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乌烟碧 > 第55章 法事

乌烟碧 第55章 法事

作者:善建的咸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6:57:47 来源:文学城

随侍退下。

韩少初敛去张狂之气,轻声道:“有地方不对劲。”

任知宜微微挑眉。

韩少初目色微沉,“郑檀的寡嫂李氏入京,我刻意泄露了两个消息给郑家的探子。一个是李氏的行踪,另一个是我韩家盐铺账册所在。”

好看的桃花眼里泛着幽光。

韩少初道:“没想到,昨日有人动过那账册,可李氏那里却毫无动静。郑檀此人刚愎自用,心狠手辣,按兵不动可不是他一贯的作派。”

任知宜面不改色,继续摆弄着舆盆中的花瓣,“殿下如何说?”

闻言,韩少初面容间添了几分急切,“太子这几日一直在华济寺做法事,我根本见不到人。任知宜,看在你我睢州相交一场的份上,替我拿个主意。”

韩家与郑家决裂,是韩少初在韩家宗祠前立誓,以他名下所有田产、家财作保,才换得韩家同意。

他输不起。

任知宜思忖半晌,“郑檀未有反应,有两个可能。

要么是他圣心正隆,忙于庆嫔省亲一事,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桩二十年前的旧事是他为你准备的一个局。”

韩少初心中一坠,眸色沉得有如乌云蔽日。

任知宜突然问道:“郑檀那个死去的兄长有没有子嗣?”

“有一个儿子,二十五六岁,经营着郑家的几间小商铺,并不起眼。”

任知宜眼皮微抬,声音带着些许凉意。

“这么多年,他依附于仇人为生,完全不介意自己父亲的死,可见不是个有血性的。李氏丧夫二十余年,对于她来说,是逝去夫君的公道重要,还是他母子二人的后路重要?”

韩少初折扇一收,脸色变得很难看。

沉思片刻,他唇齿轻磨,“我还知道一个人,他手中握有郑檀的把柄。”

“谁?”

韩少初肃着脸道:“郑檀的堂兄郑二爷。”

“你最好想清楚!”任知宜微抬眼皮,定定地看着他,“郑二爷虽与郑檀相争,却不会为了搞垮郑檀而任由郑家败落。说到底,他也是郑家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韩少初急怒交加,猛地起身拂袖,弄得花瓣四散,“任知宜!你莫不是故意这么说?毕竟之前你就一直不赞成东宫介入……”

任知宜眉心紧拧,冷下脸来。

“韩大公子,今日可不是我求你来的!”

韩少初沉静下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呃呃呃呃……”,他支支吾吾地抛出一句话,含混不清。

任知宜冷笑道:“韩公子莫不是嘴里生了疮?怎地连话都不会说了!”

他别过脸去,又说了一遍,“抱歉,刚才失言了。”

见任知宜不理会他,径直要走,他忙扯住她的袖子连声告饶,大有强赖着不放人的架势。

任知宜觑了他一眼,“这就是你的道歉?”

闻言,韩少初突然福至心灵。

他折扇一摇,朝着不远处摘花的众人朗声高喊道:“今日我韩家庄子上有刚刚运至京城的鲜鲟,还有位江南最擅长做鱼的厨子,我做东,请诸位吃鲜鲟膳,希望各位赏光!”

宝珠和唐橘高兴地应了声。

任知宜黑眸如阗,缓缓道:“佳肴难得!不如再多请几位客人。”

“你请来的,我自然欢迎!”韩少初未多想,欣欣然应了下来。

他凑过来,低声问道:“接下来,郑家的事该怎么办?”

任知宜沉默半晌,轻声道:“李氏一事终究只是我的猜测,你须得先查证。”

“可是,太子不出山门一步,我如何查实?”

任知宜沉思道:“去找御史大夫叶蕴之!”

话语一顿,“你见到叶大人时,不要提及我。”

“为何?”韩少初下意识道。

任知宜心中思量,回京之后她与叶蕴之见过几次,直觉告诉她,对方似乎对她有些不满,或许是因为她与太子有过争执;又或许,是因为京城的流言……

好在韩少初并未继续深究,他复又问道:“若那李氏真有问题,该当如何?”

“什么都不要做,照着原来的计划行事。”

————

华济寺

深山掩映,古木苍苍,大殿的晨钟闷响,僧人打坐低诵,梵音连绵不绝,与钟声相辅相和。

众僧环绕,卫枢坐于正中,一身素衣,两手合十,双目闭阖。

“阿弥陀佛!”华济寺的主持轻声诵道,木鱼之声随之而落。

主持弘忍法师长得慈眉善目,面容平和,颇具佛家高僧的气度。

“殿下,七日已过!”

