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当女君 > 第17章 第 17 章

我在古代当女君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开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2 21:53:09 来源:文学城

“不查了?好端端的,怎么就不查了?”

杜世昌看着站在一旁笑眯眯的宣旨太监,不由发出疑问。

李闻道拉着他的官袍示意他不要说了。宣旨的太监像是没听见杜世昌的质疑一般,脸上依旧和善,他朝李大人拱手道:

“这是太后娘娘的旨意。几日前,幕后元凶已被官府捉拿归案,不日便会有结果。如今京都杀人案一事就不劳大理寺费心了。李大人工作繁忙,杂家就不在这儿叨扰了。”

李闻道连忙起身迎送,将这大太监送上马车才回到内院。

“李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京郊杀女案,怎么就找到凶手了?”

不只是杜世昌,专案小队的其他人也是不解。

李大人似是早已料到一般,摆摆手道:

“这太后娘娘的懿旨,咱们做臣子的怎能不从?何况凶手既然已经被缉拿归案,那也就没什么好疑虑的了,此案就此了结,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众人闻言虽说满腹不解但也只能作罢。

唯独张百里仍旧是气定神闲的坐在椅子上喝茶。

“百里兄,你怎么如此淡定?”杜世昌费解道。

张百里摸了摸他新蓄的胡子,吹了口热气,缓缓道:

“此案从一开始起我就知道不简单,如今以这种形式结尾倒也合情合理。”

“这杀女案虽说骇人,但实际上也不过是普通刑事案件。

这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凶杀案,譬如去年发生的连环杀人案,和灭门惨案,哪起不吓人,怎么偏偏就这起案子入了太后娘娘的法眼,还特意移交大理寺审查?

这其中暗藏辛秘。”

陆渊好奇道:

“什么辛秘?”

张百里环顾四周,见门窗锁好,屋内又只有他们几人,于是冲几人招手。

见他如此神秘的样子,陆渊几人更是好奇,于是凑近。

几人围成一圈,张百里压低嗓子:

“这件事,估摸着是宁王派人去干的!”

“宁王?”杜世昌拔高嗓门,续而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哑着嗓子道:

“百里兄何出此言?”

“你可还记得,这起案子最初是我们刑部接手的。

我们在现场检验死者伤口时发现,凶手下刀的手法极为流利,绝非一般杀手能够做到。

同时,据目击的一个小丫鬟说,事发当晚她正好起夜,结果听到一声声响,结果就见到了杀人的一幕,那个凶手身上腰带上系着一个‘宁’字玉佩。

刑部后面派人去查了,这种字样的玉佩,放眼京都,只有宁王府的侍卫才有。”

“更何况,”

没等他接着说下去,陆渊便开口道:

“更何况,宁王是先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先帝对他喜爱有加,当初先帝病危时,宁王对这宝座也是虎视眈眈,因此,一直以来和太后都很不对付。”

“原来如此。”杜世昌点点头。

“可是,宁王为何要杀这几个闺阁女子呢?”

陆渊和张百里对视一眼,轻轻一笑:

“世昌兄有所不知,当年太后娘娘还是宫妃之时,诞下了如今的陛下,也就是先帝唯一的儿子。先帝本就体弱,子嗣更是稀薄,在陛下降世后更是宠爱有加。更是晋升了其生母的位分。

一时之间太后娘娘风头无两,就连当时的皇后娘娘都避之不及。

可没多久,京中就传出谣言,说皇子的生母,也就是当时的王美人,在入宫之前就嫁过人,还生有一个女儿!

后来先皇下令彻查此事,结果发现传谣之人竟然是自己的亲弟弟,于是发了好大一通火,命其在家闭门思过,并严令京都传谣。

此事除了京都的权贵圈子,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也是当初听家中父母闲聊才知道的。”

“所以,你们是说,宁王这是故意用仅有他们知道的方式杀人,来提醒王太后不要得意忘形?”杜世昌分析道。

“其中细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今陛下年幼,娘娘与宁王本就积怨已久,再加上如今频频插手朝政引起宁王一派不满,也未可知啊。”

果然,没过几日,杀女案的事情就宣告结束。官府的衙内张贴告示声称贼人已经伏法,已在牢狱中畏罪自尽。

围观的百姓拍手叫好,京中的女子们也都松了一口气,又重新开始活络起来。

大理寺众人看着张贴的告示虽然心有疑虑,但确实自榜单发布之日起,杀人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也就没再纠结。

最高兴的当属姜昭,自案情爆发以来,府中的贵女都不敢出门,脂粉铺子里的流水少了大半。

如今案子了了,以往的顾客又重新回来了。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如流水般进到自己口袋里,姜昭笑的见牙不见眼。

看着抱着银子傻乐的自家小姐,青烟扶额:她家小姐对这黄白之物看得着实是有些过重了。

但没办法,谁叫她家小姐就这一个爱好,宠着呗。

“咚咚咚”

一阵不合适的敲门声忽然响起,在这寂静的冬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这么晚了,谁会到她们这偏僻的院子里来。

主仆几人对视一眼,按下心中的惊疑。

“翠喜,你出去看看。”

