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诗词里面采购火锅店 > 第25章 第 25 章

我在古诗词里面采购火锅店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Artemislc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7 06:59:05 来源:文学城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剩下这首就不必司昭多说了,这是某位兄控弟弟自己跳出来的,跟司昭想要的海鲜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司昭只有两个选择。

但是小孩子才做选择,司昭肯定是全都要啊。

“我们先去年代最远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司昭示意777打开通道,一阵金光闪过。

带好这几天营业额兑换成的小金条,司昭踏入了金卡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出自《庄子·秋水》,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整篇文章简短轻松,两人根据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

两方从不同角度论述,

惠子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

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

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司昭仔细了解了诗词背景和主要任务,网购了个钓鱼竿和捕鱼的网就进入了金卡中。

睁开眼就到达了一片湖泊。古代的空气水源天空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影响,一切都显得如此清新舒服,微风吹拂让人舍不得睁开眼睛。

她的脚下是湿软的草坪,时不时还冒出好几朵白色的小花。

最前方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宽五六米,不远处有一座竹木桥架在上面。

这应该就是诗词中提到的濠梁。

这水清澈透明,小石头,水草和各种小生物在河里游来游去,让人看着就觉得心情舒旷。

司昭见附近还有很多大块的石头,找了个大点的,将网购好的渔网解开。

由于技术不熟练,还忘拿了说明书,司昭一连奋斗了十分钟都没完全解开。

“姑娘,你这是在?”

司昭被旁边声音吓了一跳,一回神竟然是两个长发蓄髯的男人站在身后好奇的看向她手中的渔网。

由于系统升级的翻译器,司昭听见的是如同唱歌一样有音调上下高低的话,但是翻译在脑子里就是这样一段话。

这两个男人穿着战国特有的衣服,如同博物馆复原人偶,站在那就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就像是教导主任和温柔的音乐老师。两人气质不同,但是那种高中老师的气质让司昭下意识回答,“在捕鱼。”

等等,捕鱼的话。这河应该不属于私人吧?战国时期,应该是可以捕鱼,没有什么禁渔令吧。

只见刚才询问的男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好奇的问道,“那你手里这东西又是什么?”

“渔网啊。”

司昭特地查过,渔网这种东西战国之前就有了,战国时期的渔业也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捕鱼的工具有很多种类,其中最像渔网的就是一种叫做“鱼圈”的工具。

鱼圈是用竹木和稻草编织而成的圆形渔网围栏,被放置在河流口或者海岸边,用于捕捉鱼类。

将鱼圈沉于水中,鱼类就会被围困在鱼圈内,而渔民就可以轻松地捕获其中的鱼类。

司昭带来的渔网和这个不太一样,是绿色极细的尼龙丝,由于司昭只有一个人,市面上最常见的大多都是需要船只拖着或者是需要静置很长时间的渔网。

所以她买了升级版的手撒网和钓鱼抄网。这样她只需要捞到一条鱼就能回去了。

见司昭还在忙活渔网,两人也没有多加靠近,慢慢踱步到了河岸边。

司昭的渔网也解开了,把特地买的高级鱼饵撒到渔网里,现在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抬头,就见两人已经走到桥上了。他们找了个舒服的地方向下看鱼。

庄子看着清澈水面下的雨,不禁感叹道,“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司昭看向面前疯狂吃鱼饵的鲦鱼们。

没错,的确挺快乐。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司昭看向即将进入笼子里的鲦鱼们

有点道理,这些鱼们马上就要不快乐了。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两人在桥上加密通话,司昭如果不是特地把这篇课文背下来了,她还真跟不上这个逻辑。

经典来了,经典来了!

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司昭还记得当时这篇课文下的问题。

“庄子为什么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这当然是表达了他愉悦快乐的心境,是他所认为的愉悦,才投影到鱼儿们身上。

庄子说完这段话,惠子就不在辩论了。

惠子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在进行辩论时注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移情同感的作用。

两人互补互成,一个艺术家一个逻辑家。司昭听他们聊天也觉得挺有趣 。

不过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司昭大概可以解答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那肯定是,鱼一点也不乐了!

因为,司昭直接把鱼抗走带回拨霞供熬鱼汤了。

这次的金卡时间实在是短,战国时期的鱼们似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饵,一个个跟疯了一样疯狂抢食。

