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五年科考三年模拟 > 第11章 逆袭之路

五年科考三年模拟 第11章 逆袭之路

作者:火禾子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4:26:27 来源:文学城

谢崇椋出了书院,好友柏安就等在外面。

他生**笑,看到谢崇椋便笑得眯起眼:“原来你的正经事就是去和小娘子告别啊,还让我等这么久。”

谢崇椋斜他一眼:“你又偷看?”

柏安打着哈哈:“哪有哪有。不过,她可是顾令则的后人。”

后面半句柏安压低了声音,谢崇椋点点头:“我知道。”

“你便是因为这个,才对她多加照拂?”

谢崇椋无奈摇头:“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只是觉得陛下推行新政不易。我们之所以不留在翰林院,而是回到地方候补,不就是承了陛下的旨意来落实新政吗?我见她有股子韧劲,是个苗子,便想引进书院试试,她若考不过,便也没有后续了。”

柏安这次倒是没再调侃:“若真如你所说,一个月前她还胸无点墨,一个月后却能在书院考评中位列第二。那不光是天资绝佳,也是下足了苦功夫的。”

有毅力又有天赋,还选对了道路,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那你是几时知道她的身世的?”

“最初只是听陆大人家的千金提起她姓顾,那日父亲匆匆叫我回来,才将当年的事情告知于我。她与她母亲,委实也是糟了无妄之灾。”

柏安也有些感慨,他的外祖原是工部郎中,他自小在京中长大,当年的事情知道的比谢崇椋只多不少。

“何止是无妄之灾。此事过去已经二十余年了,祸及三代只怕还未平息。你要想好,顾家小娘子一旦冒出头,麻烦就源源不断了。”

谢崇椋却面色坚定:“只要她在书院一日,我便护她一日。”

说完似是怕好友误会,又补充:“若任由这余波扩散下去,世无正道,咱们读书的初心还有何意义?”

柏安拍拍他的肩膀:“我明白,既是为了天下,也是为了陛下。”

两人的对话无人听到,此时的顾玉潭还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吃过午饭后回到宿舍小憩,这次她打开系统,却没再忙着背书刷题。

之前刷题的积分她都急匆匆兑换了奖品,此时才开始正视积分的另一个用处:解锁全文解析。

今日的教训让她明白,靠着五三的题库她能在短短时间内通过书院考评,但是想在科举这条道路上走得长远,必要踏踏实实做学问。说到底,她还是太小看古代的科举了,只当是死记硬背便能万事无忧,可今日夫子的考问才让她豁然开朗,小到许多名词的出处与释义,都有可能成为科举中的试题。

这一次,她便对着系统,开始逐句精读《韩诗外传》,夫子说这本书要在这个月中旬进行考试。顾玉潭起步晚,要想拔得头筹,更需比别人努力。

此时褚鸯璃的另一妙用就显示出来了。

顾玉潭本来害怕打搅她休息,便压低了声音:“怀其宝而迷其国者,不可与语仁……”

因是有些迷惑,她读的时候就不自然带了些疑问的语调。哪知褚鸯璃耳尖,她声音这么小却还是被听到,对方便径直走了过来。

“这一句化用了论语中的话,论语中有记,阳货为了劝孔子入仕,曾问他‘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孔子听后,才回答‘吾将仕矣’。”

顾玉潭听得很认真,边听边做笔记,褚鸯璃看见她这样,倒像是很满意,继续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有才学有道德,却听任国家迷乱而毫不出力,便是不仁。”

顾玉潭写下来,不自觉便溜出一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褚鸯璃一愣,仔细琢磨却觉得这解读更为精简,便笑赞一句:“不错,是这个理。”

顾玉潭第一次看到褚鸯璃的笑脸,不由得愣了半晌。虽然褚鸯璃只是弯弯唇角便又恢复了往日高冷的模样,可是那一刹的芳华,却似冰山中绽放的雪莲,夺目得让顾玉潭傻了眼。

“你……”顾玉潭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样赞美,只好转而真心感激,“谢谢你,我听懂了。”

褚鸯璃点点头,转身离去,只是却轻飘飘丢下一句:“再有不解之处,可直接来问我。”

顾玉潭表示非常感动。

下午未时开始上课,课程增添了新的一门,顾玉潭暂且给它命名为“朝堂学”。因为讲的都是一些本朝的讳字、当行的律法以及一些隐晦的亲眷关系,当然,都是皇亲国戚的亲眷。

顾玉潭这下听得十分有趣,这课程像极了现代的头条新闻,有八卦有爆点。看着周围学生们都瞪大眼睛好奇的模样,顾玉潭失笑,看来人类的吃瓜本质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当今陛下乃先帝第五子,在潜邸时尚且不受重用,皆因其生母早亡,只留下陛下和他的胞妹,也就是如今的承乐长公主。”

“先帝尚在时,陛下生母颖贵妃十分得宠,曾被先帝昼日三接。然而陛下尚不及弱冠之时,颖贵妃却因出言犯上而被贬入冷宫,不到半年便因病故去。当时陛下还是临王,也被赶去了封地,连封地都由富庶的江南改为遍地瘴气的岭南。”

顾玉潭讶然,看来当年的颖贵妃犯的错不小,自己死了都难以消弭老皇帝的怒火,连带着儿子都被从苏杭挪到了广东。广东在现代虽然是寸土寸金的经济大省,可是在古代却是尚未得到开发的流放之地,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

“夫子,可知道颖贵妃是犯了什么错,才惹得天子之怒啊?”

