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造反,但我是个好人 > 第63章 选择

我造反,但我是个好人 第63章 选择

作者:点江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21 01:59:11 来源:文学城

齐璞带着人,在县衙里蹭了一顿午饭。

李班头犹有些担心,谨慎地提醒他:“郎君恐怕吃不习惯。”

齐璞坐在书房里看了一上午,此刻已经有些头晕,被太阳一晒,更头重脚轻,摇头道:“我饿了。”

实在没有力气再多说。

李班头在边上看着他的脸色,心道,这可不是我不提醒你。

于是也不再说话,领着一行人往公厨里走。

厨房里的师傅早已跑了,李班头进了门,介绍道:“如今做饭的,是咱兄弟的家眷,也在这边吃一顿午饭。”

说到这里,他有些迟疑。

毕竟这些支出,原本是分外的,齐家作为付钱的一方,若有不满,这可不好说。

谁知齐璞只应了一声,便问:“原来的师傅去哪里了?”

李班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本来有两人,一个说是逃难,去了京城,另一个……”

他顿了顿:“他投了赵炳……赵知县,乱民中被人趁机砍了。”

说到这里,李班头不由得有些担心,这些话是不该和小孩子说的,尤其其中还有小姑娘呢。

然而几人的表情都十分淡定,齐璞伸手从不远处摸了一把竹筷,随手分给身边的众人。

赵锐去端了几份饭菜过来,在几人面前摆好。

李班头怔了怔,才反应过来,齐家的郎君出身大家族,怎么可能被这么点事吓到?

可是这反应……

李班头苦笑一声,正要起身去领自己的那一份伙食,面前忽地被推了个陶碗过来,一双竹筷横放在碗上。

“……”他微微一怔,低声道,“多谢。”

齐璞缩回手,他确实饿了,没有心思和李班头说话,心里还疑惑了一把:吃饭都这么不积极?他怎么长这么大块头的?

李班头一面刨饭,一边打量着面前的一行人。

几个小孩子吃得更文雅些,两个成年人却不太注意形象,三两口扒完饭,端着碗又去加菜。

说是文雅,齐璞和齐英二人速度也不慢。

李班头心中疑惑更盛,齐家也不缺钱,这都能吃得下?

他低下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碗。

里面装着没什么油水的野菜,米饭硬得硌牙,这还是得知齐璞要在这边吃饭,特意换了好些的菜色。

赵锐一直在观察他,终于忍不住道:“别看了,快吃吧。”

李班头脸一红,连忙把脸埋进碗里,假装什么也没听见。

吃过了午餐,齐璞又重新捡起刚才的问题:“那厨子做了什么?”

“什么……?”

齐璞慢悠悠问:“他若是没有做什么坏事,毕竟是县衙的人,还能在你的眼皮底下被人杀了?”

李班头怔了怔,回过神来,心情更复杂:“也没什么。”

正要随意说几句糊弄过去,然而齐璞忽地回过头来,看着他黑白分明的眼睛,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齐璞什么都已经知道了。

“……只是贪了些钱粮而已。”

齐璞眨了眨眼,只微微笑起来。

李班头是个嘴硬心软的人,能为了手底下的兄弟和赵炳春硬刚这么多年,那厨子若不是做了什么,他一定会保对方。

但他暂时不准备揭穿,有些事心知就好。

重新回到书房里,林妙娘走在最后面,轻轻唤了一声:“阿郎。”

齐璞闻声回头,疑惑问:“怎么了?”

本来就人手不够,他挺担心对方干不下去。

“阿郎要我们梳理的卷宗,我已经看完了。”林妙娘有些紧张,脸上却看不出分毫,绷着一张认真的脸,“按阿郎的要求挑了一些合适的,只是不知道阿郎需不需要再挑拣一下。”

“我的要求?”齐璞大为诧异。

他的想法注定是不符合常理的,也很难被理解。像是这样故意偏帮百姓的事情,实在太少了。

因此他只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齐英一人。

林妙娘从何得知?或是她自己猜出了什么?

