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盛如意和女儿说了李蓉和离的事。
刘承泽疑惑的说:“上一世四舅宠妾灭妻和四舅妈闹得不可开交,也没有和离,为什么这一次会和离呢”。
盛如意说:“也许是我们重生后,慢慢改变了前世的轨迹,这一世扶桑身边伺候的下人变了,不要小看小人物,小人物也可能撬动乾坤”。
第三天,盛如意理完正事后,就听到宫人禀报李将军有事求见。
盛如意在偏殿接见了他,李将军进来直接跪地磕头对盛如意说:“公主,我家不孝女儿的事我已经知道,他抽四皇子心肝的事是她的不对,她做事太过冲动,希望公主饶恕她的不敬之罪。
阿蓉也是知事情的真相,太过生气才做下这事。
我昨天才听女儿说,他们俩一直没有圆房,看来四皇子对我的女儿十分不满,我请求公主允许他们和离。
昨天听闻此事我父亲和都被不孝女气吐血了,太医说我们身体虚弱需要休养。
我们身体不再适合掌管西南军权,希望公主可以收回虎符。
李将军把兵符拿在手中呈给盛如意,盛如意知道李将军是想以兵权作为交换,请求允许双方和离,也是向她表明他们没有拥兵自重的心思。
盛如意没有收兵符,只说她还要再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赐给他养身子的药材,让他退下。
李将军犹豫了一下把兵符放回怀中,咳嗽两声就走了。
盛如意不知他们是真虚弱还是假虚弱,但是李家的态度已经摆出来,将军府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和离。
她本想直接杖毙那个叫扶桑的妾室,现在有点为难了。
这时郝仁进来禀告:“四皇子堵了公主府的门,叫嚣着要杀了四皇子妃”。
盛如意大怒,问郝仁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郝仁说:“听说是四皇子的宠妾由于被四皇子妃鞭打,今天发现下腹见红流产了,所以四皇子大怒”。
盛如意知道现在双方已经结仇,如果让他们在一起,后果一定不堪设想,综合考虑只能同意和离。
她去见了皇帝,皇帝沉思片刻也同意盛如意的建议。
盛如意回到公主府,见到等待已久的盛玄信训斥道:“一个贱妾值得你宠妾灭妻,你堵我的门把我放在眼里了吗,把李将军放在眼里了吗?”
四皇子泪流满面的说:“我与扶桑这两年一直在求子,没想到千辛万苦求来的孩子却被李蓉打流产了,我一定不会饶过她”。
看到这么执迷不悟的四弟,盛如意也完全失去了劝说的意向,直接说:“你不用惩罚她,你府里的扶桑让人买毒药毒杀四皇子妃,我还没追究她的责任,这次她流产就算是对她的惩罚。
既然你们过不好日子,我会和宗正说安排你们和离,你们各自好自为之”。
四皇子听到长姐这么说怒从心来,他本来想把四皇子妃接回去软禁,让她慢慢死亡,没想到长姐居然让他们和离。
他直接拒绝,盛如意看了他一眼说:“如果你把李蓉接回去,让她有个三长两短,李将军府那头一定不会放过你”。
盛如意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盛玄信,他这时也才想起来,他还有一个将军岳父和总教训他的一堆大、小舅子。
李蓉死了,那帮武夫们一定不会放过他。
盛如意看到四皇子一副又想惩戒李蓉,又不想得罪老丈人的模样,心里十分失望。
想当皇帝的人只有这样的心胸,这么浅的心思,这个国家不可能交给他,以后就算是日常的政事,她也会斟酌。
四皇子不知道,通过这件事盛如意对他观感大跌,以后他也过得很不如意。
四皇子犹犹豫豫的回到了皇子府,去看望宠妾扶桑。
扶桑正在喝燕窝粥,听到四皇子的到来,马上让丫鬟撤下去,拿旁边的粉往脸上扑。
她其实没有怀孕,也只是想借这件事情逼一逼四皇子,让他教训四皇子妃。
她知道两人和离的希望渺茫,也只是想增加一下他们的矛盾。
最好四皇子可以捉回四皇子妃,李蓉就任他们宰割,她想把李蓉软禁在府内,让她慢慢的死了,她不会让四皇子再娶妻,这样她就是皇子府实际上的女主人。
扶桑看到四皇子进来,她扑到四皇子怀中哭泣,哭了一会发现四皇子没有哄她,她抬头看到四皇子淡淡的表情。
她小心的询问四皇子发生了什么,四皇子说:“长姐想让我与李蓉和离”。
扶桑听了这话心里暗自高兴,如果能和离就太好了。
她转了转眼珠对四皇子说:“夫君,你之前一直受姐姐的气,也没少挨姐姐家人的揍,如果和离后,你们各奔东西,那不是很好吗?
