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212章 德妃娘娘巧施妙计 废后淑妃卷土重来

不怕沧海桑田,就怕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身陷囹圄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没有等到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李治,难道李治真的这么狠心决绝?真的丝毫不顾念王皇后和萧淑妃对他十几年的陪伴?

她们也没有等到志得意满忘乎其形的武皇后,在萧淑妃的心里,现在的武皇后一定是得意忘形的,因为萧淑妃在李治成为太子的时候就主动找到还是太宗皇帝才人的武如意扬眉吐气,在李治即位,武如意被安置到感业寺以后萧淑妃又找到了武如意肆意嘲讽,所以在萧淑妃的心里武如意一朝成了皇后一定也会这么做的,这是以牙还牙,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可惜武皇后也没来,是武皇后不恨自己吗?就算不恨自己也该恨王皇后啊,毕竟王皇后谋害了安思定公主,可是这些都没有,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在被下狱之后仿佛被武皇后遗忘一般。

面对萧淑妃的疑惑,王皇后冷笑道:“你以为武皇后是跟你一样的蠢货吗?稍有得益就忘乎所以,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为人肤浅的城府就像是写在脸上一般,武如意那个贱人新皇后上位,自然根基不稳,现在她哪有心思搭理我们?”

萧淑妃虽然认同王皇后的说法,但也不忘回嘴道:“你王皇后倒是有城府,那你怎么会引狼入室,辛辛苦苦十几年死抓着皇后之位不放,到头来还不是为武如意做了嫁衣裳?这件事就算你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天下人也都知道了,废后就是你。”

然后二人就是一顿日常撕逼大战,十几年来二人从太子府斗到内狱,从太子妃斗太子良娣,从王皇后斗萧淑妃,现在斗到双双获罪入狱,仿佛变得只是二人的身份。

直到今天,二人等到了想都想不到的长孙德妃。

萧淑妃跟长孙德妃从来都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因为德妃出身太高贵,是萧淑妃最不喜欢的世家嫡系,萧淑妃自己只是旁系,她“看不上”嫡系那些把傲气写在脸上的人,这种气质尤其长孙德妃更甚,更是目中无人,所以萧淑妃自己这个淑妃何必看德妃的脸色?

王皇后实际上跟长孙德妃也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因为王皇后是长孙无忌手中的棋子,长孙德妃是长孙无忌在王皇后不能生育后准备好的替代品,是随时准备取代王皇后的人,可以说就算没有武如意取代王皇后,有朝一日她也会被德妃取代,前提是德妃能够生下一个皇子,可惜这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李治不允许德妃怀孕,长孙无忌这何尝不是自作聪明?

后宫这些事一直都在王皇后的掌控当中,可惜天不遂人意,王皇后的计划几次出现意外,她要杀宫外的武如意没有杀掉,她要杀李弘也被他死里逃生,如果不是发生了各种变故现在王皇后还是皇后,而不是锒铛入狱,但王皇后不亏,她在入狱前就埋下了长孙无忌和李治自相残杀的伏笔,就是德妃始终不能怀孕是李治所为的秘密,现在看到德妃来狱中找自己,王皇后知道是自己的计谋发挥作用了:德妃进宫就是为了皇后之位而来,怎么会甘心武如意成为皇后呢?所以武如意能不能坐稳皇后之位至少还要看长孙德妃的脸色,就像当初自己看德妃的脸色一样。

萧淑妃不知道德妃和王皇后之间的苟且之事,只以为德妃也是来看她的笑话的,于是冷笑道:“不知德妃娘娘莅临寒舍,我等有失远迎啊,请问德妃娘娘今日所来何故?”

德妃不屑道:“淑妃娘娘果然气度不减,虽然身陷囹圄,不过这里也的确是寒舍,长安城的乞丐住的地方都比这里强,谁能想到往日里风光霁月的萧淑妃娘娘会落魄到这副模样?你看你呀,浑身上下除了这张嘴还是萧淑妃,哪里还有半分淑妃的荣华?”

王皇后笑着道:“德妃娘娘今天过来总不是特意来调笑我们两个败军之将的吧。”

德妃道:“还是皇后娘娘有气量的,正所谓败不馁,如果我今天看到的是一蹶不振的王皇后,那我就要后悔自己的选择了。”

王皇后道:“德妃娘娘所言何意?”

德妃道:“时至今日,曾经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沦落至此,你们甘心吗?”

萧淑妃道:“德妃你有话就明说吧,被武如意那个贱人算计,我们自然是不甘心的,你也不用拐弯抹角的试探我们。”

王皇后也是这个想法,她被武如意取而代之,这如何甘心?德妃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德妃笑着道:“不甘心好啊,不甘心你们就可以继续跟武如意斗下去。”

萧淑妃没好气道:“德妃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我跟王婠这个蠢女人都成了阶下囚了还怎么都武如意斗?难不成还指望这个蠢女人时灵时不灵的巫蛊之术?就说她自己还信吗?”

