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夏日清凉记事 > 第9章 历史与现在

夏日清凉记事 第9章 历史与现在

作者:多木木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6 08:32:43 来源:文学城

代玉书教授的那根钢笔实在让人心折,充满了岁月加成的魅力。秦青忍不住在网上搜了几天,结果发现竟然是一根古董钢笔(放到今天它当然是古董),德国产,想买一根要做好倾家荡产的准备(当然是她的产),倒是有外型近似的西贝货,怎么看西贝货都没真货美。秦青想不知结婚时不要钻戒要古董钢笔行不行?

第二天晚上,她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入睡,果不其然又梦到了代教授,而且,这天代教授真的在讲徐二毛家的事。

“任何民间传说都有其生存的土壤,也就是说只有在人民有这个需求的时候,这个传说才有生根发芽的机会。”代教授今天穿了一个棕黑与鲜红格子的马夹,还带了个怀表,一根细细细的金链子挂在领带上。马夹果然能起到男士胸罩的作用,它把代教授衬托的格外挺拔,连肚子都显得小了。

“我们跳出小老婆索命这件事来看徐家父母的反应,你们看到什么?”

秦青在台下,心里立刻蹦出答案:心虚!

有学生回答完之后,代教授一拍手,“说对了。他们心里有鬼!我们再来看徐二毛的父母在小老婆这件事上都有什么对不起人家的地方。先说徐二毛的爹,他成年累月走街串巷,担个小扁担,带上各种各样的小杂货,赚一份辛苦钱。”

“他的日子苦吗?苦。他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百分之八十的人民的真实写照,他们辛辛苦苦,可能还赚不够糊口的钱,可能还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但他就没有追求了吗?他不期待美好生活了吗?住大屋、开大车,再养个漂亮的姨太太。”

教室里轰的笑起来。

代教授也笑,“像上海滩的阔少爷一样的日子,谁不羡慕呢?”

底下有学生喊:“我们不羡慕!”

代教授笑眯眯的,“你们是有理想的人,有理想的人永远不会感到寂寞,因为我们的路上有着无数与我们同行的人!”

讲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我们再回到徐二毛的父亲的生活里。他当然有追求,虽然住大屋开大车一时半刻不是那么好实现的,但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姨太太,却被他干成了。”

教室里一片唏嘘。

代教授的神色也显得更沉重,“他在城镇里游走,哎,碰上一个戏班子。戏班子好啊,来看戏的人多,拖家带口,大姑娘小媳妇。戏班子一开唱,那门口都是卖瓜子卖花生卖糖人的。徐二毛跟戏班子应该是一种共生关系,他很可能跟这个戏班子有着很长时间的合作,说不定有好几年。”

“我们这么假设:徐二毛早就认识这个戏班,可能也早就认识那个被他拐骗的女孩,对她被拐到戏班或被卖到戏班的事情了如指掌。早几年,他可能对这个女孩没什么兴趣,或许这个女孩还没长大,或许那时他还没有起这个坏心眼。可是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他对这个女孩说了一番话:你还记得你家乡吗?我还记得你刚来时说的一口山东话。”

“女孩可能已经早就忘了家乡,对家乡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她在戏班子里是肯定没有好日子过的。戏班子买孩子,不是为了做善事,而是为了让戏班子能够开下去。所以他们会买来长相漂亮,身段漂亮的男孩女孩,从小就买来,然后带着孩子远走,远离家乡。天长日久,孩子不再记得父母,也不再记得家乡,连家乡话也不会说,他们就走不掉了。”

“女孩小时候要帮着干活,每天还要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戏班子里除了能上台唱的那些角儿之外,更多的连个角儿都混不上,红不起来,日子就更难过。所以有的戏班也会做些拉皮条的生意。”

“女孩的人生就是这样。她小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干活,每日挨打受累,也未必能填饱肚子。等她长大,等待她的可能就是出卖身体的日子。在这样的生活下,她难免怀念起父母来,虽然她可能都未必记得。但她会把希望都寄托在父母身上,好像她仍是那个小女孩,只要找回家就能接续之前的人生。”

“这时徐二毛能轻易把她骗回去就不难想像了。”

