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现代女性启示录 > 第5章 冰雪中诗魂惊雪魂,白霜里红梅听悲音

钟青梅的大侄子柳飞絮和二侄子柳清茗固然也是不知道大人们之间,这些杂七杂八的事的。如果说年轻人的世界,最是清白可爱,那么,飞絮和清茗绝不会想到,明月晨起时,让他魂牵梦绕的,仍旧是前些日子里,脑海里鱼兰鸢的袅袅倩影。但如果真要他去跟她表白,想必他也是不敢的。因此,先撇开神魂颠倒的柳明月在一边不提。原来这一日,大人们在家里谈些生意上的要紧事,两个年轻人也是和往常一样,要上学校里去上课。到了教室里,氤氲的晨光从窗户中倾泻进来,时间还早,教室还没有别人来过,课桌、讲台和窗外的杂草都显得一片模糊不清。这学校的好些孩子,都是家长拖熟人进去的,本来就不爱读书,这么早,教学楼里,空无一人,倒也是正常的。

平日里,柳飞絮和柳清茗在高中也只知道混玩儿。只是,今年开学,两人便要毕业了。这关乎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能不能考得上大学,能不能满足大人们对自己的期许,因此,两人也不得不做做样子。今天正巧是小寒,外面虽然不冷,却冬风萧瑟。看着这窗外将落仍未落下的黄蒿花和灰压压的天空,让人心中仿佛压了一大块石头,更加喘不过气来了。飞絮从台板里,拿出一张蓝白色鸢尾花样打底的一打信笺,上面什么线条也没有,只是白白的一张张纸,正好用来写诗,描绘这苦涩的景象,也好借机来抒发自己胸中忧闷郁结的愁绪。

柳飞絮正巧想起昨晚梦中,闻到门前的梅花正开,仿佛漂浮进了自己的梦境中;在梦境中,虽说也是如今这样白茫茫的雪地,却有一个红袍女郎站在梅花树下,微笑着朝自己招手。梦醒了,飞絮仍然无法忆起那红袍女郎究竟是谁。灵感乍现,他提笔写了一首六言诗道:

“大雪黑云尽去,

书笺下笔情浓。

芦花瑟瑟冰泞,

一缕梅香梦中。”

柳飞絮心想,身逢乱世,若是能做门前的一株孤傲的红梅,也强于陷于这无休止的人情世故的泥潭之中。正这么想着,不禁长叹嗟呀了几声。清茗见飞絮下笔如有神,笑道:“哥哥又在写什么好诗呢?拿来也给我瞧瞧。”说着,飞絮一边躲着、藏着、掖着,清茗一边便要去抢他手里的那张蓝白信笺。这两人相比之下,柳清茗毕竟年轻力壮,比柳飞絮还是要魁梧一些,三下两下就抢来了这一页诗。清茗平日里没事,就喜欢钻研诗学,这次更是被他逮到了机会,细细品这几句现成的。清茗念完这句诗,联想到自己马上要和堂哥与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分开了,顿觉一阵悲凉。

清茗忙道:“大清早的闲来无事,哥哥为何忽做如此悲声?可是遇到了什么难过的坎儿?说与弟弟来听听,也好帮你排解排解。”飞絮忙道:“只是看如今大家都你好我好的,等到一毕了业,都各奔东西,不免心中如塞。”清茗道:“哥哥可别老想这些有的没的。近来我可是认得了一个妙人儿,不如放了学,可以带哥哥一起去见识见识。”在清茗的眼里,分离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自己的堂哥,也常常过分的多愁善感了;分离是人生的常态,而相聚只是偶然。飞絮笑道:“你没事就会认识这些狐朋狗友的。这次又是谁家的公子哥儿?”清茗忙陪笑道:“也不是哪家大门大户的,也不是什么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今三叔将我们家的文具、账本和纸张的用度,皆归了一个叫做白一瑶的先生管辖。那天在书房里碰到他,竟然和哥哥你一样,也是位会吟诗作对的主儿。”

