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风漫 > 第43章 执手

西风漫 第43章 执手

作者:尚福辣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1 13:10:40 来源:文学城

从我十六岁起,朝臣们就隔三差五地上书父皇,该给我选太子妃了。

父皇开明,让我自己先选个中意的,再说给他把关。

我中意的人,从几年前到现在一直没变,就是那个在东疆疯得没眼看的傻丫头李同尘。

这些年,蛰伏在东疆的密探,每年都会呈给我一张李同尘的画像。女大十八变,她眼瞅着就长成了个大姑娘,眉眼愈发地张扬,面容愈发地英气,很有些小将军的样子了。

我也听说了很多她在东疆的事迹,上到替老妪教训不孝子,下到给野猫接生,宁城大小事儿,就没有她李同尘不插上一脚的。后来,她长大了,又开始随她爹出征,将手下的兵痞们整治得服服帖帖,更将东狄打得落花流水,活得恣意潇洒。

只是,她好像确实不曾想起过我。

我没法和父皇提李同尘,一说起她,父皇必然会想起母后的死,他心里始终无法结痂的痛又被掀开,会因此难过很久。

然而,知子莫若父,父皇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把那丫头召来京城吧。你当面看看她,发现根本不像你想象的那般好,也就死了心,踏实了。”

东疆传来大捷的消息,全歼东狄残余主力,活捉其镇国大将军元吉。虽然战报上只字未提李同尘,但探子的消息却说得明白,大功是李同尘的。

父皇借机下旨,重赏了李如成,封他为宁远伯,顺便让李同尘押元吉入京,并留京任职。

于是,时隔七年,我终于再见到了李同尘。

十七岁的李同尘,比画像上更加鲜活热烈,她的笑声比铜铃还要响,洒满了诺大的教场。她随手射了几箭,萧蕴就败下阵来,她扬着脸,是理所应当的得意。

父皇失算了,我当面看到她,只觉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千倍万倍,心里更是认定了她,再看不下旁的人了。

我让萧蕴把小红马送还给她,聪慧如她,当即知道我来了教场,追过来喊我,那声“梁承深”依旧喊得脆脆的。

我俩站在那长长的甬道两端,彼此望着,时间微凝,一眼万年。

一枝早感春意的杏花,花苞初绽,伸出墙头,悬在李同尘的头上,映着她的面颊如花般娇俏,楚楚动人。

我缓步走向她,伸手想要触碰她粉嫩的脸颊。她却慌张地跪拜下去,张口唤我“太子殿下”……

我的心跳停了一拍,伸向她的手顿在了半空,一时不知该放到何处。

她之前从未称呼过我“太子殿下”,都是理所当然地随口喊我“梁承深”。刚刚她喊住我时的那声“梁承深”,我听着狂喜,以为一切未变,但现在看来,还是不一样了。

离开的时候,我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连她也这般避讳了,难道这世上从此就只剩下太子梁承深了?

病急乱投医,我竟然去问了萧蕴,到底该怎样不动声色地讨女孩子的欢心?

萧蕴从小到大,也没个心上人,似乎没长情根一般的清冷,没想到竟真的给我出了主意。他说,用真心,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感动她。

我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再看他时,不禁疑心他对我有所隐瞒,他应该暗中早有了情投意合的佳偶。

我让小厨房做了李同尘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菜,差宫人给她送去。宫人回来说,她甚是喜欢,感念殿下的恩典,将餐食吃了个精光。

