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皇宫当太监 > 第17章 第 17 章本章要素过多

我在皇宫当太监 第17章 第 17 章本章要素过多

作者:乔云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7-04 00:58:47 来源:文学城

卯时,云时黑着两个眼圈,精神萎靡地站在太极宫屋檐下,等着皇帝下朝回来。昨晚虽说只在重华殿待了不过半个时辰就回去了,但是回去了也是辗转反侧,直到天光微亮才有了睡意,实在是愁啊,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皇帝下朝回来了,云时调整好心情,侍候皇帝用了早膳,又递上了热毛巾给皇帝擦手,皇帝擦着手道,“你也去用膳吧。”

云时没动反倒朝着皇帝方向跪了下来。

皇帝这才瞧见他的脸色有些难看,关切地问道,“这是怎么了?身子不舒坦,有没有找太医瞧瞧?”

云时摇头,“陛下,奴才无事,就是昨晚去见了……”因着屋内膳房的小太监正在往下撤膳食,云时说得也含糊。

但是皇帝听明白了,待膳房的小太监离开后第一时间屏退众人,斟酌着问道,“暗卫……可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云时面上带了些纠结,“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就是……”他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将暗卫都上了年纪的事说了,说罢抬头看了一眼,皇帝的神色果然变得十分严肃,云时当即低下了头做鹌鹑状。

未几,头顶传来陛下的声音,“你出去守着,朕想看会书,任何人不许打扰,朕有事会唤你。”

“是”云时说罢起了身,不过脑袋还是低着的,没敢往上头瞧,只专心退了出去并将房门关好。

门口小春子见他出来走上前来,想说上一二,但是云时朝着他摇了摇头,他也福至心灵没再说话,而是站在了云时的侧后方,太极殿内一片安静。

直到正午,屋内才传来了动静,“云时,摆膳吧。”

云时开了门,“是,奴才这就去吩咐膳房。”

用过午膳皇帝便歇下了,自始至终没再提暗卫的事,面上也没什么情绪,想来是事情处理完了,云时有些好奇是如何处理的,但是想到此事与自己没关系了,倒也将此事放下了。

第二日早朝后,云时守在太极宫门口再一次瞧见了眼熟的身影,云时瞧着倒也不算惊讶,只是没想到,没想到这爱臣的身份还在,还挺长久,这一当便又是好几日。

云时给皇帝添了杯茶水就出来守着了,屋内留了冯希供陛下使唤。早先云时也是在里头候着的,不过这君臣二人在屋内每日谈论诗词古籍,云时上学的时候就是偏科,只对理科感兴趣,上语文课基本是在睡觉,现在听两个人谈论这些一整个头昏脑涨,只待了一日便不再往里头凑。

他正站着呢余光却瞥见一个身影,转头看过去,小春子正朝着他招手,云时抬脚走了过去,小春子将人带到了后殿的偏房里。

“总管,刚有个姑娘来送东西,说是交给奴才,可是奴才不认识,不过她说是个瘦瘦的长得不错的人让他给的,奴才一听就知道是您。”说着笑嘻嘻的眼神还往他身上瞟。

云时轻哼一声,“胡说八道”随即皱眉道,“送的什么东西?”

小春子从一旁的桌子上拿了个包袱递给云时,云时接过包袱打开了个缝隙,看到里面的荷包这才想起来了,月初的时候寻尚衣局一个小姑娘做的荷包。

他将包袱重新系好,转头看小春子还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开口道,“是个荷包,我让尚衣局的人给我做了个荷包。”

小春子急忙道,“总管怎的不和奴才说,奴才认识尚衣局的春兰姐姐,春兰姐姐的针线活最好,定让她给总管做个顶好的荷包。”

云时听着打趣道,“行啊,咱们小春公公熟人不少啊?”

