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风峥嵘 > 第11章 第 11 章

西风峥嵘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丘兹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8 06:06:30 来源:文学城

转眼到了金色的秋天,母亲告诉我说今年我要上学了。闻听此言,我是心花怒放。我早就朝思暮想着像那些大孩子一样,每天早晨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这是我走入学堂、读书识字的秋天,是我发蒙的开始。《礼记·仲尼燕居》曰:“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发蒙矣。”

中国近代以来一直是秋季入学,不过据说晚清政府虽然对各地学堂的学期及学制有着诸般规定,可在开学日期这一点上,始终未有明确的公历对应日期。60年代我国实行新学期是一年级春季入学,五年级12月底毕业。另外,按照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将小学入学年龄规定为7周岁,实行十年一贯制,即小学读五年,初中读三年,高中读两年。

上学了就需要确定我的正式名号。父亲已给我取过一个大名,这个名字气魄很宏大,他希望我像宇宙中的太阳一样前途无量。父亲读过一些诗书,也喜好舞文弄墨,写的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他也曾经是个文学爱好者,创作过一部中篇小说。因此,他起的这个名字确实有点非同凡响,寄托着他对我的关爱和期待。但是在入学的前夕,我却坚持要求母亲给我改名字。我之所以这样要求是祸起我的小名。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搞的,在我们大院的孩子中间兴起了一股起外号的风潮。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用谐音也给我起外了个号,我非常讨厌这个绰号,因此我要求改名字。母亲也没有多加思考我的要求是何等荒谬,因为那毕竟是一个孩子的无知要求,就顺手给我换了一个名字,其中还含有与时俱进的烙印。

很快就正式开学了,从此我开始了十八年的求学之路,百学不厌的种子已经在这一时刻播撒在我的心田里,只待时日而茁壮成长。在这漫长的十几年学习生涯中,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求知之路上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母亲在小学担任高年级的班主任。因为缺乏师资,老师要一人承担多科教学,就是一人至少要负责教一个班的语文和算数,有时甚至还要兼教体育、画画和音乐课。这种老师全包教学法,在边远地区没有那么多专业老师的情况下,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的小学离部队大院大概有2、3里路,步行约需要半个多小时。学校主教学区的布局是当时的经典样式:校园中央是个操场,操场四周挖有水渠并种着高大的、直插云霄的白杨树。白杨树后面是几排墙面刷成白色的平房教室,它们围绕着操场组成一个大四合院,其中一排房子的一部分用作老师办公室。

从部队大院去学校上学有两种走法,一个就是搭乘母亲的自行车过去。母亲骑车技术一般,记得有次不慎,我俩摔了个人仰马翻,搞得灰头土脸。还有一种上学方法就是自己步行去学校。步行上学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走大路,另一条是走小路。大路就是沿着主要大街走,这条路线比较安全,就是长一些。另一条路就是走小路,可以抄近道。但是这条路要穿过一些当地人住的小巷子。那些低矮的土坯房子,残垣断壁的土围墙,形形色色长相怪异的人物,还有一些坟墓土堆,使得走这条路充满恐惧感。再加上听人说,有人在这里拍花、偷孩子,对我这样敏感、胆子小的孩子,根本不敢自己走这条路,除非有大孩子带着。即便是这样,依旧是心惊胆战。

我们一年级教室的边上有一截残破的旧城墙,我们下课以后扒着那个墙头向下看,感觉它很深的,可能有个两米左右。我们班上的学生也是形形色色,来自小城的各个单位。课桌由粗重的木板制成,两人共享一桌。黑板不是木制的,而是在墙上用水泥抹出来的,再刷上黑漆就成了黑板。班上不少孩子显得羞怯,因为他们都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我很自得,因为我早就是托儿所的常客,混迹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当中,因此见过些世面,在这里如鱼得水。一年级的学习从识字开始,这对我不难,因为托儿所已经教了一些字词。当然,托儿所教的不如学校教的系统、标准。我们的老师很少布置作业,也没有教我们拼音。当时教学秩序已经乱,没有什么教学大纲,全凭老师自己拿捏和责任心了。

随着运动的深入,学校要求老师们晚上进行政治学习。为此,学校给母亲分配了一间宿舍。于是,我和母亲开始住校了。学校的宿舍分布在教学区外的几个地点,都没有院墙。我们的宿舍在一排土坯平顶房之中,房间很小,只容得放下一张单人床,一个灶台和一张小课桌。房门是用几块木板钉制而成的,缝隙很大。刮大风时,尘土长驱直入,十分呛人。我们在这里经历了冬天和夏天。

我们的隔壁是张老师家,她慈眉善目,体态丰腴。张老师的隔壁是龚老师,她是云贵川一带的人氏,生的浓眉豹眼,牛鼻厚唇,肤色黝黑,体格健壮。据说她是个体育老师,她挺喜欢我的,经常同我说话。龚老师家过去就是这栋宿舍的最后一家,那里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两口子,他们都是学校的老师。这两口子人身材都挺高的,女的戴着个大眼镜,生的一张长脸,肤色苍白,典型的三十年代女学生形象。而那位男的长相威猛,虎背熊腰,直眉瞪眼,一脸横肉,令我十分惧怕。

我的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方老师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她是个身材小巧、圆脸细眉、温文儒雅的广东人,说话带有明显的粤语口音。她的儿子与我同班,我和他可谓是难兄难弟,因为我们都被别人起了外号。每当我们闻听有人叫我们的外号,都怒火中烧,拍案而起。下课以后我特别喜欢到他家去玩,。他家住在学校另外一侧的职工宿舍里,他们家比我们家布置的好一些。其实这也不奇怪,我们住在这边属于临时搭个窝,人家在这里是安家落户,自然家具摆设比较好。还有,他们家因为在广州有亲戚,所以家里有一些精美的玩具,我们俩玩得爱不释手。

在我们宿舍后面不远处有一个涝坝。小城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涝坝,用水就从那里取。涝坝里面什么东西都有,特别是各种浮游生物。岸边上癞蛤蟆和蝌蚪黑压压一片,四处乱爬。这里的水质极差,如果把一锅水烧开的话,那个锅底下会有有一尺厚的浮游生物的尸首堆积,不堪入目。不过这个涝坝倒是我课余休闲玩乐的好去处,我常常在那里捉蜻蜓,捞蝌蚪。或者干脆就坐在涝坝边上,看着一池浑水而想入非非。

这一年的暑假,母亲又去乌鲁木齐探亲,但是这次没有带我去,而是把我托付给父亲的一位同事照顾。这家的老大是母亲班上的学生,这个期间我与他同榻而眠。这个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他与我互动不多。由于枯燥无味,我越来越觉得度日如年。那种深深的想念亲人的感觉,每天都缠绕着我,欲罢不能,我就好像得了相思病。我日日不思茶饭, 老是想着母亲的归来。我常常一个人来到自家门口,独自坐在门坎上,依着那扇被一把铁锁锁住的家门,望眼欲穿地看着那条通向大门的道路,幻想着母亲突然出现在那里并向我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