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这倒霉的穿越(快穿) > 第7章 第 7 章

我这倒霉的穿越(快穿)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黑皮嗨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11:24:12 来源:文学城

两天之后慎刑司传来消息,十皇子的贴身宫女小蔡,在皇子出天花的前两天,收到她父母送给她的金元宝,希望她在宫中打点,到成年皇子身边服侍。毕竟,能侍奉成年皇子,对于一个宫女来说,无疑是一条前途光明的道路。

小蔡把这个银子送给了管理宫女的王姑姑,现在,这个宫女和王姑姑都得了天花。

慎刑司的人对小蔡的父母审讯后得知:“小蔡父母家旁边新搬来一户人家,这户邻居的女主人经常奉承小蔡母亲

邻居劝说小蔡母亲:“以你女儿这般姿色,如果能花点银子好好打点一番,托关系把她送到那些个成年皇子的身边去,将来要是有幸得了皇子们的欢心,做上个侍妾,你们可就都能跟着沾光享清福。

如果,伺候的皇子登上了皇位,咱姑娘说不定还能当上妃子呢!到时候荣华富贵那可是享用不尽。

邻居又举例子,哪家的宫女成了皇子的宠妾,宫里的哪个妃子就是宫女升上去的”。

想到小家碧玉的女儿,小蔡母亲就动心了。

小蔡母亲打算换一个金元宝给女儿,让女儿打点管事姑姑。

邻居主动说她那里有一个十两的金元宝,可以低于市价一成兑换给他们,小蔡父母就高高兴兴的换了。

小蔡听了父母的话就动心了,她本来也想到成年皇子身边谋个好前程,有个好出路,她用这十两黄金贿赂管事姑姑,给她挑一个好去处。

小蔡父母都得过天花,所以拿了金元宝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是小蔡没得过天花,就被传染。

慎刑司顺着这条线,找到宫女父母提到过的邻居,没想到邻居已经人去楼空,线索又断了。

结合得到的信息,盛如意确定: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静妃极可能就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她以祭祀为名,让三位皇弟的母妃忙碌,而三位皇弟的母妃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就让他们在一起玩耍。

这样就让三位皇子一起得天花,同时丧失皇位继承权。

看来静妃也不如她表现的那般没有野心。

盛如意空出一天的时间去到城外的寻仙观,与皇帝说了最近朝廷和后宫的事情。

皇帝沉默后说:“我从没想要三个年龄较小的儿子继承皇位,也许得天花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我知道你最近对政事上心了,你应该是想要成为女帝,我支持你的决定,我希望你登基后可以善待这三位皇子”。

只见盛如意微微颔首,表示应允。

三天后,盛如意召集宫里所有的妃嫔和伺候的宫人到毓秀宫,意简单的说了三位皇子得天花的经过。

“由于宫中规矩不严,导致十皇子的贴身宫女出宫与父母相见。宫女父母给她的银子上有天花病毒,让三位皇子染上天花,三位皇子身边宫人欺上瞒下,使皇子病情延误。

伺候三位皇子的贴身宫女全部杖毙,三位皇子寝宫的其他宫女、太监受二十板子,以儆效尤。

即日起发现宫人欺上瞒下绝不姑息,加重处罚”。

盛如意对着静妃说道:“静妃娘娘,宫中事务繁杂,我看你也有些力不从心,不如让柳妃、杨嫔和李嫔协助你管理后宫事务,你多关心三弟的起居。

柳妃是七皇子和八皇子的生母,杨嫔是九皇子的生母,李嫔是十皇子的生母。

让这三人协助静妃管理宫务既是对三位皇子得补偿,也是削弱静妃的权利。

静妃一家独大的出现也怪她,父皇去道观清修时让她管理后宫,但是盛如意嫌麻烦,就委托静妃管理后宫事宜。

虽然查出来证据不能够证明静妃是这件事情的主谋,但是盛如意不想让后宫再生乱,只能先削弱静妃的权力,让这几人互相监督。

静妃听到盛如意的安排心里很不高兴,但是面上又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在她的管理下,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造成三位皇子染上天花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能服从安排。

静妃心里想着:我虽然失去部分管理后宫的权利,但是三个皇子不能继位,儿子少了竞争力,这也值得了。

唯一可惜的是,刘承泽逃过一劫,刘承泽如果死了,就算长公主登基称帝,也要从几个皇子的子嗣中过继继承人,她的孙子也有希望问鼎皇位,但是计划落空了,为了不引起怀疑她也不能轻举妄动。

盛如意吩咐林羽:安排人暗中和三位皇子的母妃接触,向她们暗示是静妃有意害三位皇子,并向她们透露兵部侍郎的宠妾曾经暗示县主去大明寺,大明寺里有人想用沾染天花的水泼县主,让县主患病。