小春子只露着牙腼腆地笑了笑。

云时却又道,“不过是个荷包,还是在屋子里装东西用的,也不用什么针线,白搭那人情。”

但是小春子却不应,“这回就这样了,下回总管可得和奴才说一声,奴才必须得给总管弄个好的来。”

“成成成”云时着急把东西送回屋子,也没多和他闲聊,只道,“你既然身子不舒坦就好好回去歇着,别等明儿到御前伺候被训斥。”

身为太监身子总是比旁人差上一些的,小春子更是,之前都是硬生生的忍着,可是前两天难受的厉害,差点在御前出了岔子,好在云公公给圆糊弄过去了,又让他好生歇着。

小春子满脸感激道,“总管尽管放心,奴才身子好得差不多了,明儿就去御前伺候。”

回复他的是云时略显匆忙的背影,但是小春子却没嫌弃,心情反倒更好了,笑呵呵的往自己屋子里走。

……

云时回到御前的时间刚好,冯希出来准备去传膳,云时正好补了空缺进屋去伺候。打了盆热水,给皇帝递了热毛巾净手,另一边膳食也到了,君臣二人从书桌挪到了餐桌,一顿饭了,皇帝同云时道,“一会吩咐膳房准备水东鸭粥,再来一盘西湖醋鱼,给爱卿带回去,爱卿可还有什么爱吃的?”

“臣谢陛下赏赐,这两个便够了。”

“行”皇帝也好脾气地说道,“还想吃什么下次再来点。”

云时在一旁应下了便转身去了膳房,准备了食盒将这两道菜装好,又亲自将人送出了太极宫这才转身回去。

宓昭拎着食盒沿着长长的宫道往皇宫神武门走去,要说不高兴是假的,读书人自读书开始便有封侯拜相的夙愿,现今得陛下赏识,心中自是感恩不过,恨不得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宓昭自来脸上便没什么表情,少有人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宓昭的小厮正在神武门口等着呢,扶着自家大人坐上了车后,自己坐到了驾车的马夫旁,吩咐马夫可以走了,几个人快到宓府时,外面的小厮道,“大人,徐大人来了。”

这几日徐今常来与宓昭吟诗作对,谈论政事,二人只觉得相见恨晚,宓昭听说徐大人又来了,心里很是高兴。

下了马车,宓昭朝门口走去,徐今也在门口等着还未进府,见到人回来了笑着道,“我便猜你快回来了,倒是巧了,我与宓兄果真是心有灵犀。”

宓昭看了看二人花纹一样的衣裳,脸上也带了点点笑意,“徐兄随我进府叙话。”

“好”

二人正往府里走,一人骑着马朝着二人的方向飞驰而来,而二人只觉得背后一阵急风划过仿佛有什么推了一下,紧接着便都倒在了宓府门口的石阶上,就连一旁提着食盒的小厮都没能幸免。

门口的下人听到动静急忙上前查看,“大人,大人你还好么,大人能听见奴才说话吗?”可是无论怎么说石阶上的人都没反应,门口乱作一团。

不远处一身利落打扮的男人看到这场景才转身离开。

男人径直进到了周府,来到了书房门口,门口的下人冲他道,“进去吧,大人正等着呢。”

男人走进了书房,周临张正站在桌前背对着他,停到脚步声头也没回地问道,“事情办得如何了?”

“已经办妥了,最近一段时间怕是不能出来走动了。”

“嗯,办的不错,下去领赏吧。”

“是,属下谢大人赏赐。”

……

当晚皇帝依旧召见宓美人侍寝,云时直接回了屋子,白日里的包裹还没收拾,他先打开了包裹,里面放了三个大小不一的荷包,由大到小的叠放着,布料看起来很结实,但都是反着放的,云时拿起来翻转了过去,想看看图案是什么。

只一眼眉头便皱了起来,“这算是个什么呢?”说是元宝吧但却是椭圆形的,两头部分细长的,但若是说是金瓜子吧,中间部分却是个圆圆的,啧啧啧,原来那小姑娘还真没撒谎,过着是不太会绣,不过也有可取之处,毕竟这线用的是金线,绝不掺一点假,看着金灿灿的。

他将这几个大荷包先放到一旁,先去衣柜里将最近收的各种小荷包都找了出来,放到了床榻上,密密麻麻的堆成一小堆,这都是云时自穿越过来后收的,大多都是金瓜子金花生金元宝之类的,再就是珍珠,翡翠玛瑙的一些小玩意,他没有拆开,连带着小荷包一起装进了大荷包里,只留下了三个小荷包,瓜子花生元宝各一个荷包,留着平时用。

云时将这些东西放到柜子里前掂量了一下,心里有了数,这些太沉了,还是得想法子换成银票,不然以后跑路的时候不方便。

第二日早朝,周临兴致不错地往大殿里去,但是刚进去笑容便僵在了脸上,他在殿内看到了宓昭,这是事情没办成?还是宓昭带着病来的?他仔细看了看,发现人除了脸上有些许疲惫之色以外,再没有其他异样,这是手下之人骗他?他心里带了怒气,面上紧绷着不发一言。

