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吾自见山 > 第27章 利刃出鞘

吾自见山 第27章 利刃出鞘

作者:江随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5:52:40 来源:文学城

随之而来,郢都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换而言之就是——这里边都没有安生过日子的人。

崔家上书,拉着一群文臣进谏,必须要找出谋害李素的凶手。

皇帝能有什么办法,户部尚书的位置已经给出去了,圣旨下了哪有收回的道理。

崔家的既然这么强硬,彻查也非难事,皇帝便卖了个人情。

这查不要紧,可这一彻查许多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皇帝的羽林军成群结队、飞檐走壁潜入李府,险些没把眼睛闪瞎。

当然,这还不是关键,最要命的是,羽林军还查到了李素同北方的呼和兰有厘不清的干系,那可是叛国通敌的大罪!

李素在位多年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受贿金额巨大,牵扯人数众多。

他人死了不要紧,可活着的人还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呢。

与这样的人结党营私可是死罪啊!

俗话说人要低调,闷声不响发大财,可世家豪门都横行惯了,仗着祖上的荫德为所欲为。

积弊已久的郢都,从根部腐烂,悄无声息地蚕食着皇权的印玺。

皇帝年迈,能做的有限,但最要紧的还是眼下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的太子清除继承大统的所有障碍。

于是乎,由李素之死为开端的肃清轰轰烈烈地打响了。

皇帝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将李素一派一网打尽——毕竟这些年,谁跟李素没点来往呢?只要是在郢都的官场里混,雪花银是必须送到位的。

那一段时间,两位大臣抡开袖子吵架,最恶毒的话莫过于:“你是李素同党吧!”

而最出乎的是,裴谦成了查案的主审人兼执行人,一时间裴家势头大增,俨然成了郢都新贵。

午后,形中书院。

那座山绵延千里而不绝,在郢都四周包围着,似是一堵天然的保护屏障。

书院僻静,在曲折的幽径里藏着一座小院。

茶香袅袅,竹帘在清风中散漫摇晃。

院子里半边洒着日光,垂柳依依,枝条随风起舞。

男人披发而立,手上持着一卷书,嘴里似有似无地念叨着什么。

“又得了好茶,巧不巧还正给我赶上了。”

那人笑声浅浅,传入窗帘门户,似随风而动,激起满院花香。

“国公爷,好久不见。”赵裕昌起身,修长的身影落在身后的青墙上。

“确实好久未见。”裴谦笑意晏晏,玉白银竹长袍流水般拂过深青枣红的木长廊,衣角带香,沾染着斑驳迷离的明艳花粉,骤然风起,整个人都似笼在繁花里,此人玉容令群芳失色。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他含笑伸手接过小厮奉上的茶盏,笑意绵绵,“煮了好茶,也不叫我,怎么如今生分成这样。”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赵裕昌假惺惺地走远几步,将手里的书卷放下,“你倒是会挑时候,藏了多久的好茶,今日一烹,像钓鱼似的,一钓一个准。”

他走到引泉处,将手仔细地洗干净,晶莹的水珠在脚边坠落,在光下折射着灼眼的颜色,浅浅洇染着他的袍角。

裴谦轻笑一声,随即道:“赵院长这不是开春忙着,我要是不识趣地上门打搅了,到时候你招人这个不选那个不要的,我不就成了从中作梗的恶人了?”

小厮低头退下,无声中院子一个人都不剩。

四下无人,鸟鸣惊心。

竹影绰约,随风阵阵。

赵裕昌负手立在竹林前,绿柳柔软曼妙,日光透过林隙落在他的眉间,点缀出斑驳难明的神色。

他嘴角噙笑,语气颇为苦恼 :“你……我听说,圣上要你执掌书院,那岂不是意味着我要卸任了,这下好了,我要是赋职了,你这院子必须留给我。”

裴谦随手捡起桌上的折扇,把玩了两下只觉得无趣,“啊,不是,赵院长在哪儿听说的,都是道听途说。书院离了你,那不是成了一具空壳?”

赵裕昌颔首,打趣道:“怎么说呢,有一种小人得势的感觉在里头。哈哈,小裴,你成小人了。”

“前些日子,泰安殿的娘娘宣了御医诊脉,说是有身孕了,皇上喜不自胜,竟在殿前摔了一跤,正好磕在丹陛石上。”

裴谦低头喝茶,继续听着。

“传召太医院的陈院判,然后五殿下以为是皇帝病了,第二天连朝都不上了,火急火燎地跑去了勤政殿亲侍汤药。”赵裕昌唇角掀起一抹嘲意。

简直是愚不可及,那不是昭告天下人,勤政殿有他五殿下的眼线么。

安排眼线是为了做什么?是为了接位么!

