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夏夜九点半 > 第1章 楔子/上

夏夜九点半 第1章 楔子/上

作者:栖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3 20:09:12 来源:文学城

《夏夜九点半》

文/栖遥

2024.12.21

*“因为所有的歧途都把我引向你身边。”

赫尔曼·黑塞/《漫游者寄宿所》

第一章

北疆,阿勒泰地区。

夏日午后,一辆黑色的越野车在国道上飞驰,随着时间流逝,车窗外原本晴朗蔚蓝的天渐渐转阴,灰白色的云沉沉压在头顶,隐隐有更加厚重的趋势。

县与县之间的国道上,两边尽是无边无际的荒漠旷野,梭梭草寥落地长在路边,被风吹得簌簌颤动。

车内空调温度打到最低,副驾驶上的女孩手持相机支架,脖颈微低,专注垂眼盯住取景框。

她旁边的那扇车窗降到最低,因高速行驶而带起的风混杂着风暴前夕的水汽,猖狂地灌入车内,单薄的衣服被吹得贴住纤细的身体,长发向后飞舞,发丝在空中张扬。

但梁月听却丝毫没有在意,漆黑纤长的眼睫低垂着,神情平静而专注地望着前方。

从方形的相机取景框里望出去,阴云更密了,低低地压在荒原上,满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迫感。

后座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抱着电脑敲击,眼睛没离开电脑屏幕,提高声音提醒道,“听听姐,风暴移动速度加快了。”

梁月听闻言抬起头,盯着远处变化的阴云。

一道闪电划破云层,短暂地映亮天边,白光绚烂而晃眼。

梁月听神情不变,两秒后,撩了把额发,单手利落地将长发挽起,纤细而有力的左手往后伸,简短道,“电脑给我。”

开车的是位本地中年男子,此时一边扶着方向盘,一边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两眼,犹豫着开口道,“小姑娘,天气越来越差了,还要往前吗?”

车内一片寂静,仅有呼呼灌入的风声与间歇的电脑敲击声,一时没人回应他。

梁月听连头都没抬,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屏幕上跃动着一片花花绿绿的数据与地形图。

她看着移动的气团,又迅速地扫过周围地形,在大脑里推算风暴的大致路线,企图绕路拦截这场难得一见的雷暴。

司机不动声色地松了点油门,装作无事地补充道,“看样子要下暴雨,说不定还有冰雹呢。太危险了。”

车速逐渐下降,声音越来越轻,犹豫、想要停止与后退的心理十分明显。

后座的另一位女孩儿年纪也不大,利落地从黑色的器材包里拿出其他备用器材,一边脆生生地回答,

“师父,我们可是一开始就跟您说清楚了的,这趟旅程会有点危险的哦,不然怎么能开到一小时四位数的价格,您说是吧?”

司机闻言,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又尴尬地移开视线,“但那谁知道会这么危险……”

话音还未落,前方又是一道闪电。

城市中的闪电与无人旷野的闪电完全不能一概而论。

没有遮盖,没有掩映,巨大而刺眼的闪光自苍穹之顶劈下,横贯天地,径自劈开厚重而灰白的阴云,纵横交错,将荒原旷野映亮得如同白日。

仿佛是来自造物主无声的宣告,天空之下,凡人俗世皆为齑粉。

无声却磅礴。

危险,心惊,却又有难言的魅力。

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梁月听的视线从闪电的落点移开,又迅速地扫了一眼电脑屏幕,终于开口。

“四公里后左转。”

她声音很轻,嗓音甚至说得上是柔软,但语调平静,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疏离感,像制冰机快速制出的空心冰块砸在瓷器里,清脆,冷淡,却也不容拒绝。

没有一句回应他的话,只是平静地用指令表明了态度。

司机在心里叹了口气,心里门儿清。

虽然副驾驶上这姑娘一路上都话少,但不难看出,她是这个小团队的主心骨,三言两语给出清晰的指令,不疾不徐、不偏不倚,像被纤细外表包裹住的薄冰,冷淡、疏离而又尖锐。

她美丽的皮囊下,是说一不二、踏往未知冒险的灵魂。

算了,追风暴就追风暴吧。

年轻人喜欢新奇的事物,开口还这么大方,总不至于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

司机这么想着,咬咬牙,双手调转方向盘,拐入小路,踩下油门。

天空转瞬之间暗得更加异常,明明车载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时间为下午三点半,户外亮度与能见度却堪比落日后至午夜前。

连空气中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潮湿意味。

后排男生的相机抵住车窗,“能再快点吗,师傅?”