而宓昭则心里记挂着徐今,昨日多亏了徐今,要不是徐今垫在他身下,怕受伤的那个最严重的就是他了,徐今的脑袋磕到了石头上,大夫说得好好静养,万不可挪动。他还记着昨日徐今的话。

“许是我主张变法惹怒了几位老臣,这才对我下了死手,你也是受我拖累受了无妄之灾。”

宓昭却是气不过,“变法乃是国之根本,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百姓,他们为何要如此。”

“或许是于他们无利吧,宓兄不必多说,我不能让宓兄在受到这等无妄之灾,有关变法的事你也只当一听,不要多管。”

宓昭不听,他也来了倔脾气,“不,此事我非要管上一管,如今我御前行走,机会多,定为徐兄出上一分力。”

他心里想着一抬头瞧见了太极宫的牌匾,隐下心里的想法,今日……不是个好机会,待自己同徐兄商量好了,过几日再同陛下面前进言。

就这样他一步一步进了太极宫正殿,等他再出来时已经升到了五品官员,云时上前道,“恭喜宓大人了。”

“多谢云公公”

后宫的消息传得快,不过下晌就传到了宓美人处,院子里人人欢喜,这是自家小主子的哥哥,后宫前朝一体,宓大人升得越高,自家主子越好过。

而屋内听了消息的宓瑶也只是嘴角露出淡淡的浅笑,随即便吩咐身边的嬷嬷,“此时不要声张,万不可轻狂。”

“是。老奴都记下了,这就吩咐出去。”

人出去了,宓瑶也将手里的书本放下了,心里带了丝丝愁绪,虽然多是高兴,高兴哥哥得到陛下赏识,可又怕自己因为哥哥在后宫太过引人注目,她不耐烦与陛下交流,平日里也不想去伴驾,只想自己读书写诗……

之后几日宓昭每日都抽空与徐今聊上几句有关变法的内容,也有了大概的思路,这一天再次伴驾,君臣二人谈论诗词没几次,宓昭便提出了变法事宜,“陛下臣以为,现今朝堂之上施行的法令还是先帝在时颁布的,但时移世易,万物皆有变化,法令也是如此,为了更好的造福百姓,臣以为应当推行新的法令……”

皇帝听了几句皱起了眉头,打断了他的话,“爱卿,朕现在只想与你谈论诗词,并不想谈论其他的。”

宓昭没想到是这个回答,顿时犹如一盆冷水泼到了头上,闷声道,“是,臣遵旨。”

话虽这么说,但是接下来作诗的环节宓昭明显不在状态,诗词也显然失了灵气,眼看着到了午膳时分,皇帝道,“今儿就到这吧,你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宓昭领旨退出了殿内。

之后的日子里皇上也只是每隔几日才会叫宓昭来,且午膳也不再留他了,但是宓美人却还是继续每日侍寝,云时瞧着却有些摸不透陛下的心思。

而听到皇帝身边的太监再一次u宓美人宫里传旨的时候,嫣妃屏退了众人,只留下了祈安。

“今日又是那个贱人侍寝,你叫我等,我到底还要等多久?”

祈安道,“周大人说再等上几日。”

嫣妃握住了手边的茶杯想扔下去,但是看了眼地上跪着的人歇了心思,这茶杯若是砸到人、烫到人就不好了。

她忍了忍道,“父亲那边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会处理好吗?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动静?父亲究竟在处理什么?”

祈安不答话,嫣妃叹了口气,“算了,本宫也不为难你了,你派人给父亲传话,父亲若是再处理不好,那边由本宫亲自处理。”

而此时太极宫内,云时站在皇帝侧后方,小春子去宣旨了,等小春子回来他就去后头歇着去,正想着呢,人就进了屋。

小春子满脸的笑容,进屋先报喜,“陛下,奴才给陛下报喜了。”

皇帝将手里的书放下,“嗯?是何喜事?”

