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 第12章 积跬步以致千里

我在红楼科举进仕 第12章 积跬步以致千里

作者:我来就山的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22 23:48:35 来源:文学城

三十个学生加上李清霖,以及书院的两名杂役,学生们的书童一同出行,人数众多,为了安全起见,请的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镖队护送。他们从青杭镇出发,马车转到船,再换到马车,折腾了三天,终于到了启智书院。

温博然看着眼前这个比李家书院壮观了几倍的院门,接下来三个月都要在这里安置学习,他提了一口气,跟着大部队往里走。宿舍在最里面,他们先放下行李,集中在一起听了李清霖的一顿训话,才在张柏邧的带领下参观了书院的各个功能区。

启智书院准备了一场接风宴,由院长出面招待他们,之后,又安排了一些成绩年纪相仿的学生跟他们一起学习。启智书院的先生与李清霖轮流上阵,通过授课的方式,让他们更快融合在一起。

温博然虽然是乙班的学生,轮成绩不如甲班的尖子生,但综合素质还是不错的。他如同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不同的先生带来的除了风格上的转变之外,还有不同的侧重点。原本四书五经就已经粗略读过一遍,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地研读扩展。

李治续发现了他的上进心后,很是高兴,到哪儿都带着自家表弟,在他和先生的帮助下,温博然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在启智书院呆了小三个月,比之前他在李家书院呆的半年效果还要好,进步的幅度之大,让李清霖也很讶然。

之后,这一行人也没有回青杭镇,而是直接往扬州去了。

江浙一带一向是文风鼎盛,李清霖有意让他们多加锻炼,生怕这些学生骄傲自满。而这一次游学倒不是去固定的某家书院交流,而是约好江南的几家书院一起办交流会,通过协商,将地点定在了净慈寺。

江南除了文风鼎盛之外,非常繁华,港口众多,盐、丝绸、茶叶等行业的产地,商业发达,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赚钱的行当。江南的书院大多都有豪商在后面支持着,寺庙也是一样,出手都挺大方的。

这一次的交流会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哪怕距离下一次乡试还有挺长一段时间。有一些出色的人选,已经被豪商看中,暗中接触,算是提前投资了。

张家在净慈寺附近有一座小两进的宅子,他们便没有宿在净慈寺。休沐的时候他们会去扬州城逛街,上一次乡试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那一届学子正好会试,榜单已出,不日便要殿试。温博然关注着他们的情况,也留意到了其中一个非常非常熟悉的人名。

作为状元候选人之一,张柏邧的族兄张廷玉是大家热议的对象。三年前的那一次会试,因为他父亲张英为礼部尚书,是考官,避了之后,今年的张廷玉以几近而立之年参加会试,成绩挺靠前,大家都很看好他。

而另一位出身姑苏,家中列侯数代,同为汉人出身的林海。

一开始温博然是茫然的,他即使不怎么喜欢看剧,基本的历史知识储备也都还是有,张廷玉这个名字是非常熟悉。但等他了解过林家,了解过林海这个人之后,就越发奇怪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穿越到了清朝,却不曾想,还掺入了小说的情节。

要是他的记忆没有发生错乱的话,林海应该就是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了。温博然只觉得自己的头疼得厉害,脑仁嗡嗡的。

既然是如此,只能当做野史看待,很多事情就应该跟他记忆中的有了不同。也幸好他原本就已经做好了跟历史名人相见共事的准备,现在,只是这些历史名人里面,加入了曾经他老婆最喜欢的红楼梦里面的人物而已。

如果李香香真是李香香,她应该会很激动吧……

殿试很快过去,今科状元、榜眼和探花名单都出来了,温博然看到探花林海时,已经波澜不惊。他偶尔也会感慨,自己竟然跟林黛玉的父亲成了一辈的人,心情莫名有些奇奇怪怪的。

不过显然,他也没有要去结交的意思,依着时间线推进,接下来应该就是林如海与贾府小姐成婚,在京城任职后,转到扬州来了。而红楼的剧情发展,要到十几年后,他这会儿只是暗暗记住了这件事而已,等他过了乡试,最好不要再等,会试也该冲一波。

