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住城中村 > 第4章 女状元

我住城中村 第4章 女状元

作者:老山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0:45:49 来源:文学城

东南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我老早就想读书了,可在家的时候,爹总是说:“我们家没钱读不起书,女孩子更不用读书。”

我心里想着:如果能在这里读书就好了。

其实,大头早就知道我想读书,接着说道:“我送你去读书,等到礼拜天就叫你姐来接你回去玩,好吗?”

三姐也说:“对啊!我每个礼拜天都来!”

我这才勉强点了点头。

大头家境还算不错,但本来他也没想让我去读书。看我整天闹得不行,想到我这么爱读书,只好顺水推舟,答应我去上学了。

实际上,要等酷热的暑期过了才能去上学,现在还不到时候。我一时没事,就呆在家里,整天闷得慌,只盼着礼拜天姐姐来接我去玩。

我一早醒来,模模糊糊地看看日历:今天好像是礼拜天了!我没顾得吃饭,就坐在门口等三姐。

太阳已经高高挂起,还是没见三姐的影子,我就往村口方向走去。

我往前一望,终于看见远处一个小姑娘,一跳一跳,一晃一晃,越来越清晰的身影,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像极了三姐,正朝这边走来。

是姐姐,是姐姐!我心里欢呼,感觉到那姑娘就是我日日盼的姐姐!

只见那身影越来越大,我大声喊着:“姐姐!姐姐!”

那姐姐好像听到了,朝我看了看,但没有明显反应。

我再仔细一看:嗨!不是姐姐,认错人了。

我很是沮丧,心里想着:姐姐为什么还不来呢?

我不死心,继续瞪大眼睛,伸长脖子,不断晃着小脑袋,往远处看。

这时,远处过来了一个人,那人走得很稳很慢,渐渐走近了,我注意一看:那不是老家的邻居郑大伯吗?大伯也一眼认出我:“冬梅,你是在等你三姐吗?”

“是啊,你看到我姐了吗?”

“我路过你家时,你姐就跟在我后面,还告诉我,要来看你。可没走几步她又折了回去,对我说,大伯你先走,我忘记带东西了,回头再来。”

“那为啥到现在还没来啊?”

“是啊!我也不知道。”大伯说。

我和大伯正说着话,突然大伯后面不远有人喊:“冬梅!冬梅!”

“啊!姐姐!姐姐真的来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已经三年级了。我读书很用功,无论语文还是算术,作业几乎满分,考试成绩也是九十分以上。

上午十一点,我第一个走到讲台前,向语文老师交了半期考的语文考试卷。

“这么快交卷,还有时间,你不重新检查一遍?”语文老师睁大着眼睛,对着前来交卷的我说道。

“我检查两遍了。”我笑着回答。

“今天的思考分析题可不简单,别理解错了!”老师平常很欣赏我的学习能力,但看到我这么快交卷,就担心我毛毛糙糙没理解好题目就贸然写出来。

老师说完打开我的考卷看了一眼,突然瞪大了眼睛,想张嘴说话,却欲言又止,然后微笑了一下,又点点头,没有说话。

下午上课时,老师在课堂上公布了语文成绩,我考了全班第一名:九十五分!

老师在讲台上宣布:“冬梅同学的短文思考分析题《我的妈妈》,对问题回答得很准确,写得很好,是全班相对来说写得最好的!所以老师评我本次半期考的语文成绩也是全班最高的。”

同学们听了,都鼓起掌来。我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对大家点点头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我略微停了一下又对大家说道:“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发挥得很好,有些字我还写不出来,还没能把我对妈妈的感情表达得很完整。所以我觉得,我还要努力,争取下一次考得更好一些。”

“哇塞!太谦虚了吧?”后面有个男同学大声对我说道。

老师接着说:“我看出,只有对妈妈有很深感情和对妈妈的辛劳十分理解的孩子,才会写出这样的生动的语言。”

晚上,我回家,当我看到养父的第一眼就马上说道:“爸,我今天考试得了第一名,你要奖励我什么?”

