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机器人推着菜品的小车来到安娜一行人面前,将点好的菜品给她们放好后安静的退下。
小李新奇的看着拨霞供的装修和智能化的小机器人赞扬道,“这家的装修比前面两家强好多,菜看起来分量也很足。”
齐瑶也附和说,“没错,安娜姐我想给你推荐的也是这一家。它在我们大学可火了,前面那几桌都是我们附近大学的学生。”
安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就好好尝尝她们家的菜品味道。和其他两家综合考虑一下,我们再决定用哪一家作为第一期。”
司昭正在发愁,她这个月把所有的卡牌全都用完了。
她之前进入卡牌世界加上托管获得了牛羊肉,白菜,黄瓜,土豆,萝卜,野菜,鱼类和虾。
不知道是金光把她的运气全都用光了,她后面就再也没有抽出金卡。
紫卡也只有几种。
1.绿卡豆腐:
《豆腐》
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这篇文章主要夸赞了豆腐的味鲜,清白,食之味甜,但司昭想要的情绪值稍微小了那么一些。
2.紫卡鲈鱼
《渔家傲引》
八月紫莼浮绿水。
细鳞巨口鲈鱼美
这个卡她进去看了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傍晚,渔船,秋风,波光粼粼的水面,渔民组成的一幅闲适自然的画面。卡牌的鲈鱼也挺好吃的。
3.紫卡鸭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紫卡兔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还有上头冲的五连出了张保底金卡。
把各种小蘑菇全都凑齐了。
还有一堆重复或者是暂时没有什么用的绿卡。
食材的数量上去了,口碑在附近大学城打了出去,但抽卡次数也花的差不多了。
系统升级后开了新的卡池水果卡池,她在思考,她上哪去弄这么多抽卡次数去。
【限时任务已开启:参加《寻味》节目,可得水果卡池次数×3】
【限时任务2.三个月内热度达热榜第一可获得水果卡池次数×10】
【限时任务3.达成成就——闻名遐迩可开启新卡池】
打了瞌睡就来了枕头。
后面两个任务暂时不需要考虑,第一个任务她倒是有点操作空间。
她已经给《寻味》节目组发了邮件,以拨霞供现在的火爆程度,应该会有入选的机会。
司昭打开电脑再次查看《寻味》栏目组有没有给她发信息。
齐瑶就跟着小机器人来找她了,“老板,你还认识我吗?”
司昭抬头,“我记得你,你是李欣琼的室友对不对。”
司昭还记得她上个礼拜和李欣琼一起来吃过火锅,而且特别爱吃鸭肉,一连点了三盘。
“没错我俩都是K大大四的学生。”齐瑶笑眯眯的拿出一张宣传单,“我最近在电视台实习,我们有个节目你感兴趣吗?”
“你说的,不会是《寻味》吧?”司昭没想到那么巧,接过齐瑶的宣传单。
“你听说过啊,”齐瑶惊喜道,“就是这个节目,我们正在选第一期的节目,其中一个就是拨霞供。”
司昭有点惊讶,“第一期?现在已经开始选题了?”
