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闲看云起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闲看云起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作者:九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2 17:40:14 来源:文学城

文帝驾崩后一个月,太子刘宏恒继位,定年号宏景。

新帝上位,朝中又是一片新旧势力的更替。有许多曾经与前太子、二皇子关系密切的老臣辞官归隐,宏景帝十分欣慰于他们的识时务,朱笔一挥,就准许了几十个老臣的辞官奏折。然后便将自己的亲信提拔在紧要位置,又提拔了一些忠厚正直做事实的官员。

刘宏恒是亲自上过战场打过硬仗的人,这些年他骑着战马丈量过大唐朝的国土,眼睛见过战后的国土的凋零和百姓的苦难。而这一切都是王朝实力还不足以碾压周边邻国,才让他们有这种频繁出兵试探大唐的事情发生。他明白,是因为他过去两年在战场上留下的余威才暂时压制住这些野心勃勃的邻国和臣邦,才没有在新旧天子交替之际生事。

但,也因为过去几年的频繁征战、镇压发叛,国库中文帝其间积攒下来的财富已经损耗一空,百姓更是贫困。

但凡再起战事,国力很难支撑到战争胜利。

而要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需要革新制度增加税收,也需要一批不畏强权敢于从士族阶层的虎口里拔牙的人才。

于是新帝刘宏恒在端午前便颁布圣旨,着礼部筹备第二年的春闱事宜,并划定了新的科考范围。原来的科考虽也分进士明经二课,但因为文帝更偏重以对经子史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科考取士以文辞为重。而刘宏恒则更希望选拔一批更加务实明实务的人才,所以将明法、明算、实政论述的考核内容增加。

这一改变,就要求应试的考生不得不走出书斋、学堂真正去调查了解民情、物价等。

苏州的梧桐书院也得到考试范围更改的消息,好在距离明年春闱还有足够长时间,王院长与几位副院长一商量,顺势调整学院中的教学课程,研学经典的课程保留经典应用与实务的课程,增加了实务课程,由老师带着学子或到乡间实地丈量田亩,计算耕地面积与粮食的产出比例;或是进入市集询问并记录物价,核算税收等。

崔复仁利用课余时间把看到的这些场景绘制成图,又把所见所闻写进信里,寄回长安,希望舒欣荣能够分享他的经历。

不过这封信并没有到舒欣荣的手中,因为程淑媛早有吩咐,大少爷的往来物件都要先回禀到她这里。之前的话本子都是崔复仁回来的时候亲自给舒欣荣的,下人们并没有机会在主母跟前立功。这次门房终于等到机会,收到信的第一时间就脚不沾地地送来畅和堂。

程淑媛赏了门房,捏了捏手中的信封,足有一寸来厚,可见该有多少内容。儿子还从来没给自己写过这样厚的信。她真想撕开来看看里边到底写了什么。但从小受过的礼仪教养最终阻止了她的动作。

虽然不知道儿子在这封信里写了什么,但是还是让程淑媛意识,应该尽快为侄女舒欣荣找婆家了。

于是程淑媛便私底下和一些夫人们打探着,有哪些适宜婚配的儿郎。做这件事时程淑媛没有瞒着侄女,舒欣荣当时还觉得没什么。毕竟是她横空出世穿越到这个朝代,也没有改变这种规矩的能力只能入乡随俗。

谁知后来结婚还不到一年的崔复敏竟然因为难产而死。这让舒欣荣生出巨大的恐惧之感。

没有感情的婚姻还可以靠经营,而且以程淑媛对侄女的疼爱,也不可能给她找个穷小子或者人渣,那么即使感情不和她也可以缩回自己的蜗牛壳里过自己的小日子。

但,她不敢拿生命开玩笑!

更何况,她从桃儿口中得知了更多如崔复敏一样难产而亡的女人,都说那些女人是“命不好”,但舒欣荣知道,其实概率可以更低。

于是舒欣荣便生出了不结婚的念头。

当程淑媛稍微走出因女儿离世产生的悲痛,接着替侄女张罗婚事时,舒欣荣便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她说:“姨母,我知道你做这些都是为我好。但是欣儿还小,姨母对欣儿这么好,我舍不得您。我不想这么早嫁人。”

程淑媛因为丧女之痛心情一直不是很好,自己的安排忽然又被侄女拒绝,便觉得侄女很不识好歹,出口的话也多了些火气:“既然知道姨母是为你好,就别多言。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你父亲母亲不在,我既养了你,自然也会为你安排好一切。”

