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九年,八月十七。
自祭月节起,长安城连着几日滂沱大雨。今夜狂风急骤,太和殿廊下青色扁铃吹得翻飞,防风灯笼在雨雾中晃动着,隐隐约约照过拐角处一片蹁跹裙摆。
“夫人。”领路的宫人忽地慢下脚步。
李辞盈晃了晃神,怔怔去望眼前那扇森严沉重的赤朱殿门——此间距正殿不过半刻钟路程,不止来往者盛,侧耳细听,仍然能在潇潇夜雨中闻见正殿中的丝竹管弦。
“那位”竟丝毫不知避嫌,邀她来此处叙话,真是欺人太甚。
手中的丝帕快绞出个窟窿来,她咬牙看着宫人缓慢推开朱色门扉。
“轰隆——”
惊雷滚云,震天动地的声响贴着她冷汗浸透的脊后窜升,悠扬的编钟音点切得七零八落,好容易稳住的心绪也碎乱四散。
“夫人请吧。”
言辞恭敬,手下却不留情面。
那宫人手臂轻摆,一股巨大的推力迫她向前。李辞盈趔趄几步跌坐在殿中,腰间玉饰猛地击在砖石面,“叮铃哐啷”一阵脆响。
自三年前与裴听寒成亲,再无人会这般轻慢于她。区区一名给使敢如此无礼,究其原因,当然为着他背后的“那个人”身居高位且圣宠隆盛——
永宁侯世子与今上是陪伴长大的情谊,未及冠便破例领下北衙十六卫总管之职,如今身兼李家私卫飞翎首领,从来殊荣优渥。
门从背后合上了,也将喧嚣与月色隔绝分壤。
“来了?”
低沉的嗓音从空荡中擦过耳边,那人的所在比意料中近得多。
惊惧与愤懑一同攥进袖底捏紧的拳中,李辞盈沉着一口气直起身,昂首看向右方。
珠箔竹榻旁正倚着张身量挺拔的影子,残烛半照,永宁侯世子著着方才在正殿中的那件玄色襕衫,十二珠冠拢住微散的髻发,剑眉轻展,那双清亮的眸底隐带倦意。
点点萤光落在他腰间那柄流光溢彩的暗金束带,以及——李辞盈盯了一眼,又极快地移开目光,不自然地拂开广袖上不存在的尘埃。
见到她僵在原处不肯靠近,萧应问似笑非笑地招招手,“过来说话。”
踩着灯影她又近两步,就在昏明界线踟躇不前。颈间一串儿七彩璎珞宝珠一同隐在暗处,黯淡沉默。
“坐。”
对面那人波澜不惊,似有要与她促膝长谈的架势。
李辞盈早听说过这位酷吏的逸事,闻言恭声拒绝,“妾不敢,世子有什么吩咐还请直言。”
“你不敢?”对面那人像听到什么笑话般,哼笑两声,一手撑住额,扯唇道,“我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裴夫人不敢做的——”
不坐便罢了,他侧脸睨她一眼,展展袖笼,凉声道,“你虽长在边城,然河东裴氏之名应当也有所耳闻,裴家一向眼高于顶,从不允儿郎与五姓外女子通婚,更何况你一介平民商贾。”
“你倒是有些本事,哄他为你做这手段。”
原来只是这件事,李辞盈心绪稍定。改籍书一事不假——三年前裴听寒在陇西历练时不过小小边城郡守,无法违抗族令与商贾之女成亲,这才迂回曲折为她寻了陇西李氏远亲一支,令收为义女,改名昭昭,混过此关。
可如今不同,年初裴听寒剿了吐蕃设在函嘉关外暗哨,鏖战数月,活捉了吐蕃首领,最终收复落在敌手的瓜州、沙州。官家大喜,晋他为陇西行军司马兼陇右观察使,全权西境战事防务。
此次回长安,不仅为领功述职,更多是裴听寒欲为她请封诰命——李辞盈垂眼扫过裙摆上的绣金枝花——到禁中的第一日裴听寒已递上金帖,只待名字刻上云笈玉牒,她就是官家亲封的一品国夫人。
衣裳上也会绣上凤凰。
即使此时裴家知晓她的由来又如何,不过敢怒不敢言。
李辞盈笑得轻盈,“据妾闻,萧世子原是幽州人氏,与河东郡并未沾亲带故,萧、裴两家三代内似也无姻亲牵连。故而,使君是否应配名门淑女,似乎不必遵世子示下。”
萧应问冷声道,“使君曾为肃州郡守,事刑狱监察之职,听闻为官数年从未有过一起冤假错案,一向为边民称道,有青天之名。想来——”他拖长音调,狭长的眼中闪过暗光,“夫人红袖添香之际,少不了读过《魏律疏令》罢?”