若是能同朝为官,想来日后有相见之日。

结束了游学之行,回到书院苦读。目标一直都有,计划也没有中断过,温博然按部就班,学习,强身健体,不断丰富自身,琴棋书画都抽出时间涉猎一二,骑射也渐入佳境。当然了,因为李治续的有意维护,在升入甲班后,随着相处时间增加,交流越发深入,几个人感情颇为深厚。

李清雯原本还担心儿子不死心,在发现他的的确确是认真读书后,对贵文照旧关注着李家的事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干涉。

不过她自己也留了个心眼,总能在第一时间得知李家的消息,通过她嫂子的关系,算是变相监视着李知府的后院。为了防止被发现,李清雯非常小心,花出去的银钱无数,偶尔还会放电消息给贵文,让他给温博然通风报信。

她已经想通了,尤其在李家传出来些许消息,说李大小姐被退亲之后。如果儿子真的很喜欢的话,在他过了乡试之后,可以考虑找个熟人上门试探一番。

如今的李夫人来自京城,并不容易接近,但李大小姐的外家,洪家人还是能接触一下的。或许到时候还是应该要借助娘家的力量,李清雯开始认真为自己的儿子谋划,原本不甚在意的扩张速度变慢的生意,也慢慢抓了起来。

当然了,这些她都是瞒着温老太太和温老爷做的事情,要叫他们知道了,说不定会更多事儿。就老太太那个护短的性子,绝对绝对看不上一个被退亲的姑娘,哪怕人家是知府家的千金。在她眼里,温博然值得最好的。

原先也有点这个想法的李清雯却已经清醒过来了,在儿子的揭露下,面对自家其实就是小康之家,跟权贵豪富还有超大的距离这个事实。

时间过得非常快,一眨眼就是又一年的乡试到来。

已经准备了三年的温博然,随着乡试日子的不停逼近,心情越发紧张,原本觉得十拿九稳的事儿在真正事到临头时,在莫名的紧张感之下,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一些怀疑。

温博然知道这是所有的学子都面临的问题,心理压力谁都有,就看谁能够更快调节好,应对考试。他努力缓解着,学着自我调试。

这一次李治续要下场,刘世凡和张柏邧也是,反倒是覃宝不着急,他才十七岁,基本功不算特别扎实,先生和他的父母都想让他下场试试,被覃宝拒绝了。他用温博然举例,说明自己其实跟当初的温博然没有两样的,经历一次失败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才叫他们打消了念头。

书院的人在临考前都回了各自的家中修整,温博然直接跟着李治续回了李家。李启明显然对此也非常在意,给他们上了些课,除了梳理知识点,猜一猜考题之外,就是想要开解两个孩子,不让他们太过紧张以至于影响成绩。

“按说考前不应该泄气,但是作为过来人还是要提醒你们,科考一事并不全是考的学识,心态也很重要,运气也有一定因素。”作为送出过无数届学生的李明启当然感触更深一些,“你们要认真谨慎对待,不要大意,不需太过害怕,保持平常心,若是没过也没什么大不了,三年之后再来一次就是了!”

要知道乡试录取人数就那么多,总不能全都是李家书院的人,总不能都是自家的孩子。历来科考都是如此,越是临近考试,越要放松心情才行。

李明启已经退位给李清霖,将书院交给儿子之后,自己闲赋在家。这些事情其实不用他多说,道理都懂,但真的也是要看每个人的情况。

李治续有些担心温博然,他并不是跟自己似的十拿九稳,所以心情受影响很正常。祖父训话的时候他一言不发,只静静听着,等回到自己的书房,他拉着温博然,生怕他会太在意祖父的话,细细开解,有些笨拙地安慰。

“表哥无需担忧,我都明白的,这几日不过是一时拧巴了而已。”温博然笑着安慰李治续,“反正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这几日温故知新就是了。”

至于考试那天,他觉得自己的心态应该要比这些古人更好些才对!

埋头苦读三年了,如果不能拿到好成绩,岂不是辜负了自己这些日子来的努力。温博然想到自己的父母家人,想到了前妻儿子,心中满是昂扬斗志,眼中的精光乍现,倒是叫边上的李治续很是惊奇,他还没见过温博然这一面。

一直以来温博然的情绪都不怎么外放表现,这时候倒是能看出几分少年心性来。

周末眨眼就过去了,太颓废导致一点存稿都没有,所以更新时间就很飘忽不定

尽量日更,但估计都会在晚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积跬步以致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