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202章 唐皇帝亲书立后诏 十八载武氏女为后

李义府和许敬宗在拿到萧淑妃和王皇后的证词的时候,整个身子都兴奋的在颤栗,他们没想到当初安思定公主被害还有这样的内情,难怪位高如刘贤妃都要被推出来做替罪羊,原来凶手是王皇后,王皇后的背后是长孙无忌,这么一看推出一个无权无势,出身卑微的刘贤妃顶罪合情合理。

只是刘贤妃就是一个可怜人了,虽然她的儿子做了太子,但她在那些真正有权势的人眼中依旧只能做替罪羊,李义府和许敬宗也知道了当初刘贤妃之所以答应王皇后做替罪羊,是因为王皇后答应她一定会保住刘贤妃之子李忠坐稳太子之位,所以刘贤妃甘愿牺牲自己保住自己的儿子,结果到头来李忠却在自己的娘死后被王皇后逼的疯癫,可悲。

李义府感慨道:“如果刘贤妃泉下有知,只怕会死不瞑目啊。”

许敬宗明白李义府的意思,且不说李忠已经疯了,就算李忠不疯,还能在失势的王皇后被废后做太子吗?只怕是痴心妄想,所以刘贤妃的牺牲是白费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许敬宗点头赞同道:“若非刘贤妃娘娘蒙受此不白之冤,皇上也不会让我等为刘贤妃娘娘平反昭雪,洗脱冤屈,没想到平日里平和贤惠素有贤名的王皇后居然会是这样的居心叵测之人,她蒙蔽了天下人啊,幸得皇上英明神武才识破了王皇后的真面目,只是,只是不知王皇后是否还有同党?”许敬宗犹豫一下问道。

李义府看了许敬宗一眼,知道许敬宗这是想要把长孙无忌牵扯进来,难道这就是皇上让他们来侦破此案的原因?所以皇上现在就会把矛头指向长孙无忌?

许敬宗的话可把李义府吓一跳,俗话说君心难测,皇上不会是真的想拿长孙无忌开刀吧,自己就是这把刀?自己要是这么做了会不会刀毁人亡?李义府不敢这么想,万一不是呢?是自己想多了,那可就是蓄谋挑拨皇上和监国之间的关系了,多此一举好心办坏事,那也是取死之道,于是沉吟道:“安思定公主被害一案还有武贤妃娘娘那里没有询问,不如我们去问过娘娘后再做结论。”

在李义府眼里武贤妃是比自己更懂皇上的人。

许敬宗诧异的看着李义府,李义府这是回避了他的问题,反而想去请示武贤妃?难道武贤妃和李义府之间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内幕?于是赶紧道:“李大人说得对,武贤妃娘娘是安思定公主的生母,也是安思定公主被害案的受害者,的确需要问询,我们同去,同去。”

如意听到侍婢进来通报皇上派的李义府和许敬宗两位大人前来蓬莱殿拜会,说是重新调查当初安思定公主被害一案,有一些事情需要向娘娘问询,不知道娘娘见不见。

李义府和许敬宗进来后先是见过贤妃娘娘,然后说起他们调查萧淑妃和王皇后以后的笔录,接着问不知娘娘可有什么补充的?

如意道:“不知二位大人可否把笔录让我一观?”

按照规矩如意是安思定公主被害案的当事人,她是不可以看案卷调查笔录的,但李义府没有犹豫道:“娘娘请看。”说完就把笔录双手奉上。

如意看着分别记录萧淑妃和王皇后招供的笔录,比上一此两人对李治说的更全面,因为有李义府和许敬宗查缺补漏的询问,比如王皇后当初想要逼疯自己,王皇后想要把李弘据为己有,失败以后就想把李忠据为己有,逼死刘贤妃也是目的。

李义府看着认真看卷宗的武贤妃谨慎问道:“娘娘,不知娘娘以为,王皇后和萧淑妃是否还有同党在外?”

武贤妃深思一下道:“有没有同党都要按萧淑妃和王皇后的供词断案,供词里有那就是有,供词里没有那就是没有。”

有了武贤妃的这句话李义府和许敬宗二人自然明白话中的含义,那就是没有同党,是他们想多了,差点不知死活的犯了大错沾惹到长孙无忌,现在他们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也就告辞离去。

李、许二人离开之后武母杨氏从一侧房间走出,杨氏看着女儿些许叹气,她知道如意私下联系李义府的事,目的就是要为被害死的安思定公主和差点被害死的李弘报仇,只是这毕竟是如意自作主张的事,杨氏真的害怕因为自作主张这件事导致如意在李治面前失宠,武家现在根基还薄,如果因为擅自做主的事落下了非议,只怕对如意“废王立武”之事不利,可是杀女害子之仇杨氏又哪能劝得住?