飞絮笑道:“这么说来,正好可以一见。今天放学,我正好有空。”清茗笑道:“正巧他今日来做工,我约了他傍晚在我书房喝茶对弈,哥哥可以一同来玩儿。”飞絮笑道:“这样很好,我很久都没有和你下围棋了。”正说着,进教室门外传来一阵嬉笑声,几个男女学生背着包,拿着今天考试的书,从前门鱼贯而入。飞絮和清茗各自在两个后排的座位上坐下,经早上这么一闹,早就没了读书的心思,浑浑噩噩地上了一天的课,心里却只想着晚上和白一瑶的约定。等好容易放了学,两人忙背了包,一溜烟儿地径直往家里去了。到了家里,两人便进了书房,关了门,点了檀香的熏香炉,搁在了茶几上。飞絮又从茶桌下的暗格里,拿出了一套仿宋代的紫砂茶具,大小各异的茶盏、茶壶和茶勺,一应俱全。一边,清茗又从沙发边的储物柜里,拿出了一盒信阳毛尖、一盒蒙顶甘露和一盒用炒青眉茶新磨了的抹茶粉,用茶勺把两种茶叶,分别舀进了两个小茶壶里。另一边,飞絮又用电热水壶盛了一壶水,烧开了,倒在了两个紫砂壶里。

两人不急着喝茶,只是拿紫砂壶盖子闷了泡好的茶叶。紫砂壶像是流了汗一样,冒出一阵阵蒸汽,在檀香中,混合着一股股热烈的茶香。清茗笑道:“哥哥最近的茶艺又精进了,泡出来的毛尖和甘露,更香了。”飞絮笑道:“我知道你喜欢喝毛尖,上次朋友送了我一盒,我一直舍不得喝,藏在柜子里,给你留着呢。”清茗笑道:“多谢哥哥费心了想着我。”两人趁机喝了一回茶。飞絮笑道:“我们别光顾着自己享乐了。我还不知道你说的那位才子什么时候来呢?”清茗看了看立式时钟,现在已经五点五十分了。清茗忙笑道:“哥哥别急,他应该得空儿六点就到了。”正说着,便听到大门口有人敲门,清茗忙去园子里开门,见是白一瑶开着白色面包车来了,忙迎了他有说有笑地穿过园子,进了书房。这日,园子里黄木萧萧,落下阵阵老叶,而新冒的竹笋,在阳光下,也只能见到微微一角。

飞絮见白一瑶走了进来,忙拉出茶桌边上的一把黄杨木椅子,给他让了座。清茗忙笑道:“白先生今天是又拉来家中用的文具和纸张的么?”白一瑶笑道:“陪二位少爷聊会儿天,我们这些穷苦人自然要干活儿咧。单说你们家中的孩子们和酒楼里的老爷们一年的文具、账本和纸张用度,少说也要好几千,摞起来可跟个小塔似的,重得推都推不动呢。”飞絮道:“若不是白先生今日告诉了我,我都不知道家中的开销这么大呢。”白一瑶道:“两位公子哥每日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就是生活在蜜罐里,长大的,我们这些穷苦人的常识,二位固然是不晓得的。你们柳家府上的用度之处还多了去了,大到酒楼里的原材料,小到园子里的瓜果树苗,这些都是往外开销的地方。除了我今天来送公子哥儿们用的纸张书籍,还有其他做工的,运输果子、点心和蔬菜的。”

