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七十年代当厂长 > 第2章 第二章

我在七十年代当厂长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呓语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22:28:25 来源:文学城

另一边,李泽兰按照原主的记忆走到了原主家门口,映入眼前的是一栋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屋顶上的茅草已经变得枯黄,感觉风一吹,茅草就会随风逃跑。

其中一面墙已经倒了三分之一,用大大的竹编挡着,感觉随便来一场暴风雨,就能让这个家崩塌。

李泽兰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屋子里面只有一个房间,厨房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睡觉的地方在里面一点,墙壁十分破旧,全是凹凸不平的泥土。

屋子里面只有一个窗户,所以即使在白天,也显得那么昏暗,她看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突然觉得也许吃野菜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幸福。

原主以前不住在这里的,原主父亲在原主六岁时救人去世,母亲也跟着去了,所以原主跟着爷爷奶奶大伯等人一起生活,虽然天天吃不饱,但好歹活了下来。

当然,原主也没有吃白食,她爸妈的存款全部都握在奶奶手里,具体多少也就只有奶奶知道了。

男主设计二流子的父母,也就是大队长夫妻俩看上原主,上原主家提亲,原主自然是不肯嫁给二流子,她嫌弃二流子长得不好看又没出息。

爷爷奶奶一气之下,就把原主赶出了家门,于是原主回到了以前的家中,住了十几天,她想要让男主快点迎娶她,摆脱现在这种窘迫的生活。

她在房间的烂衣柜里面翻来覆去,只找到了夏天的衣服,根本就没有冬天的衣服,她沉默了一会,脱掉打湿的衣服,默默地穿上夏天的衣服,用已经结块的被子包裹住自己,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厨房的土灶,经过刚才那么大的运动量,她有点饿了。

李泽兰在厨房里面找半天,只找到一斤玉米面,怪不得原主想要快点跟男主结婚啊!她已经进入快断粮了的模式了。

她直接抓起一把玉米面放在锅里,又加了一些白菜叶子进去,还是吃白菜玉米糊糊性价比高,做饼子或者玉米面馒头太浪费时间了。

随后,她又点燃炕洞口,她第一次觉得火炕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要是原主家没有火炕,她肯定今天晚上就要被冷死。

不知过了有多久,李泽兰感觉白菜玉米糊糊应该好了,她端起锅开始吃糊糊,为什么不用碗,因为原主家没有碗这种东西。

虽然糊糊没盐没味的,还划嗓子,但是李泽兰还是吃得津津有味,果然饿了吃什么都香,还还能从糊糊当中吃出一股玉米的清香。

洗完锅之后,李泽兰把湿衣服拧干,然后把它架在灶台上,她希望用灶台的余热烘干衣服,虽然不知道行不行,要是不行,她明天就不能出门了,因为她没有衣服穿。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泽兰躺在暖洋洋的床上,突然感觉到一阵幸福感,她也没有心思去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她现在只想睡觉。

第二天,李泽兰感觉到了头晕,身体无力,鼻子不通气,她摸了摸自己滚烫的额头,看来自己是着凉感冒了。

她忍不住地叹了一口气,虽然她上辈子是孤儿,但也没有这么惨过。

小时候靠国家养,衣食无忧,成年后,一边做兼职赚学费,一边上学,还能存下一笔钱,毕业之后,在房地产公司上班,靠自己的能力全款买下一套小房子。

没成想,穿越过来之后,体验了一把孤立无援的感觉。

“阿兰,要上工了,你怎么还没有出来?”文大姐站在门外大声喊道。

李泽兰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文姐,我生病了,不能去上工。”

奈何声音太小,文大姐根本就没有听到,她直接推门,门就这么干脆地倒了,文大姐尴尬地笑了笑。

她看见李泽兰满脸通红地躺在床上,焦急地走了过去,摸了摸李泽兰的额头,担忧道:“你怎么把自己搞得发烧了?”

李泽兰虚弱道:“不小心落水了,你跟大队长实说一声,我这几天不能去上工了。”

“你都发烧了,就不要惦记上工的事情了,看你的样子,肯定没有吃饭吧!我回家拿几个馒头给你,让你填饱肚子。”文大姐十分地热心肠。

李泽兰笑着拒绝道:“文姐,不用了,我家有吃的。”

刚刚说完这话,她肚子便不争气地响了起来,李泽兰原本就红通通的脸变得更红了。

文大姐笑了笑,没有调侃李泽兰,而是返回家中拿二合面馒头。

玉米面和白面混合做的馒头叫二合面馒头,村里人大多数吃的还是各种各样的窝窝头。

文大姐也挺心疼李泽兰这个小姑娘的,从小就寄人篱下,长得瘦瘦小小的,估计在家也没有吃饱过,长期住在厨房,连个房间都没有,生产队的人嫌弃她克亲,也不愿意搭理她,更别说替她出头了。