还有上一次如意在紫宸殿“干政”的事,本就已经给人落下了话柄,如意不能再有差池,不然庶族官员、前朝旧臣、宗室宗亲这个危如累卵的联盟不用长孙无忌出手就能崩盘,这可是这一次李治能赢长孙无忌的根本,就这也仅仅只是胜出一线,杨氏对此甚是担忧,还好女儿没有昏头。

但是自己的女儿到底是怎么想的杨氏恐怕也难以知晓。

如意只是在李义府和许敬宗离开之前问了一句:“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最后可有什么话说?”

李义府犹豫一下道:“王皇后说是如果臣等再见到萧淑妃就告诉萧淑妃新皇后娘娘会是贤妃娘娘您。”

如意一愣,她明白这是王皇后对萧淑妃强烈的恨,恨不得杀人诛心,当然这也是要让萧淑妃和自己一起承受现在的失败,萧淑妃被关在狱中什么都不知道,王皇后不想让萧淑妃无知的“幸福”,她要让萧淑妃和她一样痛苦。

当然不止如此,萧淑妃自己招供的都是对王皇后不利的证词,而王皇后招供的就是所有的,包括萧淑妃自己做的那些事,所以李义府再去狱中向萧淑妃验证是必须的事。

萧淑妃在听到李义府说出王皇后的招供之后就知道不只是自己出卖了王皇后,王皇后也把自己做过的事一点不拉的说了出来,自己以势压人逼迫武家兄弟赶走继母杨氏的事,自己在感业寺追杀武如意的事,可是这样的话自己也会是死路一条,那自己跟李治哭惨还有什么用?萧淑妃疯狂的怒骂道:“皇后,王婠,你不得好死,你想死就去死,干嘛非要拉我一起死呢?你个疯子。”

但紧接着李义府就对萧淑妃说了王皇后让他们带的话:“王皇后现在即将被废后已成定局,新皇后娘娘会是贤妃娘娘。”

贤妃娘娘?

萧淑妃一愣,贤妃娘娘不就是武如意吗?所以武如意那个贱人要做新皇后了?萧淑妃听了这句话反而不闹了,而是颓然的跌坐在地上。

武如意是萧淑妃多年的宿敌,二人从进宫做小宫女开始就因为误会成为了对手,萧淑妃从来也没有看得上武如意这个出身小门小户的武如意,期间武如意曾经“蓄谋”想要抢夺过萧未央上台跳舞的机会,而最后如意却是得以留在宫中做了先帝的才人,萧未央被送出宫嫁给了不起眼的晋王李治,这是萧未央输给了如意,尤其是李治成为太子以后,萧未央以为自己有了扬眉吐气的实力,所以在见到如意的时候趾高气扬,没想到却遇到了和如意一起的充容徐慧,二人作为先帝的妃嫔又是对萧未央一阵羞辱,这都是萧未央对如意心中的恨,不然她也不会在先帝驾崩,如意栖身感业寺的时候报复她。

可是萧未央没有想到如意还有重新回宫的那一天,萧未央不会认为如意回宫是因为她逼迫杨氏被赶出武家之后如意对她的回击,只认为是如意居心叵测,一心想要卖弄美人计,想要攀附皇上,就是想要和自己争抢皇恩,就像十几年前一样,如意也是这么和她抢的,所以在萧未央的眼里如意一直都是那个想要抢自己东西的人,甚至比王婠更加卑鄙,王婠抢她的东西是因为王婠出身名门望族,王婠比自己更配,武如意呢?出身还不如自己的卑贱之人,凭什么抢自己的东西?

但是现在武如意却要做皇后了,萧未央顿时心如死灰,王婠是她的宿敌,那武如意就是她的死敌,这就是王皇后的目的,看看你萧未央在知道新皇后是武如意之后还想不想苟活下去。

在李义府和许敬宗调查清楚之后,李治马上就在朝议上让他们说明了此事,朝臣们才知道了王皇后的真面目,不但谋害皇子公主,还追杀过武贤妃,当初对西突厥一战王文度矫诏也是出自王皇后密信,致使唐军功败垂成,这才明白了李治为什么要换后,于是齐声道“皇上英明”,这也让很多本来对李治废后不满的陇西世族闻听之后也放下了些许心中对李治的成见,因为做出这些事的王皇后被废就是咎由自取,反而对于长孙无忌反对废后之事开始有微词,不然褚遂良也不会被贬了。

