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五代十国豪杰谱 > 第9章 第九章 五重塔下论白马,强加于人做香童。

食盒容易找回来,寻访归山可就费了周折啦,不是名不见经传无人知晓,而是走出襄阳城的西城门便人烟稀少了,想问个路的机会也不给,猜想是老百姓担心兵荒马乱盗匪猖獗,都不愿出门的缘故吧。

还好,向西十余里便见前方是一座恢宏寺院,黑压压的一大片庙宇殿堂,比屋连甍,蔚为壮观。尤其是寺中耸立着一座五重宝塔,巍峨挺拔,雄伟庄严,造型奇异,不同凡响。

两个孩子兴奋地走向山门,心想这里该会是香客云集了吧?可来到近前仍然是门可罗雀,空荡荡的,只在石阶上坐着个小小子,身边戳着付竹扁担,拴着几个扎得精致的草人。

那男孩子年纪不大,能有十一二岁的样子,正低着头嘴里嘟囔着,“噶哈?欺负人啊,是不是欺负人?你有牡鹿骑啦,跑得俺脚底下全是大血泡。你们在庙里有吃有喝的,谁知不道在屋里唠嗑脑乎?让俺大冷天治稻草人,是不是欺负人?大夫人房、二爷家、三爷家的孩子是孩子,咋地?耶律豁底家的整个儿一后娘养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呗。”他一边牢骚满腹地抱怨着,还用只羊蹄子漫不经心地敲打着脚下平放的皮鼓。

男孩子见他身着皮衣皮帽,是北方蛮族的打扮,想来对本地情况不会了解,便放弃了问路的念头。抬头去看那山门上的匾额,赫然写着“檀溪寺”三个大字,“檀溪寺!这座庙好大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今天没风没雨的,响晴薄日,我们进去看看吧。”他心驰神往地快步迈上石阶。

“你自己去吧,我在外面等你。”小姑娘面露怯色,远远地看着。

同伴摆手招呼她,“上来吧,拜拜菩萨,再讨口水喝。”

“我拜不了菩萨,看见佛像心里就嘚嗦。你也不要去啦,庙里有啥好看的,我们还是去归山办正经事吧。”她执意不肯进庙,还劝对方不要误了寻贼人的事。

“哦,你说的也对,还有正事没办呢。”小男孩心里虽不情愿,可基于现状分得出主次。

“嘚嗦?”那石阶上的小小子好奇地抬起头来,挑着眉毛梢子望向姑娘,未加思索地脱口而出,“可怜见,是个做香童的好坯子,俺寨差事备不住你干合适。”

那边的两个孩子并没留意他在说什么,倒是有人高声大气地嚷嚷道:“伢啧、妹啧,有什么事比看檀溪寺更重要啊?我都来过襄阳三回了,高阳池、檀溪寺是百看不厌,乐不思蜀啊,一会儿还要去看刘备马跃檀溪的遗址呢。”

从庙墙拐角转出头驴子,驴腚上坐着个四十开外的男子,鹤目疏眉、相貌俊朗、骨骼清奇、仪表堂堂。他正用手捻着颚下的山羊胡,和颜悦色地瞅着两个小的,抬起右手画了个圈圈,兴奋地赞不绝口,“我围着寺外转了好大一圈,真是恢宏大气呀。想当年道安大师带四百弟子起屋四百间,每人一间嘞!高筑五重塔,规模之大应居襄阳诸寺之首啊。可惜,世道不太平啊,连个香客都没有,难道是苻丕又来抢和尚啦?”

来人把驴子拴在门前,兴冲冲地走过来,“走啊,进去一齐看看菩萨和佛塔。”他还不见外,热情地邀请着小姑娘和小男孩。

小姑娘索性坐到石头台阶上,向男子苦恼地解释道:“我拜不了菩萨,看见佛像心里就嘚嗦。”

“和噶?嘚嗦!我还是头回听说呢。”男子同情地端详着她,“啧啧啧,妹啧,你好乖态。”

“你说什么?我没有耍怪态呀。”小姑娘纳闷他怎么这样说。

“呃,我说你长得好看。”男子锲而不舍地邀请她同去,“拜不了菩萨,那就不进大殿呗。还可以看佛塔嘛,这里的佛塔,别处是没有的,千顷地里一棵苗。”

