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200章 陇山关实情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00章 陇山关实情

作者:贼秃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30 20:42:05 来源:转码展示1

节度府办公房内,朱秀正在对良原、临泾两县的农垦区进行最后的图纸规划设计。

这也是继安定县移民开发区之后,泾州境内最大也是最后两处农垦开发区。

这三处以县城为中心的农垦区开发完成后,泾州的耕地利用面积将达到历史最高值。

此前泾州耕地、户口最多的年份,是玄宗皇帝开元十年至二十年间,户籍数一度达到一万六千户左右,人口逾八万。

这组数据也代表着泾州二百多年前的辉煌。

如今,通过朱秀实施的非常规移民政策,泾州的户籍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

农垦区和水利工程的大力兴建,确保一年来泾州全境丰收,储备粮食完全能够满足辖境内军民所需。

如今泾州的人口增长趋于平缓,也不再刻意从外州引进人口,不过泾州各项利好政策的名声已经散播开,相邻的岐州、陇州、庆州、宁州等地,都有流民拖家带口迁来,希望在泾州找到新的活路。

朱秀已经传令各县,就近接收流民,配给田地供其耕种,又或是招募民工,以工代赈。

反正现在泾州全境大兴土木,兴修水利,充分利用泾河流域优势,开垦荒地,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等过几年,迁移户租种官田期满,名下田地转为永业田,新迁百姓彻底扎下根来,人口还能引来新一轮增长。

朱秀已经让温仲平等人,着手研究奖励生育的政策。

等农垦区的图纸规划设计完成,朱秀还要亲自跑一趟良原和临泾,带领当地县府官员,开展前期施工投入。

算算时间,没两三月回不来。

符金盏只在节度府住了三日,就提出要到盐厂和移民开发区参观。

正好陶文举从长武城撤回来,朱秀便让他陪同符娘子前往,随行侍奉。

陶文举是个伶俐人,干这种事最合适不过。

史灵雁缠了朱秀好几日,趁符金盏出城的机会,朱秀千方百计哄骗她跟着一块去,免得她整日无所事事,耽误自己的正经工作。

李重进最近痴迷象棋,整日泡在县城几处棋馆里,吆五喝六的与人从早玩到晚。

棋馆是安定县城近来新起的娱乐场所,与正经的弈馆不同,棋馆更像一处兼具赌博性质的娱乐场所,讲究热闹喧哗,红红火火。

除了象棋,棋馆里还开设连珠棋、飞行棋、跳棋、行军棋等新式博戏,极大丰富了县城百姓的业余娱乐生活。

还有专营麻将扑克的棋牌室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当中。

这些生意都是朱秀出的主意,不过他和节度府不参与其中,而是由彰义军中的官员将领协商投资经营,节度府只管每年照常收税。

这种娱乐行当没什么技术含量,容易遭人模仿,用不了几年就会传遍大江南北。

拿出来让彰义军大小头目分一杯羹,笼络人心最合适不过。

牙军的几位指挥使,折墌城镇将,掌书记温仲平,判官宋参,节度推官兼任度支官裴缙,鹑觚县令沈学敏等彰义军内部官员军将,都能从中获益。

如此一来,他们与彰义军的利益关联越发紧密,也就越发拥护朱秀和史匡威。

鼓励参军、大力奖励和提拔立功将士,抬高军士地位,优先为牙军分配田地,保障军士利益,这些政策的实施,让朱秀收拢军心,在牙军内声望大涨。

再通过利益配给,让彰义军内部官员将领得到实打实的商业利益,赢得拥护和人望。

少使君之名,如今在泾州无人会质疑,百姓官员都将朱秀看作史节帅的接班人,下一任的节度使人选。

史匡威乐得清闲,每日钓鱼遛鸟,城中闲逛,在棋馆一坐就是一日,和李重进成了棋友。

朱秀将几份规划图纸收好,喝口茶仰靠着太师椅,闭目歇息片刻。

李重进是个不安分因素,让他留在县城有些不放心,想想还是带上他比较好。

正思索间,严平匆匆入内,将一个红漆密封竹筒奉上。

朱秀看了眼红漆印记,应该是城中典当铺送来的。

拧开竹筒,取出一张字条,上面写了几句话。

“徐茂才?南边来的?打听我作甚?”朱秀皱眉一脸迷惑,把字条扔给严平。

严平接过看看,说道:“此人在打探《雪赋》作者,看来并不知道少郎君的存在。”

“徐茂才....”朱秀沉吟了会,脑中急速思索,对这个名字全无印象。

“不对!密报说此人满嘴吴郡口音,千里迢迢而来,说不定另有身份,这名字十有**是化名。他在查找雪赋的出处,这篇文章难道已经流传到江南去了?”