“回陛下的话,宓美人有喜了,太医说一月有余。”

皇帝听后果然龙颜大悦,“好好好,这是大喜事,有赏,都有赏,走,摆驾洛梅院。”这是后宫怀孕的妃子,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两个人跟在皇帝身边往洛梅院去。

宓瑶正躺在床上喝粥,瞧见皇帝来了准备起身行礼,但是却被皇帝按住了,“不必多礼,你现下有孕,好生歇着就是,朕就是来看看你。”

说罢她看着碗里的蔬菜粥皱了皱眉头,“怎么就吃这个,是不是宫人伺候的不用心,若是不用心,朕给你换。”

宓美人摇头,“没有,他们照顾得很精心,只是臣妾闻不得荤腥,只有这蔬菜粥能多吃几口。”

皇帝想了想道,“蔬菜粥没营养,怕是会苦了皇儿,云时去吩咐太医院派个人来瞧瞧,有没有什么法子。”

“是奴才这就去吩咐。”

皇帝又同宓美人说了几句,随后起身道,“都好生伺候宓婕妤,若是有什么差池,朕叫你们统统陪葬。”

是,奴才/奴婢们遵旨。

当晚回了寝宫,皇帝换好寝衣准备入睡前,同云时道,云时,明日去库房挑些古籍给瑶儿送去,她平日里多是看着打发时间,再挑两柄玉如意,剩下的你在看着挑些。

“是奴才遵旨。”

而此时嫣妃处,原本忍下的茶杯此早已摔落在地上,摔得七零八碎,同茶杯一样的还有几个瓷器摆件。

“怀孕,本宫还没有怀孕,她就先怀孕了,也不看看她配不配,祈安,把这个孩子处理掉。”

“娘娘此时下手太过显眼,再等些天……”

“等,又要等,等到什么时候?等到她把孩子生下来?等咱们计划失败?父亲畏手畏脚的难道你也是?若是早先就用我的法子就好了……”

说着她伸出手勾起了祈安的下巴。

祈安却退后两步,“是,奴才谨遵娘娘吩咐。”说罢不顾身后之人的呼喊转身出了屋子。

第二日一早,皇帝去上早朝了,云时正在屋子里拟定单子,“该给婕妤送些什么呢?”

怀孕了应该送些寓意好的,石榴多子多福,是不是应该再送些布料,以后给孩子留着做衣裳穿,是不是还得送些补身体的……

他正想着门口传来了一阵慌乱的脚步,抬眼一瞧貌似是昨日在宓婕妤处见到的总管太监,太监道“公公”

“怎么了?不在你家主子身边伺候乱跑什么?”

“奴才来禀告陛下,我家主子小产了,太医说是用了寒凉之物。”

云时听后神情微怔,嗓子干干地说道,“你先回去吧,待陛下回来了我自会禀告。”

“是,奴才谢过云公公。”

云时起身到茶水房里喝了口茶才缓了过来,这动作也太快了,他不信什么吃了寒凉之物,身边的宫人不是摆设,主子有孕了他们也紧张着呢,定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那只有一个可能,下毒,究竟是谁这么迫不及待?他还没理出头绪来,外面传来了声响,是皇帝下朝回来了。

云时出去迎接,进到屋子里皇帝瞧见他神情有些不对劲,多看了两眼。

云时上前道,“陛下,宓婕妤身边的太监来报,婕妤小产了,说是用了寒凉之物。”

皇帝失神片刻,叹了口气,“你替朕去瞧瞧吧,带些补身子的药材去,叫她安心休养,孩子还会有的。”皇宫里的规矩,小产后的妃子处乃是污秽之地,皇帝不得前往。

云时亲自去了,院子里十分安静,瞧见云时到了,嬷嬷迎了出来,将人领到了正殿,妃子是见不到的,且也是不方便见的,云时将赏赐送到了,问道,“婕妤现下可还好?”

嬷嬷抹着眼泪,“婕妤还好,这是心里头难受,嘴里念叨着母子缘分浅薄,也念叨着惹陛下伤心了。”

云时将皇帝的话说了,又安抚几句后回了御前,又将嬷嬷方才的话传了回来,皇帝听后叹了口气,久久没说话,半晌后才道,“传宓昭进宫。”

云时将人带到后就退了出来,将时间留给了两个人,不知道二人说了什么,只知道等宓昭再次出来时,官职已经升到正四品了。

可是好景不长,这样温馨相处的时间不长,六月中旬,天气本就炎热,皇帝心情也不舒坦,对着臣子耐心也少了许多,但是宓昭却因为伴驾的时间久了,再次提及变法之事,皇帝只听他说了一句便直接让人退下了。

