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202章 内忧未熄,再添外患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02章 内忧未熄,再添外患

作者:贼秃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30 20:42:05 来源:转码展示1

自从平凉牧场的羊羔出栏数突破两千只,朱秀和史匡威就基本实现了羊肉自由。

朱秀自掏腰包扩建节度府地下冰窖,瓜果蔬菜、鸡鸭鱼羊猪、羊乳牛乳马乳....但凡能吃的都囤了不少。

按照朱秀的话来说,他和史灵雁、史向文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一定要保障充足。

敞院树荫下,朱秀拉着史向文在烤串。

一方喂马的石槽经过简单改装成了现成的烤架,槽里填入木炭,摆放好竹签肉串,史向文两手各拿一把蒲扇,负责助风添炭。

掌握火候的精细活,自然交由朱秀来做,撸着袖子,两手各抓一把肉串,以极快的频率拨弄着。

“大火!”

朱秀一声令下,史向文左右开弓,蒲扇呼呼扇动,风灌进石槽里,炭火烧得猩红,火星四溅。

羊油淋下,助涨火势,火焰噌地燃起,烈火烹油之下,鲜嫩的羊肉迅速变得焦黄。

“停!”

史向文令行禁止,急忙收手,火势瞬间变弱,浓烈的羊油焦香冒出,史向文使劲吸吸鼻子,咕嘟咕嘟地吞咽口水。

用大火迅速烤熟羊肉表面锁住水分,再用小火和余温炙烤肉心,保证烤出的肉串表面焦香,内里鲜嫩多汁。

撒上一把由安喜茴香、芝麻、茱萸籽、胡椒炒香,磨成粉特制的香料,公元十世纪烤串界的天花板羊肉串便新鲜出炉。

分了一半给史向文,俩人蹲在树荫下嗞溜嗞溜地嗦着肉串,面前扔了满地的竹签子。

朱秀自豪于自己的手艺,考虑扩展一下泰和楼的生意,推出夜市大排档,烧烤配冰果汁,再度引领安定县城餐饮潮流。

如此一来,泰和楼从早餐到夜宵一条龙齐活,承包了县城百姓一日内的全部饮食。

“好吃不?”朱秀舔舔嘴边油渍。

“好吃!”史向文用力点点大脑袋,吃的满脸油光。

“我来扇风,你来烤串。”朱秀从盆里抓起两把肉串塞给他,自己拿起蒲扇。

“噢~好!”史向文有模有样地学着他的动作,蹲在烤架前摆弄肉串。

朱秀一边扇风一边指点,史向文学得很认真。

又嗦完十几根竹签,史向文咂咂嘴嘟囔:“没你烤的好吃。”

“没事,你做的已经非常好了,多练练,以后肯定比我烤的好吃!”朱秀往躺椅上一倒,拿一根竹签剔牙,笑呵呵地鼓励道。

史向文咧嘴笑得很开心。

“老虎哥烤的羊腿也很香,可是他不愿意教我,说我学不会,想吃的话让人烤就行....”

史向文摇晃着大脑袋,闷闷地道:“可是我想自己学,学会了烤给爹和小雁儿吃....”

朱秀斜躺着,笑道:“是我的羊肉串好吃,还是老虎哥的羊腿好吃?”

史向文认真想想,憨憨笑了:“串串好吃!”

“你用心学,等雁儿回来,让她尝尝你亲手烤的肉串。”

史向文憨笑着用力点头,拿起几串蹲在烤架旁继续钻研。

吃饱喝足,朱秀刚想眯瞪一会,严平匆匆找来。

“这是下一期的报纸选材,请少使君过目。”

朱秀意兴阑珊,打着哈欠:“让温仲平决定就行,无需问我....”

“温掌书记已经看过了,拿不定注意,才让卑职来询问少使君。”

严平将材料奉上:“有两份新人投稿,说不定少使君会感兴趣。”

朱秀坐起身斜靠着,接过几份材料翻看,有两份新稿子引起他的注意。

一篇文章署名徐茂才,一首绝句署名钟山隐人。

“徐茂才?!”

朱秀来了精神,仔细阅览那篇署名文章。

严平低笑道:“卑职已经打探清楚了,这二人眼下就投宿在盛和邸舍,一日三餐都在泰和楼。邸舍伙计说,徐茂才每日足不出户,潜心钻研报纸,撰写文章,托伙计买了不少笔墨砚。

与他随行的那个丑小子,每日早上到泰和楼吃一屉小笼包,买两根油条,就到街上闲逛。有时去棋馆玩两局,有时跑到茶摊听书,夜里就去看戏听曲,这小子倒是悠闲自在得很。”