朱秀摇摇头越发感到疑惑。

严平想起一事,忙道:“一月前,关铁石抓进改造场的外乡人,似乎也是一伙南人,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关联?”

朱秀道:“你去把关铁石找来,再派人找到这个徐茂才,严密监视,但不要惊动他。”

严平应了声,抱拳退下。

片刻后,关铁石匆匆步入官房。

“少使君唤我?”

“关大哥请坐。”朱秀笑着指指一旁的椅子。

关铁石道谢坐下,似乎走得急,又像是手头有紧要事,气息不太平稳,目光不时往外瞟。

“关大哥这几日好像很忙?”朱秀起身给他添茶。

关铁石笑脸不太自然:“还行吧,有一批盐要押往坊州,镇海营的人已经在盐厂等候五六日,催促不停,这几日我都在操办此事。”

朱秀笑笑,盯着他:“听闻关大哥去了一趟陇山关,我回来前两日,你也才匆匆赶回?”

关铁石眼神有些躲闪,干笑道:“奉帅爷之令,去打探陇山关战事进展....”

朱秀笑道:“是吗?这几日我怎么没有听帅爷提及?陇山关那边可还好?”

关铁石神色越发紧张不自然:“关外吐蕃人消停不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动静。不过时不时还是能从六盘山下发现吐蕃兵马调动的迹象....眼下无事,或许帅爷觉得没有告诉你的必要....你肩头担子太重,帅爷也不忍心让你操劳太多....”

朱秀深深看他一眼,关铁石禁不住心虚地低下头。

“既然关大哥不愿透露实情,我也不勉强,以免你为难,晚些时候我自去找帅爷问个明白。”

关铁石如释重负,抱拳道:“多谢少使君,有些事情实在不是我能过问的,少使君还是去找帅爷商量为好。”

朱秀笑笑,岔开话题道:“找你来是想问问,一月前在盐厂附近抓到了一伙外乡人,这件事你还记得吧?”

关铁石想想道:“确有此事。那些人全都是江南口音,派头不小,出手阔绰。其中有两人姓徐,自称吴郡徐氏子弟,要与我彰义军谈生意。”

“吴郡徐氏是江南大族,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盐商之一,徐家人对盐厂感兴趣,难道想跟我们做盐运生意?”

朱秀有些怀疑,“徐氏不缺盐,泾州与江南相隔太远,徐家人此来究竟想干什么?你抓获的几个人里,有没有一个叫徐茂才的?”

关铁石想了想,苦笑道:“时隔一月,我都没怎么关注过,实在记不太清,原本想着等你回来再禀报,这一忙起来就给忘了。不过几日前,改造场派人来报,那伙人里,有两个服役期间表现良好,按照规定可以释放....”

朱秀点点头:“那就不会错了,这些人应该是来找我的,正满城打探消息。”

关铁石吃了一惊:“可要派人擒住他们?”

“不用,这些人来意不明,不过现在看没有恶意,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暂时不要惊动他们,暗中监视便好。”

关铁石道:“我派人传令浑和尚,让他看管好徐家带来的武士。”

朱秀又嘱咐了几句,让他先退下。

关铁石走出跨院,沿着回廊准备出府。

拐角处,一个黑影突然闪身拦住,关铁石吓一跳,手按刀柄就要拔刀,定睛一看,竟然是史匡威。

“帅爷,你这是作何?”关铁石急忙施礼,哭笑不得。

史匡威脸色有些阴沉,背剪着手,瞪他一眼,四周瞅瞅,低声道:“朱小子没起疑心吧?”

关铁石苦笑道:“少使君何等精明,陇山关的事怎么瞒得过他!那眼神,刀子似的,刺得我心慌!”

史匡威黑脸一沉,没好气地呵斥道:“笨蛋!你好歹也是战场上厮杀搏命的悍将,怎会怕一个毛没长齐的小子?”

关铁石委屈道:“少使君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如今牙军将士心里,哪个不是敬他畏他?我这样的俗人,还不被他一眼看穿五脏六腑....”

“....真是块蠢笨石头!气死老子啦!”史匡威在他胸膛捶了一拳,骂骂咧咧。

关铁石揉揉胸口,嘀咕道:“只怕帅爷在少使君面前,也是无所遁形,被看个通透....”

史匡威瞪他一眼,压低声道:“你再亲自跑一趟陇山关,让魏虎回来!告诉他,让他别犯糊涂,只要他回来,就还是彰义军牙内都指挥使。原州苦寒,他占据几处关隘,又能有多大作为?”

关铁石迟疑道:“帅爷,此事您最好还是与少使君商量商量....”