后排女生难掩焦灼地盯着前车窗,抱着三脚架,随时准备着下车固定器材。

眼见着天越来越阴,巨大的雨滴开始往下砸,车顶和车窗玻璃都在发出闷响。

前方本就是小路,狭窄逼仄,仅能供一车通行的单行道,雨后更是泥泞,黄土与雨滴混在一起,迅速化出湿答答而黏腻的泥水,在汽车驶过时往外飞溅。

后排女孩几乎整个人贴在车窗上,忽地惊呼一声,“听听姐,看!弧状积雨云和雨幡!”

梁月听的反应就要平静得多,应了一声“看到了”,然后三两下套上冲锋衣,把拉链拉到顶,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让师傅靠边停。

举着相机器材,推开车门下车。

没了越野车的庇护,户外的风大到能把人吹到晃动,带着雨滴的狂风打在没被遮掩完好的脸颊上,一阵生疼。

梁月听微微躬身,护住相机,接过女孩儿递来的三脚架,低头固定器材。

三个人在旷野中显得如此渺小,几乎快要沦为广袤无际天地中的尘埃,随着风被吹向未知的远方。

沙尘在阴云下飞舞,稀疏、迅疾却又巨大的雨滴渐停,远处苍穹云卷云舒,快速而又变化莫测,闪电席卷,几乎是电影里才能见到的惊心动魄场景。

相机刚架好不久,停掉的雨滴化成了另一种方式落了下来,冰雹迅疾地从狂风中往下坠,砸得人生疼。

男生低头护住相机器材,梁月听把冲锋衣帽子拉到顶,像是没感觉到冰雹一般,专注地望着取景框。

显示屏上,厚重的云层快速变化,末尾悬挂着丝缕悬垂物,又迅速消散。

“是真的超级单体雷暴……”女生喃喃道,站在一旁,肉眼观测着满天的阴云。

浩瀚苍穹之下,大地沦为灰白,天空占据了视野中百分之八十的视线,抬眼是壮观的云体结构,在空中快速移动与旋转。

这不是城市中能见到的景观。

旷野,苍穹,闪电,风暴。

无数个令人震撼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万千气象爱好者与摄影师偏爱的场景,像是上天的馈赠,压迫感与震撼感并存,力重千钧。

“太漂亮了。”延时摄影的指示灯在镜头旁闪烁,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梦呓般感叹,根本移不开眼。

连司机都坐在驾驶位震撼。

只有梁月听没有出声。

她身量纤细却又恰到好处,介于女孩和女人之间,此刻安静地站在相机前。

国内罕见的超级单体风暴带来的狂风,几乎要将纤细的身影吹到离地,冲锋衣和裤脚都在猎猎作响。松松挽起的头发滑落,在狂风中肆意飞舞,露出冷白的半张脸,还有清亮的眼。

三脚架架在身前,黑色的相机器材在她手里,像是沉默不语,却又力重千钧的武器。

一旁感叹的女孩不经意间转头,看到她寥寥一人站在阴暗灰白、而又磅礴变幻的苍穹下,忽地想起从前看过她的采访,里面有一句话。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人人刻板规整如庞大社会机器中的机械零件时,有的人就是可以永远自由,无视规则、无视时间,永远追寻未知与不确定性,踏上布满荆棘的冒险旅程。

她身上有一种穿破任何固有规则的自由感,温和,却又锐利。

“梁月听就是天生为风暴而生的。”

-

回程的路上不太顺利。

为了最大程度地展示风暴的全貌,摄影师一般都会选择固定器械延时摄影,将数个小时,甚至数天的影像压缩到极短的长度,能向观看者展示最完整、最清晰的变化轨迹,这个小团队也不例外。

但这也导致了他们在风暴席卷处待上了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熬过了猛烈的冰雹后,真正的暴雨和夜色一同降临。

外套和裤脚早已被打得透湿,在狂风中站立太久,仿佛血液都冰冷了,五指伸展不开,僵硬地握住相机和器材上车。

后座女孩儿哆哆嗦嗦地脱掉湿外套,连说话的声音都在抖,“没关系没关系,幸好我们拍到了想要的东西。”

男生也冷,并拢双手凑到嘴边,呼了口热气,“这是我今年拍过的最好的超级单体,跟着听听姐准没错。”

司机缓缓起步,朝着驶来的方向缓慢前行。

梁月听笑了一下,偏头望着窗外,“夸吧你就。”

“我说真的。”男生叫盛子让,大学刚毕业,还带着点学生特有的稚嫩,认真道,“我从对摄影感兴趣的时候,就在看你拍图了,从来没想过能加入你的团队。”

