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巫山石 > 第83章 第83章

巫山石 第83章 第83章

作者:白鹭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01:56:35 来源:文学城

晨钟响起,宫门缓缓打开。初冬的皇城,处处萧瑟。

萧娇掀起车帘,远处明光殿靛青琉璃瓦映着朝阳,却并不明媚,反露出斑驳昏淡的剪影。她看了几眼,松开手,重新坐回车内。

到了宣阳门,萧娇下车,早已有内侍官守在门旁,见到她,长须一口气。

“郡主,太后一直盼着您,您今日可算到了。”

萧娇随内侍往长禧宫走。宫道两旁,侍女匆匆而过,人人脸上泛着隐忧,萧娇心里一沉,低声对前面引路内侍道:“阿婆的病好些了吗?”

内侍掀起眼皮,吞吞吐吐,好半晌才道:“您见过太后就知道了。”

萧娇凝眸,内侍却不再多言,只顾低头往前走。到了长禧宫,却听里面传来隐隐说话声,萧娇正待静听,门旁几个侍女躬身见礼。

里头声音止了,萧娇莫名一阵紧张,侍女已掀开门帘,她不由深吸几口气,抬步而入。

正殿里燃着银丝炭,暖如阳春,朱红色长绒地毡的尽头,太后谢氏端坐于凤榻上,她面容一如往昔,只眉间深深纵褶,而她面前还站着两人,一人着深绯色武袍,这人惯常出入宫门,因而萧娇并不陌生,正是羽林卫使陆霖,而另一人身姿端沉,仪容肃穆,见到他,萧娇心中猛地一滞。

太后适才招手:“前日已收到驿站消息,道你已过了溧水,算起来还有两天才能到,没想到今儿一早就到了。让阿婆瞧瞧,这小脸儿都瘦了,准是在宣城没吃好罢,袁家的厨子手艺怎比得上宫里,我这就让御厨准备你最爱吃的莲子羹。”

说着,太后挥了挥手,外间内侍会意,躬身离去。

萧娇目光在太后身上一瞥,只静立沉默。

太后面有忧思,吩咐完便扭头对面前二人道:“如今情况紧急,要两位多费心,至于乡野名医也可带回宫中,不过此之前要多加甄别。另外,对于近段朝野流言,尽可按萧卿建议行之。”

两人躬身应是。

太后以手扶额,面色不佳,凝思片刻后道:“就这样,退下罢!”

二人拱手,陆霖转过身,冲萧娇略略颔首,而后退出正殿。他身后那人略略一顿,动作稍慢些,萧娇抬起头,正与那人相对。

凤榻之上,太后似想起什么,再次开口:“萧卿也是许久没看到阿狸了,这样吧,白天就让她跟在我身边,晚上你再来接她罢。”

萧鼎面色恭肃,沉声道了句遵旨,目光微微瞥过萧娇,而后错身而过。

正殿门前的帘子被掀开,微微凉意落进来。太后再次招手,让萧娇走近些。待她站至面前,才拉着她手道:“好孩子,如今就只有我们俩,且跟阿婆说说,宣城好玩吗,听说你一去就病了,这是怎回事?”

萧娇面上划过一缕尴尬,当初生病是假,装病偷跑出来才是真,不过这话却不能对阿婆说,她垂首,支支吾吾道:“好玩是好玩的,也不是什么大病,不过受了点寒,您不用担心,眼下已经全好了。”

太后见她眼睫轻颤,拍拍她手:“在家事事好,出门万事难。不过总算你平平安安回来,我就不治袁成值守护不力之罪了。”

萧娇这才抬头,忙道:“阿婆,这事可不怪袁郡守,他与袁夫人对我关切备至,您可不能治他罪,错怪忠臣。”

太后面上浮起一丝浅笑,萧娇观她容色,试探着说道:“阿婆,我在宣城听说宫里传来消息,说是您身体不虞,您切莫操劳,还要多休息。”

太后眼皮微微半阖,笑意不由淡上几许,恰这时,内侍手端漆盘走了进来,太后拉她坐下,又笑道:“刚弄好的,快吃罢。”

萧娇抿唇,只好乖乖捧着碗,青瓷碗中,热气腾腾,皇家手艺,自然不俗,不过萧娇心底装着事,莲子羹也没多品出一份甜。她总觉得,这趟回来,阿婆好像总在担忧什么,但具体是何事,她眼下也弄不清楚。

她兀自琢磨,莲子羹吃到一半,却听外头脚步声纷乱,太后蓦然睁开眼,面上有一丝沉滞。

内侍匆匆掀帘入内,报道:“禀太后,养怡殿来报,说是陛下那……不太好。”

太后腾地一下站起来,语气焦急:“快快摆驾。”

萧娇手中的羹匙掉落碗中,发出叮地一声脆响。她举步出了正殿,太后凤驾已遥遥远去。她驻足凝望,远处养怡殿檐牙参差错落,明黄色的附瓦落了霜,那黄色有些颓淡。

她复回到殿中,拉了个侍女进来,问:“发生什么事了,陛下病了吗?”

