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无情道修劈叉了 > 第26章 第 26 章

无情道修劈叉了 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照花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01:37:00 来源:文学城

冯伟多对鹤顶洪的印象,最初停留在她容貌不改,青春常驻。无论多少年过去,都不懒得挪窝。没有易容,不改名换姓,连子孙替代的借口都懈怠余找一个。

她亲手接生的婴儿都长得比她高了,她年华如旧。时间隔得越久,就越闹得人心惶惶。

民间笃定九霄之上有真仙,却从未亲眼见过。帝王将相追逐着长生不老,民众求神拜佛,只为延长寿命。而当长生不老的人种实实在在地出现,猜忌的火苗一旦点燃,恐惧与排斥就会刮起飓风。交织在一处,剧烈燃烧着,引爆罪恶的火种。

起先冯伟多还帮忙说服乡亲,兴许是那位姑娘生下的孩子,与母亲一个模子刻出来。或者是旁系亲戚,祖上基因强盛,世代流传。谁知对方连敷衍都懒得敷衍一下,照旧招摇过市,做螃蟹横行。

整日担惊受怕的街里邻坊,都避着她走。

百姓的恐慌日渐增生,坊间谣言四起。一会说失踪的卫家女,是被鹤顶洪生吃了。一会说鹤顶洪持有容颜不老的秘方,是她私底下用婴孩们的血来洗浴。

三人成虎,逐步演变到无法压制的地步。

传得有模有样的谣言,从有识之人乍一听,只觉荒唐,到人人反复吟诵,对风谣深信不疑。就连最先为了吸引人目光,刻意编造谎言,在茶馆酒肆传唱得绘声绘色的说书人,都对自己讲述的故事信以为真。

冯伟多领着差役,追根溯源,找到了最源头造谣的说书先生。

那人梗着脖子,不肯认。“大人,您可冤枉我了。小人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宣讲者,上下嘴皮子一碰,几句话的事,哪晓得会搞出那么大的阵仗?小人也是不想的呀!”

冯伟多怒从心上起,“你说得轻巧!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玷污人家的清白。你可知自己随口胡诌几句话,轻则闲言碎语如泰山压顶,重则给人家带去杀身之祸!”

“那,哪能被追到小人头上?”

说书先生软着骨头,顺棕褐色的楠木桌滑跪在地,“都是大家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从古至今,从来如此。”怎能因法不责众,而漠视言辞凿凿的群众,单拿他杀鸡儆猴。

他还挺不服气的捏。

“好啊你,孟三牵。”冯伟多指着这跟泥鳅一样,滑不溜秋的泼皮无赖,右手都在颤抖,“事到临头,死不悔改!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孟三牵努着卷皮的嘴皮子,果断撒起泼来,“良心,良心管用吗?良心能叫座吗?我左右不过是迎合看官们的口味,大家伙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大人您要以此判罪,小人第一个不服!”

镇子的人忙里偷闲,都爱八卦、听闲谈,不乐意听那枯燥乏味的医者仁心,只爱那猎奇、刺激的资讯。

哪有什么平平淡淡都是真,只有此起彼伏才够吸引人!

聚众缔造的讹言谎语,在众人的追捧中,提炼出高度的热忱。看客的目光是对传谣者的无限赞誉,提高了以讹传讹之人的喜悦,放大他们的阴暗面。

于是虚拟的火光引燃了,落到实处,三三两两的镇民陆续,走上街头,高举着灼热的火把。群众效应由此而应验,每条小巷里都走出人来,浩浩荡荡组成一批乌合之众。

群情激愤。

“烧死她!烧死她!”

或多或少接受过鹤顶洪治疗,或免费就医,或被她亲自接生的镇民,行至百药堂,要用烈火拷问这个不为他们僵板的观念所能消化的人士。

埋头批文书的冯伟多,听到风声,气得都摔了笔。

糊涂啊,糊涂!父老乡亲们全中了招。由于无知,受人鼓动。基于迂执,为了验证自己的正确性,自发去鼓动他人。拉帮结派,蝇攒蚁聚,杂凑成让有识之士集体缄默的暴民。

没有实证的事,经过几个人的口,就成了足以扼杀一位有功之人性命的罪证。在他治下,竟会有此番滔天冤案!那绝不能够!

冯伟多下令率领午夜打起瞌睡的差役们,跑到百药堂门口,帮忙维持秩序,疏散民众。

他气喘吁吁地拦在百姓们面前,双手上举,示意他们放下纵火的工具。

“不可!万万不可!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你们大家好好想一想,鹤姑娘行医问诊数十年,可有做出一件不利于曲风镇的事?”

谣言止于智者,而智者不常有。

本就是荒诞无稽的事,怎么因为捕风捉影,而轻易害人性命?

大半夜被吵醒的鹤顶洪,不体谅他的苦心。在他劝抚的时分,打开大门,火上浇油。“深更半夜不睡觉,吵什么吵?一天到晚那么闲,就去茅房把粪给挑了!”

