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喜欢谈情说爱的神 > 第44章 鹏海风波(十)

喜欢谈情说爱的神 第44章 鹏海风波(十)

作者:不得无趣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28 22:10:15 来源:文学城

帐篷之夜一如往常,因为寻到了水源,这天晚上,我终于能汲着烧开的热水用布擦拭脸庞和身体积攒下的污垢,当然,还有我那已经快五六天没有洗过的头发。

等软芳与素君她们也轮流“洗沐”完毕,天已全暗了,风在戈壁滩上呼呼地嘶哮,鬼哭狼嚎般,一整晚都没有停过。就这么,听着戈壁的风沙声,对着帐篷上憧憧摇曳的火光,几个女孩拥在一起依偎着取暖,渐渐便沉浸梦乡。

第二天早上,我最先醒过来。没有叫醒软芳她们,轻手轻脚地挪开腰上的手臂,我起身整理好衣服,随意编好发,挂上件披风,就一骨碌钻出了帐篷。

外边的天蒙蒙发亮,手挡着,我皱着眉头眨了好几下眼,才逐渐适应光线。火堆已经烧了一夜,焦木堆叠,灰烟被吹成一条细长的、曲折的通天斜梯。轮班值夜的士兵换了不止一批,听到动静顺着望过来,起身轻唤:“县主。”

我于是冲他们点一点头,缩着领口遮着风去上游取水,等回来,篝火已被重新烧旺。几个士兵帮忙架上锅烧水,到了时间,帐篷里又陆陆续续出来人。

杨服山钻出来的时候吃了一口风,呛了几声咳嗽,一下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望过去,只见这位主使睡眼惺忪,眉头打结,嘴角下撇,很是苦相。

大概早起的人表情都不会好看。

他抹一把脸,尤带奔波的疲乏,拱手见礼,“县主、世子。”

我与赵抚站起回礼,“杨大人。”

两方打过招呼,又各自落座。

此时天已经彻亮了。

软芳收拾好东西从帐篷里出来,见热汤沸腾,便一碗一碗盛出来,配着分发的胡饼泡开,一下就填满了肚子。

杨服山是干吃的,一口饼再一口热汤,大刀金马双腿分坐着在那嚼了半天,才摸了摸咀嚼肌,察到牙酸。

吃也吃不下去了,他干脆地丢下饼。“这里离白道川不远了,若是快一点,大概今天夜里就能摸到边。”

“张校尉,”杨服山沉吟片刻,点道,“让大家伙吃快一点,今天早点启程吧。我西行北上这么多回,哪一次也从没有这回来的顺利。虽然一路风平浪静,但我心中仍有顾虑,事出反常,必有妖异。我看我们今天还是一口气把路走完,尽快到最近的镇子,见到了人,才安心。”

张百林略一思忖,觉得可行,也应下遵命。

“离这里最近是紫河镇,一日路程倒也差不多。”

杨服山点头,“先找到人居处,免得再露宿荒野,到紫河镇修整一日,我们再前往白道川,去见突厥可汗。”

我并不过问这些行路的事,赵抚也疲惫于这漫长无尽头的荒野古道,巴不得能早点找到遮头瓦,睡上炕,杨服山此话一出,无人再有异议。

于是整装喂马,一行人决定在半刻钟之后便正式出发。

等行到半路,已经影影绰绰能望见远方山脊上“洗白”的飘带,那是一条白如石灰的土路,也就是所谓“白道”,而平野称“川”。

白道川,白道川,正是茫茫西北上,阴山山脉南麓下的一处宜居平原,他有的当然不仅仅是突厥牙帐。王庭不过一,百年而已;村庄镇子却有百余,为后世千秋,人生息之居所。

白道川和中原关系匪浅,百年前五胡乱华,南北划治,白道川属北朝,建白道城,由敕勒诸部所辖,为北魏军镇,以抵御柔然等。后随突厥崛起,北失其地,为突厥所占,但百余年的胡汉混居共治,在当地的百姓中仍留下很多痕迹。起码一路过来,住屋与习俗与五源有相类之处。