清茗忙道:“我听三叔和三嫂子都称赞过,白先生是这一圈儿人里,最是尽职尽责和仁心永驻的了,从不克扣下人们的工资,送来的货也从不不缺斤短两的。果然是个读书人的作风。飞絮哥哥你大概还是不知道呢,白先生和他的太太年轻时师从天下屈指可数的书法大师——宋千秋,两人都是他的关门弟子,帮外人写的书法和对联,如今可是千金难求呢。”白一瑶笑道:“如今都落魄了,哪里还是什么读书人。不过在贵府的商场附近,开了一家小客栈,后来,又渐渐地延伸开,里面经营了一家小书屋。今天听清茗说,有幸拜识柳大公子。他说大少爷素来喜欢王羲之的丹青。我便自说自话,临摹了这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送来给您。”大家看了,果真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知老之将至”等语,字迹飘逸寡淡,如同闲云野鹤一般,便知其所言非虚。

飞絮忙陪笑道:“劳白先生费心了。我柳飞絮,何德何能,受得起这样一份贵礼?”白先生道:“哪里费心了?不过是闲来无事,写来玩玩儿的,放在家里,也是白放着,等着积灰和虫蛀。”说着,白一瑶从手提的扎染蓝布袋子里,拿出一卷宣纸来,用细红绳捆了,递与飞絮。那宣纸飘出一阵旧纸和旧墨所独有的丹青香来,让人闻之心旷神怡。飞絮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接过来,放在了平日里放字画的杨木架子上。白一瑶向那架子上望去,一摞一摞的,皆是些已经泛黄的、透出金黄色的古旧字画,都用细绳捆了,大约是很名贵的作品,所以,从来都不挂在墙上,供人观摩,权当它们不存在。往墙上看去,白墙上挂了一幅后人写的《三都赋》,用金边镶了。俗话说:“洛阳纸贵。”魏晋之人争相抄写左思的《三都赋》,其中有“流而为江海,结而为山岳”等语,仿佛几千年前的江河,依旧映在了星火城的雪山、溪流和沟壑之中。柳家把《三都赋》挂在少爷门读书书房之中,大约也是称赞自家地界的用意吧。

看佚名书法家的字,皆是用仿唐朝的正楷写的,简洁恬淡,清心寡欲。跟这篇名作一样,后人也会抄写其他的稀世珍宝的,其中的一些,就被藏在那泛黄的一捆捆字画中。这些字画大约就是万家争抢的作品,一纸篓卖出去,都可以抵别人家中的一箱子压箱底的黄金万两了。何况柳家还私藏了好几纸篓呢。当然,如今,大约还存在像王世襄那样的人物,可以心中无我,把一房间的文物,都捐了出去,只图个两袖清清,内心安宁。清茗笑道:“白先生别光顾着说话了。我知道先生素来爱和抹茶粉。我昨儿正巧儿新磨了,快一起来趁热喝点。”白一瑶素来喜欢字画,此时,不免难以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盯着这些旧纸看了很久。三人先是喝了一巡茶。茶自然是好茶,是刚刚新采的新茶磨的,甘甜之前,不免有抹茶所特有的一阵苦味,而过了半晌,香甜的滋味依然盘旋在舌尖上。就好像人生几旬的光阴一样,往往都是先苦后甜的。