于是李治正式下废后诏书:“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迫害皇子,公主,陷害皇上刘贤妃,致其被冤杀,其心歹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配岭南。”

王皇后和萧淑妃接到废后诏书后并没有什么意外,她们在李义府重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下场,只是坦荡归坦荡,二人从小养尊处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罪妃。

本来按照律令罪妃会被流放到掖庭,就像太宗皇帝的阴德妃,在其子齐王李佑谋逆之后阴德妃自囚掖庭谢罪,废后诏书中却没有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去处,只是被关到了宫内的别苑,不知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谁的安排。

王皇后和萧淑妃在去往别苑之后又相聚在了一起,她们没想到二人作为明争暗斗多年的宿敌,居然还有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天,遥想当年当年二人在同一个屋檐下还是在太子府时期,王婠还是太子妃,萧未央是太子良娣,二人争宠争宠,到头来争出一个废为庶人,自己一辈子争来争去,最后争了一个同归于尽,这是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此时萧未央看着王婠也没有了之前想要怒骂,甚至动手殴打她的心,两个人看着彼此都是无话可说,哀莫大于心死。

彼时王皇后父亲王仁佑已经去世,但也被去除了之前的所有称号,因为王皇后的身份,王仁佑被册封为魏国公,王皇后的母亲柳氏被封为魏国夫人,现在一并收回。

更加倒霉的是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因为王皇后的缘故柳奭被封为中书令,中枢七相之一,在安思定公主被害之后柳奭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是王皇后所为,但他还是有这样的预感,为了不被王皇后牵连柳奭就自请辞去了相位,没想到王皇后还能做出更加疯狂的事,谋害皇子李弘,现在事发王皇后被废,这是柳奭没有想到的事,在柳奭心里即使王皇后做的再不好,顶多是不受宠,只要有长孙无忌在就肯定不会被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柳奭在王皇后为后时对王婠所做之事多有参与,所以柳奭也受到了废后的波及,被贬为遂州刺史,这就是王皇后坑舅,

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亲属以前有多少人鸡犬升天,现在就有多少人树倒猢狲散。

在李治名正言顺的废后之后,那就需要有新皇后上位,这就是废王立武,虽然是一句话,却是两件事,现在皇后即废,马上就有朝臣开始提出立后之事,废后立后本就是前后之事,本来上一次朝会就该说出这件事,只是当时李义府站出来说为刘贤妃平反昭雪之事,耽误了一时片刻,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有朝臣站出来号召立后之事,至于立后人选,在废后之前大家就已经知晓,所以马上就有浩浩荡荡的朝臣站出来表示有生养皇子的武贤妃娘娘对于皇后之位是实至名归,新皇后娘娘当为武贤妃接任。

然后就是朝臣们表示支持武贤妃娘娘上位。

于是在“废后”诏书的五天后李治下“立后”诏书: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以往才行,选入□□,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立武昭仪(剧情贤妃)为皇后诏》

这是一篇李治亲自为自己的新皇后手书的诏书,其中些许内容对武氏极尽之美誉,也算是为新皇后正名,大意武氏门勋卓著,并不是门第平平,如意在先帝时也是优秀后宫妃嫔的代表,所以先帝就把她赏赐给了朕。

这是李治对如意进宫前一首《如意娘》的回报,如意在进宫前曾经为李治赠诗一首: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意赠之以诗,李治报之以皇后之位。

而对于如意,在这封诏书之后她就会是实至名归的大唐皇后娘娘,从现在开始就要母仪天下,这一年,如意不过才三十一岁,而此时距她走出感业寺的殿门那一天不过四年多的时间,但距离她初次进宫的时间,是从十三岁开始,已经十八年,只是十八年前进宫时如意又何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皇后?她不是带着金手指的穿越者,她到现在依旧是一个“寻常”的女人,这个时候的李治二十七岁。

十八年的时间她从一个出身低微,小门小户的小宫女一直走到了今天后宫的至高位,这是先帝是京兆韦氏的韦贵妃,出身尊贵的杨淑妃,家族功勋的阴德妃可望而不可即的地位,也是出身名门望族并州王氏的王皇后和兰陵萧氏萧淑妃一直争抢的位子,现在却是被如意得到。

如意和王皇后,一个出身并州的女儿,打败了另一个出身并州的女儿,最终得到皇后之位,这是两个并州女子的争斗。

而李治这个晋王也曾经是并州都督,他的命运交叉的是两个并州的女人,而大唐的龙兴之地也是并州(晋祠):大唐的唐来源就是李渊的封国号为唐,也就是并州(太原),这才有了后来的晋阳起兵,这就是历史的巧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