如今陛下年事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几乎所有的皇子和氏族都瞄着勤政殿的风吹草动。

皇帝虽口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既不痛快,明褒暗贬地削了五殿下孟基的藩地,赐了个虚头巴脑的将军名号,把他弄到东海那边驻守,非郢都传召不得回。

至少这三年,孟基都不会出现在郢都了。

“泰安殿?宣贵妃有身孕了?”裴谦皱眉,眼神冷了几分,透着冰花似的寒意。

真是多事之秋,这若是多添一位皇子,又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

心中涌起一股烦躁之意,春光天晴,云光万里,裴谦眼底却只有一股惨淡愁云。

“王家知道了,怕不是比陛下还高兴。”赵裕昌闷声笑了起来,“要知道,拥立幼主要比扶一位平庸又自以为是的皇太子轻松得多。”

他这话说得直白,却非常实在。

裴谦语气轻描淡写:“这话,也就只有在我跟前说说罢。”

手指轻敲桌案 ,盏中清亮的茶汤微微泛起一圈圈涟漪。

“你裴谦如今站在风口浪尖上,许多人欲除之你而后快,你呀你,长点心吧,别稀里糊涂的把命给丢了。”

裴谦并非横空出世的贵族,他的生母是当今圣上的亲姐姐。

按地位按血缘,他是最有资格给孟家当执刀人的,又是最有资格当乱臣贼子的。

可他偏偏当郢都花楼的风流客,学的一些剑式杀招全成了不入流的舞剑把式。

如今陛下突然启用他,看似三千繁华候着他,实则是深不可测的龙潭虎穴等着他。

赵裕昌与他相识甚早,可以说裴谦对他有知遇之恩。

高山流水遇知音,有伯乐识得千里马,这两件事是大多数文人雅士毕生之追求。

赵裕昌不用毕生追求,只需要遇上裴谦便足矣。

他见证裴谦的意气风发,见证他的风流浪荡。

也见过当下的虚与委蛇。

“我不曾更改过我的意向,赵先生,我现在等您的答复。”裴谦收回目光,微微颔首,抿唇的模样甚是严肃。

赵裕昌敛了笑意,同样一板一眼地回答道:“自然是同你一样,不然我还不如在西市街头卖鸭子呢。”

无须多言,不言之意尽在其中。

安楚每天都上山采药,她倒也不是心安理白吃白喝的人。

这几日惠风和畅,晴空万里。

自从那场雨下干净了,山谷河间一派清明。

她背着竹篓,撑着半人高的朽木登山杖在林间穿梭,一边寻找时鸣的踪迹一边摘草药。

“我有一位叔伯,他教过我,虽然不多,但是一些益气补血的药我还是认得的。”

她走在林间心情舒爽,若是没有早晚那一碗令人痴傻的药就更舒爽了。

她试过的毒比寻常人半辈子吃过的饭还要多,更何况还未下肚便都悄悄吐了。

老头儿一家见她老实憨厚,还帮着做活计,心中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安楚每日早出晚归,老阿婆心中多有忧虑,生怕人跑了,但转念一想,如今世道,小姑娘家家的,跑出去了也没个地方安生,不怕她跑。

她每每回来,便能背一大篓的草药,常见的不常见的,一应俱全。

老头儿看得两眼放光。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老头儿颤颤巍巍地举着那几根草,眼神中流露出精光,“都是你采的?”

“开春正是长这些东西的时候。”安楚淡声道。

“你这个小丫头片子,我问问你,这个是什么?”

安楚没抬头,挑拣着竹筐里破碎的、完整的药草,将其分类:“紫玉参,别名紫血,气血亏损的人最是需要,切片入汤熬成浓汁,装于小瓶密封而存,每次清晨饮水滴入两滴,常年饮用则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老头儿斜着眼,举起一只脏兮兮的草根子又问道:“这个?”

“这个就常见了,既可用药有可入食,闹饥荒的时候得靠这个,叫玉观音,根部无毒可食用。”

其实安楚的意思很明确,她还是大有用处的,不要轻易对她下手。

下的毒她不是不知道,但是她选择不说是各自留有余地。

“这个……”老头又扯了一根。

“这个是给您治咳疾的,您胸闷气短,呼吸里带着杂音,说明肺上有沉疴,需要一些凉性化痰的药,如果您信得过我,我为您开药。”安楚目光沉稳淡然,好似在说一件极其平常的事。

老头儿的咳疾已经是多年的顽固病,他自己之前也是晒草药开医馆的,可还是束手无策。

这姑娘居然能有法子治好他?

不对不对,关键并不在此——

老头儿震惊了,老婆子不是说这个姑娘被石头磕傻了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利刃出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