史匡威虎着脸道:“老子当然会找朱小子谈!只是不管怎么说,算是我对不起魏虎,若没有朱秀,接掌彰义军的应该是他才对!”

关铁石幽幽道:“没有少使君,彰义军只怕早已分崩离析,哪里还会有今日的盛况。”

史匡威眼里有些黯然:“魏虎还有回头路可走,只要他回来,我便既往不咎,朱秀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会给魏虎一条生路的。”

关铁石抱拳道:“帅爷心意,卑职明白了。事不宜迟,卑职连夜就出发。”

“辛苦了,注意安全。”史匡威重重拍拍他的肩膀。

目送关铁石离开,史匡威低头紧锁眉头,思考片刻,往办公房所在跨院走去。

一路上,史匡威使劲揉搓黑脸,让僵硬冷肃的脸色看起来柔和一些。

~~~

朱秀靠坐着太师椅,拨弄盖碗,思索着什么,察觉有人在房门口探头探脑,撇撇嘴哼道:“来都来了,还不进屋?”

史匡威搓着手跨进门槛,嘿笑道:“闲来无事,过来看看,没打搅你吧?”

“怎会,帅爷请坐。”朱秀让出主位。

史匡威急忙上前两步将他摁回到椅子坐好,自己坐到一旁。

朱秀也不矫情,打趣道:“你这样子,像是有事相求?”

史匡威瞪眼道:“咱爷俩之间,还有啥求不求的?自家事,好商量嘛!”

朱秀眉梢轻扬,双目炯炯,忽地道:“你怕我杀魏虎,想保他?”

“咳咳!~”史匡威正剥开一瓣黄柑塞嘴里,心神一慌,差点卡主嗓子眼,一顿猛咳嗽,抚了抚胸口,连灌几口冷茶水才舒缓过来。

“你....你小子究竟知道多少?”史匡威睁大眼。

朱秀淡淡道:“与你知道的应该差不多。陇山关外的吐蕃人,是魏虎故意招来的,他率领本部兵马前往救援,暗中联络几处关城镇将,造势作出一番吐蕃人要大举进攻的架势,以此为借口不断向泾州索要钱粮。

养寇自重的老把戏而已,不足为奇。”

史匡威黑脸满是惊骇,嘴唇哆嗦着:“你小子手里,死死捂住的那支藏锋营,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

朱秀略显嘚瑟地笑道:“在彰义军辖境内,基本可以做到无孔不入!”

史匡威嘴角抽搐,泄气般苦笑道:“还真是瞒不过你。说说吧,你打算如何做?”

朱秀收敛笑容道:“你想让我装作不知情,不追究?”

史匡威叹口气道:“几年前,我的确私下里许诺过,培养他接替我的位子。这件事算起来,是我考虑不周,对不住他,他心里有怨言在所难免。”

朱秀摇头道:“他心里的怨恨或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深。这次在陇山关聚兵,意图不轨,也不是他第一次想铤而走险....”

史匡威愣了愣:“你这话....什么意思?”

朱秀看了眼桌案上,压在一摞文书下的一封信,稍作犹豫,勉强笑道:“没什么。我只是担心,魏虎为了争权,会不惜勾结吐蕃人,借吐蕃人之力割据原州南部。”

“魏虎痛恨吐蕃人,他绝不会这么做!是非黑白,他还是分得清的!”

史匡威急忙道。

朱秀苦笑,老史的确拿魏虎当半个儿子看待。

只是十年恩养之情,究竟在魏虎心里有多少分量?

朱秀轻叹道:“半月之内,让魏虎把兵马带回来,此事就当作没发生过。老史啊,你应该明白,我并非想跟魏虎争这个节度使的位子,我只是想在泾州做些事情,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魏虎足够有能耐,将来再由他接任节度使也并非不可能。”

顿了顿,朱秀罕有的严厉道:“但是现在,我为彰义军、为泾州付出太多心血,绝不允许有人从中生乱!”

史匡威忙道:“我召回魏虎,正是为了避免彰义军生乱!你放心,半月之内,咱爷俩就把这件事摆平!”

史匡威小跑着离开,他还要回去再写一封亲笔信,力劝魏虎率军返回。

朱秀坐了一会,将那封压在桌案上的密信抽出。

这里面,是严平昨晚送来的,有关一年多前,安定县城骚乱,牙军哗变的详细调查报告。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牙军哗变与魏虎脱不了干系!

朱秀知道,老史对于魏虎有一份父子情义在,所以处理魏虎必须要谨慎一些。

魏虎在彰义军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一不小心还会闹得人心惶惶。

彰义军可再经不起内部生乱了。

“希望你能自己解开心结,否则....”

朱秀喃喃自语,微眯的双眸划过几分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