“是呀,不能白白错过啦,我从西川来就是专程看庙的。”这回是小男孩去拉扯小姑娘的袖子,“就算你陪我看嘛。”这般好说歹说,同伴勉强同意了。

这寺庙的规模真是蛮大的,院子套院子,主院带跨院,三个人一重殿一重殿地往里去,一边是一老一小两个男人惊诧之声不绝,一边是小姑娘心烦意乱地后悔抱怨。当来到塔院,站在五重佛塔的下面,嚯!这高大的建筑如擎天大柱直冲云端,其最下层仿雁形,第二层狮子形,第三层作马形,第四层呈牛形,第五层似鸽形,造型新颖别致,让人叹为观止。

男子饶有兴趣地逐层讲解道:“这种构造叫波风越,平日里是不许外人进入的。五层佛塔层层彰显着佛祖的佛法和德音啊,这第一层之所以为雁形,《报恩经》上讲,远古时有个国王,喜欢吃大雁,便派人出去捕捉。结果捉住了一只大雁,正要宰杀时又有一只雁啼叫悲鸣而来,国王听到后发恻隐之心,放了它们,原来所捉之雁是五百大雁之王,这雁王便是后来的释伽牟尼,悲鸣之雁便是他的堂弟阿难,五百大雁则是五百罗汉。第二层也是跟《报恩经》有关,说是有一只狮子,因常闻辟支佛念经,感司佛法。后遇一猎人伪装和尚来猎取它,结果被毒箭射中,因那猎人身着迦裟,狮子宁死不施报复,这只狮子就是后来的释牟尼。”

他仰头指着佛塔的第三层,“至于为什么这层作白马之形呢?是源于《高僧传》所记载,说有个国王不信佛祖,由着性子捣毁寺院,毁来毁去,只剩招提寺还未来得及毁掉,就在那天夜里,有一匹白马绕寺悲鸣,国王大惊,立即停止恶行,之后将招提寺改为白马寺。白马拯救了佛寺,理所当然要受到尊重,所以佛法传来东土,在东都建第一座寺院便起名为白马寺。”

边听边看的男孩子诧异地反驳道:“不对吧,我可是听说,洛阳的白马寺是因为东汉明帝派人西天取经,是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国都,故此将所敕建的僧院命名为白马寺的。”

“不对,伢啧,你那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我所讲的才是真相本源,莫造,真相本源。”男子认定自己说的是对的,两个人引经据典证明自己,辩论的争执声越来越大,可谁又说服不了谁。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佛家清净地不可大声喧哗。”突然背后有人告诫道。闻声一惊转身去看,从塔院门外走进来三个人,一个和尚、一个道士、一个头戴羽毛帽的老太婆。

“不要争吵嘛,你们各说对了一半呀。当年汉明帝听说西域有佛,遣使蔡音、秦景一干人往天竺求其道,行至大月氏遇到高僧摩腾、竺法兰,恳请他们东来弘法布教。明帝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初名为招提寺,后来有王要毁寺庙,夜见有白马绕塔悲鸣而止,固更名为白马寺。所以既不是你说的那样,外邦白马悲鸣而得名。”道人心平气和地讲解着,先真诚地看着男子,又慈爱地转向小男孩,“也不是你的那样白马驮经说,小善信,你不要不服气,我在洛阳住了十几年,白马寺的事情是晓得的。”

这道人的相貌不敢恭维,个子不能说是矮,只因本人挺胸抬头努力地拔出一截;相貌不能说是丑,唯一的不足是皮肤粗糙,风吹日晒成红里透黑的栗子色。

他同来的老太婆信誓旦旦地补充道:“小金童,你要相信他,王道长从不会说谎的,他原本是东都的贡生,对洛阳的事了如指掌。”见她皮肤黑红,满脸的皱纹,两只不大的眼睛尤其特别,随其说话忽而睁大,忽而眯起,像是竭尽全力在给人某种暗示。其穿戴也很是奇异,着一件转圈缝着五彩缤纷飘带的裙子,腰里系着九面铜镜和一排哗愣挂愣响的长铃,似用以显示其的神威和法力。

“老奶奶,你是唱戏的吗?”小姑娘看着这花里胡哨的打扮猜测道。

“这倒霉孩子,信口开河,拿起来就说。”老太婆一听不高兴了,怪罪地瞪了她一眼,却突然惊喜地叫了起来,“真是的,王道长、苦禅大师,这小花荣是做香童的料啊,是老天爷专门给我派来的吗?”