大梁皇帝刘雍为汉、晋之后第一个彻底统一南北的皇帝,辗转继承的是北魏的基业,只是后来专注于收复南地,与占了白道川的北边突厥关系暧昧,只扶持启民可汗,以安北方。

时过境迁,突厥经营两代,今日已然成了气候。只是与高句丽相比,北边的突厥又显得不是那么急迫,毕竟启民、布利两代可汗以义城公主为妻,以示与大梁亲近,名义上仍为大梁姻亲之邦。

但,虽臣不臣,为邻却有谋你之心。

-

走了两个时辰之后,我们不得不停下马来再次修整。

我与杨服山皆是“四体不勤”,队伍的安防都交给张百林及其手下负责。此刻,队伍虽歇下来,人却不能全躺着,张百林下马喘了几口气,便安排守卫,又遣二三先行,去前方探路。

赵抚打开水囊,渴饮了半壶,舒畅喟叹一声,等抹完嘴,撇眼看见姐姐只微微沾湿唇瓣,不由一顿。

“阿姐,你是不是不舒服,怎么连水都喝不下了。我见你这几日胃口都不佳,好似还清瘦了些。”

没表情的脸一下破了功,我扑哧一笑:“我可不像你,到哪儿胃口都好,什么东西都能吃得下,要不是知道你是我亲弟弟,我都疑心你是西北长大的了,背井离乡,反倒吃壮了。”

“况且雉奴啊,莫怪姐姐不提醒你,一会还要赶路,你一口气喝这么多水,小心一会走到半路——”拖长了音调,我故意逗他。

赵抚终究少年心性,抱饼的手一僵,赧颜强辩道:“这吃饱喝足才有力气嘛,姐你这小鸟似的胃,一口就能饱,但我可不一样,这一个饼、半壶水下去,半个肚子都填不满……”

我睨他一眼,赵抚声音越来越轻,到最后几乎是含糊一团的自言自语,可见我从小培养出来的长姐威严。

和弟弟斗嘴是很调节身心的一件事。我忍不住探手摸了摸对面少年的脑袋,为他压平那根翘起的呆毛。

赵抚略微一怔,但还是没有避开,看着我的眼神中满是亲近与依恋,还有一丝隐隐的担忧。他还是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但依旧能敏感地察觉到亲近之人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白道川的临近。

“雉奴啊……”我在心底幽幽一叹,算算时间,也要快一个月了,御驾应该已经到辽东了。

所以,你们这些神,究竟为大梁、为大梁的百姓,排了什么样的命运呢?

“郎将!校尉!”一负责戒卫的士兵忽然出声预警。

杨服山收起干粮,与张百林对视一眼,急忙起身。我与赵抚见状,也放下水壶跟着过去。

只听那士兵报:“校尉,前方山坳正有一队骑兵向我们而来。”

众人顺其所指望过去,果见两山底下处,正有一列骑兵拐进,约莫二十人左右,然兵强马壮,浩浩荡荡卷起一片烟尘。

“狼图腾,白底金边,”杨服山沉吟,“是突厥王庭的旗帜。”

“这里离白道川很近了,一般不会有匪类敢靠近,更何况是打着突厥王庭的旗帜,难道王庭派出巡视的队伍?”张百林猜测了一会,又道:“先前派出去的人一会就会和他们撞见了,到那时自然知晓对方身份。郎将,我等不如静观其变。”

杨服山微微颔首。

张百林于是整理队伍,严阵以待。

不管是友是敌,都要做好万全之准备,以彰大梁之威。

我与赵抚立在最后,并未开口干涉两人任何安排,只是赵抚耐不住性子,站着看了一会,便又和张百林一块干活去了,独留下我与杨服山立在崖边远望。

他在前我在后,穿过对方的肩膀后背,我远远看着那一队列突厥人。

其实从肤色上真看不出太大区别。尤其随着百年来与中原战争、交流与融合,西域的葡萄酒,北方的羊肉胡饼皆传入大梁,洛阳之中也常见外族面孔。对北边的突厥,从长相到服饰,大梁人都不陌生。

不过还是不一样的。

队列之中,领头之人似乎感受到我们的目光,仰面朝上望过来,露出一张微红的脸庞。

因为有反应看不懂,所以从这张毕利出场修了一下,增加了突厥情况的描述,以及分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鹏海风波(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