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摊子上的摊主插嘴道:“这位老先生说得没错,崇文书院确实在儒林巷中,是城里最大的书院了。”
这一番话让长平激动起来。
谢大哥就是在崇文书院读书的,若这位老者说的是真的,那就算是能书院门口看一看也是三生有幸啊!
他拉了拉赵知暖的衣袖,将心中所想小声说了。
赵知暖这才稍稍打消了顾虑,三人将菌子装进背篓里,随老者去了崇文书院。
走了约摸两刻钟功夫,便看到了崇文书院的匾额,赵知暖这才放下心来。
山长捋着胡须笑眯眯道:“丫头,这下相信了吧?老夫没有骗人。”
赵知暖有些讪讪:“老先生见笑了,我家中没了大人,又带着弟弟妹妹,所以不得不谨慎些。”
“你做得对,对陌生人多些警惕是对的。”山长点头,“这下你也算是认识路了,记住再有菌子,一定要先送到书院来。”
赵知暖三人连连点头:“老先生放心,过几日我们就去山上采菌子,然后给您送来,保证您当天就能吃上新鲜的。”
告别了山长,三人就在书院的院墙外算起了今日的收获。
鸡蛋二十四文,鸡毛菜五文,菌子卖了四百二十文,减去交的市场管理费三文,还剩四百五十六文!
赵知暖三人数着这些铜板,笑地见牙不见眼。
这可是爹娘去世后,他们挣的第一笔钱呢!
想起来时村妇们说的,还是来县城卖菌子挣钱多。
有了银钱,自然要赶紧添置家中所缺。
来一趟县城不容易,赵知暖三人决定将要买的东西一次性都买齐了。
他们打听了一番,便来到莲花街上。
莲花街道两边商铺林立,米粮铺、调料铺、杂货铺、肉铺等一应俱全。
先去粮铺买米,一看到米价赵知暖就震惊了。
“一斗一百八十文???”
这个时候,一斗约是十二斤半,相当于一斤米十四多文!
合着他们辛辛苦苦进山里采菌子,又一大早进城来卖,所得的钱也就够买三十斤的大米?
面粉能比大米便宜些,卖到一斗一百五十文。
粟、黍等粗粮也要一百文一斗。
要是按一文钱等于现代的一元钱,这粮食价格简直是要上天。
这米粮不同于他们卖的菌子,不吃也不打紧,这可是关乎性命的事情啊!
怪不得还有挺多人饿肚子,成天吃的都是稀的。
还是因为粮食产量低,所以价格高。
一般农家辛苦一年种的粮食,扣除公粮和口粮,再加上这么高的物价,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赵知暖突然明白了家中为何只剩八文钱了。
在这之前她还生了病呢,就算在现代,一场大病也可能将一个小康家庭拖垮。
看着手中的四百多文钱,赵知暖突然觉得不香了。
想了许久,只买了几样粗粮,还好说歹说让店家抹了零,最后一共花了一百一十文钱。
至于大米、白面,还是等她再赚些银钱再说吧。
手里总得有些积蓄才行。
盐却是一定要买的,这时候的盐不能私自贩卖,得去官府指定的地方买,价格也不便宜,粗盐就得二十文一斤。
赵知暖咬咬牙只买了半斤,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干活了。
又花了五十文打了酱油、醋,做菜时候调味。
肉铺在街道的最南边,案板上整整齐齐放了几块猪肉。
摊主姓王,今年二十了,别人都叫他王屠户。
这铺子也叫王记肉铺。
他见赵知暖这个小姑娘带着两个半大孩子站在铺子前,也不恼。
笑眯眯问道:“小姑娘,你这是要买肉么?你家大人呢?”
赵知暖点点头,嘴巴抹蜜:“叔,你家的肉看起来真新鲜。”
“我家中爹娘过世了,家里就剩我们三个,这才过七七,就想着买两斤板油榨油。”
王屠户听了这话脸上笑容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怜悯。
“小姑娘,我家的肉都是早上现杀的,最新鲜了!且你去这条街上问问,我家最讲究童叟无欺,从不会缺斤短两。”
“今日的猪板油二十五文,我给你便宜些,二十三文一斤。”
赵知暖连连道谢,哄得王屠户开心极了,就又送了一块猪皮。
乐得赵知暖嘴更甜了:“以后我家买肉就来叔这里了,叔可要给我留好的!”
“放心!下回来我再给你便宜!”
花了四十六文买完猪板油,已经到了晌午。
家中没有多余的粮食,三人出来也没带干粮,长平和知云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
可是为了省钱,他们硬是一声不吱,只说要早些回家。
赵知暖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转头在路边摊子买了三个烙饼,一人分一个道:“咱们今日该买的都买了,那还剩两百多文呢!别舍不得,来,这饼才一文钱一个,凉了就不好吃了!”