朱秀看罢徐茂才写的文章,不由笑了起来。

难怪温仲平拿不定注意,原来这篇文章是徐茂才写来反驳他的。

上一期小报,朱秀写了一篇鼓励泾州百姓栽种草棉的文章,让温仲平用头版刊登。

徐茂才写的这一篇,正是反驳他提倡栽种草棉,减少桑麻种植的观点。

文章洋洋洒洒,将自古以来,桑麻种植在农事中的地位说的清清楚楚,肯定桑麻种植不可动摇的地位,驳斥以草棉代替桑麻的提议。

文章最后,徐茂才还隐晦地嘲笑四有先生不懂农事,言论无稽,胡乱鼓吹草棉的价值,误导百姓,搅乱正常的农业生产。

徐茂才甚至还在文章里,针对“檰”与“棉”的区别以及正确与否,大书特书,极力佐证“棉”字的错误,否定其具有的经济价值。

朱秀哑然失笑,弄了半天,徐茂才写这篇文章,就是专门怼自己的。

怼归怼,文章确实写的不错,引经据典言之有序,令人眼前一亮。

泾州生活小报开办十几期,这还是第一篇能让朱秀瞧得上眼的,非官方投稿。

上一期他写的那篇震惊文,通篇都是大白话,论起词藻华丽,远远不及徐茂才的这一篇。

朱秀知道自己的斤两,要按韵文、四六散文、时文的文体撰写文章,他还及不上假文凭的裴缙。

这徐茂才一篇文章作的花团锦簇,一看就是有真才实学,论写文章的功夫,自然远远在他之上。

被人怼上门,朱秀倒也不惧,文章可不是越华丽越好,一定要言之有物,拿出干货来。

“有点意思。”朱秀笑道,“让温仲平把徐茂才的这篇文章,放在头版刊登。我等会再写一篇,让温仲平加印一期副刊。这厮要摆开架势与我辩驳,如他所愿!”

严平迟疑了下:“少使君当真要与此人争辩?若是他言语有冒犯之处,胆敢在文章里辱骂少使君,卑职这就率人将他抓来,严刑拷问!”

朱秀没好气道:“观点不同有所争执岂不正常?抓人做什么,显得像是我怕了他。”

严平挠挠头一脸不解,写文章隔空争辩,在他看来还不如见面打一架来得痛快。

朱秀又拿起另一份稿子,只有一首诗,诗名《新雨》,落款人叫钟山隐人。

“诗写得马马虎虎,可以先给稿费,延后几期刊登。”

朱秀对这首诗兴趣不大,不过这个笔名有些意思。

“忘了告诉少使君,诗和文章都是徐茂才送去的。”严平想了想道。

“哦?难怪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个笔名。”

严平哂笑道:“徐茂才写文章作诗,还用两个名号。”

朱秀摇摇头道:“或许写诗的另有其人。徐茂才的文章老道,这诗却有些稚嫩,不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莫非是跟在徐茂才身边的丑小子?”严平随口笑道。

“丑小子?”朱秀注意到,严平两次提起徐茂才身边少年,都是用丑来形容。

“为何说人家是丑小子?你可见过?”朱秀问道。

严平笑道:“邸舍伙计就是这么形容,卑职离开前,恰好碰上那小子闲逛回来,迎面碰上。”

“怎么个丑法,你仔细说说。”

严平想了想道:“倒也不算丑陋,只是那小子长相太过古怪,脑袋大,一只眼睛里有两只眼珠,乍一看吓死人,两颗门牙往外迸,嘴巴还是凸的,像只兔子....”

朱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番长相可了不得,历史上同样长相的人掰指头都能数的清。

在这个时代,有史记载的也就南边那位唱春花秋月的主。

“你说那少年,多大年岁?”朱秀凝重道。

严平道:“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胖乎乎的,瞅着有些傻气,倒是挺有礼貌,与我出门撞见,还会主动避让行礼。”

朱秀倒吸一口凉气,慌忙抢过严平手里的几张纸,找出那首诗。

“钟山隐人....钟山....十二三岁....重瞳骈齿,全都对得上,难道真是他?”

朱秀呆愣住,似笑似痴的神情显得无比诡异。

可是转念一想,那人身份尊贵,怎会无缘无故不远万里跑到泾州?

“你马上传令浑和尚,让他将那伙南人羁押起来,严加审问,一定要从他们嘴里,问出这些人的详细来历!这些人,身份绝对不一般!”

“卑职遵令!”严平又问道,“徐茂才和那丑小子如何处理?”

朱秀负手踱步,沉思片刻说道:“还是不要惊动他们,密切监视,同时也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是!”

朱秀思索道:“徐茂才既然把随身物品都拿去典当换钱,岂不说明他二人目前手头窘迫?这样,你让邸舍找个理由,让他们缴清房费,逼他们交一大笔钱,然后....”

朱秀在严平耳边低语几句。

“少使君,您这是?”严平哭笑不得。

“嘿嘿,照办就是,去吧!”