“啪”的一下,冯伟多身后的大门猛然合上。

刚安定下来的民怨,再次腾升而起。

苗六叔扯着嗓子喊,“她现在没有做危害曲风镇的事,难道冯大人就能保证她日后不会做?留此女于此,后患无穷,不如趁早解决了干净!”

奶孩子的王二嫂,压根不顾及人家的救命之恩,“有她在一日,我们曲风镇就一日不得安宁!冯大人你是我们的父母官,理应站在我们这边,何故被那妖女所迷惑!”

“对头!她每次给我们开的那些药方,都不知道在写些什么。而且不收钱。你说有哪家的好大夫看病治人,是不收钱的?那不是明摆着里面有猫腻吗?指不定拿我们当耗子毒呢!”

扛着锄头的刘大爷,带着一顶斗笠,恨不得现在就打进门去,凿医女一个大脑壳,用她的血来沾馒头吃。据说这种吃法能够保证延年益寿,百病不侵捏!

聚集在百草堂前的人,七嘴八舌,纷纷表达对鹤顶洪积蓄的不满。

大恩如大仇。被施恩之人若无能力回报,日久天长,宽慰了自己,反过来憎恨恩公的施舍,怕是瞧他不起。

有的得了一回恩惠,觉得恩同再造。后面就忍不住巴望着第三回、第四回,若恩人心有余力而不足,都不愿意再度给予,那便等同于杀父之仇。

“大夫都是仁心仁术,不用上茅房,不用一日三餐,喝喝露水就能活。尽帮我们治病,哪像她,一点都不客气,嘴上跟抹了毒似的,我寻思着在那下蛊!”

“烧死她!烧死她!”

“烧死了,说明她是无辜的人类!烧不死,说明她是现形的妖邪!”

“烧死她!烧死她!大人你不要再袒护那个妖女,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简直荒唐!”他一个无亲无故的外来客,都能因为这副官身而赢得乡亲们的敬重,对曲风镇素来有功的医者,竟然要受枉口诳舌的谣传编排致死!

冯伟多刚要发作,便闻唢呐声响。

一把流光飞剑自东南方向疾驰而来,上边站着两位妙龄女子。

驾驶飞剑,站在前头的剑客,跳下剑来,自报家门。姓许,名勤丰。她抬手牵下后边压着柏木唢呐,看着有几分晕剑的女子,自称晴大新。

一张口就是干呕,扶着墙,用从胃里倒出来的残羹替百草堂重新装潢。

时人方知鹤顶洪与这二人相同,是从丹霞峡下山而来的修士。

常言道眼见为实,又用无数案例强调眼见不一定为实。

两人御剑而来的阵势,确确实实震慑了一把朝九晚五的民众。可骑虎难下,当只要人聚集得足够的多,身处其中,就会自以为共同拥有这份强大的力量,蚂蚁多了能搬倒大象。

“这……不好吧。祖训有言,唢呐匠手头,不可沾染人血。”晴大新一发声,围堵着三人的人群,面上更喜一分。却听她神龙甩尾,“勤丰,你上,够不够你一剑砍?”

“够是够,但挺脏。”无视百姓刹那煞白的脸色,许勤丰补充,“鹤前辈的百草堂也留不住。”

“唉——”

耳聪目明的鹤顶洪,跑出来,抄出腌入了药草味的手。一左一右,揪住两位拜访者耳朵。

“我就知道和问道宗一同混的师门,能是什么好东西。敢情你们千里迢迢而来,就是来拆我的家的?我白手起家,一桶泥水、一捧柴火,建这玩意容易吗我?你们一来就要来拆,问过我意见没有?”

“疼,疼……前辈您手下留情……我还受着伤呢。”

“对呀,对呀。”晴大新附和。

“你没受伤,你叫唤什么?”

“渲染一下气氛。”

“……”

唢呐匠话唠是有遗传性的。

曲风镇当晚的闹剧,以半路杀出程咬金,镇民们做鸟兽散终结。

从那之后,鹤顶洪就再没有曲风镇的百姓们看过病。对于其他从外地奔波而来,求着她看诊的病患,亦多有严苛。

遗憾人心不似铁,终归是血肉之躯,会因刀光剑影而寒凉。

带伙伴来救治的晴大新问,“既不看病,何故停留?是有何挂念不成?”

“哪里都一样。”鹤顶洪掰开采摘来的松茸,“世俗偏见是一泻汪洋,千鸟竞飞也越不过。”

后来冯伟多翻阅四处流浪的散修售卖的旧书,看到鬼医易陵君横空出世,掀起漩舞大战的篇章,才知道纵然是丹霞峡不喜杀戮,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修,亦不是他们凡夫俗子硬着头皮就能碰一碰的存在。

是他们坐井观天,水井地里的青蛙叫得响亮。才会误以为群蛙齐鸣,能够叫下凌空的太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