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光想到的就是给明渊送一些吃的,一些能够长期保存的吃的,于是他想到了肉干。
肉干这种东西,有风味并且营养,关键我耐放。
他自己是不会做的啊,但是系统有配方不是,他只需要把配方买下来,然后让李老太琢磨琢磨,做出来。这样,东西有了,家里还多了一样手艺,没事做点肉干去卖,这个工艺还比较复杂,一般人也学不会。
想到这里,李河光又想到了肉酱,想到肉酱,李河光又难免会想到菇酱和香辣酱。这些东西都曾是他跟他爷爷的下饭神器。他奶奶走得早,那个时代的男人没多少会灶头上的活,他小时候被父母扔给爷爷带,真是过了一段某干妈下饭的活计。就连周末的加餐,也是炖排骨蘸老干妈。也是后来隔壁奶奶家里过不下去,开始熬煮各种祖传酱,爷孙俩的饭桌上才丰富了一点,不过也是牛肉酱,肉酱,菇酱,麦酱……这一类的。
于是,李河光又换了一个做肉酱和香辣酱方子。
这一趟,李河光去镇上买了差不多一车的东西,有些是他买的,有些是他从空间里拿出来,就是那些半干不干的辣椒。剩下做酱的调料,都是他在镇子上买的,不得不说,这会儿的香料各种贵,连名字也不大相同,他废了好大功夫才凑了个差不多。
对比这些香料来说,肉就便宜得多,这会都中午了,好肉早就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不就是骨头,要不就是下水,还有些不太好的肉,就是瘦肉比例过多的部分。
看到这里,李河光觉得这个肉适合灌腊肠,打算也给明渊灌点腊肠过去,也不用做太多,来个十几节就好了。
李老太看着自家乖孙买回来的肉都颇有点无语,这下等肉也不知道买回来做什么,全家也就是枝枝和青青这两个小女娃爱吃。
不过对着乖孙,她倒是不好骂。
李河光把他的想法说了,李老太倒也没再想什么,甚至还觉得乖孙友爱兄弟姐妹,连明渊这个在家待了四五年的兄弟都如此放心上,那对家里的兄弟姐妹应该更上心才对。有个这么重情义的兄弟,就会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这个家必能长久下去。
其实不然,家里兄弟姐妹多,也就是明渊让他操心的更多,他是四五年前才穿越来的,然后是一起念书,后来去县里读书也是一起的,现在明渊在外,李河光又记挂着他的安危。放在他身上的心思,就是家里这些兄弟姐妹们加起来也没这么多。
倒是李河光配方的来历,李老太想的有点多。曾经她一度的想着让李河光不再想那个世界的事情,想要让他跟那个世界没有一点牵扯,这样他就会活得安安稳稳。
后来叫他并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曾经**师曾说属于那个世界的馈赠,她也就是作罢了。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李老太跟着配方的步骤来,最先出的肉酱让一家人都惊为天人。因为辣椒放的不多,一家子除了最小的哥俩,其他都接受良好,不管是不是窝头,还是拌面,拌饭,都让人吃了还想吃。
李云云甚至突发奇想的想用来烙饼,李河光就想到了酱香饼。
酱香饼的风味那是一绝,特别是他们大学门口的那家老字号,他们的酱祖传的,跟街上别家的都不一样,具有独特风味,最开始每天李河光都要来两三块钱。好几年,那是李河光最长光顾的地方。
就是这酱香饼的酱不太好制,就是有配方,不同的人做出的味儿也不一样,比如学校门口的那家的,老板和老板儿子做出来的味儿就不一样,这就是得说是个人偏爱问题了。
李河光在系统那里兑换了配方,又去镇上买了一些做酱的料来,让李老太和李云云两人研究。对于自己孙儿能拿出这么多的配方,李老太从最开始的担忧惊讶变得惊喜,最后又转换成了担忧。他们家啥家底啊,清河村谁不知道?拿出这么多的方子出来,不知道会不会被人盯上了。
李河光注意到他奶那担忧的神色了,问道,“奶,你怎么了?”
“乖孙,你说咱们突然拿出来这么多的方子,外人知道了该咋办啊?”
李老太还以为他奶在担忧什么,一听这个就放心了一点,“奶,你看咱们这方子特别多是不是?”
李老太点头,可不是,她在那府里的时候也没有听说过这么多方子啊!
“但是你看,哪个方子是特别值钱的?就拿糕点来说,费大劲儿一天一个人也就只能做个百十来个,除去成本,全卖光了也不过一二百文的收益,我们这地少,您在县里也见了,生意最好的时候您一天也才卖了一二百文,除去成本,那也就是一百文上下的利润。所以,这种小生意除了眼馋您有营生的人,别人是看不着的。再来,您没注意到吗?县里已经有人开始做饼了,如果不推出一些特色的,生意根本也就是平平。”
李老太一听有人开始抢她生意了,顿时就急了,慌忙的问,“是谁抢我的生意,哪个不要脸的?怎么这么快就学去?”
