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喜欢谈情说爱的神 > 第45章 鹏海风波(十一)

喜欢谈情说爱的神 第45章 鹏海风波(十一)

作者:不得无趣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2-02 23:26:15 来源:文学城

三刻钟后,有探路的士兵快马赶回来。

下马,抱拳。

“禀杨郎将、张校尉。突厥可汗收到消息,遣人来迎接大梁使臣,在前方与我等撞上。”

“派了何人?”杨服山驭马上前。

那士兵答:“那人自称是突厥的毕利苏尼。”

苏尼是突厥的官名,专司典兵之职,而毕利则是其名,来人正是突厥布利可汗之三弟,也是王设孛曾经提过的突厥大将。

毕利是启明可汗的幼子,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死了。由其大兄布利可汗带大,不过二十出头,却已成名五载,战绩赫赫。

如果说梁文帝时候,启明可汗是靠大梁支持,败了草原上的前霸主堵白可汗。那么到其子布利可汗这一代,能一路向北征服各部落,到今日草原上他一家独大,他这位三弟居功至伟。

突厥向来是马背上论英雄,我们一路过来,也听过这人的威名,多赞以第一勇士。

考虑到对方武将的身份,杨服山捋一捋胡子,微露沉思之色。

片刻之后,他回过神来,命令道:“张校尉,整队。”

“是!”张百林闻言,当即传令下去,顿时百骑飞踏,扬尘无数。

没过多久,我们便与突厥的毕利苏尼于敕勒川,阴山下的古道相逢。

先前离得远,看得并不清楚,走到近前才认了脸。这位布利可汗的幼弟是典型的突厥人长相,面阔眼细,脸色微赤,披长发,一身胡服,坐在马背上,就像他背后的阴山一样高壮巍峨。

衣服厚,身板也厚。

但与我们的初见,这位突厥可汗的亲弟一个字也没说,反而身旁的翻译高声道:“可汗听说大梁遣使而来,特遣人来接引。苏尼于紫河镇周围巡视数日,终于等到使节了!”

杨服山坐马不动,拱手为礼:“十里相迎,突厥客气了。”

他是天生一张严肃脸,平日相处看着只觉得很不好亲近,我原疑心这人虽生得不错,长相端正、身材挺拔,但怎么也不像能长袖善舞,交谊四方的使节。却不料真到场面上,杨大人方脸微带些许笑,便有沐浴春风之感,尤其他的端肃相貌使之不失大国风度,既可亲又可信。

此刻,虽体型叫对面的比下去,风度气势却丝毫不损。

——确实有见一人,如见一国之感。

毕利端视我方良久,才欠身,以突厥礼仪回之。

这面对面的二人俱是礼仪周全,但马却并不听主人的话。

毕利跨1下的菊花青显然不习惯与其余马匹靠得太近,杨服山走近之时便有些不耐,等主人压下身,仿佛得了暗示一般,愈发显出攻击性。

它脚下踢踏两声向前,一边走一边发出“咴儿咴儿”的马鸣声。对面的马匹也被感染情绪,后脚捶地,略显焦躁。

眼看两马离得越来越近,杨服山唯恐惊马,连忙扯着缰绳呼喝,却也难制住这两个将要发疯的畜生。

毕利意识到不对,当即立断,夹马长啸,竟已强力偏转了马头。杨服山见对方避开一条道,亦扯着缰绳往另一方向扭身而去。

双马别道,马上的两人亦因这意外交错而过,抬首几乎要贴上脸。

而这样近前打量一番,才惊觉彼此,一个是冷脸带笑似花面,一个是意气昂扬使骄横。

毕利扯着马头原地绕了一个大圈,趁这机会,在大梁使团的队伍中逡巡一遍。他双目如鹰,一个个攫取过去,只落在弟弟和我身上的时候,多停留了片刻。

杨服山安抚好马匹,回头看见毕利的举动,觉出了什么意味,眼睛微眯:“苏尼的马好生霸道呀。”

翻译把话说给毕利听,毕利便哈哈笑了两声,浑不在意,以突厥语说了几句后。

那翻译便开口解释:“苏尼的马是白道川上最凶勇的野马,花了十个日夜才驯服,可汗将这马赐给毕利之后,再无一马敢于之对阵,倒叫使臣受惊了。”