侍女面色涨红,支吾半天,也说不清楚。萧娇挥手,她这才如逢大赦。

不过,萧娇虽不知确切之事,但太后及宫中诸人的反应看在眼底,她也知如今宫中如此紧张,恐怕外界传闻不实,生病的不是太后,而是卫珩,并且貌似病得很重。

可是,明明她出发之前还是好好的,为何卫珩会突然重病?

几乎是瞬间,萧娇便了解太后如此紧张的原因。天子年幼,并无子嗣,如若……她心中咚地一跳,吓得赶紧打住这一想法。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即便她竭力稳住心神,寒意却丝丝缕缕往外涌。她站在殿内,望着外面寒风簌簌,只想着若是闫风识在身边就好了,有他在身边,她心里至少安定一些。眼下他应已经抵京,不知他是否也感知到宫内局势的变化?

萧娇在长禧宫待了整整一个白天,直至日落时分,才听见外头脚步声纷沓。太后鸾驾遥遥而来,萧娇屏着气,也不东望西望,等太后下了步辇才迎至一旁。

太后面色显然差了许多,见着萧娇,只是勉强一笑。萧娇心中总有百般疑惑,也只能缄默不言。

回到寝殿,内侍摆上晚膳,太后也只吃了小半碗。萧娇蹙眉,不由开口:“阿婆,您的身子要紧,您这样,阿狸晚上即便回去了也不安,不如就留下来在宫里陪您。”

太后吐出漱口水,叹息一声:“好阿狸,阿婆年纪大了,本吃得也不多。这些日子你不在金陵,你父亲时常提起你,我看得出,他心里也是想你的。你不要任性,阿婆无事,待会吃完饭就由常忠带你出宫,想必如今你父亲已差人等在宫门口了。”

“可是……”萧娇张了张口,内心挣扎一番,还是忍不住道,“阿婆,早些时候您匆匆出殿,陛下那里,可是出了何事?”

她因忐忑,故而垂下眼眸,因此也没注意太后眼底跃过的一丝挣扎。

隔了半晌,就在她以为阿婆不会出声时,却听对面传来一道长叹:“你素来知晓,阿土是有头疾的。”

萧娇肃然抬眼,她面前,太后目视虚空,眸子里却罕见露出一抹苍凉。

“陛下,是头疾又犯了?”

太后摇头:“也不知何时,他在我面前便渐渐少言,这几月来,更是从不来长禧宫。我不知他的情况,近旁服侍的人却说他最近并没犯过头疾,可是他的模样却比头疾发作还要糟糕。”

萧娇是见过卫珩头痛难忍时的样子的,阿婆说他比那时还要糟糕,这究竟是何疾病?

“但愿陆都尉能自民间寻到名医,治好陛下,不然……”

太后再次沉默,萧娇的心却紧紧悬起,听阿婆这番口吻,卫珩之疾显然迫在眉睫,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这么短的时间,怎能寻到名医,即便能寻到,医正署的太医都不能治好的病,民间大夫又能有多少把握?但如果大夫都没有把握,这世间又有什么能做到?

一时间,众多思绪涌至脑海,然而陡然间,她浑身一震,像是触电般,整个身子都颤栗起来。

不,天底下确有这样一物,能治沉疴祛顽疾,这物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苗人治疾之宝,如今在她手中的吉宇玉镯!

萧娇的心咚咚直跳,像要跳出胸腔一般,即便她竭力稳住心神,还是让人看出异样。

太后的问话飘入耳中,萧娇用力咬了咬牙,长吸一口气,只道自己无事。

恰这时,外间内侍传话,道萧尚书派来的马车已停在宣阳门。太后目光在萧娇面上巡了一圈,最后只拍了拍她手,道:“陛下的事眼下还是宫内机密,切记不可对外说。”

萧娇一凛,点头应是。

她神思不宁出了长禧宫,内侍常忠挑起宫灯在前头点亮,看了她一眼,提醒道:“郡主小心脚下,这宫里头虽都是青石平路,但保不齐哪里就会滑脚,您身娇体贵,每步都要留心呐。”

光照在他身上,内侍一笑,面白无须的脸上多了几道褶皱。萧娇动作一顿,口中应是,心里却慢慢思量起这话来。

宫里之人从来不说废话,常忠服侍太后近旁,知道的只会比旁人更多。他这话,是在提醒她?可是,她虽时常往来宫内,却并非宫中之人,更不会忤逆太后。常忠之言萧娇实在不懂,却也不好出言发问。

就这样,一行人走到宣阳门口,门口果真停着一辆乌木马车,车前侍从见到萧娇,俯身行礼。

常忠躬了躬身,又笑道:“如此,奴才就回去了,晚上天黑,行路要小心。”

这句话,是对马夫说的,萧娇蹙眉,又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她掀开车帘,人还未进,却看到马车之内,一人端坐其中,正凝眸朝她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