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五蠹 > 第16章 玉碎朱屏

五蠹 第16章 玉碎朱屏

作者:罗刹灵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1 00:25:01 来源:文学城

皇帝下了裁决,姜南仪参户部堂官贪墨军费之事,将两个堂官处死,对户部尚书,只是督个“管教不严”的罪名,只是扣了些俸禄了事,只是众臣等着下一步发作起来,却再也没了什么消息。这一场闹的声势浩大的贪墨官司,就在午后的尘息之间消散的没了声音。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众人的议论纷纷。军费贪墨不是小事,若说这整个雍朝,真正持军之人无非秦王与南云的萧家。萧家是先太祖的义子,初代家主生性持重内敛,深得太祖信任,虽在祖制崇文抑武,却仍旧能占据南陲,掠地无数。萧家的孩子,不需当朝提醒,每一代每一世,都会被送进宫中,美其名曰上体恤臣意,其实无非是威慑而已。而每一代的皇帝恰恰对萧氏的听话感到满意,极尽荣宠之所能。

所以还剩下那个必须被针对的,便是秦王了。

就连升斗小民都知道,亲兄弟还要明算帐,皇帝和秦王之间,差的可是一个帝王的宝座。

民间于是风闻其事,都言军费忽然体大,皆是秦王与今上不和,因此欲扩充军费。

今上看似没有深入追究,反而占尽了上风,天下臣民已经替秦王坐实了这份大罪。

“秦王殿下现在大胜而归,可能是觉得自己能篡位不成?”

“嘘——天子脚下,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门外的人声鼎沸,天子脚下的臣民热衷于此等王侯将相的琐碎轶事。姜南仪独坐家中,心却萧瑟。

皇帝这招,实为杀人诛心,像是慢火熬炖,一点点温水煮青蛙,又是刀不血刃,任秦王英雄盖世,也抵不过这些百姓的恶毒猜测。

秦王与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马革裹尸之时,可曾想到这些受他庇佑的臣民,其信任与热情脆弱的不堪一击?先前还被秦王的英雄与忠贞所征服,瞬间便能够击溃自己的信任。

他知道,皇帝在等,在等他这把剑给秦王最后一击,再恶毒的猜测不过是猜测,然而御史台的权力,能够罗织足够多的罪名,将猜测变成真实,无论他是否足够的真实。

他想到的是秦王沉默的脸,他的英雄气概,却只能如同匣里龙吟,再难翱翔九天。

皇帝的宝座,也许就会是他的陵墓。

他的心中却是一片茫然。

自己的初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用另一种方式保护天下没有依靠的民众,还是为了实现兼济天下的愿望?这么多年来,竟然只是成为帝王手中之剑,一次又一次无力的去伤害旁人。

或许他在阴鸷莫测的帝王手下保护了更多的人,却也伤害过无辜的人,最初,他也曾经想要将夷狄赶出中原,然而终究畏葸不前,选择平和的过活。

他心中带着一丝诘问,第一次有了想要反抗的想法。然而还未等自己做出回应,朝廷倒是先炸开了锅。

朝廷却在这个时候换了血。当朝的参知政事,符文道,乞骸骨而退。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姜南仪一如既往地,在朝堂之上同人吵的厉害,却只听门外外侍急急忙忙的闯进殿中。

皇帝一脸笑意的看着,声如滴水:“何事如此慌张,擅闯朝堂?”

那外侍跪下,一脸急慌:“今上,符大人突发急症,眼下已不省人事!”

那声音一字一顿的打进了姜南仪的心中,心却如坠冰窖,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殿门的。

皇帝变了脸色,立刻便退了朝,一群大臣在一起也仍旧乌乌泱泱的私语,姜南仪像个游魂一样,此刻竟觉得此身飘渺,不知何去何从。他漫无目的的走着,头脑空空,净不知何时走进了内宫。孙休向他微微一拜,倒像是早就晓得他会到来一般。

姜南仪的眼睛略过他,无神又无礼,他也不在意,只是看着青年走进内殿。

皇帝长身玉立,在高耸的匾额之下,孤家寡人,天下至尊。他负手而立,眉目却阴沉的攥紧,映着姜南仪茫然的神情,一时间竟透露出一丝丝凄然。

符文道位高权重,已是多年的参知政事,然而许多新人却已不知,他也曾经是皇帝的老师。

皇子夺嫡,深宫喋血,这位老臣一直陪在学生身边,从至近到至远,似乎没有比他更了解学生的人了。

刻薄寡恩的皇家中,任何情感都是稀薄的,然而对于先皇的爱来讲,符文道却更像是一个父亲。

此时此刻,作为老师、作为父亲,他的身体轰然倒塌,似乎整个国家都随之震动。

姜南仪呆呆的,也不行礼:“他怎么样了呢?”

皇帝就那么静静看着他,阴沉的眉目间间舒展开,似乎君王的孩子气只是一时的错觉:“朕准你去看看他罢。”

或许是最后一眼。

姜南仪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符文道的府第,本应该人马熙攘,然而府中却又大门紧闭,一副闭门谢客的驾驶,因而甚至显得有些冷清。

非常符合他本人的行事风格,姜南仪心想。

符文道是个圆滑老练的不倒翁,同时也深刻的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

他身上的光芒太多,却不能真正令帝王感到芒刺在背。

前朝的霍光,一手拱卫汉宣帝登基,他们更有着血统维系,然而却依旧被处死。

一个皇帝的老师,一个权臣,更是如此。

然而姜南仪并不看重这些,他看中的,是符文道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所谓“好人”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翻进了符文道的家中,一如他多少年前在这里游学,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看起来确实有着今上赐予的、体面的宅子,然而宅子里面,什么都没有。