就算将人赶走了,这人身上的火气却还是一点没散,看谁都不顺眼,云时怕这火燃到自己身上,没瞧见陛下刚才又往他的方向多看了几眼吗?他立即去太医院找了太医来。

好在只是上火了,且天气太热了,中了些许暑气,用了药后,皇帝舒坦了许多,想了想道,“宣洛昭仪伴驾。”

洛昭仪到后,看着陛下嘴角的火炮心疼道,“陛下这是怎的了,这般大的火气,陛下要不现在就去小楼山避暑吧。”

皇帝摇了摇头,“还没到时候,按规矩七月中旬方可前去。”

洛昭仪却不听,“陛下,规矩算什么?那规矩难不成能大过陛下的身子?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臣妾看来,陛下的身子最重要。”

皇帝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当即宣了云时和李嘉,叫两个人来安排避暑事宜。避暑的事情多着呢,得先看看小楼山东西够不够,需不需要进行房屋修缮,还有膳房准备的食材如何,需不需要补充,一整套事情忙碌好了也过了好几日。

云时这才来前头询问随行的妃子有哪些,“陛下,陛下点哪几位主子随行?”

“嫣妃,洛昭仪,叶采女,还有那个唱歌好的,还有那个跳舞好的一同带上。”

最后两位说的是黎才人和池才人,云时记下后去后宫吩咐两位主子准备行礼。

三日后神武门大开,陛下带着妃子们去小楼山避暑了。不愧是避暑胜地,比京城确实凉快许多,一行人在上午到了小楼山,云时先是将行李都安顿好,随后陪着皇帝逛了一圈,皇帝神清气爽地回去睡觉了,云时也回去歇着了,真是块好地方,睡觉都踏实许多。

第二日一早云时便到御前伺候了,因着没了早朝,皇帝早上也清闲了许多,正坐在椅子上喝茶,手边是从小楼山这里的书房翻出来的诗集。

皇帝瞧着他脸上露出了几抹新奇,“你往年六月底不都是要出门的吗?怎的今儿没出去?行了朕这里不用你担心,伺候的人都在,你在宫里不得闲,现下出了宫了,没那么多事情,你也出去转转,松散松散。”

云时笑道,“那奴才就放心了,谢陛下给奴才休沐,奴才这就下去了,奴才唤小春子来伺候。”

“嗯”

小楼山每日需求量大,自然是有来往马车运送,小春子人脉广,帮云时寻了一辆马车,上午出发正好能将云时送到京城内,云时坐着马车正好赶上快午时到了京城。

这还是他自从穿越以来第一次见这么热闹的场景,只皇宫带了那些日子,人都快傻了。他四处寻摸着想找找看有没有饭馆,早上没吃东西,现在有些饿了,想去撮一顿。

可是走了几条街道没看到合适的饭馆,倒是看到了一个有些奇怪的人,这人一直盯着他看,他被看得毛毛地转身就走。走了好几条街道,觉得把人甩开了这才进了一家酒楼,在大厅里找了地方坐下。

要了几盘菜准备开吃,可没吃上几口那人又追上来了,还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他将筷子放了下来,准备问问的时候,男人先开口说话,“云时公子,你干吗躲着我啊?不是你叫我没到这日来接你的吗?”

云时干笑,“哈哈,我最近眼神不好,没认出来你。”

“哦,那行吧,云公子别吃了跟我走吧,我们那也准备了吃的。”

就这样云时跟着人走了,来人也是准备的一辆马车,两人走到一树林边上的庄子门口停了下来。

庄子里有许多孩子,打的十五六岁,笑的**岁,更甚者还有四五岁的,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男人和女人帮忙照顾这些孩子。

孩子们看到他都觉得很亲切,还招呼云时一会儿就可以开饭了,但是云时却有些迷糊,这是原主搞出来的吗?他是想要干吗?