白一瑶笑道:“这茶叶喝起来回甘无穷,若是有眼力的茶客一品便知,岂非我们这些俗人能喝得着的凡品?必得像贵府这样的大户人家,才能够从山野间寻的见。若说公子感恩我刚才送来的那副字,我权当今儿的茶叶作为回礼了。”飞絮忙笑道:“白先生为人洁白高标,岂能把我们这些俗物放在眼中?只期望您不嫌弃它腌臜 ,便阿弥陀佛了。”清茗忙陪笑道:“白先生知道,我素来喜欢吃茶,不知道您素日里有什么爱好呢?说出来,也好逗我们一笑。”白一瑶笑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和飞絮一样,喜欢画些和写些字画。宋师公和古人都说,如此才能修养人的脾性。本来,我的功力也不及宋师公的万分之一,更加要多加学习和勤进了。”飞絮笑道:“没想到白先生同我有一样的癖好。既是如此,不如,趁着今日吃茶的雅兴,白先生同我一起览卷,把我收藏的书画博览一番,也好帮学生我掌掌眼,先生意下如何?”白一瑶忙笑道:“那自然是好的,也让我们这等俗人开开眼了。”飞絮和清茗听白一瑶如此说来,便从架子上先拿下一个薄卷子,解了绳子,二人双手各端一头展开。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后人无名氏临摹的颜真卿《多宝塔碑》,笔力隽永恒新,浑朴有力,在摹本中,也是无数颜真卿的摹本中,可以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白一瑶笑道:“果然是后人所作的佳作了。平日里,我临摹书法无数,却都没有碰到模仿的如此神形兼备的。”飞絮道:“倒也没什么。不过有一次去南边旅游,在深山里的一家古玩店,一位卖笔墨纸砚的老师傅那里淘来的。这都是好十几年前的旧事了。当时,只记得老师傅说,传说中,这是前清的、专门临摹颜氏的一位进士所作的,如此稳健的笔法,如今已经失传了。”白一瑶道:“颜氏在写这幅字的时候,还年轻,而如今斯人已逝,连我自己也都老了。”清茗道:“先生和谈什么老不老的,又不是那课本画像中的老子,听了难免让人胸中忧懑,不如再和我们一起看几幅画吧。哥哥所藏的可都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上品呢。”白一瑶听了,心中不免感慨万千,点点头,应允了。

清茗和飞絮忙把刚才的书法卷好了,又从架子上拿了一幅白底裱的画儿。两人卷开一开,原来是陈洪绶的《九歌图》中的一幅《湘君图》的摹本,所取之典故,即是屈原笔下的湘夫人苦等湘君而不至的故事,一幅白底的画儿,用绿褐色忍冬纹样打了底子。清茗笑道:“哥哥藏着的这幅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九歌图》。前两天,我翻父亲藏的旧书,屈原在《湘君》一诗中便有这么一句:‘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说的便是诗人采陆上的薜荔和水中的荷花。这句诗可太应景了。”飞絮笑道:“那这句中说的可不是白先生您呢?先生的为人和湘君一样,超凡脱俗,吃的、喝的、玩的都是天上来的宝物。”白一瑶忙道:“哪里像二位少爷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的?不过是比粗人多读了两页书而已。倒是这幅画画得有点意思。那湘君似顾非顾的神态,果真像是从水边走来的神仙,她顾盼神飞的姿态,也绝非寻常人。这大约是在映射画家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一生,细细品来,很有韵味。”

飞絮忙道:“要不怎么说白先生是我难遇的知音呢?当初我看中这幅摹本,收来时,便是觉得它虽然时幅白描的作品,意境却如同唐朝的山水画般高远。瞧湘君瞥向观者的眼神,就好像画家在另一个世界,俯瞰着众生。白先生请细细看去。这摹本边上还有个佚名的题诗。”只见,那首打油诗道:

“自诩看花人,

实是画中人。

笑看画中人,

却被画人看。”

白一瑶道:“这首诗虽然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是,却道尽人情苍凉,谁不是当局者迷呢?”飞絮道:“这天下的男欢女爱,灯红酒绿,不过是局中人看不破而已。还不如这执笔者,冷眼看世界和众生呢。”清茗道:“这么说,这作画者,比庙里的和尚还能参透红尘呢。那庙里的小和尚们,都没有入过红尘,何谈看破红尘呢?必得那些经历过风雨的老人们,才能真正看得破呢。”白一瑶笑道:“听你这么说,倒像个上了年纪的人才会说的话儿呢,哪儿像个青年才俊的少年呢?”飞絮笑道:“白先生这么说,倒是很准确了。我们周围的朋友,都说清茗看着轻浮,心思却老成,说出来的话儿,常常疯言疯语的。”白一瑶忙笑道:“倒也不全部都是疯话,其中还是有锋机的。”平日里,在白家客栈见的人多了,便能辨明得出,清茗是既聪慧,又有佛缘的。但这话儿,自然不能在两位公子哥儿面前说破的,怕犯了忌讳。这些大户人家,最怕说到“出家”二子,好像会斩断了富贵荣华的缘分似的。但是,若要说真正的犯了忌讳,倒也不至于。那些古董字画中,还有抄写的《金刚经》、《心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佛经经书。三人看得越发得来了兴致,因此,又看了几幅飞絮收藏的别的字画,喝了一回茶,也不忙着去吃晚饭。

