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喜结良缘 > 第11章 点蜡烛(捉虫)

喜结良缘 第11章 点蜡烛(捉虫)

作者:竹笋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0 00:33:01 来源:文学城

崔二郎挺忙的,崔家在清河县事情很多,当地的衙门崔家人要管,族里大大小小又做了很多生意,——最大的要数药材铺和当铺。

春夏秋冬老百姓都得吃药治病,到了寒冬酷暑没钱买米便只能当家里的好衣裳,当完了没得穿又风寒,这么一轮一轮地来,腰包还有不厚的?

清河县是有钱,但跟穷人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这个钱也只能聪明人来赚,不然老百姓受的可不就是皮外伤了,这种坏崔家基业的事也是不能做的。

崔二郎比崔玉光大五岁,今年都二十五了,十二年前崔玉光刚来家里,他就作为“年纪大的二弟”替他在族里四处走动。

崔家人都重血脉,最初谁也没把崔二郎放在眼里,回回他上门,这些叔叔伯伯都不让他进,光差一个帮闲过来,道:“哟,一些日子不见,大郎怎么变二郎了?老远听见有人这么叫,小可还以为在喊清源妙道真君呢。小可便说,这假的真不了吧?现在如何呢?”

“现在如何呢?”这几个字气得崔二郎吐血,背后记了十二年,他花了不少家底,不要钱不要权四处帮着这些土贵人做事,才慢慢温水煮青蛙地把这些人都给养熟了。

崔玉郎表面功夫也是会做的,见了这个老弟弟便笑:“等我干什么呢?”

说完这一句,崔玉郎便在心里冷笑,他早知道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了。

今年春天旱了一场,老百姓没粮食吃。这些人作为当地大户出了不少钱米,也得了不少仁慈的名声,到了夏天事情过去了,这些人又想着法来主家要钱,这个说家里孩子娶媳妇没钱了,那个说家里没米下锅老鼠都背着包袱走了。

听说最惨的人家竟然为了百姓活生生把自己儿子给饿死了,崔玉郎是个其位谋其职的人,做孤魂野鬼时便专心跟鬼斗法,做了薛蓉的丈夫便专心研究夫妻之道,如今做了崔家的主人,自然也同样认真。

他私下便让自己两个长随清风朗月去打听过这事。

清风一回来便呸了一口,道:“我的娘,二堂叔那儿子肥嘟嘟的,胖得都走不动道了,上哪都要几个狗腿子抬着走,哪里是饿死的?他前些日子看上一个姑娘,人家姑娘有未婚夫,听说他在打听不到三日便顶着红盖头成亲了。这小郎本就生得胖气也虚,在家一时想不开竟然气死了,也好意思说是为了百姓饿死的!”

但儿子死了也不能白死,二堂叔哭了一阵,一合计便跟着这群人过来要钱了。

这群人也不肯打头阵,便乐滋滋的把二堂叔推出来,逢人便哭穷。

里头的猫腻儿崔二郎也知道,他一想给这个钱生气,不给这个钱吧又显得他不仁义,便带着这呼啦啦一群人来找崔玉郎了,叹口气,道:“我在家如今都得听大哥的,今时不同往日了……”

崔玉光想,这还不是都觉得他大病初愈什么都不知道吗?

崔二郎把崔玉光拉到一边小声把二堂叔的事说了一遍,道:“玉郎,我去看过了他们也不容易,清河县的老人又是当年和老祖宗一起打过天下的,事虽没成,可最后人都跟着老祖宗一起跳了河的。如今咱们家里好过了,也不能老让他们吃糠咽菜,这样做岂不是寒了老人的心吗?依我看不如拿着银子出来让叔叔们过个好夏。”

崔玉郎根本不吃这套,那些人一不是为他跳的河,二要说享福,他躺在床上十二年面前这些人倒比他过的日子还好。

他冷笑道:“这几日秋风吹得这么大,我还以为三伏天早过去了。”

崔二郎见他话说得这么不客气,心里倒是一阵羡慕,然而他能做的事自己却是做不得的。

来要钱的族人都在肚子里暗骂,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上门打秋风吗?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一个胡子都白了的老头用烟杆子烫了下二堂叔。

二堂叔正抱着手臂看戏,冷不防让烫了个结结实实,哎呦一声痛叫,眼泪顿时冒了出来。

周围人便拥着他哭。

“二堂叔白发人送黑发人谁看了不心疼?”

“要换做以前,主家倒是愿意疼人,如今么,大家自求多福吧。”

崔玉郎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一时在旁边越听越气,以前是多久以前?是崔二郎当家的以前,还是他半死不活快咽气的以前?

虽然他不会白白给这些人钱,但也给了不少活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成他的不是了?

崔玉郎一扬马鞭,指着二堂叔道:“二堂叔说小郎是饿死的,口说无凭,这千八两银子我也不是不能给,但总不好胡乱给出去叫其他叔叔伯伯寒心,咱们这就去二堂叔家瞧瞧小郎形容如何。”

二堂叔吓了一跳,嘴里道:“这不合规矩!”

以前跟他一样胡乱编个借口上主家要钱的人多了去了,哪个不是满载而归?崔二郎也从来不问他们家里究竟如何了,否则他也不敢来挺这个腰子。

再说他儿子都死了怎么看?难不成还要开棺?那孩子在地下还能安稳吗?

崔玉郎骑上马,道:“以后我就是新规矩。”

族人见他脸色苍白,心里都有些发笑,有人还小声道:“黄口小儿,你还没生咱们就是这么过日子的,一二百年了也没改!”