王皇后这一次听到萧淑妃骂她倒是不急,而是若有所思的对德妃问道:“你有把我们救出去的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武如意继续斗下去。”

萧淑妃闻言马上道:“你有办法把我们救出去?如果这样的话我一定会跟武如意斗到底!”

如果能从狱中逃出去,二人就算不能起死回生重新做回皇后,但至少也可以死灰复燃,后宫里可依旧有不少她们的人,现在武皇后新上位立足未深,根基不稳,这是她们最好的机会,只可惜一般人没有救她们出去的能力,很显然,长孙德妃不是一般人。

德妃没有回答萧淑妃这个蠢女人的问题,而是看着王皇后道:“事后皇上可有来过这里?”

王皇后道:“并没有。”

萧淑妃道:“一定是因为武皇后这个贱女人的挑唆,一定是因为皇上不想看到王皇后这个蠢女人,不然皇上不会不来看我的,皇上的心里一定还有我的。”

王皇后和德妃都是无奈的看着萧淑妃这个蠢货,她们以前怎么不知道萧淑妃这么蠢,却不知这是误会了萧淑妃,萧淑妃被抓进内狱的时间比她长,又经历了有机会可以出去的大喜大悲,然后又和王皇后关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她是个一辈子都利欲熏心的女人,这些打击几乎让她成了一个疯女人。

王皇后接着冷笑道:“我们在皇上太子府时期就嫁给了皇上,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皇上本性仁儒纯善,我们能有今天也可以说全是拜皇上所赐,这都是皇上对我们的亏欠,有这些亏欠之意,皇上有何颜面来看我们?”

王皇后说得对,李治以无后为由“废黜”王皇后,可王皇后多年无后却是李治所为,这就是李治对王皇后的亏欠,萧淑妃本是李治独宠,却因为联合高阳公主扶持儿子李素节上位东宫被李治所恶,这是恨屋及乌,但也多有悔意,不然当初萧淑妃卖惨李治不会信以为真以为萧淑妃是无辜的。

德妃闻言道:“我会安排后宫妃嫔在皇上面前多多提及你们往日的好,让皇上忘不掉你们,既然你认为皇上仁儒,那就利用皇上的仁儒和亏欠,如果皇上真的心中放不下你们一定会来看你们的,到时候能不能让皇上回心转意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就是德妃的计划,现在她是“西皇后”,后宫的妃嫔哪个敢不给她的颜面,德妃要做的就是让后宫的妃嫔经常在李治面前念及王皇后的贤良淑德,德妃就不相信有这么多人念叨王皇后的好,李治会无动于衷,然后德妃再联合所有的妃嫔替王皇后求情,按着李治的性子,王皇后被赦免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德妃的计策不止这一条。

德妃看着眼巴巴的看着她的萧淑妃道:“萧淑妃,你的孩子应该想她们的娘了,她们应该到皇上面前去请求父皇饶过她们的娘了,你觉得如何?”

萧淑妃马上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和儿子李素节,现在她的大女儿也就十岁出头,小儿子李素节也才五六岁,孩子们这么小,如果没有自己武如意那个贱人会怎么欺负自己的孩子?所以自己一定要出去!德妃说得对,应该让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求情到皇上面前,皇上一定会念及父子,父女之情饶过自己的,再加上德妃安排的妃嫔的求情,她和王皇后被赦免的可能性很大。

想到这里萧淑妃也不再犹豫,立马撕下了自己的一片衣服,给自己的女儿们血书一封,一定要让她们亲手交给父皇。

德妃做好所有的谋划之后就在后宫诸妃嫔“见安”她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说是王皇后在位时对大家的好处,王皇后也并没有对不起大家的地方,相反不少人都是受过王皇后的恩惠,现在王皇后落难,希望大家都在皇上面前替王皇后美言几句,这是她这个德妃的“请求”,说是请求,后妃们谁又不明白德妃娘娘的意思。

所以在此之后,李治不管雨露均沾到谁,有人会隐晦的表示王皇后娘娘的好处,以及王皇后在位多年把皇上的后宫治理的条理清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也有人会说自己梦到了曾经的王皇后娘娘,不知道皇上梦到了没有。

在御花园赏花的时候就会看到有人跳着王皇后喜欢的唐舞。

一时间可谓是到处都是王皇后的影子,让李治不可避免的会想到自己的废后王皇后。

糟心的事不止如此,萧未央的两个女儿和儿子李素节也是在李治面前哭哭啼啼,李治看着自己两个十岁左右的女儿带着五六岁的弟弟跪在自己面前喊着“父皇,我们想娘了”、“父皇,这是娘从狱中送出来的血书,娘知错了,父皇,你就饶过娘这一次吧”。

萧未央的两个女儿和弟弟本就因为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娘惶恐,现在又看到了萧淑妃的血书,哭起来更是情真意切,让李治感同身受。

这是德妃的一串连环计,李治就算可以躲过自己的后妃,也躲不过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更何况李治儿女本就不多,李治的脑中都是狱中受苦的王皇后和萧淑妃。

王皇后说得对,李治仁儒,李治对她们一日夫妻百日恩,李治对她们心中有亏欠。

在废后之后,王皇后和萧淑妃被下狱,李治以为时间可以抹平自己心中的愧疚,废后本来也是他不得已而为之,根源是皇相之争,所以他不想去见关入狱中的王皇后、萧淑妃二人,她们或许不是无辜的,但一定是被牵连的。

现在李治想要躲都躲不开,到处都是触景生情,于是李治就去看望狱中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

不来则罢,在看到王萧二人的时候让李治难以置信,狱中生活条件本就不好,所以二人可以说是睡在草堆上,这哪是李治接触过的?