这边三个年轻人在互相切磋画艺,那边,柳明月一早起来,便着趁钟青梅去准备早点的时候,给陆永山打了个电话。这通电话是他用家里许久不用的白底牡丹花瓷座机打给陆永山的,这样钟青梅才不至于从他的手机上,查找到通话记录。那日和家中妯娌聊天,又是触及柳明月的前途,不免伤了他的痛楚,让他近来在家中坐立不安,更是内心烦躁,不愿意在家中多待片刻。家中的生意,上上下下,一半儿都交与了青梅打点,夹在夫人和商人之间,自然感觉两头不是人,各处受气,脸上无光。柳明月拨通了陆永山的手机,听到了“叮咚、叮咚”好几声响铃,才听到陆永山那边接了电话。柳明月道:“哥哥今日可忙?不忙的话,我订了你家边上一家名叫“蓝鲸”西餐咖啡店的位置。昨日跟兰鸢妹妹有些事情还未谈妥,可否再请她来一叙。哥哥若是忙起来,便不必相陪了。”陆永山一听这话锋,便知了柳鱼二人其中的玄机。但是,别人的窗户纸又何必捅破呢?不如,揣着明白装糊涂。陆永山忙道:“兰鸢今日也不是很忙。她现在正在办公室整理一些我的文件呢。我现在就给她打电话,让她吃过了早中饭,下午一点去‘蓝鲸’咖啡馆见你。”柳明月道:“那正合我意,昨天,我已经预定好了两个人的位置和西餐了。”听着柳明月话里如此心急,陆永山更不好回绝了。如此说着,二人便挂了电话。

“蓝鲸”咖啡馆在陆府附近,已经开了很多年了,造型是当年从首都,专门请了著名设计师来设计的,与城里别的方块似的楼宇不同,是流线的椭圆形,通体的金属板,制成了淡蓝色,所以,叫做“蓝鲸”。建筑映衬着“巨人山”的雪顶,好似一头巨鲸,在翻滚的白波海浪中肆意游弋。柳明月在窗台边坐了半晌,看了一会儿窗外的雪景,才看到兰鸢穿了月白色长裙,脚踏玫瑰粉高跟鞋,从门前向他走来,在他面前的白色沙发上坐下。兰鸢看去,只见明月的着装更加考究,好像是为了见自己特意准备过的,身穿墨蓝色套装配鹅黄衬衫,脚踏咖色圆头牛皮鞋,俨然一副大老板的做派。兰鸢道:“三少爷可是久等了?方才,药铺前台,有些要紧方子要开,可耽误了我半天。”柳明月笑道:“也没有等多久。妹妹是个高材生,自然是个大忙人。我等等也是应该的。这不,我这就叫服务员上菜,想必兰鸢妹妹也饿了。这家店可不是每天都开的,一桌的筵席——这牛排和红酒——可是要排队预定的限量款,还不一定预定的到。掌勺的西餐厨师也是闻名遐迩的。今天你不尝尝这老师傅的手艺,可真是太可惜了。”