清风朗月跟崔玉郎的日子还短,可两人已替他干了不少事,心里都知道这主子的德行。见他这么说,清风便冲门里叫了十来个壮汉把这些叔叔伯伯都请上马车,一路快马加鞭去了二堂叔家祖坟。

二堂叔的儿子死了不到半月,此时天气炎热尸体早已臭了,有的地方还像蜡烛似的凝固成一块。

清风朗月都是崔玉郎特意挑过的,两人也不嫌脏,捂着鼻子用白布蒙着小郎,把尸体慢慢抬到院子里。

崔家都是聚族而居,这一路上见着的人就多了,许多人都捂着鼻子交头接耳地问那边有什么事。

二堂叔的媳妇余氏听说儿子尸体被挖出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已是哭晕过去了。

崔玉郎吩咐清风,道:“你去捻两根长线插在他肚脐眼上,我往常听闻瘦人胖人肚子大不相同,死后若以人腹为烛,瘦人不消一日体内油脂便消耗殆尽,若是胖人,三天三夜也未必烧得完,我不好叫叔叔伯伯看小郎死状,便以蜡烛为证,请众人一同见证罢。”

清风听得胆寒,手上却依言开始搓灯芯。在一旁站着的崔家族人都吓得腿软,有的人闻到一点味道转头就开始吐,崔玉郎也拦着不让他们回去。

有人想叫家丁过来跟崔玉郎拼了。

清风冷哼,道:“大郎的规矩就是玉京台的规矩,要动手的可要想清楚了。”

崔玉郎如何受玉京台宠爱清河县人都是知道的,这十二年间他人跟死了一般那边还隔三差五地送金银玉器过来,族里不少人都沾过他的光跟主家说了两句话。

这下真没人敢跑了,玉京台的崔家那可真是争过皇位的,即使如今也开始夹着尾巴过日子了,但这片地天家不也没插手吗?

朗月叫了两个大夫在一旁煮酸梅汤,人晕了便扎针,吐了便灌水。

清风把灯芯引到小郎肚子上,叫了一众族人一起看。小郎在那烧了快一日,蜡烛都没灭。

天色渐晚,院子里也没点蜡烛,只有人肚子上一点火往上飘。崔玉郎坐了半天,这时一看天色站起来跟浑身瘫软涕泗横流的堂二叔道:“二叔,叫婶娘吩咐人烧几桶热水来,时候不早我收拾完便回家吃饭了。”

堂二叔这时吓得连哭都哭不出来,几乎是跳着走的。

很快热水抬过来了,崔玉郎在前院找了个屋子把身上里里外外都洗了一通,才道:“回吧,蓉蓉幼时常说希望我日日回家用晚饭。”

虽然这话不是跟他说的,但他后来在脑子里听陈西风说过,听过了,那就算是他的。

清风朗月挖尸刨坟点蜡都不觉得吓人,此时一看崔玉郎没事儿人一般,背上反而涌上一层白毛汗,像在三伏天里掉进了冰水里。

等崔玉郎慢走得不见踪影,崔二郎才叫人扶着自己从椅子上站起来,伺候他的小子看院子里黑洞洞的一点儿人气也没有,又想着里边站了不少人都有些哆嗦,便道:“二郎叫人点灯吧?”

崔二郎转着手腕上的佛珠,道:“……别点,别点,以后家里也不许用蜡。”

小子扶着他慢慢往外走,心里苦哈哈的一片,主子晚间睡得早用不用灯可无所谓,他们做下人的可怎么办呢?

崔二郎是没想到这崔玉郎竟然连开棺验尸这么狠毒的事都干的出来,他竟然是这种人吗?

崔二郎一面想着崔玉光的事,一面往家里去,走到门口忽然想起正事,又停下来在门口解开钱袋子,叹气道:“叔伯都受惊了,大哥性子一贯如此,你们也别怨,他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来,我这里还有一点银子叔伯们拿去买点儿好药压压惊,也算二郎的孝心。”

小子拿着钱挨个往下边分,连肚脐眼还燃着火的小郎旁边都摆了个观音吊坠。

满院子人拿着钱,抬头见崔二郎站在月光下,浑身如同镀了一层金边,都叹气道:“好孩子苦了你了,你放心,有我们这群老东西在,你就是崔家亲生的孩子。”

崔二郎也不说话,只摇摇头,叹着气上了马车才露出一点笑,心想,这一趟也不算白来。

薛蓉在屋子里给桂姐儿**毛毽子,手上挑着铜钱,鼻子里闻着香味,问刘婆子:“老娘,做了什么这么香,我都饿了。”

刘婆子笑:“我做了只肘子,你不是爱这口吗?”

薛蓉笑道:“老娘,还是你疼我。”

肘子这样的贱菜在崔家不值钱,可天下王孙公子谁能说一点也不吃猪肉?刘婆子有绝活,可以趁着肘子还新鲜时把猪皮完整地扒下来切成小份,再把肘子肉也切成小份,另用烤得焦香的骨头做猪骨和着小块的皮肉一起重新做成鹌鹑蛋大小的小肘子。

吃起来还是肘子的滋味儿,可却雅观方便了许多。

薛蓉幼时不爱吃大鱼大肉,被关起来只能做小鸟胃的贵女后反而爱上了。刘婆子知道这个,原本以薛蓉的身份,这菜想吃日日都能吃,但贵妇都是吃风喝露的,怎么能常吃这个呢?

刘婆子不愿意让外人说薛蓉闲话,除了大喜日子外甚少给她做。今天也是想着孩子被人打了坏主意,有些心疼了。

主仆两说着菜,金花进来道:“姑爷回来了,摆饭吧姑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点蜡烛(捉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