有学生十分好奇,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夫子的声音在屏风另一端听起来有些恍惚:“当年京中多事并发,似是与摘萼楼的倒塌有关,一时间多少人头落地……罢了罢了,时间久远,现在陛下当位,想必不会再提起当年之事,你们多知无益,别再问了。”

听到“摘萼楼倒塌”几个字时,顾玉潭突然无端想起先前母亲说起祖父的旧事,也是因京城中一处建筑的倒塌,祖父才命丧当场,使父亲成了无人照拂的孤儿。

她摇摇头,将这想法甩出脑海。照母亲的说法,当初找祖父进京设计建筑的不过普通富商,否则也不会在事发之后还上门讨钱了。皇家之事距她们老百姓太过遥远,应当是没什么联系的。

一场八卦课堂之后,学生们显然兴趣高涨。在第二节讲诗歌韵律的课上,还是有人忍不住低声讨论着前一节课听到的那些秘闻。不过这些人中,不包括褚鸯璃、顾玉潭和彭嫣。

褚鸯璃似乎只对书本感兴趣,其他的事情多半充耳不闻。顾玉潭则是因为起步晚,害怕县试落地,所以抓紧赶进度。不过她没想到的是胡贞禧也很是认真,更有甚者听到周围的讨论时,嘴角若有若无带上了一抹讽刺的笑。

似乎是余光瞥到顾玉潭的视线,胡贞禧转头看过来,脸上又恢复了娇憨的笑容,对着顾玉潭十分讨好的模样。

几日后,顾玉潭逐渐适应了书院的作息,每日甚至会早起半个时辰,提前看过系统中的相关考点,就当是课前预习了。而午间也几乎从不休息,幸好褚鸯璃似乎也没有午间小憩的习惯,总是会帮她解答一些疑难问题。

在这般努力下,很快顾玉潭的天资就逐渐展现出来,课堂上夫子的问题十有**都能答对。夫子也对这位受教的女学生起了爱才之心,逐步提高了问题的难度,甚至于还会布置一些额外的功课给她。

书院中专门辟出了靠西的一方小院给女学生们,夫子们与男学生住在书院另一侧的慕鸿院。在入学第二日,夫子便允许学生若有疑惑可到慕鸿院中去请教,但是其他女学生们都碍于男女之别,不肯前去。反倒是刚刚穿越来不到两个月的顾玉潭,还没被这里的风俗礼教洗脑,倒常来常往的成了慕鸿院的常客。

顾玉潭去的最多的是秦老夫子的住所,也就是那位第一堂课上为她解答“秉为几何”的夫子。秦老夫子学贯古今,讲课很能旁征博引,顾玉潭每次去听一刻钟都觉得受益良多。

在十二月中旬的考试中,顾玉潭依旧紧跟褚鸯璃之后拿了第二名的成绩,只是按照夫子的评语,两人之间已经相差甚少。甚至有一部分原因是顾玉潭字迹只能勉强算作娟秀,自然和褚鸯璃堪称书法作品的卷面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扣了不少卷面分。

褚鸯璃自小便跟着名师学习,每旬回家还会有额外补课,如今的课程进度对她来说毫无难度,甚至有时候顾玉潭觉得褚鸯璃在这里读书,反而因为她们拉慢了进度,很没必要。

她也问过褚鸯璃,因她俩最近关系渐渐拉进,褚鸯璃一时间有些出神:“也并非只为……”

话说了一半便及时醒转,无论顾玉潭再怎么问,她都闭口不言了。

十二月末的时候,夫子已经开始讲解《礼记》。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

这一日中午,顾玉潭又到了慕鸿院,秦老夫子继续给她“开小灶”。讲了一半时,有人在外轻轻叩门:“夫子,学生求见。”

顾玉潭一听这声音就笑了:“定然又是贺茗师兄。”

贺茗便是那一日她到书院报道,和谢崇椋走在一起时遇到的两位男学生之一。贺茗已在前年的院试中被取为童生,却在去年的乡试中落第,便继续回到书院求学。其实他的年龄比谢崇椋还要大一岁,但是他笃言“学高为师”,便一直称谢崇椋为“师兄”。

贺茗得到许可后便推门进来,顾玉潭笑着与她打招呼:“秀才老爷好。”

往日里听见顾玉潭这般调侃,贺茗总是微微红了脸,倒也心中略有些激动别人认可他的成绩。只是今日他却脸色不佳,看见顾玉潭竟有些心虚地挪开眼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