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初中让我欣喜异常。初中所在地就在河底村。这样我和母亲得以团聚,又可以朝夕相见,再也不用彼此牵挂。
更令我欣喜万分的是,毕竟是初中,各项教学设施比小学强而全。而且班里订有好几份报纸,以便同学们阅览,紧跟形势不做时代的落伍者。还订有各种文艺杂志,如《火花》《收获》。
学校还有阅览室,存有各种书籍,种类繁多:文学的,历史的,政治的,科技的…方方面面应有尽有。
我第一次踏进阅览室,看着一架一架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的书,恍如进入了书的海洋,令我耳目一新。我看看这本,又翻翻那本,那一本都吸引我,那一本都让我感到新奇,哪一本都让我爱不释手……
我几乎每天都盼着自由活动时间,因为自由活动时间便是阅览室开门之时。我总是早早待在阅览室门口,门一开,我几乎老是第一个进去,真如野牛进了菜园子。
看完《克拉拉蔡特金》让我感动不已,热泪盈眶。她终身未婚,把一生献给了共产国际,为英特纳雄耐尔在全世界的实现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看完丁玲的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她的文笔流畅,叙事详实而生动,她的文采令我钦佩有加。下决心,多读书,广泛涉猎,像丁铃一样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读了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念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下决心一生要有所作为,不能碌碌无为,不能虚度年华,不能浑浑噩噩,要不甘平庸,要志向远大。
我每天自习时间努力把作业做完,一到自由活动时间,我就会如约而至,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在知识的天空翱翔。几乎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阅读使我收获颇丰,阅读提高了我的认知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好多名人名言对学习,对人生颇有指导意义,我就把它摘录下来。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还说:“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明日歌里,我今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使我意识到要想一生有所作为。必须从年少时珍惜时间以书为伴,勤读不辍。
我那时甚至觉得走路都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所以星期日回家,我都是手不释卷地走着看着。我有一个同学,他的父亲在路上碰见我走路还看书,回到家就训斥他,光知道玩。
我那时认为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读书学习,分分秒秒都不能浪费,如果干别的那就是虚度光阴。
说来可笑,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有一年元旦,音乐老师在全校学生中挑男女生各四人,表演一个民族舞蹈。他把我挑上了,为此事我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去找音乐老师,说我不会跳,老师笑着说:“不会跳,我教你们。”其实根本不是会跳不会跳的问题,我压根儿就不想跳。排练节目多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该时间段我还想到阅览室看书去,我可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唱歌跳舞上,所以我决绝地拒绝了老师的好意。老师看说不动我只得作罢,另找他人。那时我的思想观念就是这样,一切时间要用于学习读书,学习是正业,干其他是不务正业。可笑不可笑?与现在人们对文艺的看法,大型径庭不可同日而语。
胡适说:“闲暇定终身,”爱迪生说:“人和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就告诉我们不能光满足于课堂有限的时间,还要把课余闲散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也就是说要把别人玩的时间,闲聊的时间都拿来学习,这样你才能超越他人,才能出类拔萃。
每逢星期日回到家,就着如豆的油灯,我都要看一晚上的书。常常是母亲催促我才熄灯就寝。星期天到校后,同学们各自述说干了些啥,有的说洗衣服,有的说打扑克,我却在心里说,我又比你们多看了几个钟头的书。对书的喜爱那就是一种本能,一种发自内心的与生俱来的喜爱,根本不要人催人逼。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学校奖了我一本《革命烈士诗抄》,没人要求我,寒假里得空就看,升学时我竟把《革命烈士诗抄》上那几十首诗全背过了。恽代英的《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同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还有什么,《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做楚囚》。还有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我都背得滚瓜烂熟,没人要求,一种自觉的读记。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读记。
喜爱看课外书,但文化课同样学得很好。同学们都说俄语难学,初中三年,我一直担任我们班的俄语课代表。白天替俄语老师收发作业,自习时在黑板上纠正同学们做错的语法,尽职尽责,毫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