没等他弄明白自己就被人拉去吃饭了,吃过饭又被拉着聊天,可是聊了没多久,他就倚靠在墙上睡着了。

梦里的他仿佛变成了一个旁观者,旁观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云时”

此时的云时也不过是六七岁的年纪,身上脏兮兮的,刚被人打过,但是手里?还是死死地抱住那个已经脏了的窝窝头不放手,这些人还想要再打,但是却被人拦下了,一个锦衣华服的男孩。

男孩和他说,“跟我走吧,以后每天都有饭吃。”

小云时听到每天都有饭吃很高兴,答应和他走了,就这样云时被带进了宫,第一站送去了净身房,她站在门口听着里面的尖叫吓得双腿直打颤。

但是锦衣华服的小殿下却对他说,“快去吧,我等你回来。”

就这样小男孩大着胆子走了进去,从始至终没有哭一声,小云时就这样成了太监。成了小殿下身边的太监。小殿下说话很算数,每天都给他很多饭菜吃,子夜不用吃脏馒头,所以他尽心尽力的伺候小殿下。

虽然是年纪最小的那个,但却是最贴心的那个,他也成了小殿下最信任的太监,画面一转,小云时长大了,可以出宫了,他便开始四处救济孤儿,流浪人,建立了这个庄子。他想靠自己把这些人都培养起来,给小殿下用,因为别人都有很多属下,但是小殿下没有。

所以他给他的小殿下准备了,别人都有的小殿下不能没有。画面的最后是他最后一次来这里送钱,回去的路上他还欢欢喜喜地想着,再过些日子就可以告诉陛下这个秘密了,他脸上带着笑往回走……

梦里的画面越来越模糊,直到再也看不清,而云时也睁开了眼睛。

而此时附近的林子里,站着两个人,周临看着庄子,“没想到咱们云公公真的不是一般人,是个有本事的,还有这么个地方,这也有个七八年了,你们却一点踪迹也没发现?”

“是属下的错,属下疏忽大意。”

“罢了,瞒得久一点也好,咱们陛下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走,咱们去小楼上面圣。”

云时回去的时候皇帝正坐在桌前看奏折,云时识相地填了杯茶来,皇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不经意地问道,“今日出去玩得可好?”

运回想起了那个梦境,点了点头,“还好”

“既然还好,那帮朕想想法子,前些日子的暗卫之事,朕实在没什么头绪,云时你可有什么法子?”

云时对政事方面一向不灵敏,平日里也是粗枝大叶的,但可能是今天那个梦的缘故,他很快的察觉出了不对劲来,自己今天才去见过那些人,皇帝今天就再次提起暗卫的事,他当即跪下道,“奴才有罪,请陛下责罚。”

“哦,说说看?”

“奴才瞒了陛下一事,奴才幼时多亏了陛下将奴才领回宫,不然奴才怕是要饿死在大街上,为了感念陛下的恩情,奴才也在外面施粥照顾乞丐,为陛下祈福,其中有些乞丐就直接收养了下来,想给陛下留着用,现今这些少年年纪刚好,正好可以为陛下所用。”

“你可舍得?”

“本就是奴才为陛下准备的,谈不上舍不舍得,这本就是奴才该做的。”

“好,云时,朕就知道,只有你才会处处想着朕,明日叫奇一陪你前去,你也忙了一天了,好生歇着吧。”

“是奴才遵旨。”

云时回到了屋子里整个人脑袋里还是木木的,手脚都有些不听使唤,反复想起刚才的事,刚才的话倒也不算是骗人,这本就是原主的想法,只是自己说着就变了味道,他回想着陛下的语气和神情,不自觉地有些发抖。

自己这是被人发现行径告密了?还是皇帝一直在监视自己,无论是哪种他的情况都不算太好。

第二日一早奇一亲自驾着马车带着云时出了小楼山,随着同去的还有三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头发胡子都白了,也是之前暗卫中的一员,都是见过的,几人路上也说了几句话。

到了地方,云时先同孩子们介绍了一下,随即便道,“这是我为大家找来的老师,他们会带你们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后为陛下效力。”这些都是几人在车上商量好的说辞。

暗卫确有独到之处,云时说完话孩子们的脸上还带着狐疑,但是这些暗卫的话和他们的外貌实在太过蛊惑人心,到最后这些孩子们都很高兴,高兴以后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厉害的人。

而云时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今年夏天有些反常不过才七月初,天气就热得不像话,奏折每日从京城出发,午时才能到,皇帝批阅奏折的时辰便搬到了中午,虽有些炎热,但是与皇宫里相比好上许多,心里火气消散了些,他看着桌上的诗集又想起了宓昭,想了想同云时道,“传宓昭明日一早进见。”