他说着,还确认似的看了旁边的女生一眼,“你不信问甜甜。”

田甜还冷得牙齿发颤,往身上套外套,忙不迭点头,“是的!我们都很喜欢你的,听听姐。”

梁月听不太擅长应付如此直球的告白,沉默了一瞬,装作没听见两个年轻人后面紧跟的问句,唇边那点笑意淡了,只轻声道,“谢谢。”

驶进风暴降雨区。

小路泥泞,旷野无灯,阴云遮住无人区唯一明亮的星斗,猛烈的暴雨在前窗玻璃上落成一层又一层的流动水幕,连最高频的雨刷清理都显得徒劳无功。

雨大到连车顶都在颤动。

荒原无人区的路太过坎坷泥泞,即使是越野车,也能从与身体相连的地方感受到路面的崎岖不平,寸步难行。

“太难走了。”司机双手握住方向盘,一边谨慎地探身观察路况,一边向车内人告知。

梁月听也透过车窗观察着外面。

风暴还未远去。

暴雨如注,哗啦哗啦的声音灌进耳道,让司机和后排人说话的声音变得模糊。

有些卸力地偏头,身子往车窗一侧靠去,额头贴在冰凉的玻璃上,短暂地放空了一瞬。

近在咫尺的暴雨声冲刷着耳膜,入目是一片流动的浓黑,像是各大app里需要会员才能享用的顶级白噪音。

些许疲倦之下,梁月听难以抑制地出了神。

这是她穿梭于无人区旷野,跨越无数个省市,烧掉汽油和对故土的留恋,永远在路上追风暴的第三年。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自己形成习惯与肌肉记忆,关注实时气象,永远往龙卷风、冰雹与雷暴中去。

已经很久没有人问过,她到底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了。

青年人的疑问没有得到回应,也不大有所谓,继续你一句我一句,略显兴奋地在后座上聊天,聊关于人生的选择与理想,像朦胧模糊的背景音。

梁月听靠在车窗边,沉默地想。

他们还是太年轻了。

还不知道理想是这个世界上最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不如暴雨下的一把伞,破旧出租屋里的最后一把挂面。

其实这个问题采访时也问过很多次,但回答结果总是不会出现在最后的成品稿件中。

因为她哪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呢。

她只是无聊而已。

她只是觉得循规蹈矩的人生很没有意思而已。

毕竟从她十六岁那年开始,人生的轨迹就已经不受控制地向充满荆棘的那一侧偏转了。

她从来就不是什么走在康庄大道上的人。

“——轰!”

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拉回了漫无目的的思绪,随着后排几声惊呼,越野车车头猛然向左侧边滑,又被刹车短暂停住。

强烈的倾斜感和刹车推背感使人猛地往前,又被安全带束缚着,重重弹回座椅上。

梁月听的额角在车窗玻璃上狠狠磕了一下,痛感急促,使人下意识皱起眉。

一片惊呼声中,她伸手紧紧握住车窗边缘,蹙眉往驾驶位看。

越野车左前方的轮胎卡在泥泞的路坡上,整个车辆趋势向下俯冲,斜横在道路上。轮胎卡得极死,要上不下,在暴雨的冲刷下,还在顺着泥水缓慢下滑。

司机低骂一声,调转方向盘,操作多次,还是难以前进,无法后退,只能堪堪寻到一个最安稳的位置,暂时性地停住了下滑的趋势。

“开不了了。”几次发动失败,车辆彻底熄火后,司机说道。

显示台指示灯熄灭了一半,发动机停响,显得雨声更加巨大。

“啊?那怎么办?”田甜紧紧抓住副驾驶座椅,望着窗外的磅礴大雨和狂风,傻眼了。

梁月听呼出一口气,一边从包里翻出手机,一边跟司机确认了汽车状态,得到暂时稳定的回答后,翻出之前在国道行驶中拍下的,路边救援电话的广告牌照片。

输入号码,拨号,一气呵成。

但耳边听筒静谧异常,连拨通的嘟声都没有。

梁月听蹙着眉把手机从耳边拿下来,发现信号栏空空如也,一格都没亮。

没有信号。

北疆地域辽阔,城市与城市之间尽是荒野,就算在国道上行驶,没有信号的情况也时常会出现,何况他们现在并不在国道上,还有极端天气影响,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

可是很致命。

车上四个人轮流拨打各类救援电话,司机也尝试拨通家人电话,或者电台求助,都没能成功。

窗外是雷电与暴雨,风暴与无人区,原地是短暂安全,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往下落的车辆。