以后让长姐再给你寻一个温柔贤淑,真心帮你的岳家”。
看到这么贤惠的宠妾,四皇子犹豫的心变得坚定。
他一直向李家示好,但是李家一直对他敬而远之,莫不如再换一个有力岳家。
扶桑接着说:“我哥哥给我找了一个神医,神医说吃他几服药,我以后还有孕育子嗣的可能”。
盛玄信听扶桑这么说很高兴,叮嘱扶桑调养好身体,许诺他们以后会有更多的孩子。
等四皇子走后,扶桑长长的指甲掐在她身边的丫鬟身上,丫鬟被掐的流出眼泪也不敢作声,她知道如果出声,那她就不一定能活得出王府。
丫鬟满身青紫的退下后,扶桑的气还没有消。
虽然赶走了四皇子妃,但是听四皇子的口气,他还是想娶一个对他更有助力的妻子。
扶桑以妓女的身份成为宠妾,别的本事没有,但是揣摩盛玄信心理的本事高明,她一定不会让盛玄信再娶有背景的皇妃。
李蓉高傲,对她不屑一顾,要是四皇子再娶,下一任皇妃可不一定会放过她。
四皇子妃与四皇子和离的事办得很快,大家还没从四皇子去公主府堵人的事件中回神,他们就突然和离了。
皇家御碟上也除去了李蓉的名字。
盛裕本来不赞成,但是盛如意又拿为皇家牺牲的话堵他,言明他们和离后李将军会交回军权,盛裕就只能默不作声。
本来朝中还有一些人等着盛裕出头反对,他们附和谴责长公主的强势。
但看到盛裕求见盛如意后就保持沉默,他们就像失忆般,不再提此事。
也有大臣反对,但是盛如意以这是皇家内部私事为由,强势回应。
反对的人也都偃旗息鼓,和离都完成,不能让他们再一次结婚,最后这件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这件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大臣之家到民间的百姓里,慢慢也有妇人敢于反抗不公正的婚姻。
李蓉和离后也没有回将军府,而是去了她陪嫁的庄子居住。
刘承泽没事总去找李蓉玩,一来二去之间,刘承泽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天在睡前,刘承泽与盛如意说想组建女子卫队。
大盛朝公主和县主身边有女子卫队,公主一千人,县主五百人。
之前刘承泽对这件事不是很上心,但是和李蓉接触多了之后,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让李蓉当卫队长,训练女兵,她想凭借李蓉的才能,一定会训练出一支不逊男子的卫队。
刘承泽和李蓉在校场比试过武艺,李蓉让她三招,还能用单手在三招内打败她。
刘承泽不服气,又和李蓉比箭术,李蓉箭箭射中靶心。
看到在校场上神采奕奕的李蓉,刘承泽私下打听李蓉的事情,她才知道将军府的很多决策李蓉都有参与,在李家小辈中李蓉不论是武艺还是谋略都是最优秀的。
这也是皇外祖父选李蓉当皇子妃的原因,只不过四舅舅没有福气把鱼目当珍珠。
刘承泽想:如果把她和母亲的女子卫队交给李蓉掌管,李蓉一定能训练好这支卫队。
并且母亲说过,上一世北狄入侵过大盛,娘亲也需要有自己的护卫力量。
女性卫队既不打眼,训练好了,又可以作为一支奇兵。
盛如意同意女儿的想法,招来李蓉相谈。
李蓉听长公主找她还很疑惑,当听了长公主的话后,眼睛里散发耀眼光芒。
她马上跪在盛如意面前,认真的对盛如意说:“我一定不负重托,请和我一次机会证明自己”。
李蓉心里早有与四皇子和离,可能会被皇家和长公主厌弃的准备。
但是没想到长公主心胸宽广,对她尽释前嫌。
她一直努力练习武功和学习兵法,就是想证明女子并不比男子差,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她会向大家证明,女人不是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也可以征战沙场。
李蓉有一个堂妹叫做李涵,一直看不惯她总是舞刀弄枪,认为女子应贤良淑德。
之前知道李蓉那这样舞刀弄棒的女人,还能当四皇子妃妒忌的要死。
