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上东区豪门躺赢 > 第13章 第 13 章

我在上东区豪门躺赢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米迦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4 17:47:57 来源:文学城

而接下来,娜塔莎发现有人上门来给他们一家拍摄照片,并且安排了《纽约时报》的采访。实际上她对很多事情都无法回答,比如她是怎么“丢失”的,当年她还太小,压根不记得什么;离开父母之后的生活也相对简单,在福利院住了大概半年,2岁多便被养父母收养。

中国的收养制度当时还比较宽松,因此养父母不算太难便收养了她。她被收养后的经历也没有多么苦大仇深,养父母很爱她,对她很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她的需求。只是养父在她12岁的时候工伤去世,养母在她17岁的时候也过早过世。

养父母都是很好的人,社会关系也很简单,没有什么极品亲戚之类的糟心事。养母过世后,她有养父的抚恤金和工厂发放的子女生活费,又有工厂分配给父母的房子,吃住不愁。在街道的关照下,18岁给她安排了工作。

中国的国企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厂区里啥都有,商店、澡堂、邮局、中小学等等,街道将她安排进邮局工作,工作量不算大,邮局很小,连她只有4个人,同事和领导也很照顾她一个孤儿。

亚历山大找到她之后,还很上道的备了礼物亲自登门感谢同事和领导,事情做的非常漂亮,挑不出毛病。哥哥当时说,虽然将来很难再见到他们,但人家照顾过她,这份人情不能当做不存在。她当时没想到哥哥居然还懂中国社会的“人情”。

其实再想想,哥哥能在好莱坞那么复杂的地方混得风生水起,情商一定超高的。

她只是没有想到,从此之后便跟香港人说的“狗仔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回到美国也不过一周时间,之前跟亚历山大一起出门,确实有被狗仔队拍到,但他们当时只以为她是大明星亚历山大的新女友,只能刊登在娱乐新闻版面,娱乐记者全都在满世界打听她的来历。

她跟哥哥长的不是很像,亚历山大结合了父母容貌的优点,高鼻深目,脸型容长,俊美非凡;她跟哥哥的脸型说起来一样,都是柔和的长脸,爸爸说她更像祖母。她其实只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但在中国,她的相貌奇异的也并不太看得出来是个外国人,只有肤色异常的白皙,可中国人肤色白皙的也不是少数,所以养父母从未怀疑过她会是个混血儿。

媒体惊爆了格林伍德家的女儿回归事件后,一大堆狗仔队、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堵在空中花园楼下,娜塔莎每次出门一定会被围追堵截,那幅阵仗甚至超过了追踪亚历山大这个大明星。摄影记者的摄影机或相机拼命往她面前送,甚至几乎要戳到她脸上。

亚历山大非常不悦,于是跟记者们起了冲突,劈手夺过一名记者的摄像机,狠狠摔到地上。

娜塔莎从未见过暴走的哥哥,十分不安,紧紧拉着他手臂。亚历山大也担心真的吓到她,撂了两句狠话便匆匆带她上车离开。

勇敢保护妹妹的亚历山大形象十分的伟岸呢!

这幅场面当然随即登上次日的报纸头条,面色阴沉的亚历山大也依然十分英俊,使人没法对他产生恶感。至于娜塔莎,她一幅忧心忡忡的模样配上姣好的容貌,也不由得使人心生爱怜。

妥妥是“王子勇救公主”的桥段,不管什么年代,人们总是欣赏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男人。

尼古拉斯的本意只是经由媒体曝光娜塔莉回归亲生父母怀抱,这是最简单快速向公众公布娜塔莎的方式。富豪阶层并不是很在意公众知名度,如果一定要做宣传,那么不是在财经版就应该在时政版、社会版,而不是——娱乐版。他对儿子选择当电影明星也并没有太大的意见,演员只是一个职业,唯一要说不满意的就是亚历山大的新闻基本只在娱乐版,这是他特别受不了的一点。

格林伍德家的新闻在各种媒体上热热闹闹了几天,各家媒体都在说她的离奇丢失和幸运找回,娜塔莎·格林伍德的英语水平十分的低,几乎无法跟别人顺利沟通,她在中国的生活水平想来不会太好,学历也只是职业高中,大概等于美国的职业技术学院的长期课程。富豪之家的子女不上大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再怎么不爱读书,父母也会把他们塞进哪所大学里混个学历。