说着,柳明月便招呼了服务员,穿着米色西装,在桌边毕恭毕敬地站着。兰鸢拿起手边的一份菜单,看了会儿,笑道:“柳先生的好意可是盛情难却。只是,我还想尝尝这边的玫瑰咖啡,听朋友说是网红款,年轻人们都排队来喝的。”柳明月道:“既然如此,再加两杯咖啡。这玫瑰的名号配上美人美景,更是应景。”柳明月平日里看起来文绉绉的,今儿却是很健谈,大概是觉得和兰鸢自己很投缘的缘故,所以,话儿才比平时多说了那么两句儿。作为女人,自己也不敢多说几句自己的见解,生怕造次了,让明月觉得自己服侍得不周到。鸢忙笑道:“既然这菜如此名贵,我不过是个乡下来的小妹,本来就不是三少爷口中的什么美人,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今日,只是可巧儿得空儿,可以陪少爷好好地尝一尝几道小菜了。”

趁着二人说话儿的闲隙,穿着米色西装的服务员掀了雪松木门进来,上了一道七分熟的菲力牛排、一瓶二十年陈酿的解百纳红酒、一道奶油蘑菇汤配土豆泥,和两杯玫瑰花耶加雪菲咖啡。柳明月笑道:“哪里谈得上什么大世面?只是,我是这么想的。平日里,想必兰鸢妹妹在青绿村,喝了乡亲们自己酿的红酒,喝得腻烦了,所以,点了这店里独有的法式红酒,我们二人,也好一同尝尝鲜。而这咖啡,也是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暴发户都只喝蓝山,有品味的才喝耶加雪菲。”说着,柳明月便往小桌上的两个高脚杯里,一人倒了小半杯。兰鸢忙陪笑道:“少爷太抬举我了。过会儿,我还要回永山姐夫哪儿上班呢,不能喝得醉醺醺的。”柳明月道:“妹妹言重了。若是姐夫问起你来,我自己跟他说去。”兰鸢忙笑道:“今天不图个别的,就图个让少爷开心。别人都是单喝红酒,我们今天就是玫瑰咖啡配红酒,全当我们发明的新喝法,就图个乐呵。正巧儿,这玫瑰花香,解了红酒的腻味。”说着,两人一边切这牛排,一边一口一口的小酌起来。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今日,喝了这美酒配咖啡,就忘记了生意场上的不愉快,可以真正地算得上是心情舒畅了,就好像做了一次深呼吸般放松和怡神。

兰鸢笑道:“这几道菜虽然金贵,但是,却都是清淡口味的,难得我的口味能和三少爷的相合。”明月笑道:“本来吃筵吃的就不是菜,而是讲究和谁一起吃。如果你喜欢这家店,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常来。”兰鸢道:“三少爷的话正合我的心意。本来吃饭,讲究的就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能够应景。这店里不仅菜做得一流,而且,装潢的也是我喜爱的极简风格,出了黑白的线条,不多累赘的花装。从窗外望去,还能看看雪景,和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仿佛时光都变慢了。正应了这‘蓝鲸’的名字,人好像都乘在鲸鱼的脊背上,在时间的河流中遨游。”明月道;“那我今日可把妹妹的喜好记下了。下次的约会,可绝对不能食言。定要陪我来这山景边坐一坐。”兰鸢道:“答应了哥哥的事情,自然没有把话儿收回去的理儿。”柳家三少爷,本来就是如今在柳府内管事儿的人,自然要好生伺候着,不能怠慢半点儿。只有如此,才能对青绿村的乡亲们、作坊们和陆家上上下下有益处。这一点是任何明眼的人都能看出来的。所以,明月提出幽会的请求,当然要爽快地满口应承了下来。

