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现代社畜上岸地府小鬼差 > 第24章 突生变故

现代社畜上岸地府小鬼差 第24章 突生变故

作者:不见三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04 22:51:50 来源:文学城

初恋期荷尔蒙爆发,加上新婚,阿史那音的确幸福了一段时日,可她注定不是个傻姑娘。

三两个月一过,撤掉甜蜜的保护罩,她愈发能感受到萧筠的冷。

成婚以来,她从未真切见过萧筠的喜怒哀乐,不管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他都是温文儒雅的端方君子。

说话从来不大小声,行事从来都不藏掖,彬彬有礼,浅笑盈盈。

不论人前还是人后,他对她都是尊重有礼的。已经不止一人夸他们是模范夫妻,夸他是个好丈夫,长安多的是对她羡慕嫉妒恨的女子。

可惜,除了菩音,没有人懂得,这样的相敬如宾不是阿史那音想要的,你侬我侬有吵有闹有真情意的才是。

扮演了数月的模范夫妻后,阿史那音还是没忍住,挑了个浓情蜜意地夜晚问萧筠:“郎君欢喜我吗?”

月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进层层帐幔,在萧筠的脸上呈现白玉的光泽。

脸上的浅笑因突如其来的问题,稍滞,又恢复如初,薄唇一开一合:“你我夫妻,何须问这种傻话?”

言下之意便是,做好夫妻即可,何必强求郎情妾意。

可阿史那音满腔爱慕,贴了数月的冷脸,此刻不想再装傻,就想要一个答案。

“夫妻,也多的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只是不知,郎君对我,是哪般?”

说完,一眨不眨地盯着萧筠泛光的侧脸,紧张又期待。

侧脸转过来变成了正脸相对,星眸有光,然深邃不见底:“自是欢喜的。”

几分真几分假,阿史那音一时分辨不出,因他敛了笑,语气奇异,不似平日里的淡然虚浮。

她还在愣神,萧筠已将她被子盖好,抚过她鬓角,闭上双眼:“今日疲累,早些歇息吧。”

关怀,还是敷衍?

不一会儿,耳边传来绵长的呼吸声,阿史那音却了无睡意,脑子里反复回放方才的谈话。直到天边露出鱼肚白,还是没弄明白是否君心如我心,心烦气躁。

萧筠一夜好眠,晨光熹微便起床,见阿史那音眼下泛青,便不让她伺候,自己穿衣洗漱,出门上朝。走前还特地叮嘱下人,不要打扰主母休息。

奴婢小厮们,笑嘻嘻凑一起,叽里呱啦,都道郎君是个难得的好丈夫。

好丈夫吗?

阿史那音不以为然,否则他就不会看不出她的患得患失,说话真真假假,亦不会不顾她的彻夜难眠,自己倒头就睡,第二日起来,还当无事发生过。

表面功夫做得完美,不见得是真心。

思索一夜,直到萧筠离开,阿史那音才扯出一抹笑,暗嘲自己太急躁。

不管真情还是假意,起码他在塑造模范夫妻上是用了功夫的。已然同床共枕,驱除异梦也就指日可待。

来日方长罢了。

两个聪明的人,都没再提月夜谈话,一如既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阿史那音俨然一副汉人当家主母的样子,贤良淑德,掌家有方,对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