“徐二毛真的打算帮她找父母吗?我看未必。”

代教授深沉的说。

“我们再来看徐二毛的娘。她是个朴实的农村妇女,还有一个儿子。我们这么看,徐二毛的爹一年也回来不了几次,而他每次拿回来的钱真的够这一对母子开销吗?显然是不够的。徐二毛家是有地的,所以种地的是谁呢?只能是徐二毛的娘。她一整年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干活,结果丈夫领回来个娇滴滴只会唱曲的小老婆。”

代教授掐个兰花指,来了个漂亮的亮相,一手托腮,两脚错步,仰首望月!底下轰堂大笑。

“你们说,这大老婆能饶了徐二毛的爹吗?能饶了那小老婆吗?”

“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太多实据。徐家是个普通的农家,除了堂屋就是灶间,而徐二毛说从来没见过他小妈进堂屋,让我们假设一下这个女孩住在哪儿?”

秦青想:厨房?也就是住在灶间里?

一个男生举手说,“老师,是柴房!”

代教授好奇的指着他说,“你答!”

“想也知道啊,灶间有吃的啊!大老婆能让小老婆住在有米缸面缸,房梁上还吊着腊肉的地方吗?”男生一摊手,反问得理直气壮。

代教授笑道:“有道理。嗯,同学你知道的很多嘛。”

底下又笑,那男生被几人拍头摸脑袋,呼撸了一头乱毛。

“我们再看,徐二毛的娘都要下地干活,小老婆会不用吗?”

底下学生齐声答道:“不会!”

“所以——”代教授说,“在我们假设这个女孩不会挨打受欺负的前提下,她从戏班里跑出来,日子并没有变得更好。”他突然一顿,先问底下的学生:“有谁没干活农活的举手!”

稀稀拉拉有七八个人举了手,代教授遗憾的说:“那你们可能无法理解,我建议秋收时,你们跟同学回老家体验一下。干农活是非常、非常、非常辛苦的!”

“事实上,这个女孩的处境可能变得更糟了。因为在戏班里,她有很多很多同类;但在徐家屯,她是唯一的一个异类。”

“而团体里的异类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

走在学校的林荫路上,秦青有些沉默。

“怎么了?怎么没精打采的?”司雨寒问她。

“没什么。”秦青看了眼手里的书,觉得这门课实让人不能理解,“学校搞什么?这个课有意义吗?”

刚开学才两星期,有很多课都还不熟悉,秦青多数是到上课前才看课表找是什么课,结果就发现可能是因为这学期的课安排的比较多,课表分单双周,这周是双周,所以今天下午的课跟上周不一样!

坑死爹了。

秦青跟司雨寒说的时候她也不知道,“什么?不是去视听教室吗?”

不是。

这个课也很奇葩,教材是学校自己编的,名字很直观大气,就叫《杉誉历史》。

秦青的学校就叫杉誉大学,所以这个课是讲本校历史的。

………………………………

所以秦青还带了《徐家屯民俗初考》,打算到时可以干点别的也不浪费时间。

他们上课的地方在北校区,因为听说这门课是新开的,拿他们二年级来练练手,效果好的话再推行到全校,培养本校学生的荣誉心和归属感。

走进北校区,路上的人就变少了,因为这一片大部分改成了学生宿舍,没有教室,现在上课时间当然没人。

远远的看到施教授从一个楼里出来,秦青犹豫要不要去打招呼,一犹豫,施教授就走远了。

……教授的身体真硬朗,肯定没有关节炎。

“你看那个,就是那个上吊的教授的楼。”司雨寒突然戳戳她。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一好奇就跑过去了。

这楼是个二层小楼,绕着它走了一圈,秦青发现这个楼还挺特别的。不是指它一楼的窗户都封上了,而是在它背面的屋顶上,还有个突出的小屋檐,让人一眼就看出那里应该有个小阁楼。而在另一面,则好像墙面上有什么东西给扒掉了。整个楼看起来真的还是推倒重建比较好。

“可能也不好推。”出来后,她跟司雨寒聊怎么不推了那个废楼,司雨寒说,“它一边是路,另一边有个楼是紧贴着它建的,推这个楼可能会伤了那个楼吧。”