养父看了我一眼问道:“考多少分?”

“九十五分!”我嘻嘻哈哈地回答。

“哦,很好。”养父不冷不热地说道,显然他对我的成绩不以为然。

“有奖励吧?”我身子略微靠近养父,歪着头说道。而养父却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点,说:“半期考是考好了,可期末考能保持这个水平吗?”

“那——,还要等期末,我不知道能考多少?”我讪讪地说道。

“等期末考好了,到时候再奖励你不迟。”养父面带一点冷笑地说道。

其实,养父根本就高兴不起来,心想:将来女孩子有了文化就更管不了。于是,从那天起,他就反而不让我继续读书了!

“干嘛不让我上学啊?!”我愤愤不平地问。

养父强笑着说:“冬梅啊!女孩子天生就是要嫁人的,然后生孩子,一辈子伴夫持家管孩子的。读书有什么用?有哪个女的读书做官啊?我们农村男的还都没有读书,照样赚钱养家!”

“也有女秀才中状元的!”我很不甘心地说。

“哈哈哈!那是演戏,你看到真的吗?”养父指着我,笑个不停。

我一时说不过他,气鼓鼓地拿起一把生了锈的柴刀上山砍柴去了。我每天要挑着几十斤重的柴火下山。

当我路过学校附近时,总要特地拐过弯,去瞧一眼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同学。然后一步一摇地、恋恋不舍挪着步子、背着柴火回家。

我的力气蛮大,到了十五岁时,还常常从老高的山上挑着上百斤的柴火下山回家。

恰如诗句: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十六岁那年,生活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每日与柴木为伴,背着那如山般的柴火,一步一步地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那是一个阳光有些慵懒的午后,当我背着沉重的柴火路过隔壁村的街头时,一家衣服店映入了我的眼帘。店门半掩着,从里面传出 “嗒嗒嗒” 有节奏的缝纫机声响,像是在演奏着一首神秘的乐章,一下就勾住了我的心。我不由自主地放下柴火,轻轻走进了这家店。

店里的师傅姓陈,是个和气的人。他身形微微发福,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手上的动作利落又熟练。在周边的几个村庄里,他可是有名的裁缝师,大家都爱找他做衣服。陈师傅看到我进店,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黑暗中突然被点亮的灯盏,他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迎上来说道:“冬梅,你来啦!” 他的声音温暖又亲切,让我原本有些拘谨的心也放松了下来。

我从小就喜欢那些漂亮的衣裳,想象着自己要是能做出那样的衣服该多好。

古人说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如今我十六岁了,心里学做衣服的念头愈发强烈。

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对陈师傅说:“师傅,你能教我做衣服吗?”

陈师傅一听,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满是惊喜,就像发现了稀世珍宝一样。他上下打量着我,然后连连点头,满口答应道:“能啊!瞧你这双手,又细又长,就像那春天里的柳枝一样灵活。你这么聪明伶俐,肯定一学就会。”

我红着脸,声音也有些颤抖地问:“那我啥时候来学呢?”

陈师傅兴奋得搓了搓手,急切地说:“明天一早,你别去砍柴了,直接来我店里。”

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 直跳,高兴地说:“好的!我明天一定来!”

晚上回到家,昏暗的灯光下,我看着养父大头,鼓起勇气说:“爸,我明天不上山砍柴了。”

大头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一脸疑惑地问:“为啥呀?”

我低着头,手指不安地捏着衣角,小声说:“爸,我想去学做衣服。” 说完,我偷偷看了看大头的脸色,只见他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大头不太高兴地问:“能学得成吗?”

我赶紧走到大头身边,拉着他的手说:“试试看吧,那师傅挺愿意教我的。要是学成了,我就能挣点钱,帮家里减轻点负担了。” 怕他不同意,我又急忙补上一句,“要是学不成,我还是上山砍柴。”

大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点了点头,说:“那你去学学吧。不过,师傅管饭不?”

