不住挑开挡帘,目之所及,言笑晏晏,自成一派盛世之景。

恍然间,一处小摊上的面具吸引了他的眼球,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那日与柳长风同游芾洋县夜市的画面,他微微怔神,旋即叫停马车,径自往那处走去。

这一次他没有挑精致漂亮的狐狸面具,而是挑了一只肥头大耳的猪面具,柳长风正要调侃他的审美,却见他转身将猪头覆在了自己脸上。

猪头面具掩盖了柳长风的神色,也把他到嘴的话给逼了回去。

晏翎盯着他看了几眼,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看。”

柳长风眉目舒展,语调轻快:“难怪我不得二郎的心,原来是我不够丑。”

“小侯爷要有自知之明,你与猪的差别仅仅在于你会说几句人话罢了。”

“我不仅会说人话,还会说情话,二郎要不要听?”

晏翎知道斗不过他,索性不再搭腔。

街上的摊贩良多,各类饰物零嘴应有尽有,晏翎也不急着去看龙舟赛,反倒悠然自得地挤进了人潮,柳长风则顶着一张猪头面具跟在他后面,心情无比畅快。

酉时七刻,街道司的兵吏开始悬挂锦灯,待夜幕降临时,阖街璀璨满城灯火,间或有杂耍艺人出现,待其亮出柔术、掷丸、戏狮、顶碗耍坛子等看家本领时总能赢得阵阵喝彩。

晏翎从未真正地体会过盛京灯市喧嚣入夜的景象,此刻满目所见,皆为太平长安。

不多时,漠摊巫祝队在一阵阵吆喝声中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漠摊巫祝队每逢端午便会在京师出现,他们身着青红两色的异服、头戴魍魉面具、手持金铃,用怪异的舞姿于街市游行,寓意驱除人间百难,为万民祝祷。

柳长风握住晏翎的手,随人潮缓缓前行,晏翎目视四方恍若未觉,由着他与自己十指紧扣,一同淹没在滚滚红尘中。

夜虽漫长,喧闹却十分短暂,一更时分,街道上的人群逐渐散去,及至三点敲响暮鼓,盛京城的夜晚就此宁静下来。

回府后柳长风不禁有些失落:“若无宵禁,盛京的繁华远不止如此。”

晏翎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自古宵禁乃国之重制,没有宵禁,盗匪便将横行,受苦的可是百姓。”

柳长风玩味一笑:“此言差矣,若非宵禁来临,二郎此刻正与我在城**度良宵呢。”

晏翎梗了一下,他从未想过“共度良宵”一词原来还能这么用……

初四这日,奉元帝于玉清宫内设端午家宴。

玉清宫位于景龙门外、金水河以北,是皇家的一处小行宫,乃避暑胜地。

虽说是家宴,可晏翎也知道这个“家”字与他没有任何关系,故而未将此行放在心上,只当是应付应付皇帝罢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此番家宴上除了奉元帝之外再无他人,就连内侍官也寥寥无几,甫一看去清冷静,仿佛又回到了冷宫的日子。

柳长风见他面色凝重,不由凑近了几分,压低嗓子调笑着:“看来咱俩今日要做一对鬼鸳鸯了。”

晏翎没有应话,随他一同行往殿中,对上首的年轻帝王揖礼:“臣拜见陛下。”

柳长风也有模有样地作了个揖。

奉元帝笑道:“二位皆是朕的兄长,今日乃家宴,不必拘礼。”

晏翎一时间难以猜透他的心思,便沉默以对。

奉元帝抬手,指向一旁的曲水流觞宴:“皇兄此番离京受苦了,今日之宴,权做接风洗尘。”

晏翎眸光微凝,迟疑几息后与晏翎一同落座。

“朕对皇兄的喜好了解甚少,也不知小侯爷爱吃什么,便让御厨紧着最好的食材烹制。”奉元帝与晏翎的模样并无相似之处,然而面上带笑时总能让人生出他是一位明君的错觉,反倒与晏翎又有了几分相似的地方。

柳长风低头瞄了几眼,只见流觞曲水里漂浮的菜肴无不是晏翎所喜爱的,若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那这猫也真是太能碰了。

他暗自腹诽一通后,伸手替晏翎夹了一块蜜泡糯米藕饼:“二郎尝尝这个。”

晏翎一看是甜食,当即皱了皱眉。

奉元帝连忙劝说:“皇兄不喜甜,小侯爷莫要勉强他。”

柳长风歉意一笑:“陛下与二郎手足情深,臣自愧不如。”

奉元帝勾唇,举起手中杯盏对他二人说道:“今逢佳节,当以美酒相祝,两位兄长若不介意,便与朕饮了这杯酒吧。”

晏翎摸过酒盏,放至唇边时细嗅一番,而后仰面一饮而尽。

柳长风也随他饮下一杯,酒水入喉,如烈火席卷,**烧心。

这酒很烈,用不了几杯就能把人灌倒——

柳长风前世是个出了名的酒桶,外号“景阳冈烈虎”,上次在孟县时杜恩远都未能在鸿门宴上将他灌倒,今日这烈酒恐怕也难以拿下他。

但是奉元帝的客套话一句接一句,晏翎实难推拒,吃下三杯后就有点犯迷糊了。为了弄清奉元帝究竟要做什么,柳长风饮下最后一杯后索性装醉,“咚”地一声趴在了桌面上。

晏翎侧首看向柳长风,并伸手推了推他,然而酒劲儿太足,他眼前叠影重重,够了几次都未能够着柳长风,奉元帝眸光微凝,缓缓唤了他一声:“皇兄?”

晏翎询声望去,只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应话。

偌大的殿堂内找不见任何侍从的身影,奉元帝定睛凝视着晏翎,见他面颊酡红、双眼迷离,不由微怔。

半晌后,奉元帝沉声开口:“皇兄醉了,去歇息歇息吧——来人,送淮安王回房。”

呜呜呜今天太忙了,没有定时定量更新,是我的错,明天尽量补上qaq

昨天评论区有宝贝推了一首歌,我听了,很好听!猛夸!

皇帝:又是色令智昏的一天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三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