朱秀满脸坏笑,挥挥手。

严平抱拳告退。

朱秀重新躺下,两手枕着后脑勺,仰望着头顶树荫。

要真是那人来到泾州,可得跟他好好熟络一番,万一将来北边混不下去,还能渡江南下重拾富贵,常言道多个朋友多条路。

史向文递来几串羊肉串,羊油还在滋溜溜冒泡,朱秀吹吹嗦了口,烫的嘴巴直呵气。

“好吃!”朱秀竖起大拇指予以肯定。

倒不是故意哄小孩,而是真的味道不错,已经初步掌握烤羊肉串的精髓。

史向文羞涩地憨笑着,把肉串塞给朱秀,又从盆里捞了一大把,继续兴致勃勃地添碳生火。

史匡威背着手从廊下走来,眉头紧锁,黑脸沉沉,朱秀瞥了眼,见他手上拿着一份公文。

“火烧眉毛了,你小子还有闲心躲在这烤肉串?”

老史把公文扔下,一点不客气地抢走朱秀手里最后几串,大嘴一张全都嗦下肚。

朱秀有些疑惑,拆开公文,取出函件,竟然是从洛阳发来的,加盖了洛阳留守的印信。

原静难军节度使王守恩,平叛有功,调任西京留守,接替高行周镇守洛阳。

公函是王守恩发来的,通知彰义军,官家任飞龙使后赞担任彰义军节度副使,兼任邠州留后,还让他带着圣旨,前来宣读对彰义军在关中平叛战事中有功人员的奖赏。

王守恩派人护送后赞前来赴任,让彰义军做好迎接准备。

因为有圣旨在,后赞相当于天使,接待规格要高一些,队伍进入泾州境内,就要由彰义军派兵接应保护。

朱秀大吃一惊:“好端端的,怎会突然降下一个节度副使?”

史匡威一屁股坐在草墩子上,冷笑道:“朝廷对咱们不放心,要分权!他奶奶的,老子就知道,早晚逃不过这一刀。”

朱秀又将公函看了几遍,脸色也有些难看。

刘承佑空降一个节度副使到泾州,认还是不认?

认的话,平白将彰义军的大权交出去一半。

不认的话,就是明目张胆与朝廷对抗,忤逆圣意,说是造反也不为过。

后赞还兼任邠州留后,相当于掌握静难军兵权。

王守恩一走,静难军只剩一个烂摊子,邠州一地鸡毛,后赞这是来收拾乱局的。

“此人我知道,官家心腹,做酷吏起家,母亲后氏是个娼妇,不知其生父是谁。后氏死后,后赞随其父来到开封,其父为他寻了个属吏职位,便不再管他。

这后赞倒也了得,十几年间,从一介小吏当上飞龙使,又是官家潜邸旧臣,深得宠信....”

史匡威大口嚼着羊肉,含糊道:“总之,这厮是个阴狠难缠的人物,官家派他来,存心是想争权,不给咱们留活路啊!”

朱秀面色凝重,后赞之名他也知道,原名后匡赞,后来应该是为了避讳,史籍上改称后赞。

能从一介微末小吏,做到如今天子近臣的高位,足以见得他的心性能耐远超常人,绝对不可轻视。

“真他娘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长安来的那些商贾,都他娘的一个个是大嘴巴,把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现在满城都知道了,彰义军马上就要来一个节度副使。”

史匡威骂骂咧咧,从史向文手里接过刚烤好的肉串。

“老子想过啦,要是后赞那厮铁了心要夺权,老子索性让给他,让他来掌管彰义军!到时候,咱爷仨就整日躲在这里烤肉吃算逑!”

史匡威说着气愤话,嗦竹签的动作却一点不慢。

朱秀笑了笑,仰头望着湛蓝天空,忽地道:“马上入秋,快了....”

“快什么?”老史油汪汪的黑脸很是狐疑。

朱秀没有回答,正色道:“后赞来者不善,但我们决不能与他正面冲突,不能让朝廷找到借口治罪!一年,我们要做好忍一年的准备!”

“你真想让老子当一年的乌龟?”

史匡威恼怒大骂,“真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就率人跑到武州当土匪!反正那里如今是吐蕃人的地盘,朝廷也管不到。朱小子,到时候你跟不跟老子去?”

朱秀拿起蒲扇蹲在烤架旁扇风,笑道:“真要落草为寇,凭咱爷几个也能干出一番名堂。”

史匡威豪气大笑:“那是!我家大郎有万夫不当之勇,再加上有你这个狗头军师,走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朱秀狠狠怒瞪他一眼,专心致志烤肉串。

“嘿嘿朱小子,你刚才说‘快了’是什么意思?”老史觍着脸凑近,“难道天象又有警示?”

朱秀斜睨他一眼,怪笑道:“天象告诉我,你四十五岁那年要当爹。老史,恭喜啊!~”

史匡威眼一瞪,气得跳脚:“混账小子!讨打!”

朱秀逃开,大声嘲笑道:“这几日后宅帮厨的李婶时常私下里去见你,你俩摸黑鬼混,不正是要当爹的先兆?”

老史气得脸红脖子粗,又羞又骚,脱下一只鞋朝朱秀扔去:“碎嘴的小王八蛋!别让老子逮住~”

俩人在院里嬉笑怒骂追逐,史向文乐呵呵地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