两个人仿佛心有灵犀似的,一边品着红酒和咖啡,一边都默默地不说话。“蓝鲸”咖啡馆距离柳家和陆家的药铺还很远,所以,两人都不用担心被熟人看到。兰鸢喝完了一口红酒,感觉醇厚甘甜,又忙喝了一口咖啡尝尝。玫瑰的清甜可人的滋味,瞬间抵消了红酒产生的脑热微醺,只剩下满心的清凉快意,内心也不如,平日里,在陆家药铺上班时那样烦闷不安了。明月在柳家,一向是鲍鱼和鱼翅吃惯了的,对眼前的西餐,并不是十分喜爱。今日请客,明月的目的,不过是讨兰鸢的欢心。想来她是青绿村来的,什么鲜花饼、鸡纵菌、野山菌子之类的,都吃腻烦了,所以,今天专门点了特色的早中饭,来给她换换口味,想必她会喜欢的。当然,如果是像别的商人那样,花钱买来的很贵的高级西餐,明月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定要眼下这文艺的氛围才配得上兰鸢妹妹。

因此,明月拿了小汤匙,一勺勺地,喝了两口奶油蘑菇汤配土豆泥,全当消食了。明月道:“前些日子,只听妹妹说,和永山是在去乡下扶贫时认识的,又和晚晴做了很多年的邻居和好朋友。只是,不知道近来你和嫂子姐夫相处得怎么样?还是三人彼此很亲近的吗?”兰鸢笑道:“若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那也完全谈不上,这两年大家都你忙你的,我忙我的,感情也渐渐地淡了,距离也疏远了。若不是要帮衬着姐夫收购虫草这回事儿,估计我们都已经不再联系了,这辈子,我们俩人,估计都八竿子打不着了。如今在姐姐、姐夫身边工作,对他们的喜好,倒是重新熟悉了几分。譬如说,姐姐每顿饭后,都喜欢喝口红茶暖暖胃。”原么些年生疏不见了,唯恐晚晴不待见自己,兰鸢才来城里的时候,就每个周末跑去她家串门儿,顺便帮着做饭,对她的所好早已熟门熟路了。每次去,还不忘了帮女主人端茶倒水,也算是尽了自己做秘书时,伺候人的一点义务了。

明月笑道:“这倒也不至于吧。永山常常向我夸其你的好,说你办事大方得体,遇上大事儿不怯场,遇上小事儿也不过分较真儿。这么多年岁下来,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他也不至于亏待了你。说难听些,不论永山如何亏大自己药铺的手下,也不至于亏待了你这个女大学生。”这明月倒也心思缜密,听说了兰鸢低三下四,看人眼目的状态,还不忘调侃永山两句儿,也宽慰了她本已千疮百孔的玻璃心。谁不在家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呢?更何况,她在学校也是万人瞻仰的校花呢?如果不是家中的生计所迫,谁又愿意干这伺候人的活儿呢?然而,那桐木衣橱背后的锦衣绸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想想而已,等到真要买柴米油盐的时刻,陆永山给的几张人民币的力量,又能将这幻想彻底击碎成了现实。回到自己狭小出租屋里的矮桌前,昏黄的灯光下,堆积着的不是名牌化妆品,而是泛黄的账本、发票、出勤守则等文件。日子久了,却也习惯了这样被人呼来唤去的生活。然而,陆永山隔三差五也会趁假期来看她。其实,她的抽屉里,也少不了各种翡翠和彩宝的首饰。今日,她的手上,便戴了一个红宝石戒指。

这些明月是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只是装作糊涂罢了。在明月的眼里,兰鸢可不仅仅是陆府的秘书这么简单。她好像如同一场梦中的白衣仙子,仙袂飘飘,好像吹一口气,就会化为乌有,伸出手想去触碰,却有那么得可望而不可及。真正的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兰鸢笑道:“哥哥这么说,倒是让做妹妹的不好意思了。趁着年轻,多学点本事,也是好的。若是有一技傍身,以后出现了什么意外,也是不怕的。而且,我那些成就,不过是外人吹嘘的,他们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浅,无非是考试时,比同桌多考了两分,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明月笑道:“兰鸢妹妹的好可不是仅仅体现在此处的。如今像你一样清白的女人,已经可以算是很珍稀了。看妹妹的头发黑如乌木,皮肤白皙若霜,便可知你是神仙般下凡的人物了。”兰鸢听了这话,心中不免暗自感叹一番自己命运多舛,几乎欲落下泪珠儿来。

