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巫山石 > 第81章 第82章

巫山石 第81章 第82章

作者:白鹭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22:54:30 来源:文学城

两日后的一个天色明湛的早晨,萧娇与闫风识终于启程,直至仙人峰,才发现周伯仍守在那。周伯见他们一众安然无事,喜得连声道仙人保佑,好在他们的船就停在河边,众人乘船而下,离开巫山。

来巫山前,萧娇是期待与兴奋,恨不得能一日千里,此番回程,心里却是踌躇忐忑居多。这趟巫山之行,她虽了结心底谜团,却不其然陷入更大的迷雾里。

幸好船上怀墨一干人每日斗嘴说笑,又拉着她看两岸风光,虽不能解除她心底隐忧,但总算让她不至于每日愁思苦想,暂得片刻舒闲。

自长沙郡往东,船行顺水。这一日,萧娇吃罢晚食,走出船舱,远眺江枫渔火,近听水流涛涛,只觉心事随那江水迢迢流淌。

忽闻有人在她身旁叹息:“听说采薇姐有一手煮茶的好手艺,原想着向她请教请教,可惜,可惜……”

萧娇回头,夕阳下,怀墨烧着小炉子,圆脸上卧蚕眉紧蹙,模样颇为滑稽。

萧娇微微勾唇,接过他手中蒲扇:“这么扇,火不对,煮出来的茶也不好喝。”

怀墨睁大眼,起身站立:“郡主,怎能劳您亲自动手。”

“不妨事,这煮茶的手艺原也是我教的采薇,你想学,看清楚咯。”萧娇手拂动,火苗蹿蹿而起,顷刻间茶香四溢。

怀墨看得啧啧称奇,心里默记一番,又好奇问:“郡主,采薇的伤要多久才能好,她还会回金陵吗?”

萧娇抬扇的手一顿。向阿蛮提出要保下采薇,如闫风识所料,并不费多大功夫,但如何安排她的去向却成了难题。因她毕竟做出过对她不忠之事,加之又出身苗寨,如果回到金陵,如若被有心人知晓,反而会将她置于险境。至于将她继续安置于苗寨,萧娇也很不放心。后来,还是闫风识属下说自己有远方亲戚在长沙郡郊,于是萧娇便暂托那户人家照顾,好在采薇身体已经渐愈,日常行动都无大碍。

不过,长年与采薇相伴,想到以后身边都无这人,萧娇心中还是极为不舍。

怀墨见她垂下眼眸,一副萧索的模样,不由暗恼自己嘴快,作甚提起什么采薇,惹郡主不快。

正想着如何另起话头,却见头顶一暗,一道欣长身影铺在脚边。

“郎君!”怀墨欣喜抬头。

这两天,闫风识忙着安排人手寻找陆霁并处理因巫山之行而耽误的公务,一直没怎么得闲,没想到今日却有空出来。

闫风识自萧娇手中接过蒲扇,又望了怀墨一眼,目光隐含责备。

“你手臂伤口还未完全复原,这些事就让怀墨来做。”说着,便将蒲扇重新插在怀墨衣襟里。

怀墨撸嘴耸肩,无奈冲萧娇拱手,待萧娇腾出地方,复重新围着小炉子扇火。只不过,他脑子虽记住了手法,但目光却有一瞥没一瞥,心思全不在煮茶上。

甲板另一边,闫风识驻足而立,拿出一封信笺递给萧娇。那信笺上有大理寺火漆封印,萧娇皱眉,见闫风识点头,才缓缓展开信笺。

里面记录的是近半个月金陵发生的大事,并着重谢府一干人等动向,萧娇凝眸看了半晌,并没发现什么特别,只在目光挪到末尾时,微微一怔。

上面言语简短,写着:“长禧宫三日连召六次医正,然帝深入简出,未前往拜问。”

萧娇柳眉蹙起,她知道出宫前阿婆的身子已好了些,但看信上所说,这是又犯病了?

远处,寒江瑟瑟,船破江水,惹得鸥鹭惊飞。萧娇心中担忧,闫风识收回目光,转过脸来,他面色沉凝,顿了顿,才道:“此前我已致信宣城郡守,幸好有他夫人帮忙遮掩,底下的一干侍卫才没发现你不在府内。按如今的船速,或许明日傍晚就可抵达宣城,到时袁太守会派人在渡口接应,你下船后便可直接回府。”

他这些日子这么忙,竟还操心她的事。萧娇抿抿唇,下意识问:“那你呢,是直接回金陵吗?”

闫风识点头:“我需尽快将巫山的情况汇报陛下。”

萧娇想了想又道:“我们虽安然离开巫山,但我总觉得这里的事并没有结束,阿蛮派出去的人说,见到出山口有队伍踩踏的痕迹,我想赵循琸会不会已经离开巫山了?”