是真正意义上的什么都没有。

姜南仪纵使处在困顿之中,也会在院中放置一些风雅之物,处于某种自我折磨的心态,提醒自己不干净,也出于姜家族人对美的追求。

然而符文道家中的内院几乎是光秃秃的,即便是花草,也都是从南国舶来的佛手与刺球,竟然都是些旱生植物,不需浇水也能活下去。

很像他那个人,一个从少年开始便野蛮生长、骨头坚硬的柱国。

“这些东西,天生具有一种韧性,无论身处何地,甚至远离家乡,在千里之外被人奴役驱使,也从未放弃生存。人如果向世俗低头,那才是毁灭的开始。”符文道曾经指着这些坚硬的植物对他说。

他呆呆的望着那些植物,眼中忽然涌起热流,却看到有人将苍老的手指伸到那坚硬的植物上。

姜南仪怕那上面的倒刺伤了他,连忙握住他的手,然而却又缩了回去。

老人看着面前低头的年轻人,不禁叹息一声:“你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太过追求纯粹,其实不是做官的料子,可是人又拗。”

姜南仪仍旧低着头,却也不敢看他。

这苍老的老人,宅子的主人——符文道便随意拉来两个凳子,姜南仪连忙去扶他,他却轻轻推开了对方:“我还没老死过去,可别看不起人。”

他随意的坐下,一手拄着拐杖,另一面,姜南仪左右看看,也乖乖的坐下,却仍旧不敢看他。

“你这个做学生的来看一个快死的老头子老师,也都不愿意说一句话送终吗。”

压力太大了,姜南仪感觉那种悲伤快被冲淡了,他感觉以前被老师制裁的痛苦又隐隐让人胃疼。

“老师你说话还是这么……”

他抬起了头,终于正视符文道,想要出言顶撞几句,却在看到老人面上苍白的病气后骤然停住。

符文道将尽八十了,圣人之龄,或该羽化而登仙了。

他总感觉离开老师不过数十年光景,然而这个年纪的老人,衰老的速度也无法与阎王抗衡了。

符文道却哼笑一声,眼睛却依然矍铄:“你这个年轻人怎么总是暮气沉沉的,拿出你在朝堂上万人敌的模样。”

姜南仪只是一味苦笑,虽然如此,终于是敢看向老师:“您别笑话我了……老师,您身体—— ”

“死不了!”

符文道站起身来,拄着拐杖,似乎在等着姜南仪去扶起他,姜南仪仍旧向从前一样,去搀扶符文道。然而他终于长大了,从前这个少年人总是蹦蹦跳跳的,对待老师也如年幼的晚辈一般,总是带着几分亲昵的孺慕,然而此刻,终究是带着更多的礼节,多是近乡情怯,虽带着尊重的恭敬,却都让两人生出一点悲凉之情来。

符文道同他在小院中慢慢走着,二人却不言语,只看到桐花簌簌的落下。

符文道望着那开始流失青春的生命,又似乎在怀恋什么,他走到已经有些衰老的桐树前,静静停着:“快十年了,你也不年轻了。”

在官场上,而立之年正是进发之时,然而后进之人又如猛浪,三十岁,终究也还是老了,这个年纪,很多事情不能后悔、不能回头,连从前走的路也已经不能再回头,人生几乎在此时定性,后半生多少人,都在此庸庸碌碌的折断了根骨。

十年前的姜南仪,正是风华正茂的十七岁,到了今天,他陷在铁笼之中,几乎无法脱逃,而他自己也不停的选择沉入其中。

他看着姜南仪,姜南仪也知道,老师想从自己口中得到一些答案,哪怕这些答案看上去只是敷衍与欺瞒。

姜南仪嘴唇微微颤着,眼睛却无可避,符文道深深地看着自己的徒儿,只轻声的叹息:“你刚拜入我门下的时候,记得我给你讲了个故事吗。”

姜南仪点点头:“是孔圣人,终其一生,他处在困顿之中,殷商之肆,在大限将至之时,有先祖托梦,即便是圣人,何尝无落叶归根之悲。”

符文道看着他,双眼却仍然坚定:“你从南道来到这里的时候,一腔热血,不是为了某个人,你和我说,你家族人丁凋零,你看到南方的荒年,孩子吃观音土,死的很凄惨,你同我说,你今生要光明正大的,让这些孩子都能吃上饱饭,这样你才有资格回家,回到家里那些孩子面前,听他们道一声谢。”

“我且问你,孔圣人这一生推崇周礼,护卫疆土,栽培圣贤,至死才有资格梦回王陵。你做这些事,难道不会令先辈蒙羞么。”

姜南仪早已泪如雨下,这些话,唯有在符文道的口中,才会令他又疼又慰藉。

“老师……”

符文道手中的拐杖不停的击打着地面,面色也有些隐隐的火气:“你这么多年,被陛下一味折磨,为什么从来不曾求于我呢!”

姜南仪只默默落泪,嘴唇却紧紧咬着:“我不想令老师蒙羞,更不想令老师为难,皇帝他……生性如此,您也知。”

他万念俱灰,唯有在老师面前,感到羞愧难当,然而头上却是老人苍老的手,干瘪的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他的发,轻柔和煦:“我做过皇帝的老师,比你更了解他,但是你却陷入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不能保护学生的老师,是失职,不能保护儿子的父亲,是失败,你或许有错,但是更大的错在我。”

“老师!”姜南仪睁大眼睛,“这和您无关,学生是自寻耻辱罢了。”

门外响起了短暂的敲门声,符文道眼睛微微动容,他看着姜南仪,似乎他们以后竟不会再相见了一般:“去看看你师娘吧,南仪,我对你从来都是那句话,心如匪石,不可转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