一顿,又道,“苏尼向梁使致歉。”

杨服山面色不动,“那便难怪了,我这马却不过只是五源随便拉的一匹,自比不得苏尼的良驹神骏,这回倒是吓得不轻啊。”

他拍打一下马脖子,似不满胯-下坐骑的懦弱,再抬头时额上已挤出三道细纹。

“不过好在这马别的没有,只耐力极佳,半个月跑下来竟还有与别的畜生较劲的力气。”

他这一番连讽带嘲都是用汉话所讲,眼看着毕利的脸色随之改变,杨服山轻轻笑了一下,知道自己所料不差,他果然是听得懂的。

于是挺着身板拱手道:“多亏苏尼出手果断,驯马制马,实在勇悍非凡,某佩服。”

此时,翻译方才以突厥话将之复述一遍。

毕利目光牢牢锁住杨服山,知道这大梁的使节虽然入突厥腹地,势单力孤,却显然并不准备对他国王庭俯首。而他也不可能在两国未撕开面之前,以强硬手段逼之。

半晌,毕利呵笑一声,算是结束这场初见的交锋。

而任他东西南北风,杨服山自岿然不动。嘴角自然下撇,神情泰然。如果说他笑时尚有几分沐浴春风,那此刻的面无表情便只剩下凛然不可犯的威严与肃穆。

从见面到现在,毕利对大梁的态度显然算不上友好,但谁也不知道这是突厥可汗的吩咐,还是毕利自己的意思。

杨服山计较着其中的差别,面上却丝毫不显。

正是离心离德,各怀心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由毕利等人带路,抄了近道,太阳尚未落下,马蹄便踏到了紫河。远方落日晕成的光圈一层层划开,目前厚重而粗糙的土城墙,抖着摇摇欲坠的土渣,接在无垠的旷野大荒上,构成了一副西北的黄昏景象。

毕利扬鞭指,用突厥话说:“到了,突厥的紫河镇。”

没人搭理他。

踏马下坡,果然看到立着突厥文的石碑,等回头,则是魏碑汉字,书:紫河镇。过城门,便有人将我们到来的消息通报长官。

到这时,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毕利并非是王庭真正派出迎接大梁使臣的大臣,布利是派了他二弟明罗、以及玉伽(即参谋)张原出王庭牙帐,至紫河镇候大梁使节的到来。

明罗比毕利大许多,人到中年,四十来岁,不免发福个子稍矮,分量却大,单相貌看上去是有些驽钝、笨拙的。明罗不比长兄布利为可汗,也不似幼弟毕利勇伟,名气不显,在突厥做的也是文职——吐屯,类于大梁的监察之官。

至于张原,他下巴尖尖,身形瘠瘦,全符了我印象中的谋臣印象,据说有中原血统,突厥话和汉语都讲得流利。汉名张原,突厥的本名则叫斡哥岱。

而这两位一出场,显然都要比毕利体面得多。

迎客的主位是张原,他言辞款款,笑容可掬:“闻大梁有使,可汗特遣我与明罗吐屯在此恭候。各位远道而来,路途辛苦,暂且就在紫河休息一晚,等明天才前往白道川。”

时隔半月,终于离目的地只有一步之遥,连我也忍不住长长舒出一口气,旅程的疲惫一下子涌上来。

而比起张原招着手下将马牵了下去,又忙前忙后引着路,同为迎客而来的可汗二弟、明罗就要低调许多。似乎不过可汗大兄派过来,以显示对大梁重视的人物。

他几乎万事不沾手,闲暇之余,甚至转头操着一口略显变扭的汉话和杨服山叙旧情:“好久不见了,杨先生。”

杨服山也忍不住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多年未见,吐屯的汉话好了许多啊。”

“哈哈哈,这还要多谢当初你留下的书,我把你们大梁的史读了一遍,学了很多东西!”

……

赵抚和我落在最后面,小声地开口:“姐姐,这明罗怎么好像和杨郎将认识,而且这还会讲汉话?”