像悬在头顶,迟早下落的利剑,使人焦虑不安,不敢坐以待毙。

司机回想这片的路况,隐约记得附近有个地质勘查工作站,就在来的路上,不算太远。

几个人商议一番,最后决定由两位男性下车去寻找救援,梁月听和田甜留在车上等待。

司机对附近稍微熟一些,穿好雨衣,带好手机,确认好地标位置和建筑,带着盛子让下车去了。

“注意安全。”梁月听说,“找不到也没关系。做好标记,迷路了就原路返回。”

“知道了。”盛子让冲她们挥挥手,示意她们安心。

车门打开又关上,暴雨顺着倾斜的弧度灌进来,堆积在皮质座椅上,顺着往下坠。车内再度安静下来。

田甜大概是被吓着了,在后座上缩成一团,双臂抱着膝,一声不吭。

梁月听回头望了望,递了瓶水给她,轻声道,“不会有事儿的。”

田甜顿了几秒后,接过,吸了吸鼻子,“……嗯。”

车内又恢复寂静。

梁月听并不是什么喜欢安慰别人的人,看她没什么大事之后,就偏头接着看雨,像在出神。

倒是田甜,喝了点水之后,缓缓调整过来了,慢慢把腿放下来,坐舒展了,探头,好奇但又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听听姐,这种情况在拍摄过程中,很常见吗?”

想了想,她又问道,“有不受控制的突发事件时,你不会害怕吗?”

梁月听盯着窗外漆黑的雨幕,顿了顿。

半晌,她避重就轻地回答,“算是比较常见吧。”

“但这都只是暂时的困境而已,不会有影响的。不用担心。”

田甜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像吃了枚定心丸,抿着唇缩回去,开始玩手机上的单机游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约莫一小时后,车外传来除了雨声以外的其他声响。田甜忙抬起头,将脸贴到车窗玻璃上,费劲地往后观察。

“听听姐!!你快看!!”她说。

梁月听视线往下落。

副驾驶一侧的反光镜早被雨水蒙上一层流动的水雾,模糊而虚幻,唯有闪烁移动的白色远光灯还清晰。

巨大的雨幕下,一辆黑色的越野车从后驶来,稳稳地穿行在狂风骤雨中。车身在偶然一晃的灯光闪过时,泛出漆黑的冷光。

路虎车标一闪而过。

梁月听顿了顿。

“来来来,下车。”盛子让和司机师傅从后座下来,撑着伞,跨过泥泞积水的路面,到她们这辆车的右侧。

“等很久了吧?害怕吗?我们走过去花了点时间,雨太大了……”司机师傅一边打开副驾驶的车门,一边解释道。

斜飘的雨滴从敞开的车门灌进来,梁月听扶着车窗框,一脚踩到地面上,溅出轻微的水滴。

“没……”她回答道,视线扫过身后另一辆越野时,话音却倏然停住。

一把黑色的大伞撑在头顶,雨珠在幕布边缘凝成水滴,顺着伞骨往下滑。世界像是一场朦胧的雨幕,面前挂着一扇晶莹的珠帘,让一切都变得模糊。

唯有那辆车半降下的车窗里,露出的来人侧脸,依旧清晰。

男人坐在驾驶位,姿态略显散漫随意,后背松松靠在椅背上,脊背挺直,脖颈微垂。

视线再如镜头焦距般拉近,她看见他理得利落的额前黑发,鼻梁高挺,眼睫低垂,下颌线轮廓分明。

……多么熟悉的一张脸。

熟悉到哪怕多年未见,哪怕中间隔着一场暴雨,也能清晰地望见。

好像过了很久,又好像没有。

直到那人许是终于察觉到了这份注视,缓慢地将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移开,抬起眼来。

隔着遥远的雨幕,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

闪电横过苍穹,雨滴凝滞在空中,风止而草树停摇。

仿佛天地间的风暴都停止了。

荒原,旷野,云层,闪电。

一切都飘远了。

梁月听倏然呼吸一窒。

时隔多年再见,那双眼睛依旧瞳孔漆黑,眼尾微垂,显得散漫,却又锐利。

她从未想过会在这种地方碰见他。

湿透的裤脚,散落的发尾,狼狈的大雨夜。

一切都那么熟悉,甚至像是冥冥中的一个轮回。

那一瞬间,梁月听忽地想起了她难以言说的十六岁。

康庄大道与荆棘路。

那个人就是她的荆棘路。

开文噜,连更两章楔子,让大家更快了解我们哥妹~

是一个破镜重圆/伪骨/双向救赎的故事,基调酸涩,比较慢热。用并不热的夏天故事陪大家过冬,前三章评论发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