林羽给到这三位皇子母亲的消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使这三位皇子的母妃听后大怒,在她们看来这件事十有**都是静妃做的。

盛如意对静妃不了解,因为静妃还会在盛如意面前装一装。

她们与静妃在一个宫中相处了这么多年,知道静妃的为人,别看她表面上是温柔贤淑,其实在皇帝清修后,她的本来面目就已经逐渐暴露出来。

静妃克扣几位皇子的份例,裁减宫妃的用度,她用手中的权力,把之前和她争宠的妃子赶入冷宫。

要不是她故意放宫女出宫,怎么又会把天花病毒带入宫内?

这三位皇子的母妃心想:既然我们孩子当不成皇子,我也不会让你的孩子登上皇位,否则你的孩子登基哪有我们的活路。

她们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给静妃使绊子,林羽暗中指使宫人有意无意的帮助三位皇子的母妃,宫中就在这两伙人的争斗下,进入了诡异的平衡。

盛如意从与小蓝的谈话中偶然得知,其他星球上有优良的种子,玉米、地瓜、土豆,产量高还不挑地,可以养活大量的人。

盛如意就想:不知道她所处的星球有没有这些良种,她派人出国找良种,良种一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大盛朝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的。

盛如意记下了小蓝对良种的描述。

但是要引进良种,就要开展海外贸易,所以在盛如意一力主张下,朝臣开始商讨是否要开展海外贸易。

赞成派官员想要宣扬大盛朝的威名;反对派官员认为出海风险大,建造海船需要花钱,国库空虚,不应该在海贸上投钱,反对派与赞成派讨论的很激烈。

反对派官员以暂时拿不出大笔钱铸造战船和商船为由,拒绝户部出钱造船。

为了更快的得到良种,盛如意决定自己买船出海。

朝臣商讨了一个月后决定,朝廷在沿海开放三个贸易港口,去海外的船只能在这三处出海。

朝廷设立海贸司管理海外贸易,盛如意安排父皇给她的亲信专门管理海贸司。

海贸司隶属于内务府,不受前朝关于制衡,出海船只需要在海贸司登记备案。

她让内务府召集国内五个最有实力的海商,购买了五艘大海船,承诺买船先付一半定金,剩下的钱等船出海回来卖了货物再支付。

尽管长公主仅仅支付了一半的现银,但这些精明的海商们却毫不犹豫地欣然应下。

原因很简单,按照这样的交易方式,平均算下来,每一家海商都只需向公主出售一艘船而已。如此一来,各家手上仍保留着数量可观的船只可供后续经营。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与身份尊崇、地位显赫的长公主建立起联系,对于这些海商而言,其潜在的利益和机遇简直无法估量。

即便是白白送出几艘船,又何足挂齿?只要能借此攀附上长公主这棵大树,日后的好处必定源源不断。

盛如意则以宣扬国威为名头,安排了整整两千名训练有素的御林军登上这些船只,负责守护船只及货物的安全。与此同时,盛如意还格外开恩,准许这五家海商派遣自家人员跟随她所派出的船队一同出海远航。

这一举措无疑给这些海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因为有了朝廷官兵的保驾护航和强力震慑,他们此次的海上航行必将变得更加安全无虞。

对于派兵守护海船虽然有大臣反对,但是碍于朝廷不出钱,又想到各国去宣扬大盛朝的威名,所以大部分大臣都默许派兵跟随,两千御林军整装待发。

陈梁几次剿匪表现突出,升职为百户,也被郝仁安排在出海的官兵当中。

盛如意挑选了精通多国语言的鸿胪寺人员前往,在政务堂召见他们,叮嘱他们宣扬国威的同时要寻找几种高产作物:她让人画出小蓝说的几种作物的样子,给到他们。

盛如意鼓励鸿胪寺人员,如果找到了适合大盛朝种植的高产作物,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一定会千古留名,她也会给他们升官加爵。

在盛如意的许诺下,鸿胪寺的人都像打了鸡血般斗志昂扬的出海了。

为了防止鸿胪寺的人眼高手低错过了良种,盛如意让盛丁在御林军当中挑选了十几个人小头领,帮忙寻找种子,其中就包括陈梁。

盛丁叮嘱他们要按照他的描述寻找良种,每人给了十两黄金,允许买下所有有价值的种子,不只限于那三种。

最后,盛如意听从女儿的建议,安排长史购买了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放到海船的空余地方,安排公主府管理铺子的管事跟随海船,与海船经过的国家交换船上物品。

盛如意此举需要一些银子来支付购买海船的尾款,没想到海贸成了她最赚钱的来路,也为她称帝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