他支手撩开小几上的白玉镇纸,好整以暇地向后靠了靠,蹀躞带上金石击玉,腰间那枚半旧云纹荷包也显露一隅。
李辞盈眼角轻跳,硬着头皮回答道,“大魏同色而婚,妾与使君皆为良人,于礼于法并无不妥——”
“并无不妥?”萧应问哼笑重复了一遍,片刻后,他了然颔首,“的确。”未等李辞盈顺下这一口气,那人却忽地撩袍立身上前。
高大的身影遮住了殿中唯一一盏光源,令人窒息的黑暗与威压顷刻化做阴影扼住她的喉咙。
那人长腿轻迈,行到咫尺也没有停下的打算,离得近了,华衣上染着的月麟香直直扑到鼻尖来。李辞盈慌忙退了两步,脚后踩空险些摔倒,好在混乱中手掌按住了一旁的堆花案几,勉强站稳。
“你——”李辞盈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呵斥,下一刻,一只冰冷的手掌已擒住她的颈子。
“既然一切合乎礼法,那么——有人实在不必听从我的话到这里来。毕竟以你我二人的身份,并无任何理由能够私下会面。”萧应问笑了声,变了个懒散的语调,像与友人叙闲话般轻声道,“又或许,是有人做了善事忘记留下名姓,害怕别人不能夜半上门报恩?”
李辞盈心里猛地一颤,勉强笑了声,“妾不明白世子说的话。”
“不明白?”他低低地哼笑,眼神在她周遭巡梭一遍,右手忽然握住她的臂膀,手指隔着薄薄的绯罗纱慢慢向下,最终扣住她的腕靠向腰间。
实在不必思索这个男人是否见色起意,他左手两指始终紧紧按在她跳动的颈脉,面上神情寂冷,幽灼的一双眸子盯着她,凉得像在看死人。
她触在那条暗金束带,一点点凉意从指间窜上来,彻骨的寒意冻结心脏,又随脉络蔓延四肢百骸。李辞盈面色渐渐发白,紧紧咬唇不语。
“诸差使追捕罪人而力不能制,告道路行人,其行人力能助之而不助者——”(注1)
萧应问顿了顿,笑道,“夫人通读《魏律》,且与我说说,此行人该当何罪?”
李辞盈想说什么,一启唇却好似有棉花堵住口鼻,她实在颤得厉害,张着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说。”低冷的嗓音裹挟天生上位者不可逾越的傲慢,手指收紧两分,女子白皙的肌肤立即洇出一枚嫣红的印记。
李辞盈艰难地吞咽一口,说道,“行人力能助而不助者,当以不救罪论,杖——”她顿了顿,放低声音,“——杖八十。”
难为她记得一字不差,萧应问咬得牙齿轻响,“若是此行人知而故犯,更有甚者,料定差使枯骨之馀,掠其财物奔逃——”他慢慢将那只荷包塞进她手中,居高临下地睨视,“——又当如何?!”
一道白色霹雳落在西窗,照得内室如白昼一样亮堂,那双璨明瞳子中的惊疑和恐惧几乎凝出实质,李辞盈下意识攥住那个荷包,脑中飞速滑过数个念头。
不可能的,那夜无星无月,他的伤又那样重,幽云林中雾霾漫漫,仅凭零星几句话语,怎可能就认出她来!?
先以改籍之事诱她放松警惕,后又引出《魏律》之说…进入此间后永宁侯世子的每一句话是步步为营的陷阱,只为让她不打自招。
三年前偶然得到的那只荷包她早用剪刀绞成碎絮,没有人证,没有物证,他如何能给她定罪?
李辞盈悔青了肠子,她本就不应该来这里。正如永宁侯世子所言,若非她心中有鬼,何必冒险来这里确认他那枚天杀的云纹荷包以求安宁。
事已至此,她也晓得萧应问只是怀疑罢了,李辞盈极力镇定下来,松手将荷包坠回原处,扬唇道,“如此大逆,按律自当押监候斩。”
她突然其来的镇定倒让萧应问很意外,但他兼刑狱讯问数年,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硬茬不知遇见多少,现下不说实话不要紧,只要进了台狱,剥下一层皮来,不愁她不认罪。
只是她——直到此刻,他才真正定神看过身前的女郎。
素闻陇西出美人,李家三娘的确颜色不俗,因着品级不高的缘故,今夜她不过梳着时下兴起的惊鹄髻,鬓边并两支长短不一的海棠花步摇,耳佩两枚鈒花银坠子罢了。
饶是如此,方才于殿中参宴,她实在容光耀耀。
此刻芙蓉面上略显苍白,仔细瞧瞧,却较她皎然时更多几分我见犹怜。
这样的女郎若是进了台狱,那群小子迟早得露馅,只得他——
萧应问散漫地笑了声,接下她的话头,“那便听从夫人所言,即刻便随某往台狱一趟。”
他盯着她眸底涌上来的惊怒,靠近一步,抵在耳边低声细语,“只是请夫人回去问话罢了,飞翎卫独为官家管辖,不必事事俱报。”
“请吧。”
注1: 《唐律疏议捕亡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