我看出了宫人的言不由衷,稍加逼问,他就说了实话。原来李同尘并不喜欢吃那些菜,都给了和她一道当差的林肃。

小时候,李同尘在宫中时,就和我提起过林肃,说他是世上最笨的傻瓜。我还记得李同尘当时说这话的语气,是毫无芥蒂的亲厚,让我不禁嫉妒了林肃好久,也因此记住了这个名字。

但林肃从北疆调入京城后,我见过几次,发现确如李同尘所说,人不大聪明,便登时放了心。李同尘争强好胜、心高气傲的,定不会看上此等蠢人。

我也因此想到了自己年少时的荒唐事,因嫉妒莫青,怕他抢了李同尘,就将他调去了边军。好在这些年,莫青在边军干得十分出色,已经是参将了。

纸鸢节的前一日,父皇晚上做梦,梦见了母后,醒来就说答应过母后的事,有太多没有兑现,比如到清河边放纸鸢。

那日天气甚好,父皇摆驾出宫,去清河边纸鸢节上,为母后放一只纸鸢。

我平日忌惮父皇的想法,并不明目张胆地过多接触李同尘。但今日想着父皇情之所至,念及母后,应该不会过多地追究,于是,我也大着胆子,拉上李同尘,去上林苑放纸鸢。

这也是我曾经答应过她的事,今日兑现了,就不会有父皇那般的遗憾了。

李同尘竟然没放过纸鸢,那纸鸢到了她手上,就不管不顾地向下坠,吓得她花容失色,大喊着叫我帮忙。

我只是拉着她拽着线的手,轻抖了几下手腕,纸鸢重新又高高飞起。她高兴得又脆脆地喊我“梁承深”,我不禁在心中暗自庆幸,这纸鸢是放对了。

谁知,下一刻,她却忽然变了脸,将纸鸢线塞回到我的手中,又生分地唤我“殿下”,自称“卑职”。

我只不过是调侃了她一句“怎么不叫太子殿下了?”,她立即变得小心翼翼的。原来,“太子殿下”这四个字,才是我俩现下无法亲近的原由。我若只是梁承深,那李同尘与我,就还是那个开朗热情、没大没小的傻丫头。

她要走,我却后悔不已,好不容易有这样的相处,自己为何要呈口舌之快。我更怕她这一走,以后我在她的心里,就真的只是“太子殿下”了。

我有些无措又惴惴地出口挽留她,好在她点了头,答应再陪我坐一会儿。

也许是她在身旁,我觉得今日的风格外轻柔,上林苑的草木甚是青葱,连天空都分外的蓝。到处都是花草微甜的味道,她的几缕碎发散落下来,随风飞扬,像她的性子一样,毫无章法。

我只觉得现世安稳,若我俩就这般做一对寻常夫妻,隐在山林中,日日相依而坐,看着四季山林变化,相偕变老,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但李同尘的性子,不会安于僻居山野,而我的身份,也不可能轻易抛却江山社稷。此时此地,已是难得的片刻幸福,我贪婪地静静体味,不想出声打破这注定短暂的美好时光。

李同尘耐不住寂寞,还是开口说了话,可没聊几句就聊到了沉重的话题,气氛骤然冷了下来。她问我母后的死因,问庆娘怎样了?

我想了想,还是只告诉了她,庆娘死了,其他的事情却以皇家的避讳为由,不许她探究。她在宫中的时候,与母后亲近,两人的相处似忘年交,也似豁达的母女。而另一个让她依赖的人就是庆娘,她在东宫里有任何事,不一定会说给我,却一定会告诉庆娘。若她知道是庆娘下毒陷害她,害死了母后,她一定会难过心痛许久。

谁也没有想到,庆娘会是东狄的细作,她潜伏在东宫许多年,在李同尘她爹连败东狄之后,终于被启用了。选在了母后令旦节的众目睽睽之下,以一碗寿面构陷李同尘,毒死母后。

计谋并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我直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藏得如此好的一颗棋子,就这么草草地浪费掉,甚至替东狄觉得可惜。用她毒死国君和储君,引发朝堂骚乱,社稷飘摇,东狄趁乱而入,所得的收益,定比这划算许多。如此沉不住气,难怪东狄一直以来也就是个蛮夷小国。

要离开上林苑时,遭遇了刺客,李同尘拼死保护我,不要命地去追刺客,甚至受了伤。我看着她忠勇的模样,满心地担忧,责问她在战场上是否也是这样不顾死活地向前冲?

她不以为意地笑着安慰我,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说得如儿戏般简单,简直把我这个太子当成了没头脑的傻子。

我没有戳穿她,只是劝她惜命,但心里却不禁苦笑,若真知道惜命,她就不是李同尘了。

果然,她瞪着眼对我说:“只畏首畏尾地活着,当乌龟吗?那样活着,还不如不活!”

我虽知道她确实是这般想的,但被她当面直斥,还是起了怒气。她为何只考虑自己,要自由,要无畏,却从未考虑过在乎她的人,会有多担心。

她见我生了气,赶紧转移了话题,从影卫手中接过了从刺客身上搜到的钱袋。那钱袋上有太子太师的家用印记,又是个拙劣的栽赃构陷。

太子太师从小教导我,虽然我背地里觉得他陈腐,但他确实学富五车,在文官中很有威信,现在又当了首辅,位高权重的,难免会触及威胁他人的利益,惹人眼红,甚至痛恨。看来今日这场刺杀,目标倒不一定是我,很有可能不过是陷害太子太师的一场闹剧罢了。

然而,我今日到上林苑,算是临时起意的行程,那刺客能混进来,向我射箭,说明我身边潜藏着细作,所以当下最紧迫的是揪出奸细。

没想到对方十分狡猾,一击不中,立即收敛,不再露出半分马脚。如此看来,就只能引蛇出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