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线:赫连雾初时只当符筝是娇雀,从入府之际他在旁边听到马车帘子内语声清脆的女声,到宴席上女子一饮而尽的鹤姿,赫连雾收起了心中仅存的一点点轻视,他开始关注起这个从符都来的女人。从抹平杀人犯一事再到妙语连珠巧问在坐那些夫人,赫连雾没想到符筝竟有如此想法。随着相处的久了,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冷淡,却对他依旧有礼,相敬如宾。这是从前的赫连雾想到的他和符筝以后的日子,可是现在他想法变了。他竟然不止想要符筝与他相敬如宾了,他更要她的心,要两个人互相炽爱,不死不休。
女二,赫连煦禾(少年裁美锦,昼日抚鸣弦)
赫连雾的妹妹。
男二,符辛。符筝的幼弟。
符帝:符叡。三儿一女,三儿子符虑。大儿子符温守北疆,遗嘱出后意外逝世。三女儿符芩和四儿子被遗嘱派出符都,去往各自封地。四儿子符宣去往封地的路上意外。
新帝:符虑。(字景升)。
煦禾曾经有一个仰慕的哥哥,可是他被母妃杀了。煦禾在婚宴上见到了和那人长的极像的符辛,她失措难受,被符辛发觉,他很奇怪。符辛因为怕姐姐在这里受欺负,决定多留一段时间在旻州。他渐渐感觉到,煦禾并不是冷冰冰的世家小姐,而是个善良执拗的小姑娘。
符筝:符筝的父亲是后继位的王室血脉,一直饱受争议。她的母亲更是舆论缠身。符筝一直试图去争辩,她认为世间对女子本就不公平,母妃很难做人,可是她偶然一日却发现隐秘,原来母妃真的与旁人纠缠不清。
母妃身份平庸,是父王这个平凡王爷亲自挑选的王妃,幼年的符筝不常见父王,因为父亲是王爷,陛下为让他做出一番成绩,不时便命他离开符都,考察四海。
符筝在略有记忆的时候,只记得母妃对自己凶狠的眼神和对幼弟疼爱的眼神,她不明白。待她再稍稍长大些,才明白了什么叫区别。母妃虽然供符筝吃穿不缺,可是却极为挑剔符筝,她似乎讨厌符筝的一切,包括样貌品行。
因为她总说符筝是女子,不如符辛。但是若是旁人,她又会说符筝不如别的人。
符筝谨小慎微,生怕惹得她不喜,也习惯了低头,保留锋芒。其实,幼年记忆真的很重要,因为符筝既没有父亲的疼爱,也没有母亲对幼弟的偏爱,她懵懵懂懂的长大,不知如何爱人。无数个夜晚她哭肿的眼睛,和手背上掐出的痕迹都是那些年不受亲母亲待见的痛苦留存。她不明白,而宫中上下也流传着母亲的风流事。符筝曾经据理力争,不管如何,她都是自己的母妃,怎可让他人侮辱。
可是,她随着年龄增长,却偶然撞破了一桩秘事。竟是母妃与当今陛下的纠杂。符筝怎么也没想到,可是后来她才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偏偏是她父亲这个在陛下眼中没有任何能力的平庸王爷被派出符都呢,为什么偏偏每次入宫母妃都打着陛下疼爱长孙女的旗号将自己带入宫中却又给自己喂药昏睡呢,为什么如今长大的几个孙儿,陛下唯独宠爱符辛呢,呵,一切不过是一场恶心的笑话罢了。
符筝想起那个雨夜,自己躲在殿中不可置信的看着榻上纠缠的两人,那**的白净的,让她一时麻木。
这些年母妃对自己的反复磋磨,早已让符筝麻木,可是这个秘密她却在脑海一直留着,待符筝又长大到了十三四岁时,母妃却又保持着一边与陛下不清,又与其他人不楚的关系。她想过跟父王说,可是她又退缩了,因为被规训的这些年,符筝怕这个家分崩离析,更怕自己说出来也于事无补,毕竟与母夹缠的不是旁人,是当今的权势掌控者。
可符辛竟也悄悄知道了这个秘密,但是她一直以为符辛不知道。两人相对无言,都决心不让这桩丑闻暴露。直到陛下病危,竟立遗嘱让父王继位,符筝惊讶极了,而令她更惊讶的是,陛下竟在遗嘱中令他的其他儿子离都赴任各小封地。
父王震惊,以为是自己的价值和多年努力终于被父亲看重,可符筝却知道,不过是帝王临终升起的对自己这个亲儿子的一点愧疚和对那无数场名不正言不顺的情事的补偿罢了,若说私心,那应该是让符辛继承帝位了,毕竟符辛可是他的血脉呢。
如此一来,母妃却更加不知好歹。把持后宫,不许其他女人靠近父亲。可是她对父亲却依旧拒以千里,符筝真的不明白,母妃有什么好的,父亲就这样把一生都搭进去。母妃成了母后,却愈发对符筝不满。她有时常听到母后在父亲身边对自己的贬损和对符辛的夸赞。符筝很难受,因为她毕竟是自己的母后啊,时有时无的母爱,她本能的想去抓住指缝的那一点爱意,可是抓住之后却发现,那爱如利刺,伤的她好疼好疼。
后来,符筝好像也不能做什么了,因为父亲真的对她的母后太好了,他信任她,无论她反了什么错,他竟都可以原谅。符筝真的不理解,可是父亲却偶然打趣,告诉符筝,他对她的母后是一见钟情。符筝嘴角带着讽意,心中却难过,因为她知道,那只是她可怜的父亲的一厢情愿罢了。赫连家族求娶的折子上来,符筝却怎么也没想到,母后竟然为了给符辛铺路,要将自己嫁出。
符筝抱着侥幸去求,可是母后的话让她坠深渊,父亲也听母后的,符筝只好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