想到虎贲卫,她不禁又有些后怕,赵循琸处心积虑这么久,绝不会半途而废,他如果离开巫山,是不是也意味着他拿到想要的东西了?

闫风识目露寒芒,对于虎贲卫,他也遣调人手查探,可惜直至今日依然一无所获,不光如此,听萧娇所言,他曾秘密前往金陵,可按照旨意,虎贲卫不可无令返京,况且这些年他也从未收到相关消息。他能躲避京中无孔不入的耳目,是不是说明另有大人物替他抹去痕迹,那个人会是谢氏其中某人吗?

闫风识思忖片刻,道:“如果赵循琸到了金陵,他自巫山拿出的东西必定会脱手,不管是三月春还是仙人皮,我想到时必会留下蛛丝马迹。如今,只能守株待兔,静观其变。”

听他言,萧娇心中又兀自一动。先前采薇曾说,萧鼎与人密谈,手中还有三月春。她极为怀疑与之密谈的人就是赵循琸,所以,如果萧鼎不顾父女之情,为了巫山之物而舍弃她这个女儿,那么此番她安然回京,会不会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

萧娇半晌没做声,闫风识不由再次望向眼前人,却见她眉间颦蹙,若有化不开的忧愁。他想了想,又道:“不过,若赵循琸知晓你的身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所以即便他另有所图,你也无须担心。”

知他是安慰自己,萧娇压下心中杂思,淡淡一笑:“我知道了。”

闫风识心细如发,如何能瞧不出她表面故作云淡风轻,但那双眉眼里依旧裹带着浓浓的忧思。她还在为赵循琸的事担心罢,不过也是,如她这般年纪的女郎,经历禁地种种,能做到此般已是极不容易。

他顿了顿,再次道:“你若担心,我让徐二几人护送你回京。”

萧娇这才明白,知他是会错意,只笑道:“如果真让大理寺役人护送,到时我怎么解释呢,总不能说我在宣城又犯事了,故而大理寺不远千里,前来抓人。”

说到这,萧娇想起此前两人针锋相对,笑意里又带着唏嘘:“经过巫山这一遭,我总感觉曲水宴的案子好像过去很久,其实也不过两月而已,如今想来,当初那些骇然的案件不过如这江水涟漪,但搅动江水之人才是真正可怖的存在。”

闫风识沉默,目眺远江。

他知道萧娇的担心。天子势弱,世族专权,此事如果追查到底,查到了某个世族大家,到时即便陛下有心,也无力撼动,甚至为了保全世族脸面而随意拉出个替罪羔羊。而他知道了他们的隐秘,无疑也将自己置入他们的对立面。

这场抓鬼擒凶的戏码,还没开场,似乎就已经预料到结局。

闫风识自来沉肃,即便心中百转千回,也能做到面上不动如山。他明白巫山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少,因此对于大理寺署的一众人也只说个大概。

如此一日很快过去,到了傍晚,船果然行至宣城地界。还没出渡口,就见袁郡守副将早带人候在一旁,萧娇见礼后从善如流上了马车。

袁成值早年曾在中书省当值,不过近年才外放宣城,他与闫风识可谓忘年之交,而他身边这位副将,闫风识也很是熟悉。

这位副将一路跟着袁成值,自然知道什么该打听,什么不该知道,因此,他对萧娇与闫风识同乘一船,言语中并无探究,只是笑道:“昔年一别,没想到直至今日才见到大人。听说大人已升至大理寺少卿,还没恭贺您。”

闫风识拱手道谢,又道:“本来我应直接拜会袁大人,但眼下公务在身,恕我不能过府一叙。我从楚地而来,带了楚地独有的茅香酒,烦请替我转送袁大人。”

袁成值嗜酒,只有亲近之人才知,不过闫风识竟有心至此,副将还是颇感意外,他拱手道:“闫大人千里之外,还记挂我家大人,我代大人先行谢过。”

闫风识摆手,又叫怀墨上前来,怀墨手中捧着一陶瓷小罐。闫风识道:“这是楚地盛产的雨露茶,听说清香回甘,最适合带兵之人醒脑,兄如若不弃,烦请收下。”

副将好茶,却不妨闫风识还记得,笑容里便多了几分真意。

临行之际,闫风识又看了一眼马车,萧娇正掀起车帘,遥遥望来,四目相接,闫风识略略颔首。

他回身对副将道:“郡主性子娇纵了些,不过人是明理的。这一路还麻烦兄多费心。”

副将郑重点头:“大人放心,我必将把郡主安然送至金陵。”

马车辘辘而去,闫风识站在渡口许久,才挥手命众人返回。

船行顺水,三日后一大早,闫风识一众终于回到金陵。他本欲先人一步,却怎么也想不到有人会比他更早筹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