本来舒欣荣还想解释自己是因为崔复敏的前车之鉴害怕了,但是看到姨母眼底的憔悴和衰老,不忍心往她伤口上撒盐,只好委婉地说:“而且表哥即将参加春闱,姨母又要顾着表哥的学业又要管理家事,过于操劳,欣儿的婚事晚些再让姨母费心不碍事的。”

不提崔复仁还好,一提崔复仁,舒欣荣可算是讲中了程淑媛的心事。她不就是为着这个才要越过比舒欣荣还大的崔复瑶提前给她张罗亲事?舒欣荣提到儿子春闱,她不由得想起那封儿子从苏州寄回给舒欣荣此刻还被自己压在箱栊最底层的信。

程淑媛对舒欣荣前所未有的强硬:“这件事由不得你做主。”

然后吩咐桂香院的下人:“好好伺候你们小姐,别让她胡思乱想。”

舒欣荣有些发懵,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自己刚才说的话,才反应过来,好死不死,怎么她就提到崔复仁了呢?

这下姨母恐怕误会更深了吧。

程淑媛虽然离开,但是却留了两个婆子在桂香院门口守着。杏儿桃儿几个出入都自如,但舒欣荣想要出去,她们总要将她的去处问得清清楚楚才放行。

这是防着她了。

杏儿素来是稳重的,清楚舒欣荣在府中的地位,不会胡乱多言,只做好分内的事。有时候桃儿轻浮忍不住气,想与那两个婆子吵嘴,都被杏儿拉了回来。

几日下来,舒欣荣忍不住想,自己堂堂一个穿越人士,虽然是个宅女,但想现在她手中握着芙蓉斋八成的收入——崔复敏临终前把手中四成芙蓉斋的股份留给儿子让舒欣荣代为保管,独立门户生活也能维持,很不必在这里寄人篱下地受人安排。

舒欣荣狠狠揉了案板上的面团几下,这都什么事儿啊。

要是原身的鬼魂知道自己不仅对复仇什么的毫无头绪,还意图逃跑,会不会半夜又来索她的命。不过,以现在这个小身板结婚生子,也与鬼魂索命没两样了。

何况现在程淑媛对她误会极深,就算她提出自己并不是要肖想崔复仁,也只会让她觉得是缓兵之计吧。

哎。

舒欣荣这边烦恼着,程氏也没好到哪里去。

夜里程淑媛辗转反侧,想着侄女和儿子的事情,久久不能入睡。

崔兴赋与妻子夫妻近二十年,她一个转身他就知道妻子心里又搁了事。睁开眼也不睡了,把妻子捞起来,问她怎么了。

于是程淑媛便把这事说了:“原本有几个官家子弟还看上了,但是自政变后徐季两家被抄了家,卢老太公辞官回了老家连子侄也一并带走,方家又早和魏家定了亲了,一时间哪里找到合适的人,实在头疼。”

“何必急于一时?不若春闱后选个中举的进士,也是对妹妹妹夫一家的告慰。”

“当我没想过?”程氏白了自家郎君一眼。然后起身把压在箱栊里的那封信递给丈夫。“我是怕。以前还可以说是儿子一头热,今天欣儿也跟我说不想嫁人,恐怕也是有意了。”

说出来有人一起分担,程淑媛觉得心情好些了。

崔兴赋捏了捏那封厚厚的没有拆封的信。心中不禁思量,以前太子和二皇子争得厉害,更是直接害了妹夫一家的始作俑者,那时候舒欣荣的身份确实是罪臣之后。但谁知道三皇子真的成了呢?而三皇子曾经可是在舒义武麾下,与舒家关系不错。

现在再来看,舒欣荣作为当今圣上老师的女儿,反而是一个香饽饽了。

若儿子和侄女结合,也从坏事变成了好事。

把这些给妻子解释了一通后,程淑媛反倒更不知道该如何决定了。

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开心的。但不知为何她开心不起来。也许是因为这件事情太过反复无常,也许因为当初儿子闹得那一场,又也许是因为儿子这封厚厚的信,或是今天舒欣荣对自己的不顺从。此时的她并没有当初和妹妹谈论起让侄女做媳妇儿时的好心情。

更夫已经敲了三更,明日又是大朝会的日子。崔兴赋不得不歇息了。

把妻子揽到被窝里:“睡吧,明日再想也不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