“是奴才遵旨。”小楼山与京城有着几十里的距离,要从京城到这也得走个一个多时辰,云时去寻程远让他派人去传旨。

程远是领侍卫内大臣,时刻保护陛下安全,因此陛下去哪,他也都必须跟着。

第二日一早云时早早地便起了,得去前头伺候,陛下不耐热,整个避暑的小楼山,陛下处最凉快,因此他也不怕什么诗词了,只要能凉快就成。

宓昭风尘仆仆的到了,皇帝对其确实念着几分旧情,先让他喝了几口水休息片刻后才同他说话,起先氛围倒是不错,就在云时以为会一直如此的时候,宓昭却再次提及了他的变法,

“陛下,臣以为,经济上应当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

云时忍不住捂住了额头,这人怎么这么死心眼呢,他抬头瞄了眼皇上,果然原本翘起的嘴角微微抿着,脸上带了几分寒气,片刻后,皇帝声音响起,“云时,拟旨,宓昭御前失敬,着降为七品县令,即日起前往江州洛霞县上任。”

宓昭愣在了原地,但却很快地叩头,“臣谢陛下赏赐”声音还是如往常一般平静,叫人察觉不出他的心思。

说罢皇帝端起茶杯,宓昭识相的走了出去,云时早先看书的时候知道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现今陛下是连话都不想与他说了吗?明明早在前几日这日还是他的爱臣……

御前的消息很快便传回了京城,杨贺听闻消息坐在书房里叹了口气,陛下如此举动,太过铁石心肠,谁不知这些日子宓昭乃是爱臣,但短短几日便如此下场,对待他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这些老臣,杨贺有些不敢想,手里的折子也不该如何下笔。

而于大人却是个直言不讳的,直接上折子,陛下对待臣子如此心狠手辣,莫非是想做暴君也?叫臣子如何看待,叫天下之人如何信服?

皇帝折子看完直接朝地上扔去,刚进屋的云时瞧着不好往旁边闪了一下,这才躲过了折子,心里松了口气,这要是被砸一下,怕是得破相了。

但是上首一道锐利的目光看了过来,“什么事?”

“陛下,周大人求见”

“叫他进来。”老臣们上的折子无一不是说朕决定不对,皇帝倒要瞧瞧这位吏部尚书辉说些什么。

人进来了,皇帝没有那个闲情逸致陪人打太极,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可是吏部有什么折子?”

周临却道,“没,臣此次年来是与陛下提议修建行宫事宜。”

“行宫?”皇帝没想到他会说这个,有些意外,也带了些兴趣,“为何要修建行宫?”

周临道,“今年夏天太过炎热,据钦天鉴所言往后几年怕是依旧如此,现在小楼山的行宫是先帝所在时建造的,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怕是没有往年那般凉快了,为了陛下的身子,臣以为应当去别处再修建一所行宫,以供夏季避暑。”

皇帝听后也觉得有些道理,接着问,“可有章程?”

“陛下可以将此事交由工部。”

“修建行宫耗费人力财力,朕再想想,你可还有事?”

“臣无其他事,此事便是最为要紧的,臣先行告退。”

云时当日没在不知道这消息,不过第二日各尚书大臣来小楼山议事,皇帝将此事说了,云时这才知道了此事,心里非常反对,这不是有一个行宫么,就先住着呗,而且这事多容易激起民愤啊!

与他有相同想法的则是丞相杨贺,杨贺说话略有委婉,“陛下,臣以为夏季炎热,按往年来说,恐冬日有灾害,所以现在不宜修建,待明年年初若是四处平安,倒是可以再议。”

而于大人则是直言,“陛下,修建行宫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国库,太过奢靡,此非明君所为,还望陛下三思。”

接着几位尚书皆是复议,不过云时瞧着今儿好像少了吏部尚书周临。

皇帝看着他们半晌没说话,而下首的几位大臣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看向了云时,都以为是云时的主意,给云时看到一头雾水。

半晌后皇帝才开口道,“行了,退下吧。”

等人出了屋子,皇帝才将自己手边的茶杯朝地上狠狠砸去,原本还在想刚才眼神是什么意思的云时,霎时跪在了地上,不敢再想其他。

皇帝平复了心情问道,“云时,你说这行宫,朕该不该修?”

变法内容摘抄王安石变法内容,来源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本章要素过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