“对,我们先确定选题在进行制作。老板有兴趣去见见我们主任吗。”齐瑶发出邀请,“她原本想自己过来的,但是脚之前扭了现在站不起来。”
司昭点头和她到了她们的餐桌旁。
安娜努力站起来和司昭握手说出她们的来意。
“我们找了几家口碑不错和味道特殊的餐厅参观。我觉得我们《拨霞供》很符合节目的主旨。”
能够得到美食栏目的邀请司昭也很高兴,双方愉快讨论了节目的播出形式,内容,和特点,迅速确定了合作。
安娜迟疑了一会,“我们节目组前期的资金可能不会给的很多。因为我们同时还有一档明星旅游类的节目在一同竞争台里的投资。如果你要是介意的话……”
安娜想了想,“我可以个人出资补齐这方面的差额。”
司昭连忙摇头,“我们刚才已经聊的很愉快了就按那么来。钱不钱的不是问题,节目的名气打出去了我们店铺也很有更好的生意。别人引流还得花钱呢,我们这属于互惠互利。”
“要是前两家有老板你这么好说话就好了。”小李叹了口气,“有一家老味菜馆不愿意上节目,另一家面馆虽然同意但实在是没什么拍的。”
齐瑶也认同的点点头,“那家老味菜馆味道是真不错,就是做菜的那个老头太犟了,怎么说都不肯上节目。”
“那也是人家的选择。”安娜阻止她们再说,和司昭确认好整个拍摄流程一行人就离开了。
第二天一行人很早就到达了店铺。司昭正和门口老大爷老奶奶们唠嗑,就见安娜一行人扛着摄像道具来到了门口。
“这么早呀。”司昭和她们打了个招呼,开门邀请她们进来。
大爷大妈们自觉找位置坐,现在天气暖和了,她们大部分都会在小院子靠墙一边自备桌椅一起唠嗑。
这些大爷大妈们都是附近小区孩子不在家的老人。平常都在小区门口的大树下聚头,但自从齐大爷找到这么好吃的火锅后,在征询过司昭的同意,把据点改成了拨霞供小店。
他们就帮助司昭收拾收拾院子,照看一下生意,还经常坐门口招呼客人来吃火锅。大爷大妈们坐在这就对那些坏人有些威慑力。
安娜一行人搬着摄像机械进了大厅。
刚开门一个人都没有,他们先拍摄干净整洁的大厅和装饰再拍食材和火锅近景。
安娜站在旁边看着摄像组架好机器,和司昭对接后续的内容。
“咱们店铺人最多的时候是什么时间。”安娜拿笔进行记录,“我们可能需要拍一些食客的评价和大厅坐满的远景。”
“最多的时候?”司昭想了想,“一会儿大厅就能坐大半了。晚上五六点钟应该是最满的时候。这附近有一家大型商厦,今天周六,一般晚上来的人会更多一些。”
安娜点了点头和摄像组讨论起整个的构想。
开门不到五分钟,大厅里陆陆续续的来了人。摄像组小李拍了一会儿有些为难的来找司昭,“姐,咱这店和昨天不太一样啊。”
“哪不一样。”司昭正忙着给旁边那桌点餐,见小李这么问就转过头来。
“就是咱们这个整体的氛围和其他火锅店不太一样。”小李想了想,“没有那么热闹。”
旁边桌的客人听到这话,笑着接话道,“你们是电视台的是不。大家都听说你们要来录节目,这不是想给你们留下点好印象吗。顺便多照顾照顾小老板,多给小老板宣传宣传。”
“哪里说得上照顾啊,咱这火锅店味道一绝,谁来了都想再来。不过火锅店还是和别的店铺不一样的,咱们拍的不就是火锅的烟火气,热闹吗。”小李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咱们还是和以前一样,正常就行。”
店里的气氛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小李和师傅老纪开始拍摄。
一开始拨霞供没有多少人时,他们已经拍好了整个拨霞供的内厅,舞台,包间与各色装置。现在要拍的是菜品和一部分的食客评价。
司昭将店铺内所有的菜品和锅底全部上了一遍,在菜品味道,卖相,香味等方面挑选出最适合上镜的锅底和菜品。
一行人在另一桌吃了一遍,正在纠结不知道选哪个锅底作为主推。
旁边围观的叔叔阿姨们立刻给他们推荐三鲜锅,“跟你们年轻人讲呀,这三鲜锅才应该是主推呢。别的店都没有。”
说话的阿姨竖起大拇指,“她家三鲜锅一绝。越吃越香越吃越鲜,吃都能知道是正经鲜肉,鱼肉味鲜的要死,想我们这种上了点年纪的都爱吃这个锅子 。”
“就是,自从我儿子带我来了一趟,这味道我干喝锅底都能喝三碗,老是还想来尝尝,要是小老板愿意卖这个配方的话,那我得头一个买。”旁边的叔叔也附和阿姨的话,附近的中年人都觉得三鲜锅肯定要推荐推荐。
“要我说还是推经典辣锅 。”旁边一个吃麻辣锅底的女孩加入聊天,“能体现火锅店好不好吃的最基础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辣锅。辣锅越符合大众审美那就越好吃。但是拨霞供的辣锅每一种辣度都各有风味,都很好吃。嘶——好辣!”