司昭拿网随便捞了两下,一桶鱼就已经装满了。

777虽然可以检查情绪值,但因为身体是一只小猫咪,它怕控制不住自己一口直接咬死,就指挥她四处去捞鱼。

司昭为了防止普通鱼没有情绪值。还偷偷靠近桥边把庄子惠子讨论的那条鱼捞走了。

金光闪过,司昭拎着一桶鱼站在了拨霞供厨房。

桶里的鱼还在蹦跶,777就跳了下来盯着鱼看。

“快把他们拿走!”777控制不住自己的本能,下意识就想用手扑鱼。给桶里的鱼吓得直接飞出去了。

智能厨房接过司昭手里的桶,将鱼放在处理间。

“请问是否需要厨房对食材进行烹饪?”智能厨房询问道。

中央厨房的锅底是可以选择的,但由于专利性,司昭只能选择已失传多年的老食谱进行烹饪。

但这个失传多年的多年也不能多,随着时间和社会习惯的不同,大家的口味都在逐渐变化。食谱的年代据今越远,口味就越容易出错。

司昭试过一种三百年前的炒白菜,那个味道既寡淡又苦涩,还不如她自己炒的。

司昭设置好已失传食谱中距今最近推荐度最高的三种进行烹饪。

在三种中选择一种最好吃的推荐成为下月的经典锅底。哦对,还得需要提前知道鲦鱼的情绪作用。

司昭在朋友圈发布试吃公告,问问有没有人想来试吃的。

……

黄老板中午闲着没事就爱翻朋友圈,他的朋友很多,遍布各行各业。能跟他玩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爽快外向还爱发朋友圈的有钱有闲老头。

明天中午都能看见老伙计们在朋友圈发打高尔夫,钓鱼,死对头老王昨天野钓竟然还钓了条40斤的大鱼。底下一群共同好友夸老王厉害。这让好久没碰鱼竿的黄老板气的牙痒痒。

要不是他在北方待着,40斤鱼算什么。

他能钓60斤的!

不过看到司昭发的朋友圈。黄老板就不生气了。一连吃过三天变态辣火锅,这脾胃实在是受不了了。本想着歇歇再去,一看竟然还有鱼汤锅底。那他必须得去拨霞供看看了。

“黄哥!来了啊。”刚到大厅,黄老板就在靠窗的位置看到自己的新交的朋友。

“呦,老李啊,你这胃口够好啊,这都吃几天辣锅了。”黄老板和他打招呼。

“那肯定不如黄哥啊。”老李招呼黄老板坐下吃点,“一连三天变态辣。厉害厉害,怎么着,今天还吃啊。”

“去你的。”黄老板笑着往前走,“我今天可不吃辣锅。小老板新出锅底,我特地来试吃的。”

“什么新锅底?”老李没有用微信的习惯,所以并不知道这件事。

“想知道啊,”黄老板哈哈大笑,“问小老板去。”

说完就往厅里去找司昭了。

除了第一天黄老板是从包厢吃的,后两天晚上都是在大厅吃的。包厢清净凉快可总是缺少了一些东西。他到了大厅才知道,差的就是那种热闹的氛围。

第一次坐在大厅,整个人就如同被温柔的水浸没,既舒服又愉快,来自不同地点的人们可以很轻松的一起聊天玩游戏。无论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年轻人中年人,南方人北方人,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最舒适的话题和附近的人聊天玩乐。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就像是一群好久不见的老友坐在一起聊起往事畅想未来。

老李就是他第二天新交的朋友。

拨霞供明明只开了三天,他却觉得像开了几十年的茶馆一样。他们就是每天都来喝一杯的老茶客。

当然火锅可不能天天吃啊。

这变态辣火锅,他就算是一个川渝人,他也受不住啊。

所以这新推出的鱼汤锅,他必吃!

黄老板高兴,打开相册,给拨霞供录了个视频发了个朋友圈和短视频。

这么好的店怎么能不和老伙伴们分享呢!

黄老板贴心的没有拍到拨霞供的logo。

有心者不用教,无心者教不会。这么好吃的店那肯定得需要点时间自己找啊。

黄老板哼着歌点击发送。

无视其他老伙伴们的询问,大步流星的走向了司昭的柜台。

……

新锅底的试吃得到晚上,由于楼上只开了三个包间,今天全部都包出去了。

司昭只能委屈黄老板他们坐在大厅试新锅底。

她找了最角落的一桌,这样可以最少受到经典麻辣火锅的影响。

加上黄老板,一共十个人试吃,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迷你铜锅,菜是一份一份挨着坐的。

小机器人给每个人上好三种不同的鱼汤锅底。

“第一种是枸杞鱼头锅底。味道咸鲜淡。第二种是白菜豆腐鱼汤,最后一种是三鲜羊牛鱼汤。大家尝一尝。”司昭给大家介绍起三种新汤底。

“三种味道差不多,所以希望大家能在里面选择最好吃的一款准备下个月推出。”

十个人是司昭精挑细选出来的。

根据诗词的情景和表达情感。

她选择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十位食客去测试新食材的效果。

……

“老黄!”

黄老板正吃着欢呢,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

这声音怎么那么像他死对头老王呢?

转身一看,我天,真是他。

不仅是他,还有好几个一块玩的老伙计们。

他们还扶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黄老板记得,这是老王他娘,得了好几年阿尔默茨海默症,今天怎么到这来了。

黄老板下意识的低头,想要躲避他的视线。

他们怎么找来了?

他发的视频也漏牌子啊。

诶,不对,他躲什么啊。

“请问您需要帮助吗?”小机器人见他低下头以为有什么不适,询问道。

“没有,我挺好。”黄老板直起腰来,看着招呼他的老王一行人。

他们到底从哪来的?

昨天不是还在钓鱼吗,今天就到这了?

牙酸的站起来,向着他们走去。

更新了更新了,找我玩找我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