“二十年前,启民可汗死后,义城公主再嫁其子毕利,当时杨服山便是大梁使团的副使,他在突厥王庭呆了近两年才离开。”

赵抚露出吃惊的神色:“两年?!那杨郎将岂不是对突厥很熟悉?”

“何止熟悉,又何止突厥。”我说,“杨服山出访过北疆西域,而每到一地离开时必然已经掌握当地的语言,掌握各地风俗。你难道没发现,这次出使我们带过来的译语人只不过两位。”

“至于明罗——”目光微微一转,看向遗留的汉民、突厥的参谋之臣张原,也看见那个故意落在后方、冷着脸的牵马人。

我慢吞吞说道:“这白道川,会汉语的人又何止明罗一个。”

直到遇见明罗他们,我们才知道,原来先前遇到的毕利,根本不是布利可汗安排来迎接大梁来使的人。不过只是因为布利可汗近年来几乎统一了北方各部落,一时安稳下来无战事,这位突厥的少年将军才凑上来,领了一队亲信以巡视边防为由,在必经的路上等着我们,欲给大梁的使团一个下马威。

意气风发的突厥少年,纵横北地,从记事长到现在,正是启民到布利两代可汗在西北渐渐雄起的阶段,自然看不惯这穷摆威风、却好像也没什么厉害的姻亲邻国——大梁。

毕利牵着马的手一顿,警觉地寻找方才那道审视的目光。

而我却已经侧过头,开始安抚起自己的弟弟。

“杨郎将精于突厥语,我们却还要靠着译语人翻译……”赵抚感到不便,甚至隐隐意识到这种语言上的不通,将让他在这突厥如拔舌、如充耳。

他虽然只是半途插进来的,但既然随使突厥,便没有全然做个摆设的打算。

“雉奴莫慌,白道川有突厥人、也有汉民、鲜卑,又不是全说突厥语的。最多不过是在王庭而已,你现在学几句,到场面上还能有译语人在,怎么都能应付下来。”

一顿,我温柔地笑:“况且皆为梁使,一体行动,荣辱与共……没有什么不能和杨郎将商量着来的。”

赵抚微微蹙眉,一路行来,他已经看出来这位杨郎将口中敬他和姐姐为世子、为县主,但行事上却丝毫不曾与他们有过商量。

他素来敏锐,自然察觉到其中的微妙之处,杨服山这种独断专行的行事作风,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他结交张百林,将使团的安防兵务掌于手,却忘了在突厥和在南地最大的不同……

但抬头看着姐姐疲惫而温暖的眼神,他最终还是没有将自己的忧虑说出。

-

司命捶手跺足,“禄存啊禄存,你这不是要误大事啊!杨服山就是想让你做个聋子哑巴,你竟然竟然——哎呀!”

若波:“不过突厥语而已……”

“但禄存现在是个人。他再聪明,想要能听能说,最少最少,也得一个月啊!现在只能希望接下来,他能敏锐一点,别真被杨服山糊弄住,做了个摆设。”

二神俱是沉默,移时,司命忽然喃喃自语:“奇怪!”

若波望过去。

司命满腹疑云:“禄存不知道,但赵姑娘没有道理不提醒他啊……”

听不懂其中的区别,旁边的神很快移开目光。

这里说一下一个修改的设定,第39章把可汗二弟明罗的官位设定为叶护,因为我错误以为叶护是突厥的亲王爵位,但实际有误。查阅新的资料之后,发现这是一个实权非常大的官职,可汗第二,所以修改了可汗二弟明罗的官位:为吐屯(类似于突厥的监察御史)。并在前文加了一部分突厥官员的描述。

修:杨服山上次出使的时间。

以上是内容相关。

然后接下来是:

最近周更真的感谢小天使的体谅,但真的觉得很羞愧,开始有卡文的原因,但后来我觉得可能是变成懒惰了(就没有ddl的紧迫感),这章感觉写得顺了一点,所以立个flag,这周起码要再写一章!!如果打脸上来请假(不然非发文连号也不上就会完全不觉得自己还开着坑otz(简直无耻

——————不过依然不能保证日更,大家还是偶尔来看一看就好otz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鹏海风波(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