我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师傅说管饭呢!”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就起床了。简单地洗漱后,我就匆匆赶到了衣服店。陈师傅已经在店里等着我了,他看到我,笑着说:“来得挺早啊,不错!” 然后他先让我试着打下手,开始教我拆旧衣服。

我学得很认真,眼睛紧紧盯着陈师傅的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快我就适应了这个活,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紧紧捏着刀片,就像战士握着武器一样坚定,小指头配合着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灵活地把开了口的衣片往两边勾,然后果断下刀割起来。没几下子,一条整齐的缝就割开了。我割出的线缝齐刷刷的,就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整理的线头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乱;布角也被我整得平平整整,就像一块精心打磨的美玉。陈师傅在一旁看着,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打心底里喜欢我。

见我学得这么快,心灵手巧的,陈师傅高兴地说:“你来正式学做衣服吧,每天管你饭。”

从那以后,我就正式开始了学做衣服的日子。那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富裕,大多数人一年都难得换一件新衣服,不过来店里改旧衣服的人倒不少。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店里忙碌着。到店里的第一天,我就拆了十来件旧衣服。

没过两天,店里的旧衣服拆得差不多了,师傅就让我试着用车床制衣。

奇怪的是,我一坐到缝纫机前,就好像和它有天生的缘分一样,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我灵活地晃动着脚掌和脚跟,“嗒啦嗒啦、嗒啦嗒啦”,缝纫机转动的声音就像一首欢快的歌曲,好听又顺耳。师傅站在一旁,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都看呆了。

师傅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我背后,看着我身上那件印着淡淡粉红色桃花的 “的确良” 短袖衬衣,愣了一下,然后问道:“你用过缝纫机?” 说着,他的左手不自觉地伸了过来,轻轻压在我的左手背上。他心里想着,这小姑娘没喷香水,身上却有一股好闻的味道,和自己老婆头上那股味儿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装作没什么感觉,平静地回答道:“没有用过。”

师傅指着一块刚裁剪好的样布,有些激动地说:“那你就车这件吧!”

我全神贯注地操作着缝纫机,车出的衣线又直又平,就像一条笔直的小路。遇到弯弯曲曲、难车的线缝,师傅就赶忙过来示范,他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真的是有心手把手地教我。不到半个月,我就学会了划线、裁剪、车线、整线头、烫整这些活儿。师傅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几乎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

我才到店里五天,师傅就给了我五块钱崭新的票子,温和地说:“拿去吃点心。”

不巧,师傅的老婆在里间瞧见了,赶忙出来把师傅拉到一边,压低声音但又带着怒气说:“你疯啦!”

师傅赶忙解释说:“这女孩心灵手巧,能帮咱们不少忙,给点好处咱不亏。”

师娘白了他一眼,生气地说:“就怕你不安分!”

师傅连忙摆摆手,保证道:“我不会的。”

日子过得很快,我在衣服店里不知不觉忙了一个月。普通的男女春夏秋衣我都会做了,每做出一件衣服,我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不过冬衣,尤其是西服这类难做的衣服,我一时还做不好。

其实师傅做冬衣和西服的手艺也不算精湛,有些挑剔的客人还会嫌师傅技术不够好。

我来店里之后,师傅和师娘一家子就不在店里住了,让我一个小姑娘看店。我白天在店里忙碌地穿梭,晚上就睡在店铺二楼带夹层的阁楼上。阁楼不大,但被我收拾得干干净净。

有一天,我为了赶制一条裙子,一直忙到半夜。店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我伸了伸懒腰,正准备上阁楼睡觉,师傅突然带着一身酒气闯了进来。

他走路摇摇晃晃的,舌头也有些打结了:“冬梅,裙…… 裙子做…… 做好了没?我…… 我走不动了!” 说着,他脚一软,“扑通” 一声扑到我身上。他呼出的酒气熏得我有些难受。

师傅含糊地喊着:“冬梅,我……”

我赶紧往后退,着急地说:“师娘看见了要误会的!” 可师傅身子往前倾,我没站稳,“扑通” 一声往后倒,我俩就一起倒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师娘尖锐的声音:“你们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