翠喜点头,前往外院。

姜昭和青烟两人连忙将手中的银子藏好,连同这几天买的首饰珠宝一同锁在柜子里。

不多时,翠喜急急忙忙地赶过来道:

“小姐,是三小姐在外头敲门,说是想来见您。”

姜昭蹙眉,姜映?她这个三庶妹可是向来善于见风使舵、眼高于顶的,对于自己这么个不受宠的嫡女姐姐,也不过只是面上敬重。

在姜昭印象里,从她穿越过来起,姜映来她院子的次数就屈指可数,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紧巴巴的往父亲、祖母眼前凑,看来今晚确实是有不小的事情。

姜昭凝住神思,开口道:

“翠喜,外面天冷,你去招呼三妹妹进来吧。”

姜映推开内屋的房门,屋内的热气便涌了过来,连同被寒风吹红的脸颊都暖和了不少。

屋内烛火通亮,抬眼望去,就见一病弱美人倚在床榻之上,皓腕空悬,手中拿着一本册子,不知在看些什么。

见她进来,榻上那娇弱的女子支起身子,柔着嗓子开口:

“三妹妹,多是不见,是姐姐招待不周了,让你在外面等了许久。”

声音绵软中带着些许沙哑,似是刚刚睡醒。

姜映在屋里坐下,忙说道:

“哪里的话,长姐向来体弱,妹妹这么晚了不请自来,打扰姐姐休息,是妹妹的的不是。”

她转了转眼珠子,打量了眼屋内的陈设。

屋内物件虽也温馨,但大多陈旧。梳妆台上的挂件首饰大多是些不时兴了的玩意儿。

姜映暗自撇撇嘴,心想,她这个嫡长姐的日子过得也不比他们这些庶女好多少嘛!

然而面上确依旧挂着甜甜的笑容,姜映道:

“听闻姐姐近日感染风寒,妹妹特意来探望姐姐。”

说着就让丫环拿出带着的补品,放在桌子上。

看着姜映滴溜乱转的眼睛,姜昭哪里能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她轻咳两声,问道:

“妹妹深夜来访,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吗?”

姜映这才被拉回思绪,瞬间清醒。她正了正神色,扫视了一圈屋内的丫环。

姜昭明白她的意思,笑道:

“三妹妹请讲,这屋子里的人我都是信得过的。”

见姜昭这么说,姜映也不再作态,她走近塌边坐下,低声道:

“长姐,我今晚来寻你,是有天大的要事要告诉你。”

榻上的女子闻言抬眸,纤长的睫毛如小扇一般,在眼睑处投下一片阴影,无端惹人怜爱。

姜映收回目光,对于姜昭这副柔弱病娇美人的样子,她心里的嫌恶可一点也不少。她按捺下心里的嫉妒,接着说:

“长姐,姜昕这个贱人,恐怕要对你不利!”

姜昭惊讶地抬起头看着她。

像是很满意这个反应,姜映接着说道:

“半个月前,我在回廊处和丫环嬉闹,正巧躲在了院里假山后边。

没想到竟然听到了姜昕与人谋划,想要伺机对长姐动手。”

“那三姑娘可知,二小姐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吗?”青烟焦急问道。

姜映摇头:

“这我就不知了。”

她端起水杯,借着杯身强压住嘴角的笑意:

目的达成,她的话已经传达到姜昭耳朵里了,至于结果究竟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若是姜昭争气,能将胡氏和姜昕拉下马,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若是姜昭自己没用,最后不敌,那有她这一番话在,自然也会对姜昕心存戒备,届时即便不能成功,也能让姜昕这个贱人粘上一身骚!

看着眼前这个名义上的三妹妹,姜昭似笑非笑。

对于姜家的众人,姜昭心里看得透彻,

她这个三妹妹和崔姨娘一模一样,是个精于算计,无利不起早的。

若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哪里还会这么好心眼,眼巴巴地大半夜跑过来告诉你!

看着气定神闲坐在一边喝茶的姜映,姜昭话锋一转:

“三妹妹可是到了相看人家的年龄了?”

姜映喝茶的手一顿,脸上浮现一丝不安,她道:

“姐姐,这不是在说你的事情吗?怎么忽然讲到我身上来了?”

姜昭笑了笑,烛光映在她的脸上,显得眉眼愈发柔和。

“三妹妹,我听人说,近来母亲一直在给二妹妹相看婚事,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她接着道:

“我听府中的丫环说,二妹妹对婚事的人选一个都看不上眼,母亲为这件事急得团团转。

这几日,还特意邀了娘家的亲戚,自家堂兄的儿子,借着游学归来的名义,邀来府中小住。如今就住在你隔壁的集贤居里,是也不是?”

“你与二妹妹相差不过一两个月,如今崔姨娘心里估计也着急吧?”

姜映闻言气恼:

“长姐,你这是何意!我好心好意来提醒你,你倒好,反过来挖苦我!”

说罢做势要走。

身旁的丫环劝阻,才堪堪又坐了回去。

姜昭轻笑:

“好妹妹,我当然知道你是对我好的。

可是,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这话只说一半,又是怎么回事呢。”

榻上的女子依旧是一派柔顺,好似一朵纯净无染的白莲。

她盯着姜映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三妹妹,你心不诚。”

姜昭:人前娇弱白莲花,人后倒拔垂杨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