经她如此一喊,那出家人也注目观瞧,“善哉,小施主,你有几岁啦?”老和尚不动声色地问她。

“你问我几岁干啥?几岁和你有关系吗?”可对方戒备心极重,不愿回答他的问题,“好啦,佛也拜了,塔也看了,抛石头的,你也该称心如意啦。咱们走吧,还有正事要办呢。”

“办正事也不差这分分秒秒的,来,小姑娘,让贫道给你看看。”那老道笑容可掬地拦住他们,并伸手要去拉小姑娘的手臂。

可对方麻利地跳开了,“干啥呀?你这老道还动手动脚的,我没病没灾不用你看。”

道士平心易气地微笑着问她:“不是吧,小善信,你是不是看到佛像就心惊胆战啊?没想想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吗?”

这一问正问到小姑娘的心坎上,她瞠目结舌地望着老道士,思量片刻乖乖地把手递了过去。道长并没有摸腕后的寸口,搭手切脉视其阴阳虚实,而是逐个捻住她五指的指端和手心,神情庄重地闭上眼睛。“看到佛像心惊胆战嘛,这毛病我有法子治,治得还好着呢,只是看你要治标,还是要治本喽?神婆,你说的一点不假,她确确实实是花姐命啊,拇指跳个不停,是火神庙里跑出来的,不喜欢水,爱玩火呀。”

听到肯定后老太婆喜形于色,而后又担心地着重叮嘱道:“王道长,这回可不要再发善心,化解她的花姐命喽,早先那嘎子就是你给破的童子命,翅膀硬了,撒腿跑啦,他是多么好的香童啊。”

道士多愁善感地叹了一声,“雕虫小技,是年轻时遍访方士,喜欢琢磨这些旁门左道。我也是看嘎子可怜,年纪轻轻的便要备受折磨,再加上耶律狼德兄弟求我,米宏米掌柜一再地帮着说情,我便成全了那孩子。唉,嘎子是贫道第一次做善事呀,往事不堪回首啊,米掌柜被杨收的家奴栽赃陷害,抢占其财产,含冤离世有八年啦。”

“阿弥陀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也是好事,你是一气之下,看破红尘,才跳出三界外,修身养性,贵生济世了嘛。”老和尚随他忆起往事感慨着。

“是啊,我跟着米大哥去京里做买卖,不想他被仗势欺人的恶奴陷害。本来生意上是风生水起,财源广进,忙乎一气又一贫如洗了。回到洛阳贫困潦倒,靠着朋友接济勉强度日,又碰上万安山那宗奇遇,我是万念俱焚,放弃滚滚红尘功名利禄,拜师学道,立志悬壶济世,也不枉来世间走一遭。”

“学道好啊,与人去病除难做善事呀。”老太婆又去端详小姑娘,“小花荣,跟奶奶去草原,做我的小香童好吗?”

小姑娘被瞅得很不自在,对这个怪老太太心生厌恶,“什么香铜,香铁的?谁稀罕呀!我们走,一看你们贼眉鼠眼的,就不是好人。”

“让老婆子我看上的,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迭里特是迭剌部耶律帖剌借给我的,这孩子满肚子怨气,着三不着两,我不喜欢。你是花姐命正合适,以后就由你来伺候我吧。”然后老太婆发出一阵瘆人的坏笑,看来她主意已定。

“嗯,腿长在我自己身上,不由你说了算。我们走,不和这怪人多说,再要啰嗦,惹恼了小姑奶奶,我一把火烧了你这寺院。”小姑娘勃然大怒拉起男孩子就走。

“莫造,说的是啥话呀?是不像好人。”那穿着白衣服的男子也看不惯了,嗤之以鼻跟在两个孩子的后面。

道士没有因为受到指责而懊恼,望着三个人的背影反而笑了,“嚯,真的是火神庙跑出来的,动不动就要点火烧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