而萧筠从始至终都是端方郎君,对妻子尊敬有加,关怀备至,外面痴恋他的女子有增无减,他却从不纳妾。

如此过了许多年,就连菩音都以为自己看走了眼,他俩真的能相敬如宾直到白头偕老时,事情出现了变故。

诸国联姻只能维持短暂的和平。突厥作为游牧民族,忌惮中原政权强大的同时,眼馋中原沃土千里,富庶繁华。

早年联姻让他们得到了中原皇朝的经济支持,由此度过了数个灾年,也获得了厉兵秣马的机会。

一旦兵强马壮,突厥人的野心就再也藏不住。他们盯中原这块肥肉已经盯得够久,不想再等了。

阿史那音嫁给萧筠的第七个年头,开春的天,河水才解冰,突厥人的马蹄就越过了西北的大山,一路直入内长城,占领了牧边的几个市镇。

他们挑了个好时机。

这年是壬申年,开春之前皇朝刚刚发生了内乱。

当今皇帝已年迈,底下五位皇子,各有各的无能,始终选不出合格的江山继承人,换句话说,哪位上位都可能。

皇子们连表面功夫的兄友弟爱都不愿意装,人前人后都是争。

所谓上行下效,朝臣们或为逐利或为自保,或自愿或被迫,纷纷选边站。上朝就是打群架,再无人关心朝政民生。

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吏借机敛财,叠加去年冬的寒灾,一时民怨滔天。

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朝廷又不管死活,他们只能自救。

自救的方式便是揭竿而起,几个被压榨得最厉害的县形成了起义军,直接冲进县衙,摘了官老爷们的乌纱帽,抢了他们的宅邸和府库。

造反这件事,一旦有人带了头,还成功了,就会纷纷效仿。

各地硝烟四起,皇帝不得不下令,派大军平息叛乱。

聪明的大臣看准了时机,为自己站队的主子争取立功表现的机会,带兵平叛。又有聪明的大臣将计就计,为自己的主子铲除对手,让平叛的皇子有去无回。

一番尔虞我诈,百姓兵士死伤无数,皇子死了一位,重伤残疾一位,被贬庶民一位。

好在剩下的两位是一伙的。

好一番折腾后,民乱平息,立了太子,皇朝却遭到了重创,再不复早年万朝来贺的荣光。

突厥王就是瞅准了这个节骨眼,一壶毒酒分两杯,一杯给王后,一杯给三公主。

拿两位无辜女子祭旗,彻底激发突厥兵士的血性,才会如此顺畅,一路攻占边境城镇。

突厥人没有经受过教化,他们的兽性和凶残藏在骨子里,和平时装个人样,撕破脸皮了便是豺狼。

入关后,他们不受降,不安民,所到之处片甲不留,但凡喘气的都逃不脱一个死,死前还要经受非人的折磨。

短短数日,边境城镇多成死城,血腥味经久不散,引来乌压压的黑鸦,大饱口腹。

朝廷好不容易平息民乱,稳定朝政,一眨眼却又失了国土,只好让平完乱的将士们直接奔赴边境。

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虽不复往日荣光,底子还在。大量兵马压上,粮草跟进,人多对人少,粮多对粮少,突厥人的优势不再,双方打起了拉锯战。

前线在拉锯,朝堂却吵翻了天。

突厥人二话不说就搞突袭,趁你病要你命的做法,自恃天朝上国的朝廷并不放在眼里,但杀两位汉人公主祭旗的行为,激怒了朝臣权贵们。

并非替死者抱不平,而是觉得对方的行为,伤害性不大,污辱性极强,天朝上国的尊严受到了严重挑战,必须予以回击。

如何回击?

武将们人人争去前线,誓要杀得突厥贼屁滚尿流哭爹喊娘,不打得他们跪求天子饶恕,将突厥王拨皮抽筋决不罢休。

文臣们坚持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突厥杀了汉人公主,朝廷也不应允许他们的公主好好地活着。

于是,阿史那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武将们耿直,觉得不应该拿无辜女子出气。突厥人这么做,那是他们狼心狗肺不是人,朝廷若是也这么做,岂非也成了蛮夷之辈。

文臣们阴险,认为礼仪道德那是给人看的,对方既不是人,也就不用讲这一套,没用。

你来我往,一向互看不顺眼,如今逮着了机会,光明正大地吵。

吵得皇帝头疼,左右都有理,不好做决定。

有那更阴险的,提出了妙招——仗要打,突厥公主也要杀。

仗要打得漂亮,突厥公主也要杀得漂亮。

汉人公主被人祭了旗,突厥公主就应该被拉往边境,斩于两军之前,激我方将士士气。

出此阴招的,正是太子殿下。他刚刚上位,又得位不正,急于向皇帝证明,自己并不是个软蛋。

新任太子谏言,武将文臣们,好歹都得给几分面子,毕竟谁又想公然得罪未来的天子呢?

于是,谁都不说话了,默然表示赞同此计。

皇帝本还顾虑,阿史那音虽是突厥公主,但她的母亲却是实打实的汉人公主,也是这场战争最先的受害者之一。

他这个当舅舅的皇帝,实在难已亲口下旨,杀这个无辜的外甥女。

可是拗不过皇贵妃,三公主远嫁突厥,她已然伤心,如今女儿惨死异乡,她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死不见尸,叫她如何不怒火攻心?

皇贵妃自己的女儿惨死,她才不管阿史那音是否无辜,也不管往日里两人如何交好,仇恨和愤怒困得她喘不过气来,只想找个口子宣泄出去。刚好文臣武将和太子给了她这个口子,她怎会轻易放弃。

她一身素服簪白花,清泪两行,脸色苍白,身子摇摇晃晃,跪在皇帝的寝殿外,请求皇帝听取太子谏言,为两位公主也为边境百姓们报仇雪恨。

皇帝并非暴君庸君,从多年所施仁政上还能看出几分贤明。奈何为君者,过于仁善,便会被强臣欺。处事无法决断,犹犹豫豫,便会被有心人利用。

朝臣们的当庭吵闹,太子的谏言,加上皇贵妃的跪求,逼得皇帝不得不摒弃那一丝不忍和怜悯,决定送阿史那音上战场。

下旨之前,他分别单独召见了萧筠和阿史那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