“我斗胆猜测阿郎的意思……”林妙娘压低了声音,“阿郎要重理旧案,必不是为了世家,若是为了百姓,那会选些百姓有冤情的例子。”

“……”齐璞久久沉默,久到林妙娘一度怀疑自己猜错了。

直到两人的安静吸引了霍均的注意,齐璞才忽地动起来,柔声道:“你说的不错。”

他看这些案子,目的可以说很简单。

一是为了了解洛阳城的旧事,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候就藏在寥寥数语之中。二是为了翻案,夺得民心。

这样的案件,其实是很好选择的。

要众望所归,条理清晰,证据充分。

明眼人一看就知,这绝是世族的过错。

譬如他前几日点出来的那一封条文,程准与李氏子互殴,夺其家产使之为奴。条文上虽然做了掩饰,实则能看出来,是程准先看上对方姐妹的容貌,双方才从语言争执演变为斗殴事件。

齐璞已将其列入备选,其他的标准,几乎也是照着这个来。

林妙娘轻声道:“不知这一封是否能用。”

她走到桌案前,伸直了手臂取过放在最上面的那一卷。

“家族程氏。”林妙娘的声音有一瞬的撕裂,“泰安二十一年十月十五,程准马踏街头,死三人,伤四人。死者田地没入程氏祖产,伤者……”

她的声音渐渐凝固。

林妙娘抬起头,只见身边不知何时,已围绕了众人的身影,都正盯着她看。

齐璞的脸色更是难看,凝固如铁,等她念完,追问道:“后面的现场记录呢?”

林妙娘往后面翻了一页,这一段她已经看了很多遍。

“其时街上约百人,程准马踏一人头颅,冲撞后反复拖行数百丈,以之取乐。死者家有妻女,至县衙数度鸣冤。程准抢夺对方家产,纳其女为妾。其女自缢于洞房之日。”

这只是其中一个人。

她再看齐璞的表情时,发现阿郎的脸色已经从震惊变成嫌恶。

齐璞自始至终,没有想到过一个人能如此灭绝人性。

“也好。”他叹了口气,“两案并查,都是他们家里的事情。”

齐璞接过林妙娘手中的卷宗,看到最后面落款的名字,一个很陌生的姓名,却在卷宗上……如此胆大地写下了这些内容?

……

另一边,薛复的队伍缓缓进入了山道。

他坐在最宽大的马车里,后面跟着无数随从——他原本是坐轿子的,这些人就是他从封丘带去的轿夫。

苗辉坐在高头大马上,回头看了众人一眼,脸上隐隐露出些许愁容。

少年凑到他身边,小声道:“都尉,今天晚上就能到了吗?”

苗辉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日头。时间还早,肯定是能抵达洛阳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宵禁。

话虽如此……他看了一眼前面的马车,心道,宵禁对薛复来说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

果然薛复撩起了车帘,招手道:“苗大人,咱们该先派遣一位信使去洛阳吧?”

“……”苗辉心中暗骂,你都快到了,这会儿才想起来摆威风?

然而他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稳定,连眉毛都没有移动分豪:“我这就去安排。”

薛复似笑非笑,垂下眼皮,阴阳道:“苗大人对这些事不够上心啊。”

苗辉在心里把他又翻来覆去骂了一遍,正要开口,忽然听见身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只怪薛公公年老体衰,苗大人只顾着挂心你的身体了,哪里还有心情想别的事情。”

苗辉脸色一僵,侧头看去,果然是骑在马上的霍太尉,不知何时从后面凑了上来,对着薛复又是一顿骂。

薛复听了霍太尉的话,阴恻恻的目光在苗辉身上一扫而过,猛地放下车帘,重新钻了回去。

“你不用管他。”霍太尉一身宽袍广袖,被风吹得曳曳作响,好一派儒生气度,说的话却不太客气,“他就是欠骂。”

苗辉无奈道:“太尉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薛公公毕竟是陛下左膀右臂,恐怕……”

得罪不得啊。

霍太尉浑不在意,抄起马鞭,也看着身后的仆役们:“作恶多端,取死之道……”

声音渐低,苗辉没有听见后面的字眼。

不过在他心里,霍太尉出身名门,虽然与他想象的样子颇有出入,应当也是不怕薛复的。

霍太尉说完这句话,抬头望望高悬的日头,轻叹了口气。

六十年前,他随先帝出洛阳。当时他正值壮年,走的也是这条路,骑的也是这样一匹马。

一甲子的时间匆匆而过,故地重游,竟然几乎未变模样,连那条路也是……

他的目光怔住了。

霍太尉看见远处的密林里,在阳光底下,露出了一闪而逝的寒光。

第一反应,霍太尉不是震惊。他摸了摸身后的佩剑,感觉到一阵安心,随后看向前方挡得严严实实的马车。

薛复一定没有看见。

也不知是终于忍耐不住的世族,还是投奔山林的山匪。

霍太尉心道,若是世族,那就是胆大包天,惹出事情,让他们自己兜着。若是山匪,却该教引向善才是。

不过……倘若能让薛复摔个大跟头,那才真是好事情。

如此想着,他安稳地假装什么也没有看见,往后面退了几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