“推什么辣锅三鲜锅啊。”一旁的齐大爷和李大爷不乐意了,“那肯定是要推养生菌菇锅。那味道——不行,我得让小老板给我上一锅。”
“菌菇锅能像这家一样的不可能,我又不是没吃过,白花花的汤里面飘几片蘑菇,哪有这蘑菇来的实诚,喝完心里这个踏实的呦 。”
于是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的人谁也不让谁,都说自己喜欢的锅底是最好的,争着要小李他们拍自己的锅底疯狂安利锅底的好处。
安娜见事态越来越不受控制,和大家商量说这三个锅底都会拍的。
“那主推肯定要推我们养生锅啊。”齐大爷趁着水没开见缝插针要求更多。
这顿时点燃了支持其他锅底的人。
“你们是电视台的是吧。”女孩笑着握住安娜的手,“选辣锅 ,我小舅舅是你们台的台长。”
“哎哎哎,”一开始说话的阿姨不爽了,“怎么还这样呢,要我说还是得选三鲜锅,安娜是吧,你尝尝这锅底绝对好吃。你比我小,那我就喊你一句妹子,姐家里不差钱,你要是拍节目钱方面差点就找姐,姐肯定不含糊。 ”
各位锅底支持者们又开始吵了起来。
齐瑶呆滞的看着三方偷偷问司昭,“咱们店,还有锅底之争啊。”
司昭苦笑,“现在人少,等到晚上,你就能知道大家有多热闹了。”
自从店里上了展示架,这三家锅底常因为自己支持的锅底为什么不是店长首推而争论不休。司昭为了平息三大锅底间的争论,只能忍痛把花了300大洋定制的亚克力灯光展示架扔在仓库里落灰。
这锅底之争不提倒好,一提整个拨霞供都要热闹起来。上次就因为这个,她的小舞台变成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炫技打call舞台,非要她评个高下。
不想了,心有点疼。
在司昭和安娜共同的安抚三大锅底绝对会一起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保证不会有任何偏颇。三大锅底的派系才满意的停止争辩。
“丫头,你给姨看看,这兔肉和虾滑下哪个锅更鲜?”
“叔,我扶您回去吧。”
“扶什么扶,我还能走呢。等着别走,你尝尝我涮的羊肉。好吃吧,你大爷我从小吃羊肉长起来的,给我放片肉在这我就能知道是不是羊肉。嗨——回去干嘛,加双筷子在这吃啊。我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刚刚剑拔弩张的人们在停止争论后迅速变得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样,就像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一样。
这一场面看的安娜一行人啧啧称奇,有人不禁感叹道,“这真是刚开没多久的店吗,怎么大家都跟认识好久了一样。”
“这倒不稀奇”司昭解答了他们的疑问,“这些都是店里的熟客,一周来好几趟大家都混熟了。”
“可我也没见过这么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一家店这么和谐相处过。”
“火锅吃的就是一个人间烟火气,”司昭摸了摸桌子上的777,“在这我学到的比以前20年学到的都多。”
“齐大爷李大爷王大妈他们都是附近小区的留守老人,虽然有房但是孩子们不经常着家。刚才说话的刘叔和白婶是丁克没有孩子,在后面的是季姨离婚了带个上高中住校的儿子。说辣锅好吃的女孩是附近大学的研究生听说压力挺重,她旁边的好朋友是桥那边的上班族,趁着午休点俩人一起来吃的。”
司昭换了个更加舒适的方式倚在墙边看着小李忙活拍视频,她和安娜说,“我给拨霞供设置的目标人群是白领,是上班族是大学生。可莫名其妙的来这里的人都不相同。大学生和上班族虽然是主力,但呆在这最久的,最安稳的是附近的居民,留守的老人,压力繁重的中年人,被家庭压的喘不过气的家庭主妇,家乡很远很远回不去的年轻人,医生,老板,教师,上班族,学生,环卫工人,农民什么人都有。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听到他们说不同的事情,不同的遭遇,从这些事情中略微窥探些他们的人生,就像是自己有体验了不同的人生,再从他们与拨霞供其他不同年龄阶段食客们的对话当中获得经验。赚钱倒不是第一事项了。”
安娜看着大厅里温馨热闹的氛围,整颗心就像是沉溺在了温暖的水中。“来到这,我就觉得整个人像是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大家每个人都是敞开的温暖的,整个氛围就让人觉得整个屋子里的人大家都熟悉,就像是一个在团建的大家族一样。”
为什么没有人催我!催我我就写了啊!家人们对于一个拖延症来说没有人催真的动不了一点啊啊啊啊啊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 3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