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绪的故事,其实比乌阁本身早得多。
林竹易的故事,是从二零一九年的一篇短篇开始的,文中讲述了一个国号乾凯的王朝的故事,主要是开国故事。随后在二零二零年,随着一篇古风,延伸出了六位皇帝,即便那个时候只有前三位有过正式描写,当时那首古风是这样的:
天空黯淡无星辰,战场奔放我独尊。
郡逸登基分寰宇,德崇一剑定乾坤。
雨绪刀剑斩奸臣,科辉上位展江山。
竹易长寿得民心,江徽明君续大统。
原本的设计应该是整个王朝一代代的兴亡,这将会是一个极其宏大的工程,所以最后,文章写完林郡逸的故事之后,就停止了。雨绪在几个月之后成为了我沿用至二零二一年底的笔名,也就是乌阁江雨记动笔之前。
当时的设定是由于各种原因,雨绪(小说中的那位)留下了一个组织,其中人加入后借他名中的“雨”字为姓,成为类似民间政权的存在,这其实是个很奇怪的设定,常规来说帝王的姓名一般都是避讳的,而且对于正常的君主,尤其是没有被架空的君主,设立一个民间政权是干不出来的事情,但是在当时的文章里,这个设定就存在了。随后林竹易就在笔下加入了它,名曰雨竹。当时选择他只是因为名字叫起来好听,但这之后,他便成为了绝无仅有的主角。至于这个组织,在被无限削弱后叫做梦缘雨氏,因为我曾经用过一个笔名叫梦缘·雨绪。
二零二零年春天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叫风幻月,当时本来想写一篇文言文章回体的,模仿古人,但事实上根本没有动笔,于是在二零二一年的秋天,风幻月开写,以普通小说的形式,可能是当时武侠小说看多了,所以那篇文章虽然只写了两章,但大抵是关于皇帝雨竹,散侠秦冔,楚込的故事,这两个人的名字实在很难受,毕竟是在键盘上滚出来的,而且意思也存在偏差,所以等到写乌阁的时候,就改成了秦绪,楚阈。值得注意的是,在月半钟声,也就是风幻月废稿之后重新写的文章里面,三个人依旧在,只是楚込(当时名字还没改)被雨竹杀了,随后秦冔收了个徒弟叫秦萧云。他本人后面被雨竹害了。所以雨竹本来算是个反面角色。秦萧云后面灭了雨竹朝廷,所以从这篇文章之后,林竹易亡国之君就算是坐实了。
兜兜转转,最后林竹易和秦绪在这篇文章里出场了,本来这个故事应该是很宏大的,这也就是致伦篇铺垫的原因,但到了最后才发现,有点下不去手。我把林竹易从一个少年写起来,我想让他一直过的清闲安逸,想让他和顾筱终成眷属。江文和邱辰也算是这其中的遗憾吧,他们是凡人,所以终有一死。其实致伦篇很多的描述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的,所以林竹易的形象在致伦篇中和竹绪篇中完全不同,包括邱辰和竹易的相识,其实普通人是不知道的,所以致伦和竹绪之所以有冲突,就在这里。
先前填过一首词,词牌和曲调是自己生造出来的,倒是适合竹绪篇的故事。
故人念花将酿酒,独行春深,风烟萧然。江落烟雨几度至,杨柳初垂。只叹再无飞花时。
东风又至绿江南,望尽朝暮云辰。花里寻春忽残尽。夜乍起,惟将碎梦望天青。
至于剩下的篇幅,我想讲一对凡人的故事。江景是凡人,谢落若也是。他们会生老病死,不像雨致竹易他们。江景是一国之君,但是我希望他能有柔情的一面,所以乌阁里的帝王将相都不太像在这个位置,也许是我摒弃了他们正式化的那一面吧,就像竹易,很难评判他是不是一个好君主,但重点不在于此。我想写一对凡人慢慢老去的故事。乌阁是想写一个温柔的故事,就如同最初的立意,在熙熙尘世间,不辜负任何一段感情。
至于林竹易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人问我,我想不起来,就随口说,竹者翩翩,易者谦谦。其实全没有什么依据。只是取了一个温柔一些的名字罢了。谦雅温和,意气风发。
至于顾筱,秦绪那些人,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感情很朦胧,但也很热烈,依旧像是轻狂少年一般。
好在而今天朗风清,又至春深处,你我仍是少年。
最后以一首无题闲诗结尾:
昔年灯雪至,山河入梦来。
迎春踏花去,品茗折柳还。
意气若如旧,轻狂逆暮然。
青山碧江静,飞花云海宁。
竹落风影处,江雨映安然。
【竹绪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