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 > 第44章 小谢公子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 第44章 小谢公子

作者:资产负债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7 12:50:13 来源:文学城

“那就任由他骑在我们脖子上屙屎撒尿?”带着红宝石扳指的土地主,吧唧吧唧嘴,反驳道。

话糙理不糙,但这话也太糙了点。

干瘦老人自诩文雅,听闻此言觉得朽木不可雕也。

“刘知府虽是文官,可栾小将军手底下带着兵。”干瘦老人琢磨道,“得拉拢小将军和骆县令。”

“对,我们凌河的事自己做主,未必要狗屁知府来管!”一时间群情激愤。

列席的乡绅们大有底气。

一来,北境苦寒,少良田,但相对应需要上缴国库的税收也有限。

二来,前岁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东鲁,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症,偏偏北境得以幸免。

因此,镇北府这几年也算是顺风顺水。

乡绅豪强们捞的银子,不触及民之根本,无非是存点私人小金库,亦或是用来上供打点。

各方均相安无事。

“为官,岂有不贪者?”张员外揉了揉大肚腩,“只不过跟咱们三七分,还是四六分的区别。”

他臃肿的身形,像一座肉山。此刻皮笑肉不笑,狠厉之色悄然浮现。

“敬酒不吃,咱们就封庄园,领着家丁抗税。”

到时候叫他一个铜板都收不上去,看当官的急不急?

“咳咳,老弟,不是我故意要拆你的台。”

身材颀长的干瘦老人二度尴尬,他捻了捻枯瘦的手指,面色一滞。

“说来可气,一大半家丁,都被派到军营训练连弩。”他长吁一口气,“除去签卖身契的家生奴,许多混账竟然不愿意回来了!”

众人乡绅面面相觑,神色皆有几分窘迫。

目光交汇后,虽有心掩盖自家的难堪,但也不敢在大事上扯谎。

“李老所言,并非个例。那群没头脑的东西,说甚么兵营不仅管饭、开饷银,还能保家卫国。”有人诉苦道。

“对,给他们挂个民兵的头衔,就乐得找不到北啦。”土地主甩掉手中把玩的玛瑙佛珠,“要跟着军队抗击达奴人,在族谱上单开一页。”

“岂有此理!”张员外两颊肥肉颤动,一双小眼眯成一条缝,“栾小将军这是屯私兵,重罪!”

年纪轻轻的生瓜蛋子这么能忽悠人?

他从哪里搞来的军费!

“屯私兵……话说,好像是我们主动把家丁给送过去的?”

众人再度沉默,神情窘迫。

且不说凌河的乡绅豪强们,吵嚷着要找骆县令评理。

桂枝儿这头,一路带着举子们越山丘、渡水泊,风餐露宿。

既路过繁邑城镇,也穿过荒芜村落。

一路见闻,皆是风景。

“文景兄,前方就是楚淮河畔了吧。”书生们喘着粗气,呼哧呼哧。

“我们是不是可以坐船下江南了?”女书生额上亦是汗珠密布。

众人奔跑良久,脚步渐缓。

一个个呼吸急促紊乱,身形摇晃,仿佛随时都会倒下。眼神中满是疲惫和痛苦,却又透着一股坚韧。

“停吧。”桂枝儿冲车夫摆摆手。

驴车和马车止步不前,举子们一股脑冲上前来,抓起水囊就往嘴里倒。

“慢点,莫要呛到。”留在车上的王蒲细心地安抚大家。

先生招法万千,为增强体质,提议“军训拉练”。

“何为军训?”书生们捧着经书不解地问道。

“会试历时九天,共四场,对体力、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桂枝儿晃了晃手里摘的迎春花枝条。

黄色的迎春花瓣小巧玲珑,花蕊纤细如丝。

桂枝儿易容后的面容粗犷,嗅花时却颇为典雅。

她笑道:“军训,就是让大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边跑步一边背书,效果更好。”

众书生心生疑窦。

但无人反驳,即使累得哭爹喊娘也要坚持。

甚至沿途,还遇到几位来自中心府城、十二堡的考生,亦加入其中。

“那么,大家先歇着,我去打点野味做饭了?”桂枝儿笑眯眯地起身。

“承蒙先生教诲,弟子感激不尽!”众人一阵欢呼。

无他,实在是木犀先生做的伙食太香了!