李老太也不由得苦笑,“这不是别人,流水线咱们家邻居。”
李老太一听就骂开了,“这不要脸的贼婆子,怎么就尽盯着咱们家了,做豆腐她学着做了,这会儿连饼子都学着做了。”
外面的人听着李老太的骂声,还以为是李老太在骂李河光,纷纷跑了进来,“娘,你咋了?小四,你奶这是咋了?”
李河光就把县里有人跟着做饼的事说了,大家个个也跟着义愤填膺起来,之前李老太回来说有人偷学她们做豆腐,他们就不太高兴,还想打回去,但是被李老太劝住了。这回又听他么连饼的做法都学去了,这下就不得了。
还是李河光把人劝住了,一样东西出来不被人模仿,那证明这东西并不受人欢迎。现在连模仿的人都出来了,那证明这饼的确受人欢迎的,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连别人都眼红了。
“那就不管了啊?”陈荷花性子最是跳脱和沉不住气,立马就跳了起来。
“不管她,这饼我听人说过,并不好,不及奶和云云做的一半。”
“可是,那也是生意啊!”白秋也遗憾的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也不用太担心,这饼和糕点都是用精贵的白面和黄面粘粉做的,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奶卖的价格利润也并不是很大,他们的饼如果用同样的材料,成本也在那里,价格相差不大的话,大家更愿意买味道更好的。如果他们想降价,材料就会次一等,那就没有可比性了。”李河光把里面的弯弯绕绕掰碎了给大家讲。他其实并不指望着做这些东西赚钱,主要想是给姐妹们一项手艺,将来嫁人了也有个安身立命的东西。
“就这么便宜了他们了?”陈荷花还十分的气氛,不太乐意的念叨。
“好了你别打岔了,小四你还有主意没有?”李老大拦住了自家媳妇,又看向大儿子。
“其实我觉得咱们不必要管别人,做自己的就好,家里现在的营生不少了,那上次李娘子不是给了咱们那什么种子吗?咱们得把主意放上头去。”
说到这里,李老大就来劲儿了,“神仙娘子是给了咱们家不少种子,上面还教咱们怎么种呢,只是有些东西我们看不太懂。”
李河光想起来了,他那个种植方法是直接抄的系统说明来的,有些专业术语这个世界上的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于是就道,“我听云云说有给张纸,你拿来我看看。”
虽然这个种植说明是李河光自己搞出来的,其实是请了系统帮忙的,他出钱,系统自己根据给的种子打印的,还有一些相关说明,怎么催芽啊,怎么种子发芽快,怎么消毒啊,或者土豆发芽了不能吃啥的,上面都标注了。
这个时代的人并不动上面的那些专业术语,李河光也不能上来就这么说啊,于是自己把自己关屋里假装琢磨去了。
第二天也才装模做样的出来给大家讲了种植方法,什么辣椒要怎么种植啊,番茄要怎么种植啊,西瓜要怎么种才好,还有剩下的两种药材,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采收之类的。其实那种植书上不止有文字,还有图画,其实就是给不认字的人看的,但是这回发现他太草率了,就拿李老大来讲,兄弟两个都不算什么笨蛋,算是平均水平吧,但是他们两个琢磨了好些天,也就勉强弄懂了一二三。主要问题他也明白了,这是知识的代沟,这会儿的人还没有接触过什么小人书,也不是个个聪明绝顶,哪里就是看了种植书上的插画就能完全弄懂的?
李老大弄勉强听了一个大概,但是人还是有点迷糊的,说不得等到了下回真正种的时候就给忘记了,李河光倒也没强求,说道,“这送的种子种植是有时间要求的,不过咱们家的还好,都是两三月就育种的,辣椒和这番茄二月种开始育种,三月栽下地,到了五六月应该能吃了。咱们家这药材一种是沙宛子,这药材也是的二三月下地,收的时候就得中秋过后了,种一次收五年。还有一种是田七,特别珍贵的一种药材,我听说药铺收好的那种一两多银子一斤,就是品质不好的也得九八百文去了……”
这话一出,在座的各位都坐不住了,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十分的惊讶。
“啥,这么值钱?”
“我滴乖乖!好家伙!不得了了!咱们家这是要发了呀!儿子啊!”
李河光看着一连五叹的陈荷花,表示他一点也不惊讶,当初他在药铺打听到这价格的时候,差点也很陈荷花一个表情。
看着兴奋的大家,李河光不得不给他们泼了冷水,“来来来,大家冷静冷静,虽然这田七贵,但是种植起来非常麻烦,种起来三年才能收获,而且过程非常繁杂。需要水和肥,比起前面的沙宛子要复杂得多。”
“那种哪个划算啊?”
“我也问了沙宛子,一斤是200文左右,一亩如果肥能跟上,收个100斤差不多,种植不麻烦就是收起来费功夫。”
“那咱们种一亩大概能值多少钱啊?”
“二十两左右。”
“那种田七呢?”李老大又问。
“收一次大概120两差不多,分三年,四十两上下。”李河光根据这时代的肥力,勉强估了一个价格。
一半的利润,根本就不用选,大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起种。因为没得选择,种子只有那么多,全部种下去也不够二亩地的。于是大家长拍板,都种,看来年的种植情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第 9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