木龛之上香火燃燃,卫枢缓缓睁目,双眸澄净,满是虔诚地望着木龛上的灵位。

“法师受累了!”

弘忍法师低首合十,“阿弥陀佛!七年来,殿下每逢忌日念诵往生经文,七日不眠不休,是老衲生平所见最为至诚至性者,相信定能为沈施主消除造业之苦,往登极乐。”

灵位上刻着“父,沈玄”三个字。

望着灵位上的名字,卫枢微微出神。

……

他醒来的那日,屋外正下着雪,天地一片白茫。日正当中,天光照进窗棂,将破旧斑驳的桌案折射出金光。

书案旁,男子身着青色袍衣,抬手将笔蘸饱墨汁,端端正正地写出几个大字。

“这是我的名字!我姓沈,名玄,字本之。你从山上摔下来,伤到了头,可认得这几个字?”

他的眉目生得疏朗,加之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卫枢清醒过来后,感受到落在自己额头上的手掌,轻柔而温热,紧张的心渐渐沉静下来。

沈玄问他,可还记得自己的名字。

他摇了摇头。

脑中的记忆支离破碎,偶尔闪过的画面尽是漫天火光,刀兵剑戟,血流成河。一用力去想,便头痛欲裂。

沈玄抚着他的发顶,眼神中充满怜惜,“孩子,都是战乱流离之苦,想不起来就算了!日后跟着我生活吧!”

他又思索片刻,“我给你起了个新名字,叫沈回,希望有一日你能记起自己的名字,回到家乡,得见父母。”

可惜……义父,你最终也未能知晓我的名字……

卫枢垂首敛眸,转回身来问道:“弘忍法师,七日诵经已过,我想将义父的灵位请回供奉。”

安州旧俗,若有至亲者枉死,必要在七年内做满七七四十九日诵经法事,之后于家中供奉灵位,晨昏一炷香。

“阿弥陀佛!”弘忍法师颔首道:“殿下事沈施主至亲至孝,他泉下有知,定能安慰。”

卫枢默然半晌,“之前拜托法师寻找的人,可有下落?”

弘忍法师其人,与沈玄还有些渊源。他亦是安州人,曾与沈玄在同一书院读过书。两人虽不相识,却也彼此知晓。

后来两人双双科举落第。

弘忍法师经此打击,大彻大悟,决然剃度出家,因着佛学渊博,一路做到华济寺的主持。

当年云门镇染疫,弘忍法师亲自带领僧众为镇上百姓送吃食和汤药,后来还专门去到邻近道府求助,可惜等他回来之时,云门镇已是尸骸累累。

卫枢回京之后,将沈玄的灵位寄于华济寺,并托弘忍法师寻找云门镇的幸存之人。

“阿弥陀佛!没有任何音信。”弘忍法师长叹道:“这么多年过去,逝者已矣。他们本就是侥幸存活下来的人,殿下何必非要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呢?”

云门镇幸存者有四人,他们当年从云门镇的尸山血海中跑出来,历尽艰辛找到弘忍法师,在法师的帮助下,指认叛军屠戮云门镇全镇百姓,惹得天下震动。

后来,叛军溃败,仅剩下些残部逃往西北。他们四人担心会遭到叛军余孽的报复,纷纷改名换姓,不再出现于人前。

卫枢轻声道:“如今已是咸宁七年,叛军余孽早已烟消云散。他们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云门镇人,正所谓故土难离,孤相信,迟早有一日,他们会回去看一看的。”

他留了暗卫在安州,若有陌生人回到云门镇,他立刻能得到消息。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不见任何音信。

云门镇早已面目全非,不似当年。

当年的云门镇山青柳绿,细泉石流。镇上的百姓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安宁自得。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织布补衣,孩童喜欢挽起裤腿,在清溪中抓泥鳅……

“殿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大胤的储君,未来的江山之主,若真想要找他们几人,何不借助朝廷?”

卫枢目色沉沉,默了半晌,“朝廷上下不想再提及当年之事,对于父皇来说,重提旧事,会令他记起很多晦暗的过往。”

“阿弥陀佛!”弘忍法师双唇微张,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出来。

卫枢小心地将灵牌置于一方黑色檀木盒中,双手抱紧,护于胸前。

“那四个人的下落,还请法师多多费心。”

弘忍法师颔首道:“殿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定有如愿的一日。我与沈施主也有旧日同窗之谊,既然他们与沈施主的临终遗愿有关,老衲定当尽力,助殿下完成夙愿。”

“多谢法师!”

最近老是会头晕,不知道为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