明月看到她欲哭未哭的神态,泪珠儿直在眼眶内打转儿,和泛着红晕的双颊,心中如同刀割了一般,更是对她恋爱万分。明月见这情景,自知言语唐突了,忙道:“我本身就是个粗俗之人,可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刺到了妹妹的心中痛处,那可是多有冒犯了。”兰鸢道:“在这世上,人儿长得、生得再貌美也没用。更何况,我在乡下,还有两个病痛缠身的老双亲,还有一个正在念书的弟弟要养活呢。”明月道:“既是如此,那我更是要给你这单买卖做了,你正好可以还陆家一个人情。如果以后,你算账需要什么文具,我也可以低价卖给你。我刚认识了一个专做这笔生意的白先生,他给我出得价是最良心的。”兰鸢这才含着泪水,点头应允了。这柳三少爷,虽然人看着不着调儿,但是,话儿却能说到人的心坎里去。明月又陪她碰了几杯红酒,谈天说地的,才让她忘了刚才的不痛快,待她心思渐渐地回转过来。明月又叫了一道女孩子爱吃的甜点——榴莲酥,两人吃过,才各自散了。

当兰鸢仍然沉浸在对与明月未来的烛光晚餐,或者,是去电影院的浪漫约会的、无边无际的想象中时,明月眉头紧皱地往回家地路上走去,一副深思熟虑的表情。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他当然有自己的、别的考虑。敲定了这笔生意,他回到家里,在青梅面前,可是变得更有底气的多。如果他真的能将一仓库的虫草倒卖出去,即便再被人们说三道四,自己不过是个二道贩子,但是,赚来的利润够抵得过酒楼里好几个月赚的,家中也会对他刮目相看了,不会再有人说他是整日只知道跟在青梅后面,当尾巴,游手好闲了。至于,自己到底对兰鸢也是真心的,付出过真感情,还是,只是借题发挥,利用了她的单纯和天真一回,明月断然是不敢往这方面细想的。

好像有些事情,越是想得清楚,便越让人看到这光明世界背后,黑暗的另外一面。但是,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自己只需要花几顿饭的钱,和几句哄人的甜言蜜语,便能换来一家人好久的安稳生活,这笔账是任何有一点常识的人,便能算得清楚的。当然,这样的想法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是绝对不能让兰鸢知道的。如果被她知道了半分,她不仅会到自己面前,甚至跑到柳家的家门口来闹,而且,还有可能凭她一时赌气的一句话,告状告到陆永山的面前。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笔单子可能就会黄了,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但是,自己不说去的话,又有谁会知道这样的心思呢?想来不过是杞人忧天,天知地知罢了。

和街道上忙忙碌碌的赶着下班的芸芸众生一样,明月一边神色匆匆地赶路,一边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五点了。今天他恰巧没有开车出门,正好可以趁着散步的时间散散心,从咖啡馆走回家大约要三十分钟。明月想起来约了白一瑶,交接店里常用的账本和文具,并且,要一同吃早饭。五点半,明月回到了家中,看到飞絮兄弟二人的书房虚掩着门,便知道是他们请白一瑶做客。明月推门进去,同白一瑶签了买卖的单子,又请他和两个侄子,在书房隔壁的小客厅里吃了晚饭,配的不过是鲜笋鸡汤、干炒素鲍鱼等小菜。和自家人吃饭,固然是不如午餐时,请客那般豪华的。至于,白天与兰鸢的对话,明月不过将它当作自己工作中的一段风流韵事,亦或是,一个不得已的、为了讨人欢心才说的、违心的笑话罢了,也没有别的意思。说笑了一番,五个人又在棋盘上下了一会儿围棋,忙活了一天也累了,才各自回去休息了,暂且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