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五代十国豪杰谱 > 第5章 第五章 四面楚歌无路走,诣阙请罪有人拦。

两个犯人被押了下去,想她们一时半会儿是不能正常走路了。老节度使又让得力差役把小孩子送回家去,这才想到吩咐老仆人,“俊哥儿,打盆水来,让刘汾洗洗脸,看他都成大花脸啦。”

待招讨使洗去污垢,面貌焕然一新之后,李福又招呼他来吃面,“大侄子,吃过晌午饭了吗?来,这里正好两碗,下人们要多了,两碗我怎么吃得下呢?正好,咱爷俩一人一碗。”见晚辈还要客套,他用筷子指向提着空食盒的小男孩,“我有一碗就足够啦,快吃吧,小伙计还在等着取碗回去呢。”

“人贩子已经抓到了,都是这位大哥哥的功劳,这面就算我请客。你们慢慢吃,我不着急。”男孩子站在一边耐心地等着,看得出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表露。

“这孩子,小小年纪如此仗义,难能可贵呀。在我的府上吃面,怎么能让你个跑腿的小伙计请客呢?我们谢谢你喽,面钱还是老夫出。”李福满意地端详着小男孩,显得非常欣赏他的行为举止,“刘汾啊,这孩子不错呀,长得周正,还会投石子,是个可造之材。大侄子,来吧,吃面!到我这儿像到家里一样,不能装假呦。”

盛情难却刘汾不再谦让,折腾半天应该是饿了,便狼吞虎咽地动起筷子,“李伯伯,没吃过这么好的面,这碗面原本是给夫人的吧?”

听对方提及夫人,老人立刻阴沉了脸,“是我自己一个人吃,这面没她的份。我心里有火,吃凉面败火。人家活的惬意滋润嘞,用不着吃这个。”

刘汾是多么精明干练啊,听话听音儿,锣鼓听声儿,马上明白节度使老夫妻在闹别扭呢。按理讲做晚辈的不好多说什么,可看着李福那赌气的样子,他还是好意劝慰了几句。

“大侄子,你不要劝我,不怕你笑话,我都被这裴氏欺负毁啦。一忍再忍,这回说出龙叫唤也不忍啦,吃完这碗面,我就去和刁老婆子说,我要纳灵儿为妾,我要自尊,我要自由,我要幸福!”老人抬起右臂奋力高呼,将筷子直指向棚顶。

可能是情绪过于激愤了,一口凉面没咽好,呛得李福连声咳嗽,“二少爷,你都忍一辈子了,这又是何必呢?”老仆人为主人拍打着后背。

节度使抹着眼泪悲伤地说:“大侄子,我太难了。古语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咳,老大在随州为国捐躯了,这是要断了我李家的香火呀。你说,谁不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啊?可我这辈子是一棵树吊死,裴氏整天像防贼似的防着我,就差拿根绳子拴到她腰上啦。这让我怎么开枝散叶,含饴弄孙?”

他求助似的看着下人,“俊哥儿是知道的,那灵儿是大中年间我在滑州做义成节度使时朋友送的,入府为婢,当年才十三岁,豆蔻年华,楚楚动人,小脸一掐一兜水啊。老夫早有将她收入房中之意,可老太婆就是不答应,现在灵儿都半老徐娘,青春不在啦,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老仆人满腹牢骚地附和着主人,“二少爷,夫人是过分了,还是大家闺秀呢,也不讲究礼仪章法。刚才听说您把灵儿叫进内室,她光着身子就从浴室跑出来了,吓得府里的人滋哇乱叫。”

“好啦!好啦,给老夫留点颜脸吧,不要再说这些丢人的糗事啦。”老节度使当即打断他,转移话题询问刘汾,“大侄子,你今日驾临寒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吧?”

刘汾放下手中的大瓷碗说明来意,“是的,小侄是有事要和伯伯商议,七月间贼首王仙芝和黄巢合围宋州(商丘),二次启用的招讨草贼使宋威被围在城里,朝廷急调平卢(青州)、宣武(汴州)、忠武(许昌)三道前去救援,可惜均被草寇击溃,宋州是孤军奋战危在旦夕呀。”

“这个老夫知道,后来还是崔安潜派手下大将颖州刺史张自勉解的围,此将智勇双全,对朝廷赤胆忠心,率七千精兵力克十几万虎狼之师。贤侄不也是解宋州之围的功臣嘛,一路南来,杀得王仙芝似丧家之犬抱头鼠窜。”李福望着刘汾那炯炯有神的眼睛。

“伯伯,我对朝廷二次启用宋威甚是费解,去年春天宰相郑畋不是上书皇上,平卢节度使、时任招讨使的宋威体衰多病,更无讨贼之意,和他一起的招讨副使曾元裕望风退缩,不能尽职尽责。只有忠武节度使崔安潜威望过人,属下张自勉骁勇善战。请求以崔安潜为行营都统,宫苑使李琢为招讨使取代宋威,张自勉为副使代替曾元裕,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又出尔反尔了呢?”中年人期盼地等着长辈指教。

老官人心事颇重地说道:“是卢携和田令孜的主意,宋威、高骈一干成名大将都是他们的眼中红人,也不管他们现在成了什么奶奶样。是呀,老夫也不认为再次启用宋威是明智之举,他已不是当年那个荡平庞勋、威震南诏的瑚琏之器啦,堕落为奸诈狭隘、无情无义之辈。他曾与副手曾元裕说,过去庞勋造反,朝廷命康承训进剿,庞勋被消灭了,康承训反而获罪。剿贼即使成功了,功高震主,能够免祸吗?不如留着贼军,倒霉的事是皇帝的,我们可以继续当功臣。他是不是痴迷了心窍、老糊涂啦?竟然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来。再用他为三军统帅,是要坏事的!”