兄妹两个瞅着黄澄澄的烙饼还是舍不得。
“咱们只有吃好喝好,保重身体,才能更长久地赚银钱啊。”赵知暖索性把饼塞到二人的嘴里。
“若是因为舍不得吃喝病倒了,看病抓药还要一大笔银钱呢!”
想到从前姐姐生病,家中的银钱如流水般花出去,兄妹俩终于抓起烙饼吃了起来。
烙饼饼皮香脆,一口咬下去嘎吱作响,里面是豆沙馅儿的,细密中带着一丝清甜。
这一刻,忙碌了半日的疲倦都一扫而空,肚子吃饱了也有力气了,往回走时候也不觉得累了。
快到村口,又遇见了赵春花。
她原本提着空空的篮子走在路上挺开心,可是看到赵知暖他们以后,脸上的高兴劲儿便烟消云散了。
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赵知暖被树叶盖着的背篓,嫉妒道:“看来今天卖菌子得了不少钱呢!竟然买了这么多东西?”
赵知暖只觉得莫名其妙:“好奇怪,我赚了多少钱和你有什么关系?”
赵春花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突然露出得意之色:“确实没什么关系,只是身为你姐姐好心提醒你一句。”
“趁着现在赚了银钱好好享受一番,否则等明年你及笄,就要嫁去谢家冲喜了!”
“成了亲以后,谢家大郎若是还是不醒,到时候有的你受的。”
赵知暖:“???”
整个桃花村都知道赵知暖与谢庭墨从小定亲的事情。
后来因着谢庭墨小小年纪便成了秀才,就有人在暗地里羡慕嫉妒恨,恨自己为何不先于赵家与谢家定亲。
可自从谢庭墨昏迷不醒,赵父赵母去世,曾经嫉妒恨的人心态就变了,这两日暗地里更是有了流言。
说谢家定会找机会强娶赵知暖给谢庭墨冲喜。
“是哪个爱嚼舌根的人传出来的?”赵知暖冷下脸来,这两日为了生计犯愁,哪有功夫注意这些?
“最开始是谁说并不重要。”赵春花有些心虚,“只是谢家大郎一日没有醒,你的处境就危险一日!”
“不劳你操心!”赵知暖看出了她的心思,冷笑道:“谢家再不济,也不会在我热孝之时拉我成亲,我最起码还有三年的时间等着谢大哥醒过来。”
舒国最重孝道,爹娘去世官员要回乡丁忧,百姓要守孝三年不得嫁娶有孕,违者会被周围人唾骂。
“能传出这流言的人,还真是孝顺呢!”赵知暖讽刺道。
赵春花听了这话脸色难看起来,她眼神开始乱飘,有些慌乱:“反正我..我好心告诉你了,你听不听就不是我的事儿了!”
说罢就匆匆快步离开了。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赵知暖目光沉沉。
一旁的赵知云连忙道:“姐姐,你别听她胡说,谢伯母和谢家人都很好的,不会干出这样的事儿。”
“我知道!”赵知暖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安抚道,“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不用在乎那些流言。”
到了家中,赵知暖坐在椅子上发了会呆。
她嘴上说不在乎,其实还是十分头疼的。
不管谢庭墨能不能醒来,这个婚事她都不接受。
只是现在的人们重诺言,更何况原身父母和谢家还写下了书面协议。
想要解除婚约谈何容易?
“唉!还是先赚够了十两银子,将欠谢家的钱都还了再走一步算一步吧!”
谢家伯母是个和善的,知云说谢家其他人也很好,若是能协商解除婚约就好了!
赵知暖摇摇头,站起身来开始干重要的事儿——熬猪油。
将猪板油反复洗净,切大块下锅放葱姜蒜焯水去腥。
烧一小碗清水,煮开后倒入切成丁的猪板油,盖锅盖用小火慢慢煮,这样熬出来的猪油才会白。
等锅内咕噜咕噜的水声渐渐小了以后,就说明水分熬煮完了,此时要用锅铲不断翻动猪板油,以防粘锅。
猪油就像变戏法一般,渐渐在锅底慢慢汇集,不一会儿就有小半锅。
漂浮在表面的油渣也渐渐变成了焦黄色。
这时就可以撤了火,将油渣捞出,猪油装罐了。
这些油能够他们三人吃很久了。
想着起早就喝了一碗粥,中午那会儿就吃了一个烙饼垫肚子,索性早点吃晚饭吧!
赵知暖用白天买的粗粮熬了粥,又揪了一把鸡毛菜,用油渣炒了。
然后招呼兄妹二人过来吃饭。
平常的饭菜,却被做出了极致的味道。
杂粮粥散发着喷香的谷物气息。
鸡毛菜本就清爽,用油渣炒完带着一丝肉的香气,咀嚼之间如在脑海中绽放出双色的烟花。
因为还没出百天,不能食大荤,这顿饭却让三人吃得十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