还有就是吃饭的碗,里面都是剩下的饭菜,在王萧二人可以的摆置下已经馊气扑鼻。

这是人呆的地方?这就是自己的妃嫔?李治看的黯然神伤,对着躺在草堆上的二人喊道:“皇后、淑妃安在?”

李治不知道二人只是在装睡,她们在狱卒喊“皇上”的时候就知道德妃的计划已成,皇上真的来看她们了,所以她们准备好了让李治看的东西,现在又听到李治的呼喊。

王皇后哭着道:“妾等罪责在身,已被皇上废为宫婢,如何还值得皇上用妃称?”

萧淑妃也是哭着道:“皇上,臣妾愧对皇上偏爱,只是皇上不该来这等污秽之地,只恐脏了皇上的眼睛。”

李治的性子哪里受得住王萧二人的心思,于是道:“宫里的罪婢尚且有掖庭委身,你们有罪何至于沦落狱中,你们是朕的皇后,朕的淑妃,即使有罪也与寻常人不同,宫中闲置的院落何其多?你们在宫中另寻一处宅院也可悔罪。”

王皇后见计成,哽咽道:“皇上念及往日恩爱,使妾等再见天日,妾等谢皇上隆恩,只请皇上将院落命为“回心院”,以示妾等回心转意之意,望皇上成全。”

于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在德妃的一番暗助之下终于得以逃出内狱,在安置好“回心院”之后,二人知道这只是自己反败为胜的第一步,之后就要循序渐进,她们终有起死回生的那一天,到时候就要有武如意的好看。

武皇后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却是晴天霹雳如遭雷击,王皇后和萧淑妃谋害了她的女儿安思定公主且不说,还几次谋害自己未遂,可谓是自己的生死仇敌,李治这是怎么好端端的就把她们给放出了内狱?此前武皇后不是忘了她们,而是知道自己新上位根基不稳,也就勉强接受把二人关在牢狱中,现在居然被李治安置在了一个什么“回心院”?回心,回心,这到底是要谁回心转意?

武皇后马上找到李治询问此事,却只是得到李治“朕即有处置”的答复。

经此一问,武皇后事感蹊跷,她知道李治对王皇后和萧淑妃之事躲都来不及,怎么会突然就去内狱看望二人?于是武皇后召来了徐婕妤一问,才知道是德妃在背后嘱托妃嫔在李治面前念及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好,还有萧淑妃二女一子的恳求,这才有了李治于心不忍的探望。

原来如此,武皇后这才知道事情背后是德妃的阴谋,要不说德妃高明呢,就连阴谋诡计都是如羚羊挂角,神不知鬼不觉,于无声处就算计了李治和自己,别说自己事先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也拿这件事无能为力。

只是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放出是武皇后万万不能接受的事,她根基本就薄弱,现在对上一个德妃已经是勉力为之,如果再加上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只怕她维持的能力都没有,一旦二人卷土从来,到时候阶下囚只怕会是自己了,那自己的儿子李弘怎么办?现在李弘已经是太子,一旦自己失势李弘必定首当其冲。

所以她和德妃,王皇后,萧淑妃三人不只是皇后之争,更是生死之争,武皇后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杀心会如此重,还有后宫的这些女人,自己应该杀一儆百了。

杨氏在知道废后和萧淑妃被放出之后也是甚为忧心,女儿面对的局面杨氏一样明白,可是面对女儿的杀心杨氏劝解道:“斩尽杀绝,不留余地不是上策,你一旦杀一儆百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以后只怕会成为世家的敌人。”

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也是世家的天下,王皇后出身并州王氏嫡系,萧淑妃出身兰陵萧氏旁系,俱是世家之女,她们可以被治罪,但不能被杀,这是世家的颜面,所以杨氏会说杀了二人就是与世家为敌。

一边是自己的安危,一边是与世家为敌,武皇后实际上也没得选,长久以来她都在思考自己作为皇后娘娘的立威之事,结果她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只敢烧到自己的武家,所以这才有了德妃操纵的后宫众妃嫔对自己阴奉阳违,现在更是把她逼到了绝路,如果这一次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卷土重来,自己这个新皇后以后只怕就是一个笑话,可是一样的道理,杨氏说的话也对,自己眼下的局面稍有不慎就是引火烧身,自己如何杀的名正言顺才是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