“伯伯,您听说没有?王仙芝又向朝廷请降啦。”刘汾的语气里夹带着嘲讽的韵味。

老节度使眼里放射出灼人的光彩,“我也有所耳闻,满襄阳都在传,说王仙芝四处碰壁,心灰意冷啦,向招讨都监杨复光频频示好,请降之事实锤落定了吗?不会像上回在蕲州节外生枝,授予他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本来谈得妥妥的,却半道变卦,空欢喜了一场。”

“那时是黄巢从中作梗,打得王仙芝头破血流,此贼抵不住部下的坚决反对,才无奈反悔的。据可靠消息,这回请降是基本搞定了,不同于上次,是杨复光主动劝降,派去判官吴彦宏,潜入敌军内部,申明利害促使王仙芝投降的。”

“好啊,降伏贼首能使多少生灵免遭涂炭呀!这个太监杨复光是好样的。”李福闻听是异常的兴奋,“谁能想到小泥鳅成了精,本已被泰宁军节度使(恽州)薛崇追得屁滚尿流的王仙芝,却兴风作浪,弄出这么大响动,薛崇反倒是死在贼人黄巢的刀下。”

“当初要是上点心,趁他羽翼尚未丰满之时,四面合围削株掘根,就不会有后来的罗乱啦。”刘汾不无遗憾地说。

“是呀,没地方买后悔药吃,提起此事老夫又想起他宋威。乱民之所以能咸鱼翻身,都是他的自私自利、好大喜功、自以为是惹的祸,朝廷命他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本应该把诸道兵马拢到一起,通力合作,尽职尽责,将贼首歼灭在沂州城下。他却为邀功请赏谎报军情,说王仙芝死了。真是老天打脸啊,漏网之鱼王仙芝命不该绝,趁中原空虚之机率军西进,奔袭洛阳。朝廷震惊,诏忠武节度使(许昌)崔安潜发兵出击,昭义节度使(长治)曹翔以步骑五千会同义成兵(滑州)保卫东都,又任命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调感化军节度使(徐州)薛能派精兵援助,这才化解了东都的危机。这些官员将领都是精英啊,我了解他们,曹翔原为左金吾大将军,他是淄州刺史曹全晸的二公子,年轻有为,堪当大任;薛能更不必说,是老夫的学生,我镇滑州时,他是观察判官,我带他去西川,为我的节度副使。有这些忠臣良将舍生忘死,四面围剿,才会迫使王仙芝心如死灰,束手就擒呀。这回妥妥的啦!大侄子,你今天来是要告诉我招安的喜讯喽。”

“不光是这些,有更重要的事情。王仙芝派出的特使尚君长、蔡温球、楚彦威等人,在杨复光送他们去京城的路上人间蒸发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下落。”刘汾停顿了一下,可能是想让老人从这突发的消息中缓过神来,“您说是怎么回事呢?这回可不会是黄巢搞的鬼,他远在千里之外的濮州呢。”

“什么情况?又节外生枝啦!但愿不会半途而废。眼看着兵销革偃天下太平了,却总有人跳出来从中作梗,这回会是谁呢?”李福也猜不出是谁在捣鬼。

“找出捣鬼之人还不容易?谁不愿意看到他们投降,就是谁捣的鬼。”冷不丁有人插了一句,两个大人看是那等碗的孩子,年纪不大却说出颇有见底的话,“就像我保妈生小弟弟了,保保乐得整天合不上嘴,生弟弟是全家的大喜事,可陪我玩的时间便少了,看着他们围着弟弟转,我这心里不是滋味,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刘汾深有感触地认同道:“这孩子说的是实话,却是小孩子的想法,我家那十九个神兽就是这样,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实在是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啊。”

“孩子的想法就是简单,好和坏分得明明白白的,国家大事可要复杂多啦。”老官人对童言无忌只是一笑置之。

“您是前任西川节度使李福吧?”孩子试探着询问老官人。

“噢,你认识我?不对,看你不过十岁,老夫出镇西川是十年前的事啦,是咸通七年,那时你还没有出生呢,是谁给你讲的我呀?”李福很是意外,欣喜地望着小男孩。

“汪汪汪”

“咯咯嗒”

屋外响起鸡飞狗跳之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官人不耐烦地嚷道:“什么情况?这是节度使府,不是乡间农舍。夫人一天天都干些什么?我看是管不到正地方,净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还有没有规矩家法啦?俊哥儿,快出去看看。”老仆人答应一声,快步出了大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