最近听说李蓉和离,李涵心想:这就是大伯官位高,李蓉这样的人才能嫁入皇家,我的父亲只是五品官员,我只能嫁给一个六品小官为妻。
我要有一个将军爹,凭借我的手腕一定会牢牢的掌控四皇子府,才不会像李蓉这么窝囊。
她为了看李蓉的笑话,就联系几个姐妹一起到庄子上“安慰”李蓉。
堂姐李梅不赞成李蓉和离,但是姐妹一场,她也希望李蓉荣能有好的归宿。
她劝李蓉道:“蓉妹妹,既然和离了,就在庄子上清清静静的待两年,等大家都忘了你的事,让大伯再给你找一家好的亲事,女人啊要有自己的子嗣,等你以后有了孩子就好了”。
李霞也附和到:“是啊,以后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有点难,但是降低标准,找一个对你好的还是很容易的”。
李蓉知道这两个姐妹是真心为她,就是她们的三观不合说了她们也不懂,李蓉只保持沉默。
看到李蓉沉默,李涵认为李蓉后悔了,心里很高兴。
她阴阳怪气的说:“有的人就是没福气,好好的皇子妃不当,非要自请下堂。
现在躲在庄子上没人捧着你了,失落吧,那也没有用,你也不可能和四皇子破镜重圆”。
李梅和李霞连忙拉扯李涵,说好了一起来安慰四妹妹,她却说风凉话,毕竟姐妹一场,这太不应该了。
这时就听外来有丫鬟进来禀报,说长公主懿旨到。
李梅和李霞还怕长公主下旨责罚,李涵刻薄的说:“看来长公主要降罪责罚四妹妹了,四妹妹可不要连累我们,家里有一个和离的妹妹,李府没出嫁的姐妹可难嫁了”。
李蓉轻蔑的看了李涵一眼说:“既然姐姐这么说,那我就和祖父说分家吧,以后姐姐出去也不要说是将军府的小姐,就说是五品武官家的小姐就行”。
李涵需要将军府小姐的身份,自然不可能撺掇长辈分家。
她心里不服气,但是嘴上也不再多说,准备看李蓉的笑话。
盛如意身边的太监佐宇过来宣懿旨,懿旨内容是命令李蓉为长公主和县主的女子卫队长,组建女子卫队。
听了懿旨的内容,李涵脸色扭曲,一个和离的人,也可以掌管公主与县主女子卫队,真是太没有天理。
而李梅和李霞很为李蓉高兴,得到公主的赏识,就避免了很多麻烦。
听到这一消息的李老将军和李将军很高兴,心里感谢长公主对李蓉的看重,懿旨下来后,大家对李蓉的非议也会减少,这也让李家人从李蓉和离的阴影中走出来,纷纷挺直了腰杆。
李蓉从就不在意那些对她有恶意的人,有一句话说的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她的志向本就不在于内宅,现在长公主给她了一个机会,她一定会牢牢抓住。
李蓉着手组建女子卫队,她先在公主府门前贴出告示招收女兵。一应待遇都列在上面,一点也不比男兵待遇差。
家里穷,女孩子多的家庭都纷纷报名,当兵总比在家饿死强,尤其是一些有见识的人家,想为女儿某一个出路,也让家中女孩去应聘。
李蓉要求识字的女孩全部录取,不识字的女孩挑选身体素质好的录取,一共招收两千人。
朝中有大臣提出疑议,公主府的卫队只有一千人加上县主的五百人,招的人数不合规定。
盛如意以这两千人当中还要再淘汰为由,挡去了朝臣的疑议。
这些人是在长公主的庄子里训练,日常会有人教她们认字和兵法。
李蓉知道女性与男性在力量方面相差很多,她着重女兵在力量方面的培养,又增加骑射课程,安排女兵两人或三人一队,有攻有守练习战阵。
私下里李蓉又到育幼院领养一些年龄小的女孩和男孩,以招收仆役为由,放在盛如意的皇庄内从小培养,这些人虽然是仆人,但是拿起武器就是私兵,以后也会是长公主最忠实的拥趸。
一个月后当盛如意带刘承泽巡视女兵时就发现,这些女兵被训练的有模有样,不比男兵差,她对李蓉很满意。
刘承泽更是提出:可以让这些女兵中学习一些外伤包扎技巧,如果以后有战事,她们不能冲锋陷阵时候,也可以在后方照顾伤员。
所以盛如意又安排府里的府医教授这帮女兵护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