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活可不轻,太阳还没下山,苏瑾已经累得不想动弹了。
她将山药去皮切片,蕨菜洗净切段,放入铝制急救箱中,加入水和盐粉炖煮。
看着窗外夕阳慢慢降落,手里捧不锈钢水杯,杯子里山药蕨菜炖汤味道鲜美,带有自然的清香和淡淡的咸味,吃着软糯的山药,嚼着爽脆的蕨菜,再咬上一口岩板上刚煎好的蜜梨馅儿葛根饼,苏瑾宁静且满足。
在山洞里的第一个夜晚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
虽然洞口还没有门,但脚踏实地的感觉让苏瑾很安心。窗下生着火堆,洞外还有陷阱,晚上根本没有动物往这边跑,再也不像睡在车里那样时不时会被路过的野鹿惊醒。
苏瑾把巨蕨窗帘拉起来,阳光通过窗口和门洞撒进来,舒服极了。
从昨晚的情况来看,她不需要急着去找门板,毕竟现在工具不多,找到了也不好加工。
她一直想做一把石斧头用,山洞附近的岩石她基本上探遍了,吃过早餐后,苏瑾打算顺着河湾寻找合适的材料。
出门前,她整理外出要带的东西,翻看一堆石头时,某块石头上的刻痕引起苏瑾注意。
用水洗净后,隐约可见平行排列的楔形符号——她敢对天发誓这肯定不是动物能刻出来的形状!
颤抖着将石头对准阳光,这是她失联后第一次发现人类活动的痕迹。
自从和陈昊分开后,她就像闯进了另一个世界,不仅找不到栈道和休息站,连景区供车辆行驶的嵌石车道也没有了。
有时半夜惊醒,她恍惚间还以为记忆中的往事是自己的幻想,如今手里的铁证告诉她:有人在,她还有获救的机会!
也许她也和小说中的主角一样穿越了吧,别人是穿越到古代,可能她比较幸运,只是位移到了很远的原始丛林?毕竟那天的暴雨和磁暴什么的也算是自然现象嘛,穿越时空什么不太可能。
“要是能联系到这附近的居民就好了。”
苏瑾不敢贸然在丛林里乱探,万一没找到居民先碰到熊怎么办?
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她依然按原计划准备外出。
沿着河湾一路走,到了一处开阔的河滩,这里的石料比较多。水流冲刷形成的砾石堆里,一块碗口大小的黑色燧石引起了她的注意。
石体表面布满贝壳状断口,边缘锋锐如刀。用军刀敲击测试时,迸发的火星点燃了干燥的松针——这是打火石呀。
苏瑾将燧石带回山洞加工。将燧石核固定在栎木夹板中,用捡到的动物头骨作锤进行压制剥片。
经过三小时的精敲细琢,一片半月形石斧终于成形。斧刃最薄处仅两毫米,锯齿状边缘能轻松斩断手腕粗的树枝。斧柄用三层桦树皮卷制,接缝处浸透松脂增强韧性。
当第一斧砍进松树干时,飞溅的木屑里混着几滴金色树脂,空气中顿时弥漫开略带辛辣的芬芳。
剥离的小块燧石都被她好好收起来放床头了。虽然她有镁棒可以点火,但它是有寿命的,现在有了补给,也算是意外之喜。
正午的阳光穿透树冠,在腐殖土上投下铜钱状光斑。
苏瑾沿着溪流向北探索时,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二十步外,三株乔木呈三角之势矗立,暗红色的树皮龟裂如龙鳞,卵形叶片背面泛着银白色光泽。
枝头缀满青褐色蒴果,有些已经裂开三瓣,露出深褐色的籽。
苏瑾将果子和籽放在手心上仔细观察,怎么看怎么像油茶籽。她用石片刮开果壳,饱满的籽粒渗出透明油脂,在阳光下折射出琥珀色光晕。
更像了!
成串的蒴果被小心摘下,装满新制的树皮背篓。归程时特意绕道捡了几块带有天然凹槽的板岩——这是最原始的榨油器雏形。
如果那真的是油茶树,那她努努力,不用打猎抓动物也能吃上油了!
新月升空时,苏瑾的茶油作坊亮起火光。
晒干的茶籽在石臼中碾成糊状,混入烘烤过的松子增加油脂香气。板岩榨槽里铺上细密的葛根纤维网,茶籽糊被分层填入,顶部压上四十斤重的玄武岩。
当杠杆原理加持的栎木压杆缓缓下压,金黄色的油液顺着岩槽沟纹滴落,在蚌壳中积成浅浅一汪。
第一滴茶油落入滚烫页岩板的瞬间,青烟裹挟着坚果香气冲天而起。她用树枝扎成的刷子将油脂均匀涂抹在石板上,煎烤的蕨菜饼顿时泛起诱人的焦脆层。
就着岩盐调味的山药羹,苏瑾终于实现了对“炒”的原始复刻——这是她荒野求生历程划时代的突破。
洞外防御工事的阴影里,两只眼泛绿光的动物在荨麻丛前逡巡良久,最终被松果警报惊退。火光照亮她正在编织的藤甲——这是用油茶树枝浸泡后反复捶打的纤维编织而成,轻便却足以抵御小型野兽的抓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