因此媒体开始热议娜塔莎会上大学吗,会上哪所大学?媒体很少如此集中的关注某家富豪子女,除非他们上了娱乐头条或时事头条(通常会是什么丑闻,比如官司缠身),但在这个7月,全美媒体都在讨论娜塔莎·格林伍德。

*

《纽约时报》:幸运之女:格林伍德迷案——

18年前,一则惊人的消息震惊美国全境:亿万富豪格林伍德家的年幼女儿离奇失踪;18年后,失踪的女孩又以同样令人惊异的方式回到纽约。

*

《华盛顿邮报》:揭开富豪之女18年失踪之谜——

震惊全美的格林伍德女孩失踪案最近有了新进展,想必很多人都跟我们有着同样的疑问:找回来的女孩真的是娜塔莎·格林伍德吗?

*

《纽约每日新闻报》:现代版灰姑娘:在中国长大的娜塔莎小姐将如何融入她的家庭?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娜塔莎·格林伍德能否适应美国生活?

*

《今日美国》:何去何从,娜塔莎·格林伍德的前路在哪里?

*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金钱的力量,从格林伍德事件看美中两国的差距。

*

媒体报道之外,群众也议论纷纷。

很多人欣慰娜塔莎终于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想想看,父母丢失了心爱的孩子该是多么惨痛的遭遇!她的养父母对她再好,也无法跟亲父母的爱相比。孩子得自父母的血与肉,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失去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不可承受之痛,对孩子来说更可怜。

人们总是倾向同情弱小,而看到亿万富豪也跟普通人一样会痛苦,这给了人们一种奇异的感受,因而会觉得有钱也不过如此,非常微妙。

另外也有人则愤恨一个在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长大的女孩凭什么飞上枝头变凤凰?她是真的娜塔莎吗?凭什么她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成为亿万富豪的孩子、大明星的妹妹?这不公平!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

成为亿万富豪的孩子可想而知该是多么爽的一件事情!还会有很多钱,很多很多钱!

*

有很多钱的娜塔莎其实仍然没有什么“我是个有钱人”的感受,不过,哥哥还真的为她预约了银行的提现业务,带她去银行取出了整整100万元的纸币。

他带了一只路易威登的行李箱去银行,带着娜塔莎,跟着银行经理到了保险库。

银行经理对于这种事情见得多了,富二代们有点什么奇怪的要求都不奇怪,区区100万现金而已。在富豪来说,提个几百万现金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最后提了不止100万美元,一只可以带上飞机的行李箱理论上最多能够装下300多万美元的纸币(面额100美元),当然实际不太可能将空间全都利用上,于是最后是取了300万美元。

行李箱变得很重,以至于娜塔莎根本拉不动,还是哥哥有一把子力气,将行李箱拖出银行,放到后备箱。

*

100美元正面的人物头像是本杰明·富兰克林,100张为一扎,10扎为1捆,一捆10万美元。100万美元是10捆,300万美元,30捆,30000张。

行李箱打开,拆开纸带,将纸币撒在床上。

100张,200张,300张。

很快,床单上全是绿票子。

娜塔莎欢呼一声,跳上床,像孩子似的使劲蹦着,“哇哇哇!好多钱!好多钱!”

亚历山大大笑,将纸币继续抛撒在床单上,“多吗?多吗?”

“好多好多!”哈哈!现在可算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好莱坞电影里会有这种俗不可耐的剧情了。问就是很爽!爽到飞起!

“还要吗?还要吗?”

“要要要,全都扔在床上!我今晚就要跟我的钱一起睡啦!”她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听着纸币与床单和她的衣服摩擦发出的声音,多好听呀!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了!

亚历山大觉得很好笑。妹妹没见过什么钱,但她的态度是多么自然多么可爱呀!谁能不喜欢钱呢?钱能买到很多很多东西,买到宽敞的房子、好看的衣服、精美的食物,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

钱,可爱的钱,绿色票子,持续不断地飞到床上。

纸币越来越多,摩擦声也越来越响。

她抓起满满两把纸币,高高扔过头顶,“钱钱钱!我要买买买!”

哥哥笑着将更多的钱扔向她。

绿票子真可爱。

*极品亲戚啥的还是不要了,懒得写,也写不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