昨日新采的竹笋,色白如玉,清炒后质嫩味鲜。前日刚摘的野菇,伞盖硕大,烹汤后汁水浓郁……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木犀先生一双妙手,硬是把艰难的赶考旅途,变得活色生香。

“方才跑步途中,偶得一佳句。”有书生喘匀了气,顿觉身心舒畅、思路清晰。

“哦?快说来听听,让我们赏析一番。”

群生边捡柴火,边论新作。

“春光无限好,先生也作首诗吧!”有人起哄道。

桂枝儿按住活蹦乱跳的鲜虾,去其头壳,抽其虾线。

三下五除二,手中便是一枚色泽晶莹的虾仁。

她稍加思索,张口就来。

“鲜虾汤,鱼子酱,美味当前口水长。

春光好,好春光,一声呼噜入梦乡。”

俚俗的打油诗,不讲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平仄,端的是诙谐幽默。

“大俗大雅!妙哉!”众生哈哈大笑。

午歇后,桂枝儿带领举子们打了一套太极拳。

顺便再指点王蒲几句,怎么精准使用竹杖内的暗器。

柳千金也没闲着,教导女书生们如何使用长鞭。

“尔等文人习武,非为好勇斗狠。”桂枝儿语重心长,“旨在磨练意志,强健体魄。”

“再者,将来处理政务时,更能临危不惧,果断坚决。”

否则久坐案牍之间,不免怯弱。

“弟子谨记于心。”众人拱手作揖。

再赶二十几公里路,果然就到了楚淮河畔。

宽阔的河面波光粼粼,如无数碎金闪烁。一见岸边来了客,袅袅娉婷的船女们便争相邀约。

“公子们要去烟柳浦伐?”船女摇了摇雪白的手腕上的镯子,“双橹的快船可要坐的?”

“个是去白鹭洲?一起来哉,我的画船最稳当的。”另一位船女掌篙摇橹,脸上脂粉泛着柔光。

那船一只一只都拾掇得十分整洁,有的船身漆彩纹,有的舱里摆插花。

倘是外地来客,头回见到这样温声细语的船娘,不自觉就跨上船去了。

“不劳烦诸位,我等需过桥寄卖马匹,再去渡口码头。”王蒲耳根通红。

他手持竹杖,目若朗星,身后书篓中背着满满当当的书卷。

“哗啦。”长篙一点,凑过来的船便依次荡走了。

“文景兄,这里怎么尽是些小船啊?”有头回赶考的举子不明所以。

“烟柳浦、白鹭洲,都是有名的烟花地。”王蒲摇了摇头。

大梁按律禁宿妓,若有隐藏的皮肉生意,也就在这楚淮河畔了。

明面上,是如同邀月楼一般的勾栏瓦肆。

暗地里,嫖与赌俱全。

众人依旧坐在车上,过了桥,又是一番景象。

城郊有一排灰扑扑的野房子。

清冷的灰白色调屋瓦错落不齐,木质门框黯淡无光,墙体斑驳。

年老色衰的船女和小倌呆坐门前,眼神空洞疲惫。

屋内争吵和哭声交织。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混合着汗味和胭脂味。

“我曾听闻,这里做的是微末贱业。”王蒲低声介绍道,“统称为灰房子。”

若在以往,他必不肯谈论有辱斯文之事。

但受先生影响,王蒲逐渐转变观念。

读书人不能只活在圣贤书里。

就像先生所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俱要关心。

桂枝儿随意扫了几眼。

等待接客的倌妓,岁数不小,大约是被城内烟花地淘汰的。

曾经娇艳的面容,如今已略有岁月沟壑。

如同墨绿绸缎的袍子,料子旧了,便显出暗淡乌色。

“小谢公子的面子,我是要给的。您来捞人,一句话的事儿。”

里屋走出一位龟公。

尖酸刻薄的腔调,三分嘲讽,七分奚落。

随后,明暗交错。

被称为小谢公子的男子,迤迤然踏出门来。

“呀……”众举子不由惊叹。

那小谢公子身着紫色长袍,领口绣着精致的银色丝线。

乌发上插一把珊瑚钗,耳边垂下来一串紫瑛石坠子。

与奢华的服饰相比,他的面容反倒素净,显得极为寡淡。

他有着一副苦情和倔强的面相。

小谢公子漫不经心地瞥了众人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