“……这楼盖的真奇葩。”秦青说了句。

在《杉誉历史》这门课上,开小差的人不要太多,秦青坐下前扫了一眼,发现一坐下就拿出手机的人不在少数,还有女生带手工来做,桌子上摆得琳琅满目,引起一阵阵可爱的惊呼。

教这个课的是个女老师,她一上来就说:“我是搞行政的,这门课还没找到合适的教授,我先来带带你们。”

大家就更丧气了,底下嗡嗡声直响。

女老师挺了解情况的,直接给他们开了幻灯片,“发给你们的书都带了吧?翻开第一页。”

再不想上课,大家还是听话的翻开了书。课本做的挺好看的,很多全彩页,这下看书的人多了。

女老师说:“其实我们杉誉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在北洋军阀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不过当时只是一所书院,而且改过非常多的名字。当时办学校是个很冒险的事,为了获取支持,我们学校习惯四处求人提字和命名。”女老师也挺诙谐,“比如段家上台了,我们捧着黄金过去,求段家人给写副字,起个名;过一阵又换了一家上台,我们就把段家写的名字给摘下来,再去找这一家给起名。”

秦青和大家一起笑起来。

女老师笑着说,“在当时,这样总被冠以趋炎附势、墙头草之名,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学校的领导人当时是充满智慧的,他们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才有今天的杉誉大学!”

大家都很懂,于是此处应有掌声。

此时屏幕上开始一帧帧的换照片,都是老校舍的旧照片,拍照时都有相应的提词、横幅、剪彩人和嘉宾,背后则是一幢幢建筑物。这时一张照片引起大家的轰叫,因为那明显挂着日本国旗,而背后的建筑是个很像日本漫画里的学校教学楼,楼顶中央挂着个钟,中间那个戴圆眼镜剪小胡子明显比旁边人低一头的也很像日本人。

“卧艹!当时的校长真够牛X的啊!”一个男生嘀咕了句,“真是忍人所不能忍!”

“我们学校当时有很多归国的留学生教授,他们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文化知识,听到祖国的一声号令,就抛下一切,千里迢迢的赶了回来,有很多人都是本地或附近的乡村,他们的家乡、老家或父母辈在这里扎根,他们就回来建设家乡。”

“为了吸引他们,也是为了让教授们能够更好的,学校里的很多建筑都吸收了教授们的意见。”

这时,另一张漂亮的照片吸引了全教室的目光。

那是一幢漂亮极了的具有英国风情的红砖楼,它有二层楼,楼顶带一个小阁楼的小窗。门廊、台阶和窗户都是白色的,东侧则有一个漂亮的环状大阳台,绿色的长春藤缠绕在阳台柱上,白纱的窗帘随着微风轻轻扬起。

小楼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远处能看到一排新植的松树。

“太美了!这都可以直接演莎士比亚了!”秦青和司雨寒兴奋的紧紧握住双手!

“这肯定是个英国留学回来的教授!”

大家忍不住议论纷纷。

“咱们学校现在的教学楼要有这么漂亮就好了!”

“太羡慕那时的人了!”

说这话的人挨白眼了,“SB吧你?”

那人也发现说错话了,讪讪的道:“说说而已……”

直到下课,秦青对学校的历史记得最鲜明的就是那幢小楼,实在是太浪漫了。

再次路过那幢二层楼时,秦青突然觉得有点眼熟。

她狐疑的盯着那楼看,突然转到被扒掉墙皮的那一侧去。

“你干嘛啊?”司雨寒追过来。

“这就是照片里的那幢英国风的别墅!”秦青指着楼叫,“这里!被扒掉的是阳台!”

司雨寒一愣,觉得这么一说,真是越看越像了。

秦青翻课本找到这个楼当时的照片,转到正面,肯定道:“就是这个楼。你看,虽然窗户都钉起来了,门也被拆了,但窗户数是对的,而且是对称式的建筑模式。”英式建筑最明显的特点。

司雨寒也过来看,果然,站在楼正面看得就更清楚了,以门为中心,所有的窗户都是对称的。

看着这幢面目全非的楼,司雨寒冒出来一句:“……暴殄天物啊。”

十点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历史与现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