还好李泽兰她爸救的那个人有良心,供李泽兰读到了初中,让她不至于当一个睁眼瞎。

文大姐把馒头放在李泽兰的床边,就急急忙忙去上工了。

李泽兰现在脑子里是一遍浆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管她有什么打算,都只能先养病了。

她吃了床边的馒头,又陷入了沉睡,她没打算去卫生所,一是因为去卫生所要走四十多分钟,以她现在的身体情况来讲,根本走不了路,二是因为她没钱,所以她希望身体能自己扛过去。

文大姐来到开荒的荒地,男人们去修田坎了,女人们则是负责开荒,跟记工员说了李泽兰的情况后,就回到荒地扯草。

其中一名大妈小声地询问道:“老文,怎么就你一个人来了,阿兰呢?”

文大姐一边埋头干活,一边回答道:“她感冒了,在家休息。”

钱大妈大声地调侃道:“阿兰她奶,你家阿兰生病了,肯定是昨天落水导致的,现在的年轻孩子啊!就是会折腾,听风就是雨,听说隔壁知青救人结婚,自己便想试一试,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不是嘛!阿兰她奶,你要好好教阿兰,本来没有父母的孩子容易被人说没教养,你家阿兰又天天跟在知青后面跑,影响不好。”另一名大妈附和道。

李奶奶放下手中的锄头,破口大骂道:“你们瞎说什么?阿兰才没有跟在知青身后跑,她都要跟大队长家议亲了,你们说话注意一点,再乱说,我撕烂你们的嘴。”

大妈们见李奶奶十分生气的模样,也不好继续挑衅李奶奶,毕竟都在一个村子里生活,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能撕破脸皮。

等李奶奶走远之后,大妈们继续讨论了起来。

“说什么跟大队长家议亲,谁不知道阿兰不愿意嫁给牛蛋呢!拿着鸡毛当令箭。”

“也不能怪阿兰不想嫁,牛蛋长得磕碜也就算了,整天无所事事,连五工分都赚不了,要是真嫁过去,怕不是养家的重担就放在阿兰身上了。”

“大队长肯定会补贴的,嫁过去也好,免得遭受周家人的白眼。”

“大队长家里孩子那么多,补贴不了多少,所以大队长才急着让牛蛋成家,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牛蛋,也就只有阿兰,无人护着,所以大队长才敢打她的主意。”

“牛蛋跟阿兰其实也挺配的,两人的名声都不好听。”

“你们一人少说几句,这两人名声就能好听起来了。”文大姐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出言阻止大家继续说下去。

大妈们看了一眼文大姐,怕文大姐把今天的话说给大队长听,所以一个个乖巧地闭上了嘴巴。

中午时分,下工的钟声响起,大家把工具放回库房,都赶回家吃饭了。

李奶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了赤脚医生家里,拿了一副中药,拿回家熬了起来。

她的儿媳妇们小声讨论道:“妈熬药干嘛?生病了?”

大儿媳解释道:“肯定是给阿兰熬的,听说她感冒了。”

二儿媳一听这话,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起来,低声骂道:“管她干嘛!一个女孩不自爱到这种地步,我说出去都没脸见人,让她嫁给牛蛋,她也不愿意,还真当自己是个香饽饽啊!”

“毕竟是老四的种。”大儿媳无奈道。

三儿媳也不满道:“我们把她养到成年已经仁至义尽了,我可不想继续养着一个外人了,妈就是太仁慈了,要是我直接把她关进柴房,不嫁也得嫁。”

大儿媳感叹了一句,劝说道:“要不是现在国家讲究婚姻自由,也不会养大阿兰的心思,女人少读点书也挺好的。”

众人都忍不住地叹气,本来以为养大阿兰,至少能得到一笔彩礼,奈何阿兰太有自己的想法了,根本就不听她们的话,她们也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李奶奶熬好药之后,从灶台上拿了两个白面馒头,就给李泽兰送去了,儿媳妇们见状,也是敢怒不敢言。

李泽兰躺在床上,看着李奶奶走了进来,对此感到十分意外,毕竟当初原主奶奶说过再也不管原主了,原主已经成年了,她的任务完成了。

李奶奶面无表情地把药和馒头放在床边,语气生硬道:“喝吧!”

李泽兰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询问道:“这药真的能喝吗?医生还没有来见过我,没有进行面诊。”

她宁可生病死,也不想被药毒死。

李奶奶一脸无奈地解释道:“我去林医生那里拿的,他可是老中医,大家生病了都去他那里拿药,吃不死人的。”

李泽兰闻言,还是选择相信赤脚医生,有药吃总比没药吃好,一口气喝光了药,又苦又酸,她的表情都不受控制地变得十分扭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